第六百六十四章 追穷寇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星际之暴走技师、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绝不会杀人,这是底线,不管东林党人做过什么,我都不会开杀戒,你们也要切记,一旦杀人了,就会留给他人把柄,有些人就等着我们动手杀人,这点警觉任何人都要有,郑家军的将士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洪门的所有人也要牢记,这是底线,不容许突破,若是有人违背了,不要怪我不客气。”
郑勋睿看着徐望华、郑锦宏和李岩等人,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矛头已经开始转向淮北,张溥、张采、杨彝、吴昌时和龚鼎孳等人,得知南京等地发生的事情以后,连续给朝廷写去了十余份的奏折,全部都是揭发郑勋睿要造反的奏折,他们将淮北以及南京等地的事宜,全部都列举出来了。
张溥等人的奏折,在京城再次引发了轰动。
不过也有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南京户部尚书王铎以及漕运总督甘学阔等人,没有丝毫的表现,特别是甘学阔,按说身在淮安,既然张溥等人写了奏折,甘学阔至少是需要表态的,但没有任何的动静,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不要小看甘学阔和王铎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溥等人与郑勋睿之间的矛盾,产生很多年了,当年秦淮河的割袍断义,甚至被说书人编出来四处传唱,当然主角不是郑勋睿和张溥等人,而张溥等人在都察院的时候,时常弹劾郑勋睿,朝中的大人几乎都习惯了,一些人认为这是公报私仇,且这样的观点占据了大头,如此情况之下。张溥等人的弹劾,作用不是很大。
张溥等人的弹劾奏折到了朝廷之后,没有引发任何的反响。却惹恼了徐望华等人。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张溥等人是郑勋睿最大的对手。也是最为讨厌的对手,徐望华等人的建议,就是彻底除掉张溥等人,但这个建议,遭到了郑勋睿的拒绝。
看见众人的神情有些低落,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张溥等人这样做,在情理之中,我们奏报到京城的折子里面。早就有人揭露出来张溥和龚鼎孳等人到南京密议的事情,要是张溥等人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动静,那才是稀奇的事情,我倒是反而要担心了。”
“我们绝不能杀人,这个时候张溥等人出现任何的意外,帐都会算到我们的头上,朝中的大人,支持我们的寥寥无几,但反对我们的同样寥寥无几,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大人。都是站在中间的立场,不支持不反对,就像是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一旦我们动手杀人了,那么情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有人想着我们杀人,故而张溥等人的奏折,能够在京城广为流传,这样的弹劾奏折,本来是绝密的事宜,为什么会泄漏出去,为什么我们写到朝廷去的奏折。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都没有泄漏出去。押解到京城去的东林党人,没有一个人被杀。最多也就是夺取所有功名、发配到边关去,这是为什么,你们需要好好想想。”
“不出预料的话,张溥等人在淮北的时间不长了,他们很快就会离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弹劾他们造谣,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如何的处置他们,那是皇上和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躲得越远越好。”
“锦宏,命令驻扎在淮安的洪欣贵,穷尽一切办法保护张溥等人的安全,不要让他们出现任何的意外,我想有人想着要他们的命,那样我们嗜杀和报复的名声就出去了,这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
“张溥等人的弹劾奏折,到京城有一段时间了,到处都传的沸沸扬扬,可朝廷为什么没有动静,难道皇上没有看见这些奏折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不肯定也不否定,就是不表态,哼,其实已经表态,就是表明我有造反之心了,既然皇上有了这样的想法和认识,那我也不会客气了,不公开造反,控制南直隶、山东、陕西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就是接下来的任务。”
“朝廷已经陷入到两难的境地,皇上不敢对我动手,辽东有后金鞑子虎视眈眈,北方有流寇肆掠,襄阳、南阳以及汝宁府等地都被流寇占据,如此的情况之下,南方若是出现什么状况,那大明王朝将轰然倒下,这个时候,皇上需要南方稳定,以腾出手来解决流寇的事宜,可惜的是,皇上想的太简单了。”
“北方的灾情日益严重,老百姓面临着饿死的情形,朝廷拿不出来银子救济,更拿不出来粮食救济,我就奇怪了,四年前那一千万两白银到哪里去了,两年前的五百万两白银到哪里去了,大凌河城没有修建起来,甚至没有动工,也不见朝廷补齐了拖欠的军饷,难道这些黄金白银自己长腿跑掉了吗。”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朝廷已经烂到根子里面去了,不管如何的维持,都没有希望了。”
“我这样说,你们也不要误解,以为我们可以不听从朝廷的任何号令了,不遵从皇上的任何圣旨了,我们不能够这样做,大明王朝的统一还是要保证的,天下若是变得四分五裂,还是最终统一天下的人来修复的,五代十国的悲剧,你们都是清楚的。”
“南直隶的局势基本平稳下来,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思考府州县官吏的事宜了,特别是知府、知州和知县的人选,凡是与我们的观点不一致、甚至是反对的,要么予以调整,要么安插同知和县丞进去,架空知府知州和知县,时间成熟之后,果断的调整。”
“南京的吏部,可以调整南直隶的官吏,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事情,凡是四品以下的官员,调整之后仅仅是报备京城吏部备案即可,这个时候,我们大胆的调整,皇上和朝廷说不出任何的话语。”
“现如今,我倒是要真的感谢让我出任南京兵部尚书的人了,以为将我调整到南京来,就算是赋闲了,却是帮了我的大忙啊。”
。。。
郑勋睿侃侃而谈,神情很是轻松,不过话语之中却表露出来了无情和杀机,从这一刻开始,南方的割据局面,已经慢慢铺开,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割据的局面就将要形成,至于说下一步如何走,那就要看形势如何的发展了。
徐望华等人的脸上都是轻松的神情,这些年过去,郑勋睿布下的每一步棋,走出来的每一步路,都是成功的,而且都是发挥出来巨大作用的。
郑勋睿说完之后,徐望华跟着开口了。
“大人,淮北的漕运是不是维持。”
“必须要维持,保证两百万石的粮食运送到北方和京城去,我们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位,天下人都长着眼睛,能够看见一切,我们既然动手了,那就要做到最好,道义上我们不能够输了,也尽量不要出现失误和瑕疵。”
说到这里,郑勋睿看着郑锦宏开口了。
“锦宏,告诉洪明成,洪门需要在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安庆府、宁国府等地动手了,准备开始发放商贸经营许可证,办法还是与淮北的一样,刚开始铺开的时候,郑家军出面协助,保证经营许可证顺利发放下去。”
“各级的官府,所有赋税的收入等等,悉数存入到洪门钱庄,任何官府都不得例外,这是硬性的任务,凡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地方,主官悉数撤职查办。”
“洪门钱庄也要做好一切准备了,之前的票额要准备更换了,按照大明宝钞的规格来运行,洪门钱庄的宝钞,必定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覆盖整个的南直隶,接下来覆盖南方,最终覆盖整个的大明各处,甚至要流传到海外。”
“调查署最近是最忙碌的时间,盯住南直隶各地,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出现,发现任何的端倪都要及时禀报,我想过了今年,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四月底,皇上的圣旨和吏部的敕书果然到了淮北。
张溥出任工部右侍郎,张采、杨彝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吴昌时出任大理寺右寺丞,龚鼎孳出任詹事府右谕德。
张溥等人的安排还是很不错的,要知道朝廷不久之前就处置了很多的东林党人,按说张溥等人都是东林党人,应该是遭受到惩戒的,而且他们大肆弹劾郑勋睿,这等于是弹劾朝廷重臣,理应受到责罚,但皇上没有表态,内阁也没有说什么,且还将几个人全部调回京城,全部都安排到不错的位置,这就很有趣了。
朝中已经有人隐隐看出来了,郑勋睿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可能不算什么,真正的深层次的矛盾,尚未爆发出来。
这样的看法慢慢在私下里流传,但异常的保密,这样的猜测绝不敢乱说,弄得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也正是因为风险性太大,这样的议论很快停止,但猜测已经埋进很多人的心里了。(未完待续)
“我绝不会杀人,这是底线,不管东林党人做过什么,我都不会开杀戒,你们也要切记,一旦杀人了,就会留给他人把柄,有些人就等着我们动手杀人,这点警觉任何人都要有,郑家军的将士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洪门的所有人也要牢记,这是底线,不容许突破,若是有人违背了,不要怪我不客气。”
郑勋睿看着徐望华、郑锦宏和李岩等人,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矛头已经开始转向淮北,张溥、张采、杨彝、吴昌时和龚鼎孳等人,得知南京等地发生的事情以后,连续给朝廷写去了十余份的奏折,全部都是揭发郑勋睿要造反的奏折,他们将淮北以及南京等地的事宜,全部都列举出来了。
张溥等人的奏折,在京城再次引发了轰动。
不过也有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南京户部尚书王铎以及漕运总督甘学阔等人,没有丝毫的表现,特别是甘学阔,按说身在淮安,既然张溥等人写了奏折,甘学阔至少是需要表态的,但没有任何的动静,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不要小看甘学阔和王铎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溥等人与郑勋睿之间的矛盾,产生很多年了,当年秦淮河的割袍断义,甚至被说书人编出来四处传唱,当然主角不是郑勋睿和张溥等人,而张溥等人在都察院的时候,时常弹劾郑勋睿,朝中的大人几乎都习惯了,一些人认为这是公报私仇,且这样的观点占据了大头,如此情况之下。张溥等人的弹劾,作用不是很大。
张溥等人的弹劾奏折到了朝廷之后,没有引发任何的反响。却惹恼了徐望华等人。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张溥等人是郑勋睿最大的对手。也是最为讨厌的对手,徐望华等人的建议,就是彻底除掉张溥等人,但这个建议,遭到了郑勋睿的拒绝。
看见众人的神情有些低落,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张溥等人这样做,在情理之中,我们奏报到京城的折子里面。早就有人揭露出来张溥和龚鼎孳等人到南京密议的事情,要是张溥等人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动静,那才是稀奇的事情,我倒是反而要担心了。”
“我们绝不能杀人,这个时候张溥等人出现任何的意外,帐都会算到我们的头上,朝中的大人,支持我们的寥寥无几,但反对我们的同样寥寥无几,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大人。都是站在中间的立场,不支持不反对,就像是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一旦我们动手杀人了,那么情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有人想着我们杀人,故而张溥等人的奏折,能够在京城广为流传,这样的弹劾奏折,本来是绝密的事宜,为什么会泄漏出去,为什么我们写到朝廷去的奏折。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都没有泄漏出去。押解到京城去的东林党人,没有一个人被杀。最多也就是夺取所有功名、发配到边关去,这是为什么,你们需要好好想想。”
“不出预料的话,张溥等人在淮北的时间不长了,他们很快就会离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弹劾他们造谣,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如何的处置他们,那是皇上和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躲得越远越好。”
“锦宏,命令驻扎在淮安的洪欣贵,穷尽一切办法保护张溥等人的安全,不要让他们出现任何的意外,我想有人想着要他们的命,那样我们嗜杀和报复的名声就出去了,这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
“张溥等人的弹劾奏折,到京城有一段时间了,到处都传的沸沸扬扬,可朝廷为什么没有动静,难道皇上没有看见这些奏折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不肯定也不否定,就是不表态,哼,其实已经表态,就是表明我有造反之心了,既然皇上有了这样的想法和认识,那我也不会客气了,不公开造反,控制南直隶、山东、陕西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就是接下来的任务。”
“朝廷已经陷入到两难的境地,皇上不敢对我动手,辽东有后金鞑子虎视眈眈,北方有流寇肆掠,襄阳、南阳以及汝宁府等地都被流寇占据,如此的情况之下,南方若是出现什么状况,那大明王朝将轰然倒下,这个时候,皇上需要南方稳定,以腾出手来解决流寇的事宜,可惜的是,皇上想的太简单了。”
“北方的灾情日益严重,老百姓面临着饿死的情形,朝廷拿不出来银子救济,更拿不出来粮食救济,我就奇怪了,四年前那一千万两白银到哪里去了,两年前的五百万两白银到哪里去了,大凌河城没有修建起来,甚至没有动工,也不见朝廷补齐了拖欠的军饷,难道这些黄金白银自己长腿跑掉了吗。”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朝廷已经烂到根子里面去了,不管如何的维持,都没有希望了。”
“我这样说,你们也不要误解,以为我们可以不听从朝廷的任何号令了,不遵从皇上的任何圣旨了,我们不能够这样做,大明王朝的统一还是要保证的,天下若是变得四分五裂,还是最终统一天下的人来修复的,五代十国的悲剧,你们都是清楚的。”
“南直隶的局势基本平稳下来,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思考府州县官吏的事宜了,特别是知府、知州和知县的人选,凡是与我们的观点不一致、甚至是反对的,要么予以调整,要么安插同知和县丞进去,架空知府知州和知县,时间成熟之后,果断的调整。”
“南京的吏部,可以调整南直隶的官吏,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事情,凡是四品以下的官员,调整之后仅仅是报备京城吏部备案即可,这个时候,我们大胆的调整,皇上和朝廷说不出任何的话语。”
“现如今,我倒是要真的感谢让我出任南京兵部尚书的人了,以为将我调整到南京来,就算是赋闲了,却是帮了我的大忙啊。”
。。。
郑勋睿侃侃而谈,神情很是轻松,不过话语之中却表露出来了无情和杀机,从这一刻开始,南方的割据局面,已经慢慢铺开,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割据的局面就将要形成,至于说下一步如何走,那就要看形势如何的发展了。
徐望华等人的脸上都是轻松的神情,这些年过去,郑勋睿布下的每一步棋,走出来的每一步路,都是成功的,而且都是发挥出来巨大作用的。
郑勋睿说完之后,徐望华跟着开口了。
“大人,淮北的漕运是不是维持。”
“必须要维持,保证两百万石的粮食运送到北方和京城去,我们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位,天下人都长着眼睛,能够看见一切,我们既然动手了,那就要做到最好,道义上我们不能够输了,也尽量不要出现失误和瑕疵。”
说到这里,郑勋睿看着郑锦宏开口了。
“锦宏,告诉洪明成,洪门需要在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安庆府、宁国府等地动手了,准备开始发放商贸经营许可证,办法还是与淮北的一样,刚开始铺开的时候,郑家军出面协助,保证经营许可证顺利发放下去。”
“各级的官府,所有赋税的收入等等,悉数存入到洪门钱庄,任何官府都不得例外,这是硬性的任务,凡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地方,主官悉数撤职查办。”
“洪门钱庄也要做好一切准备了,之前的票额要准备更换了,按照大明宝钞的规格来运行,洪门钱庄的宝钞,必定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覆盖整个的南直隶,接下来覆盖南方,最终覆盖整个的大明各处,甚至要流传到海外。”
“调查署最近是最忙碌的时间,盯住南直隶各地,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出现,发现任何的端倪都要及时禀报,我想过了今年,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四月底,皇上的圣旨和吏部的敕书果然到了淮北。
张溥出任工部右侍郎,张采、杨彝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吴昌时出任大理寺右寺丞,龚鼎孳出任詹事府右谕德。
张溥等人的安排还是很不错的,要知道朝廷不久之前就处置了很多的东林党人,按说张溥等人都是东林党人,应该是遭受到惩戒的,而且他们大肆弹劾郑勋睿,这等于是弹劾朝廷重臣,理应受到责罚,但皇上没有表态,内阁也没有说什么,且还将几个人全部调回京城,全部都安排到不错的位置,这就很有趣了。
朝中已经有人隐隐看出来了,郑勋睿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可能不算什么,真正的深层次的矛盾,尚未爆发出来。
这样的看法慢慢在私下里流传,但异常的保密,这样的猜测绝不敢乱说,弄得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也正是因为风险性太大,这样的议论很快停止,但猜测已经埋进很多人的心里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