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转进的首肯,自力更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ap一直在观察这个年轻的国*军将领,也一直没有插言说话。虽然合并自卫军比较仓促,也比较强势,但人家的实力摆在那儿,你有能耐就保住城池,打退鬼子嘛!不能说你们打败了鬼子,光复了县城,辛苦了,请走吧,这里还交给我们好了。就算是为百姓考虑,这话也是绝说不出口的。
词锋锐利,深谋远虑,只这两三天的工夫,便把官面儿上的文章全做好了。而且,三纵的实力确实令人震撼,一个大队的鬼子,两个团的伪军,放眼豫东皖北,谁还能一鼓而灭?
魏县长是个不得志的国民党军官,接近下层,同情抗日。张ap同志做他的统战工作,为新四军的军需争得了一些援助,但是解决不了大问题。
而新四军游击支队二大队在杞县、睢县、民权一带活动,因为在敌人夹缝之中,国*军势力也很强,一直没有条件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自然也就没有稳定的财赋来源,经费十分困难,每天连几分钱的油盐钱都开不出,部队经常开不了灶。
实在没有办法,彭xf又派人到“国统区”想法募捐,结果收效甚微。后来不得不卖掉十几匹战马,连彭xf也把他心爱的坐骑卖掉了。
因此,东进在苏皖边建立根据地势在必行,但杨天风的三纵可以说是正在豫鲁皖的交连部,没有杨天风的首肯或配合,东进的困难极大。
所以,豫皖边党委一直想做通杨天风的工作,但收效甚微。尽管杨天风对各抗日武装是扶持和一视同仁的态度,却似乎一直在回避高层之间的接触。
现在是不是个机会呢?张ap心里想着,突然发现杨天风好象对自己的注视比别人要多一些。
“杨长官,新四军在本县设有留守处,不知是否可以继续在此工作?”留守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开口询问道。
“什么样的工作呢?”杨天风对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决定,不紧不慢地说道:“招兵买马?那可是要与三纵和周团竞争喽!如果是共同抗日、配合作战,或者是有什么转进之类的重大问题,倒是有合作的必要。”
这话听到别人耳中或许有些刺耳,明摆着就是不想留守处在鹿邑开展实际工作嘛!但张ap却听出了另外的意味,不由得若有所思地看了杨天风一眼。
“好了,这些事情你一个工作人员也没什么资格谈,还是以后再说吧!”杨天风摆手打断了工作人员的急欲争辩,“诸位着实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众人见杨天风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再说什么,纷纷告辞。
屋内清静下来,杨天风把余亚农请来,细细地商议了一番。
“协调作战是肯定的,不能自己乱打。”杨天风指点着地图,说道:“抗日武装被鬼子追,这种事情很常见。如果事先不打招呼,把鬼子突然引过来,就会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另外呢,你可以与新四军的游击支队的高层进行一下接触,询问他们是否有转进的可能。”
“转进?往哪个方向?”余亚农在毫县与新四军的彭xf有过接触和合作,这恐怕也是桂系某些人对他不满的原因。
“或许是这里,也或许是那里。”杨天风伸手指点了两个位置,说道:“如果他们真有这个设想,我是愿意提供帮助的。只不过,划分活动区域是肯定的,这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好吧,我去试探一下。”余亚农点头答应。
“我很快就要返回永城,接触试探的结果你通过电台与我直接联系。”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在豫东发展的策略已定,大战不远,四支队新建,要加紧训练,早日成为一支强军。”
“属下明白。”余亚农停顿了一下,说道:“说实话,余某对担任支队长这个职务深感不安,若有可能,余某想先去特训班学习学习。”
“不一定非要到特训班学习。”杨天风笑着说道:“带兵之余也是可以抓紧时间学习进步的。若说三纵的战法,确实与其他部队不太相同,比较灵活多样。嗯,我这里有特训班的教材,林存孝参谋长也可以答疑解惑。相信很快,余指挥便会成为合格的指挥员,成为战功卓著的名将。”
“名将可不敢想,只求多打胜仗,多杀鬼子而已。”余亚农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打鬼子,三纵可不含糊。”杨天风呵呵一笑,说道:“走吧,你若有闲暇,陪我去看看宋青圃他们打下来的鬼子飞机。那玩艺儿,呵呵,以后咱们也会有的。”
“咱们也能有飞机?”余亚农真是惊愕了,随着杨天风走了出去。
********************************************************************
虽然话不好听,但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抗战打到一九三九年,武汉会战结束后,正面战场暂时进入了平稳期,敌我双方的较量转到了持久力上。
而说到持久力没有军工生产的支持,战争是万万打不下去的。被逼得没办法,中国人也迸发出令人惊讶的创造热情,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创造力,无数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在为这场战争而奋斗拼搏。
战争的逼迫,政府和民间的需求,使抗战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不断提升:战前还不能生产灰口铁,可到了一九四一年灰口铁的产量却达到28607吨;战前只有十几家铁厂,到了一九四三年的全盛时期,已经有了十六家国营铁厂,九十八家民营铁厂。炼钢厂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则多是国营钢厂在运行,民营的只有四家。
在战争状态下,政府也不得不放弃崇洋媚外的思想和作法,积极引导本国冶金工业的科技研究,以紧密配合军事工业发展的需要。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经济部和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提出军事工业紧迫需要研究的课题项目。
当时经济部公布的急需仿造之原料中,炼铝、炼钨、锑之利用、铬之替代品、钢板、矽钢片等被列为重要项目。由于处在几乎是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和试验,抗战时期中国冶金工业科技工作者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摸索研究,以填补空白。
而坩埚炼钢法的成功,则一揽子解决了新法冶炼钢铁、提炼纯钨、炼制铁合金和合金钢及锋钢(高速工具钢)等技术问题,可谓是重大的技术突破。
况且,杨天风所指导的炼钢、煤化等涉及到军工的发展,并不全是封闭的、保密的。就象对张大煜一样,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资料被送到了大后方的企业和知名专家手中。
搞科学技术的人大多都有一个通病,对涉及到本专业的知识和信息是求之若渴。在坩埚炼钢法成功之前,便有一些专家不畏路远艰难,赶到永城,既是想得到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同时也促进了根据地的军工生产。
电焊解决了,灰口铁冶炼出来了,矾土制铝成功了,坩埚炼钢法也取得了突破……不管是填补国内空白,还是工艺品质的改进,这些都是抗战期间中国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成就。只不过由于杨天风的存在,因为他提供的资料,减少了很多研究、试验的时间,使进程大大提前了而已。
“真是没想到,在沦陷区竟然也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原在金陵女大教化学,后考取冶金工程学位的邱玉池感慨万千,“杨将军从国外搜集的资料可谓是千金难买的财富,而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更令人钦佩备至。”
几位专家学者都点头称是,他们不仅得到了可谓是各国机密性的科技资料,也或多或少地参加并指导了根据地的军工生产,还看到了兵工厂技术人员竭尽心智、克服各种困难所进行的各种创造。
以铅室法制造硫酸为例,没有足够的铅板,炸药厂便创造性地用老百姓腌菜的缸来作铅室,并取得了成功;还有土法烧焊等,令人不得不感叹钦服。
“邱先生过奖了。”杨天风笑着摆手,说道:“还有诸位专家,不辞辛苦来到这沦陷区,既是对科技知识的孜孜探索,也是充满了爱国热情,要用所学为抗战出力。对此,杨某才应该钦敬佩服。说到这些科技资料,现在这可不是某个人的财富,而应该是全中国、全民族的财富,是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动力和支持。”
“杨将军慷慨,到底是军人,没有那种敝帚自珍的文人陋习。”一位专家发出感叹,“我们已经商量过,回去过若是取得某些成就,也会及时向同行,向杨将军进行通报、传授。现在是什么时候,难道谁还指着这发财不成?”
“嘿嘿,国府的一些政策,一些官员,可不是这么考虑的。”另一位专家冷笑起来,说道:“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不说积极扶持吧,倒要多剥一层皮呀!”(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张ap一直在观察这个年轻的国*军将领,也一直没有插言说话。虽然合并自卫军比较仓促,也比较强势,但人家的实力摆在那儿,你有能耐就保住城池,打退鬼子嘛!不能说你们打败了鬼子,光复了县城,辛苦了,请走吧,这里还交给我们好了。就算是为百姓考虑,这话也是绝说不出口的。
词锋锐利,深谋远虑,只这两三天的工夫,便把官面儿上的文章全做好了。而且,三纵的实力确实令人震撼,一个大队的鬼子,两个团的伪军,放眼豫东皖北,谁还能一鼓而灭?
魏县长是个不得志的国民党军官,接近下层,同情抗日。张ap同志做他的统战工作,为新四军的军需争得了一些援助,但是解决不了大问题。
而新四军游击支队二大队在杞县、睢县、民权一带活动,因为在敌人夹缝之中,国*军势力也很强,一直没有条件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自然也就没有稳定的财赋来源,经费十分困难,每天连几分钱的油盐钱都开不出,部队经常开不了灶。
实在没有办法,彭xf又派人到“国统区”想法募捐,结果收效甚微。后来不得不卖掉十几匹战马,连彭xf也把他心爱的坐骑卖掉了。
因此,东进在苏皖边建立根据地势在必行,但杨天风的三纵可以说是正在豫鲁皖的交连部,没有杨天风的首肯或配合,东进的困难极大。
所以,豫皖边党委一直想做通杨天风的工作,但收效甚微。尽管杨天风对各抗日武装是扶持和一视同仁的态度,却似乎一直在回避高层之间的接触。
现在是不是个机会呢?张ap心里想着,突然发现杨天风好象对自己的注视比别人要多一些。
“杨长官,新四军在本县设有留守处,不知是否可以继续在此工作?”留守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开口询问道。
“什么样的工作呢?”杨天风对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决定,不紧不慢地说道:“招兵买马?那可是要与三纵和周团竞争喽!如果是共同抗日、配合作战,或者是有什么转进之类的重大问题,倒是有合作的必要。”
这话听到别人耳中或许有些刺耳,明摆着就是不想留守处在鹿邑开展实际工作嘛!但张ap却听出了另外的意味,不由得若有所思地看了杨天风一眼。
“好了,这些事情你一个工作人员也没什么资格谈,还是以后再说吧!”杨天风摆手打断了工作人员的急欲争辩,“诸位着实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众人见杨天风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再说什么,纷纷告辞。
屋内清静下来,杨天风把余亚农请来,细细地商议了一番。
“协调作战是肯定的,不能自己乱打。”杨天风指点着地图,说道:“抗日武装被鬼子追,这种事情很常见。如果事先不打招呼,把鬼子突然引过来,就会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另外呢,你可以与新四军的游击支队的高层进行一下接触,询问他们是否有转进的可能。”
“转进?往哪个方向?”余亚农在毫县与新四军的彭xf有过接触和合作,这恐怕也是桂系某些人对他不满的原因。
“或许是这里,也或许是那里。”杨天风伸手指点了两个位置,说道:“如果他们真有这个设想,我是愿意提供帮助的。只不过,划分活动区域是肯定的,这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好吧,我去试探一下。”余亚农点头答应。
“我很快就要返回永城,接触试探的结果你通过电台与我直接联系。”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在豫东发展的策略已定,大战不远,四支队新建,要加紧训练,早日成为一支强军。”
“属下明白。”余亚农停顿了一下,说道:“说实话,余某对担任支队长这个职务深感不安,若有可能,余某想先去特训班学习学习。”
“不一定非要到特训班学习。”杨天风笑着说道:“带兵之余也是可以抓紧时间学习进步的。若说三纵的战法,确实与其他部队不太相同,比较灵活多样。嗯,我这里有特训班的教材,林存孝参谋长也可以答疑解惑。相信很快,余指挥便会成为合格的指挥员,成为战功卓著的名将。”
“名将可不敢想,只求多打胜仗,多杀鬼子而已。”余亚农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打鬼子,三纵可不含糊。”杨天风呵呵一笑,说道:“走吧,你若有闲暇,陪我去看看宋青圃他们打下来的鬼子飞机。那玩艺儿,呵呵,以后咱们也会有的。”
“咱们也能有飞机?”余亚农真是惊愕了,随着杨天风走了出去。
********************************************************************
虽然话不好听,但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抗战打到一九三九年,武汉会战结束后,正面战场暂时进入了平稳期,敌我双方的较量转到了持久力上。
而说到持久力没有军工生产的支持,战争是万万打不下去的。被逼得没办法,中国人也迸发出令人惊讶的创造热情,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创造力,无数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在为这场战争而奋斗拼搏。
战争的逼迫,政府和民间的需求,使抗战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不断提升:战前还不能生产灰口铁,可到了一九四一年灰口铁的产量却达到28607吨;战前只有十几家铁厂,到了一九四三年的全盛时期,已经有了十六家国营铁厂,九十八家民营铁厂。炼钢厂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则多是国营钢厂在运行,民营的只有四家。
在战争状态下,政府也不得不放弃崇洋媚外的思想和作法,积极引导本国冶金工业的科技研究,以紧密配合军事工业发展的需要。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经济部和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提出军事工业紧迫需要研究的课题项目。
当时经济部公布的急需仿造之原料中,炼铝、炼钨、锑之利用、铬之替代品、钢板、矽钢片等被列为重要项目。由于处在几乎是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和试验,抗战时期中国冶金工业科技工作者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摸索研究,以填补空白。
而坩埚炼钢法的成功,则一揽子解决了新法冶炼钢铁、提炼纯钨、炼制铁合金和合金钢及锋钢(高速工具钢)等技术问题,可谓是重大的技术突破。
况且,杨天风所指导的炼钢、煤化等涉及到军工的发展,并不全是封闭的、保密的。就象对张大煜一样,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资料被送到了大后方的企业和知名专家手中。
搞科学技术的人大多都有一个通病,对涉及到本专业的知识和信息是求之若渴。在坩埚炼钢法成功之前,便有一些专家不畏路远艰难,赶到永城,既是想得到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同时也促进了根据地的军工生产。
电焊解决了,灰口铁冶炼出来了,矾土制铝成功了,坩埚炼钢法也取得了突破……不管是填补国内空白,还是工艺品质的改进,这些都是抗战期间中国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成就。只不过由于杨天风的存在,因为他提供的资料,减少了很多研究、试验的时间,使进程大大提前了而已。
“真是没想到,在沦陷区竟然也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原在金陵女大教化学,后考取冶金工程学位的邱玉池感慨万千,“杨将军从国外搜集的资料可谓是千金难买的财富,而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更令人钦佩备至。”
几位专家学者都点头称是,他们不仅得到了可谓是各国机密性的科技资料,也或多或少地参加并指导了根据地的军工生产,还看到了兵工厂技术人员竭尽心智、克服各种困难所进行的各种创造。
以铅室法制造硫酸为例,没有足够的铅板,炸药厂便创造性地用老百姓腌菜的缸来作铅室,并取得了成功;还有土法烧焊等,令人不得不感叹钦服。
“邱先生过奖了。”杨天风笑着摆手,说道:“还有诸位专家,不辞辛苦来到这沦陷区,既是对科技知识的孜孜探索,也是充满了爱国热情,要用所学为抗战出力。对此,杨某才应该钦敬佩服。说到这些科技资料,现在这可不是某个人的财富,而应该是全中国、全民族的财富,是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动力和支持。”
“杨将军慷慨,到底是军人,没有那种敝帚自珍的文人陋习。”一位专家发出感叹,“我们已经商量过,回去过若是取得某些成就,也会及时向同行,向杨将军进行通报、传授。现在是什么时候,难道谁还指着这发财不成?”
“嘿嘿,国府的一些政策,一些官员,可不是这么考虑的。”另一位专家冷笑起来,说道:“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不说积极扶持吧,倒要多剥一层皮呀!”(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