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唐朝好医生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海坐船

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海坐船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七百二十九章出海坐船

    如果是放在十年以后,那么灭掉百济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苏定方苏大将军,对百济的了解,怕是很少有人能过苏定方的了。

    可现在却不行,苏定方从一个落魄的将军刚刚开始迹,还是借了王平安的东风,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中层以上的将军,象东征这种大战事,是论不到他领兵的,顶多只能做某个大将军的副手。

    当然,这次他仍旧是做的副手,可却是做的王平安的副手,要说对百济的了解,他还不如王平安呢,现在冷丁听到要他带兵远征,还是渡海远征,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他能不着急么

    王平安见他哭丧着脸,只好也陪着唉声叹气起来,道:“不瞒苏兄说,我也不清楚百济国都在哪里。不过,听马恩师说,是靠近海边,我军只要能靠成功登6,当天就能打进城去。”

    苏定方道:“国家的都城建立在海边?这怎么可能啊为什么要建立在海边啊?”

    王平安一摊手,道:“我哪儿知道,可能是国王爱吃海鲜的原因吧”

    两人均是无可奈何,只好叫人找来一名兵部官吏,拿来地图,并让官吏解说详情。

    初唐的兵部对于番邦的地图,都是有准备的,而番邦要想臣服大唐,认大唐做宗主国,那么在进贡时,第一份贡品就会是本国的山川图志。百济虽然阳奉阴违,但总也认了大唐是宗主国,所以曾经献过地图,在兵部都是有备案的。

    兵部官吏拿了地图来,向王平安和苏定方指明百济的位置。百济在新罗的南边,高句丽的东边,地盘不大,但比新罗要大些,算是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中排名中间的一个国家。

    百济的前代国王在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时,看出来如果高句丽灭亡了,那么很快就会轮到百济,所以前代国王一边对隋朝称臣,一边支持高句丽,算是两不得罪,但对于隋朝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实际上这个百济对高句丽,是给予实质上的帮助的,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新罗是三个国家里最弱的一个,随时都有被高句丽和百济吞并的危险,所以新罗为了自保,便真正的臣服隋朝,为隋朝牵制高句丽和百济,但由于国家弱小,而离隋朝又远,得不到隋朝的物质支援,所以对高句丽和百济的牵制,实在有限得很。

    进入大唐之后,这三个国家的形势没有太大的变化,对待大唐和对待前隋差不多,同样的方针政策。

    兵部官吏把三个国家和大唐的关系,说了一遍之后,又指向地图的一边,道:“百济的国都叫做泗沘城,在熊津江边上,这座城据说里面有十万以上的百姓,算得上是番邦中,一个比较大的都城了”

    “十万人?那也不多啊”苏定方皱着眉头说道。

    王平安却问道:“为什么百济把国都建在海边,如果遭遇攻击,敌军岂不是直接就能攻到城下,难道他们的国王不明白这点吗?”

    兵部官吏道:“回王公的话,把国都建在海边,和建在江边是一个道理。战时,以大海为天险,可以加强防守的力度,而没有战事时,却可以出海做生意,外地的物资可以走水路,降低成本,运往国都。”

    王平安哦了声,道:“以大海为天险,还真够有气魄的。”

    兵部官吏又道:“而且百济的援军可以从海上来,这点王公你在攻打百济时,得千万要小心。百济和倭国有宗亲,如果百济一旦遭受攻击,高句丽不见得会派兵支援,倭国却有可能派兵的。但倭国派兵的理由,不会是帮着百济打咱们大唐,只能以帮着百济打新罗为理由,所以如果王公一旦占领了泗沘城,最好不要和倭国的使者提新罗的事,那样倭国派兵过海的时间便会推迟,您得了时间,后缓大军一到,危险自然解除”

    王平安呸了声,道:“这关倭国什么事了,他们干嘛要派兵来?他们和百济到底是啥宗亲关系?”

    兵部官吏想了想,道:“这个还真不太清楚,想来就是和亲那种事吧,两个国王的妹妹和女儿乱嫁,大家都是表亲,互相帮帮忙,也属正常”

    苏定哼了声,道:“有啥屁用,来多少杀多少”

    王平安嗯了声,心中暗道:“就算倭国派了援兵过来也没用,现在是大唐,又不是晚清,他们要是敢来,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对,来了就留下,别回去了”

    领兵出征的事情已成定局,再多想也没用,王平安一挥手,很有气势地道:“如此,我便要领兵东征了,这是大事,还望兵部的诸位同僚,多多帮忙啊,等我凯旋归来,定有重谢”

    兵部官吏笑道:“这是自然,王公可是本朝第一大红人,咱们平常想巴结都没机会,现在您要出征,下官们要是再不倾力相助,那以后还想不想吃衙门口的饭了。王公你就尽管放心吧”

    王平安和苏定方又问了不少关于百济的问题,兵部官吏一一解答,并且还拿出备用地图,在上面圈圈点点,给王平安出谋划策,帮他制定作战计划。

    又忙乎了数日,遇到大朝会,王平安进了皇宫,参加议事。

    新朝初立,正是朝臣大换血的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看着顺眼的臣工,新皇帝不一定看着顺眼,而新皇帝看着顺眼的人,长孙无忌不一定看着顺眼,要想提拔顺眼的人,那就得让不顺眼的人,挪梛地方了

    所幸,王平安属于新皇帝和长孙无忌都看着顺眼的那种人,而且长孙无忌为了让王平安能“心甘情愿”地去攻打百济,特地向李治进言,要给王平安的爵位升一级,由县公升为郡公

    李治当然答应,将王平安的爵位升成了折柳郡公,连带着折柳县也升了一级,变成了州了

    先把王平安犒赏了一番,紧接着李治便派王平安“回转”庆州,并且将倭国派来的遣唐使都集中起来,来一个密封似的学习,要他们好好学习一下孔孟之道。

    就如那个兵部官吏所说的,一旦百济生战争,高句丽不见得会支援百济,但百济的宗亲之国倭国,却是极有可能派兵支援的,兵部官吏能想到的,长孙无忌他们自然也能想得到。

    千万别以为表哥表妹的关系不靠谱儿,在古代这种关系,往往比什么纸上同盟更加牢固。盟约为什么要写在纸上?那就是为了撕的,可亲戚关系却不一样了,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谁能保证表妹听说表哥被砍了,不会疯的?万一吹点枕头风,把表妹夫给吹晕了,派兵出来搅合一顿,大唐虽然不怕这种小小的麻烦,但终究也是麻烦啊,麻烦越少越好

    突袭百济属于军事机密,对于兵部是不用保密的,但对于倭国来的遣唐使,还是要保密的,让他们集中去学习,就等于是软禁,免得他们跑回去报信,报不报给倭国无所谓,要是万一报给了百济,那岂不是等于让百济事先做了准备么

    王平安奉了圣旨,假意离开长安,回转庆州,但一出城,他却取道东北,赶向莱州。突袭百济的精锐大唐府军,将在莱州那里集结,并登船出海。

    另一方面,李治又传下圣旨,命令折柳的突厥兵集结,赶往营州,去讨伐李恪。对于突厥兵出征的事宜,和突袭百济正好相反,大张旗鼓地进行,深怕高句丽不知道。李治还命人写了国书,痛斥高句丽为粪土之邦,让他们立即退出辽东城,将辽东的土地归顺大唐王朝。

    至于大唐皇帝骂高句丽为粪土之邦,这倒不是中央帝国喜欢这么称呼番邦,而是高句丽曾向前隋称臣时,自称为粪土,这是高句丽国王自己说的,倒不是别人这么骂他们

    大唐朝廷高调对付营州方面,把高句丽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而王平安带着苏定方和一众侍卫,在十数日之后,便赶到了莱州。

    在初唐时节,莱州算不上军事重地,但莱州却面对着百济,从这里登船是再好不过的了,而且莱州背后便是青州,有青州总管府,驻有府兵两万余人,而且青州兵向来敢战,不管古代还是近代,都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一支军队。此次突袭百济,便由青州兵出海作战

    后世人赞美青州兵,有诗为证:云梯一搭上城头,火箭横空射不休。若问何人能战死?最怜兵苦是青州

    王平安秘密到了莱州,立即派人找来青州总管府的将军,取出圣旨,把要去突袭百济的事说了一遍。

    青州总管见了这道圣旨,出乎意料地,大拍胸脯,叫道:“渡海作战,小事一桩,俺们青州兵向来敢战,天下闻名,死都不怕,还怕坐船么?就让俺给王公当个先锋官吧,咱们一起出海,干了百济”

    王平安赶紧道:“别着,您可是镇守地方的大吏,您要是走了,在海上出点啥问题,那青州这么大一块地方,不得乱套么,您还是留在这里吧,再说圣旨里也没说让您出征啊,你说是吧?您要是私自出战,那就不好了,会让皇上怪您的”

    “这倒也是。可俺要是不打战,就浑身不自在啊”青州总管道,不过他也只是说说,要是真让他跟着王平安渡海作战,那他就得找借口不去了

    青州总管又道:“俺把渡海用的船和士兵,都给王公您准备好,五天就成。船咱们这都是现成的,咱们青州水军算不上天下第一,但第四第五总能排得上,一两千艘的战船凑不齐,但商船却是不缺,五天之内肯定凑得出来。但士兵要从青州往这里开拔,却要费些时间,得先把士兵的家给安置好了,再加上登船,怕是得再等三天。算起来就是八天……十天吧,时间宽裕些好,十天之内,俺定能把王公送上船,带兵出海”

    见他答应得爽快,王平安心想:“山东大汉,就是豪爽”他问道:“总管大人,这次出兵仓促了些,会不会影响兵将们的战力啊?这可是渡海作战,万一兵将们不愿意去,那可怎么办啊?”

    青州总管嘿了声,脸上露出不快之色,道:“王公,您这么说话,俺可是不爱听了俺们青州兵没有怯阵这一说,刚才俺就说了,连死都不怕,还怕坐船么?想当年,三国时,曹操……王公知道曹操是谁吧?”

    王平安道:“知道知道,这个历史上的故事,总管大人倒是不必和我说了,我看看书也就成了。只是不知总管大人,想派哪员大将,辅助我出征呢?”

    要想领着青州兵渡海作战,必须要有青州的军官才成,王平安可以统领全军,苏定方可以统兵作战,但具体的战斗,还得人家本府的军官指挥才成。

    青州总管笑道:“派谁?当然要派自己人了,俺把儿子派出来,跟着王公出征,这样您就可以放心了,不用怕兵将们不听话,让他们怎么打,他们就怎么打”

    “那可多谢总管大人了”王平安大是感谢,这位总管大人真够爷儿们,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竟肯把儿子派出来跟着自己,实是够意思了,圣旨上可没指明派谁去,只是说便宜行事。

    青州总管告辞离开,去准备出海的各项事宜。这位总管大人确实了得,说话算话,要不然人家也当不上镇守一地的大官,要再过个几十年,人家可是节度使一样的人物呢,没点真本事能行么

    第九天上,海船便都集中到了莱州,足有四百多艘,本来用不着这么多船的,但由于这次出征的都是骑兵,战马占地方,所以船才多些,还有要准备至少一个月的粮草,不光在海上要吃,等到了百济,如果无法就地取粮,那就只能自己带足了。

    一万青州兵也都集结到了莱州,由将领们带着,等在码头,只等王平安一声令下,便即登船远征。

    青州总管亲自带来一员小将,介绍给王平安,道:“这是犬子,在家排行老2,因为俺媳妇家没有男丁断了香火,这老2便随了娘姓,继承他外祖父家的香火。所以,俺家这二儿子姓薛,叫薛仁……”

    王平安大吃一惊,道:“不会吧,他一定不叫薛仁贵”

    青州总管一愣,道:“俺也没说他叫薛仁贵啊,俺家老第一的神箭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