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大工地

作者:沈婳姜砚池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朗这个山寨的前谋士,此次获得了扩建山寨的工作。

    他领着山寨的男女青壮,在娘子兵的帮助下,将龙门山周遭的山林全都进行了开拓。

    树,被砍伐。

    既是腾出了有效的空间,也给盖房子,增加了足够的建材。

    还有一座座的小山坡,也被想方设法的开凿山石。

    如此,亦是两全其美——空间大了,建材有了。

    轰隆!

    轰隆隆!

    一座小山包,被初级版的黑火药,炸得四分五裂。

    大块的山石滚落,地皮也在微微颤抖。

    “这是……神仙打雷”

    周朗作为一个读过书、考过科举的人,自不是什么迷信的愚民。

    但,火药这种东西,虽然早就有了,可只存在于道士的炼丹房,或是研制烟花爆竹的工坊。

    沈婳将之复刻出来,并将土火药,升级为黑火药,其爆炸力、威力等,也是增加了好几倍。

    只不过,这种初级版本,稳定性、安全性都还没有保障。

    暂时无法当作武器,只能用来开山凿石。

    沈婳略遗憾,周朗却觉得神奇。

    轰隆一下,小山包就被夷为平地。

    为周朗的扩建工作,节省了太多太多的时间、人力等。

    “咦等等!”

    周朗心念一动,看到大大小小的山石堆成堆,禁不住思维发散。

    他虽然是个读书人,可也学过君子六艺。

    天下大乱之后,更是上了山,当了山匪。

    随后投入沈婳麾下,整日里都能看到薛易等将军操练娘子兵。

    所以,他对于军事,也颇有几分了解。

    “此物的威力如此巨大,连山石都能炸开,若是用到战场——”

    那简直就是所向披靡啊。

    不过,周朗亲眼看着工匠进行操作。

    他见到了那一大包的黑火药,似乎略显笨重。

    另外,使用的时候,也有诸多问题。

    “……需得好好想一想,看看能否将此物提炼得更小,携带更方便……”

    周朗望着那一堆山石,脑子已经飞快的运转。

    前方负责爆破的娘子兵,完成了工作后,便开始跟袍泽们一起清理山石。

    此次山寨的扩建,龙门寨上下可谓是全体出动。

    龙门寨多“老弱妇孺”,而在没有工业化、科技化的古代,进行扩充基础建设的工作,就需要充足的壮劳力。

    老弱妇孺什么的,就略有不足。

    幸好,还有娘子兵。

    沈婳的娘子兵,不只是操练、打仗。

    也会在农忙、搞基建的时候,出人出力。

    上千号的娘子兵,齐齐出动,砍伐树木、开山凿石,运送木材、石材等……

    以龙门山为中心,沈婳的人马,如同勤劳的工蚁般,一点点的将地盘向外扩张。

    树、小山包等,都变成了一栋栋的房子,和一片片的田地。

    原本的山寨,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变成了“村镇”。

    沈婳:……

    这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搁在后世,一定会被人控诉、讨伐。

    但在古代,这就是建设的一部分。

    数千年来,勤劳的人们,就是一点点的开拓,这才将绵延万里的原始丛林、湖泊沼泽等,变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

    龙头山脉绵延上千里,跨越好几个州郡。

    形成了大片大片近乎原始的山林。

    山林中,猛兽出没,人迹罕至。

    因为太过原始,山林中还会有沼泽、瘴气等。

    若是不进行开发、改建,山林会扩张,会吞没山村、城镇等,侵占人类的地盘。

    沈婳这真的不是在破坏环境,而是改造环境。

    且,龙门山算不得龙头山脉的腹地,顶多就是边缘位置。

    沈婳的“开发”,对于龙头山脉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皮毛而已!

    却给龙门寨的地盘扩张了三四倍。

    寨民们,也能从山上,回归到了山下。

    靠近山根的位置,是一排排的木屋、小院。

    这一片,也可以称之为“村庄”。

    村庄外围,则是一块块平地,可以开垦成农田。

    再外围,向西向南的位置,则是更为幽深的山林。

    向东向北则是官道,原本的村落。

    “……龙门寨终于‘走’出了山林啊!”

    沈婳站在龙门山上,可以俯视大片的区域。

    她望着与官道逐渐相连的地段,忍不住喟叹了一句。

    去年这个时候,她和姜砚池,误入黑店,将计就计,进入到了龙门寨。

    那个时候,龙门寨还是深处山林中的一个山寨。

    下了官道,还有走好长一段时间的山间小路。

    接着就是悬崖、吊桥。

    可谓是地处偏僻,天险重重。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龙门寨逐渐从一个山头,扩张到了大片的区域。

    如今,更是从里向外的蔓延,直接与官道相连。

    曾经的小树林,变成了可供开荒的平地。

    丛林文明快速晋级为农耕文明啊。

    “这、倒是热闹!”

    姜砚池还是惜字如金的模样。

    热闹

    可不是热闹。

    脚下的一大片,俨然成了一个巨型工地。

    伐木、盖房。

    铺路、搭桥。

    上千名娘子兵,如同繁忙的工蚁,将各种重体力活全都包揽。

    老人们,呃,其实也只是年过四十岁的人。

    过去显得老迈,不过是生活艰难、营养不良。

    在龙门寨好吃好住的养了几个月,身体情况都得到了好转,也能成为主要的劳动力。

    女子们,在没有科技辅助的古代,确实显得柔弱,哪怕营养上去了,也只是比普通女子好些。

    依然做不了太重的体力活。

    但,一个人做不了,那就三五个一起啊。

    一根枕木太沉,两个女子都抬不动,那就多来几个。

    再者,除去重体力活,还有些比较轻巧的活,女子们完全可以做。

    这些女子,大多都是山寨的女眷。

    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

    她们除了合作做些体力活,还能做一些做饭、烧水等后勤工作。

    就连几岁大的孩子,也依然能够在工地上找到活儿干。

    他们跟在大人们后面,或许帮忙递个工具,或是学着做工。

    或许不能当个整劳力,但半劳力,小半劳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跟女子一样,孩子们也能好几个凑到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