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难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星际之暴走技师、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凤翼带着喜悦口吻的信函送达淮安的时候,郑勋睿的情绪瞬间爆发了。
征收拖欠赋税的事宜,最早是东林党人提出来的,其环境是在皇上清剿阉党之后,东林党人一并提出来的策略,还有免除诸多的商贸赋税,打着的旗号当然是藏富于民,也正是因为东林党人提出来的这些祸国殃民的谋略,导致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就连魏忠贤,都知道老百姓的苦,在掌握权力的时候,是绝不会增加百姓负担的,魏忠贤和东林党人之间根本冲突的所在,很大一部分是魏忠贤为了让府库充盈,从士大夫和商贾的身上打主意,大量的征收商贸赋税,导致了东林党人的激烈反弹。
这样的例子,以前也存在,当年的张居正,同样是从商贸赋税上面做文章,让国库充盈起来,遗憾的是,张居正英年早逝,其推行的政策,同样遭遇到官僚和士大夫的疯狂反扑,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
一个最简单的比较就是,魏忠贤掌控权力的时候,不仅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还拨付银两维修沟渠河道,可东林党人得到皇上的重用之后,十余年的时间,朝廷没有拨付一两银子维修沟渠河道,相反却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农业赋税曾经两次上调,甚至大规模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导致百姓走投无路,而农民造反大规模的爆发,正是东林党人执掌权力的时候。
另外的一个方面,为了维护江南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东林党人又以藏富于民的口号。大范围的降低甚至是削减商贸赋税,导致府库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东林党人维护自身的权益,不顾百姓死活的嘴脸,在征收赋税的事情上面,暴露无遗。
郑勋睿对东林党人最大的意见。也就在这个地方,至于说后来的党争等等事宜,那都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反正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的,只不过明末党争太厉害。已经直接威胁到江山的稳固了。
也正是多方面的分析,让郑勋睿下定决心与东林党人对着干,而且他要从根本上动摇东林党人的根基,甚至是彻底剿灭东林党,否则大明王朝迟早是要毁在东林党人的手中。神仙都无法挽救。
出任漕运总督之后,郑勋睿在一步步的打下基础,已经准备在下半年开始动手了,谁知道这个时候,内阁居然决定重新开始征收历年拖欠的赋税。
崇祯元年到十年,大明各地遭遇了数不清的天灾,北方的灾情尤其惨重,这导致了北方的老百姓彻底破产。南方的老百姓也是朝不保夕,北方的老百姓,生存成为最大的问题。卖儿卖女甚至是人吃人的景象都出现过,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如此情况之下,朝廷没有想到全面的赈灾,反而还要数次的增加赋税、征收拖欠的赋税。
这是典型的*,天灾加上*。岂不是要硬生生的断掉大明的根基。
内阁的这个决定,是自毁基脚的决定。是将大明推向快速灭亡的决定。
郑勋睿不可能袖手旁观,他清楚老百姓的痛苦。就算是他全力保全的陕西省,每年也需要数十万石粮食的投入,才能够基本保证百姓的温饱,此时此刻,流寇正在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一带作乱,一旦征收拖欠赋税的圣旨下去了,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帮助流寇壮大力量,北方将再次彻底陷入到动乱之中。
郑勋睿不想看见一个大乱的天下,不想看见老百姓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出现这样的情形,对于郑家军和他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一旦各地都出现骚乱,漕运将遭受到极大的阻挠,复州、蓬莱以及陕西等地,运送粮食将存在极大的困难。
这些地方是郑勋睿的根基所在,绝不能够乱。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郑勋睿还是明白的,他可没有那么短视,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都看不见。
徐望华进入东林书屋,仔细看了张凤翼的来信,听了郑勋睿的建议之后,沉默了好一会的时间,郑勋睿也没有催促徐望华开口说出其看法。
足足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徐望华才开口说话。
“大人是想着写奏折弹劾,属下认为不妥,信函是张大人写来的,而且内阁诸位大人意见出奇的一致,都是同意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大人若是明确反对,承担的压力不小,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有可能此次的弹劾之后,大人会得罪内阁次辅张大人以及内阁大臣杨大人,张大人主管兵部,自然是想着修建大凌河城,如此关宁锦防线更加的稳固,或许在其他的方面,考虑是欠妥当的,大人若是公开驳斥张大人和杨大人的脸面,结局可能是失去京城所有的依靠,到了那个时候,大人和郑家军的处境将更加的困难。”
徐望华所言,的确是从郑家军以及淮北全局角度考虑的,郑勋睿若是极力反对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甚至是直接弹劾,得罪内阁所有大人的同时,还不一定能够成功阻止,毕竟郑勋睿身在淮安,没有在京城,弹劾与建议的力度都是不够的。
徐望华当然清楚郑勋睿的担心,征收拖欠的赋税,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恐怕会激起更多的老百姓造反,而且官府在征收赋税的过程之中,肆意增加的火耗,令百姓更加无法承受。
“徐先生,你认为在征收拖欠赋税的事情上面,我不能够提出任何的意见吗。”
“那倒不是,属下认为大人可以直接给皇上写密折,言明征收拖欠的赋税,可能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让皇上最终做出决断。”
郑勋睿微微摇头,其实他的内心,对皇上的判断,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皇上虽然殚精竭虑,可惜才大志疏,无法冷静处理问题,而且疑心病非常的严重,脾气性格明显的偏激,相信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将裤子都脱给人家,不相信的时候,不问青红皂白,毫不留情的予以打压甚至是剿灭,这种小孩子的性格,已经让一些有识之士感觉到失望了。
皇上更大的问题是玩弄权术,期盼着依靠左右朝中力量来维持地位,其实朝中存在的浙党、东林党以及阉党,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很复杂,皇上一面控制诸多党派的力量,一方面利用党派之间的矛盾控制局势,这种做法不能够算是很错误,但那要求皇上自身有着超凡的能力,能够准确预见其中的任何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皇上没有这个能力,如此的做法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郑勋睿可以肯定,他写给皇上的密折,没有丝毫的作用,反而可能被皇上利用,借以平衡大臣之间的关系,达到掌控全局的目的。
想要让征收拖欠赋税的决定不能够通过,唯有从理性方面予以准确的分析,指出其中的巨大弊端,尔后得到大部分朝中大人的支持,这样才有可能让内阁商议的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但这样做,郑勋睿必定要得罪内阁所有人。
相比较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他郑勋睿是更加不利的。
朝廷通过了征收拖欠赋税的奏折,影响会在不长的时间之内慢慢的爆发出来,骚动不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出现,但若是得罪了内阁所有大人,郑勋睿恐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两权相害取其轻。
认真思考之后,郑勋睿终于决定妥协了,这是他第一次的妥协。
“徐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若是强行弹劾,于事无补,况且朝廷之中,一些大人都是虎视眈眈,恨不得我出现什么问题,好蜂拥而至的弹劾,前些日子收到刘宗周大人的来信,我是很有感慨的,刘大人不愧是大儒,看问题还是有着自身底线的,对于四公子的做法,深恶痛绝,很可惜,刘大人这样的大儒,在东林党人之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至于说给皇上写密折的事宜,还是算了,不过对于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事宜,我还是要表达出来自身的看法,泛泛的表示不合适,还是可以的。”
徐望华点点头,他也明白郑勋睿的某些顾虑。
“属下觉得,大人不妨给张大人回信,说到担忧的方面,至于张大人是不是能够理解,那就无法左右了。”
徐望华离开东林书屋之后,郑勋睿的神色很不好,在屋子里踱步。
这种受制于人的滋味很不好受,明明知道朝廷可能要做出错误的决定,还不能够公开的表示反对,因为这是以卵击石的做法,对于自身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但若是不开口阻止,百姓会遭殃,大明天下有可能出现极大的动荡。
难道风雨飘渺的大明,真的要在天灾和*之中轰然倒下吗。
难道历史的宿命真的无法挽回吗。
郑勋睿看着桌上的地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既然无法阻止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那他就开始埋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集聚最大的力量。(未完待续)
张凤翼带着喜悦口吻的信函送达淮安的时候,郑勋睿的情绪瞬间爆发了。
征收拖欠赋税的事宜,最早是东林党人提出来的,其环境是在皇上清剿阉党之后,东林党人一并提出来的策略,还有免除诸多的商贸赋税,打着的旗号当然是藏富于民,也正是因为东林党人提出来的这些祸国殃民的谋略,导致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就连魏忠贤,都知道老百姓的苦,在掌握权力的时候,是绝不会增加百姓负担的,魏忠贤和东林党人之间根本冲突的所在,很大一部分是魏忠贤为了让府库充盈,从士大夫和商贾的身上打主意,大量的征收商贸赋税,导致了东林党人的激烈反弹。
这样的例子,以前也存在,当年的张居正,同样是从商贸赋税上面做文章,让国库充盈起来,遗憾的是,张居正英年早逝,其推行的政策,同样遭遇到官僚和士大夫的疯狂反扑,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
一个最简单的比较就是,魏忠贤掌控权力的时候,不仅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还拨付银两维修沟渠河道,可东林党人得到皇上的重用之后,十余年的时间,朝廷没有拨付一两银子维修沟渠河道,相反却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农业赋税曾经两次上调,甚至大规模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导致百姓走投无路,而农民造反大规模的爆发,正是东林党人执掌权力的时候。
另外的一个方面,为了维护江南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东林党人又以藏富于民的口号。大范围的降低甚至是削减商贸赋税,导致府库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东林党人维护自身的权益,不顾百姓死活的嘴脸,在征收赋税的事情上面,暴露无遗。
郑勋睿对东林党人最大的意见。也就在这个地方,至于说后来的党争等等事宜,那都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反正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的,只不过明末党争太厉害。已经直接威胁到江山的稳固了。
也正是多方面的分析,让郑勋睿下定决心与东林党人对着干,而且他要从根本上动摇东林党人的根基,甚至是彻底剿灭东林党,否则大明王朝迟早是要毁在东林党人的手中。神仙都无法挽救。
出任漕运总督之后,郑勋睿在一步步的打下基础,已经准备在下半年开始动手了,谁知道这个时候,内阁居然决定重新开始征收历年拖欠的赋税。
崇祯元年到十年,大明各地遭遇了数不清的天灾,北方的灾情尤其惨重,这导致了北方的老百姓彻底破产。南方的老百姓也是朝不保夕,北方的老百姓,生存成为最大的问题。卖儿卖女甚至是人吃人的景象都出现过,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如此情况之下,朝廷没有想到全面的赈灾,反而还要数次的增加赋税、征收拖欠的赋税。
这是典型的*,天灾加上*。岂不是要硬生生的断掉大明的根基。
内阁的这个决定,是自毁基脚的决定。是将大明推向快速灭亡的决定。
郑勋睿不可能袖手旁观,他清楚老百姓的痛苦。就算是他全力保全的陕西省,每年也需要数十万石粮食的投入,才能够基本保证百姓的温饱,此时此刻,流寇正在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一带作乱,一旦征收拖欠赋税的圣旨下去了,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帮助流寇壮大力量,北方将再次彻底陷入到动乱之中。
郑勋睿不想看见一个大乱的天下,不想看见老百姓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出现这样的情形,对于郑家军和他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一旦各地都出现骚乱,漕运将遭受到极大的阻挠,复州、蓬莱以及陕西等地,运送粮食将存在极大的困难。
这些地方是郑勋睿的根基所在,绝不能够乱。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郑勋睿还是明白的,他可没有那么短视,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都看不见。
徐望华进入东林书屋,仔细看了张凤翼的来信,听了郑勋睿的建议之后,沉默了好一会的时间,郑勋睿也没有催促徐望华开口说出其看法。
足足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徐望华才开口说话。
“大人是想着写奏折弹劾,属下认为不妥,信函是张大人写来的,而且内阁诸位大人意见出奇的一致,都是同意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大人若是明确反对,承担的压力不小,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有可能此次的弹劾之后,大人会得罪内阁次辅张大人以及内阁大臣杨大人,张大人主管兵部,自然是想着修建大凌河城,如此关宁锦防线更加的稳固,或许在其他的方面,考虑是欠妥当的,大人若是公开驳斥张大人和杨大人的脸面,结局可能是失去京城所有的依靠,到了那个时候,大人和郑家军的处境将更加的困难。”
徐望华所言,的确是从郑家军以及淮北全局角度考虑的,郑勋睿若是极力反对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甚至是直接弹劾,得罪内阁所有大人的同时,还不一定能够成功阻止,毕竟郑勋睿身在淮安,没有在京城,弹劾与建议的力度都是不够的。
徐望华当然清楚郑勋睿的担心,征收拖欠的赋税,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恐怕会激起更多的老百姓造反,而且官府在征收赋税的过程之中,肆意增加的火耗,令百姓更加无法承受。
“徐先生,你认为在征收拖欠赋税的事情上面,我不能够提出任何的意见吗。”
“那倒不是,属下认为大人可以直接给皇上写密折,言明征收拖欠的赋税,可能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让皇上最终做出决断。”
郑勋睿微微摇头,其实他的内心,对皇上的判断,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皇上虽然殚精竭虑,可惜才大志疏,无法冷静处理问题,而且疑心病非常的严重,脾气性格明显的偏激,相信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将裤子都脱给人家,不相信的时候,不问青红皂白,毫不留情的予以打压甚至是剿灭,这种小孩子的性格,已经让一些有识之士感觉到失望了。
皇上更大的问题是玩弄权术,期盼着依靠左右朝中力量来维持地位,其实朝中存在的浙党、东林党以及阉党,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很复杂,皇上一面控制诸多党派的力量,一方面利用党派之间的矛盾控制局势,这种做法不能够算是很错误,但那要求皇上自身有着超凡的能力,能够准确预见其中的任何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皇上没有这个能力,如此的做法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郑勋睿可以肯定,他写给皇上的密折,没有丝毫的作用,反而可能被皇上利用,借以平衡大臣之间的关系,达到掌控全局的目的。
想要让征收拖欠赋税的决定不能够通过,唯有从理性方面予以准确的分析,指出其中的巨大弊端,尔后得到大部分朝中大人的支持,这样才有可能让内阁商议的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但这样做,郑勋睿必定要得罪内阁所有人。
相比较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他郑勋睿是更加不利的。
朝廷通过了征收拖欠赋税的奏折,影响会在不长的时间之内慢慢的爆发出来,骚动不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出现,但若是得罪了内阁所有大人,郑勋睿恐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两权相害取其轻。
认真思考之后,郑勋睿终于决定妥协了,这是他第一次的妥协。
“徐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若是强行弹劾,于事无补,况且朝廷之中,一些大人都是虎视眈眈,恨不得我出现什么问题,好蜂拥而至的弹劾,前些日子收到刘宗周大人的来信,我是很有感慨的,刘大人不愧是大儒,看问题还是有着自身底线的,对于四公子的做法,深恶痛绝,很可惜,刘大人这样的大儒,在东林党人之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至于说给皇上写密折的事宜,还是算了,不过对于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事宜,我还是要表达出来自身的看法,泛泛的表示不合适,还是可以的。”
徐望华点点头,他也明白郑勋睿的某些顾虑。
“属下觉得,大人不妨给张大人回信,说到担忧的方面,至于张大人是不是能够理解,那就无法左右了。”
徐望华离开东林书屋之后,郑勋睿的神色很不好,在屋子里踱步。
这种受制于人的滋味很不好受,明明知道朝廷可能要做出错误的决定,还不能够公开的表示反对,因为这是以卵击石的做法,对于自身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但若是不开口阻止,百姓会遭殃,大明天下有可能出现极大的动荡。
难道风雨飘渺的大明,真的要在天灾和*之中轰然倒下吗。
难道历史的宿命真的无法挽回吗。
郑勋睿看着桌上的地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既然无法阻止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那他就开始埋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集聚最大的力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