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大唐人生张阳李玥 > 第六百六十章 大悲大喜的县侯

第六百六十章 大悲大喜的县侯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江师傅的目光注意到了一旁的李治,便问道:“这孩子是?”

    张阳尴尬解释道:“这是我媳妇的弟弟。”

    江师傅点头道:“既然是你媳妇的弟弟,你也该当自己的弟弟。”

    “姐夫对我很好的。”李治一手提着滑板道。

    江师傅眯着眼微笑,抚须道:“我们骊山的孩子都好。”

    李治乖巧懂事地再次行礼,“我也想一直都住在骊山。”

    江师傅闻言,收了收笑容,“家还是家,终究是要回家的,你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了就明白了。”

    如今江师傅是这里的主事人,铁匠坊的一切事宜都是他在安排。

    张阳将一车铁料拉入铁匠坊中,就交给他们去安排。

    江师傅又道:“想着难得见你,与你吃一顿酒,不过骊山有规定劳作之时不能饮酒,可惜了。”

    “我最近帮着给魏王殿下铸造一些东西,鲜少有时间。”

    江师傅不住点头,“说来也是,魏王殿下的事也重要。”

    看孩子在这里,也不好多说什么,江师傅便自顾自走入了铁匠坊,各家都有各家的难事,说不定这小子自己也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好多问他的家事。

    江师傅心里这么想着。

    领着李治一路离开,张阳走在田地里看着作物的生长情况,上官仪也在远处挑拣着种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盆栽。

    “上官先生。”李治上前行礼。

    “晋王殿下。”上官仪躬身也行礼。

    “上官先生这是在做什么?”

    上官仪解释道:“今年诸国使者来大唐朝贺,礼部的官吏与那些使者说了现在的礼部尚书任职太府寺卿,并且在收集各地的作物,他们便将自己地方的作物带来了。”

    李治颔首道:“那些使者多半是为了讨好礼部,礼部执掌外交职权,若是礼部多给一些礼遇,想必他们的处境就会好很多。”

    “想来是的。”

    上官仪中肯点头。

    张阳干脆拿了一张板凳坐下来,帮忙挑拣着作物,拿起一盆半死不活的盆栽好奇道:“嗯?这是苹果吗?”

    “什么果?”

    这半死不活的样子也看不出它是何作物,自从西域打通了波斯之后,河西走廊也逐渐恢复了繁荣,越来越多的商客进入了河西走廊,如此也给中原带来很多货物,就像是胡椒等物,现在长安城越来越多了。

    张阳将这盆栽放下,又看向其他的作物种子,经过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有很多西域作物进入了关中。

    而现在要去找一些其他的,那就要去更远的地方。

    “这是哪儿来的?”张阳拿起一颗扁平状的种子。

    “记得这是西突厥人送来的,说是一种吃食,放在火中烧一烧就能吃。”

    张阳呼吸急促,“这哪里是吃食,这是南瓜的种子!”

    “南瓜?”

    “不对呀!”张阳思量着,“按说这个东西应该在更远的地方,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西突厥?”

    上官仪不住摇头,“下官也不清楚。”

    说来也是,上官仪怎么可能知道这种种子的来路,当然了种植南瓜需要肥沃的土地,西域那片地方多半种不出来。

    按说现在的西方的局势,若说随着大食人的扩张,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打通,可这东西起码与中原隔着一个大板块。

    不过再一想,张阳也就想明白了,在西方崛起的过程中,罗马几度扩张,地中海的沿海贸易开始之后,西方的也开始活跃了起来,从北非到沿着尼罗河南下,倒也不是不可能。

    而随着现在两河一带的大食崛起,随着人口迁徙,多地的交流也就开始。

    直到现在大食开始崛起,并且进兵西方。

    不过这个作物的种子是好东西,还需要好好培育一番。

    一块布包着十来颗种子,张阳苦涩一笑,“他们竟然将这个东西当作吃食。”

    不论这种子现在的存活率怎么样,但凡这十余颗种子有一颗能够种出来,那将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就算是这些种子都种不活,大不了平了整个欧洲。

    南瓜又叫番瓜,这是最初在中原种植时的名字,上官仪手头上要培育的还有胡葱。

    他翻着典籍解释:“胡葱这个东西早在汉时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好好培育过,想着用黑土来种植。”

    甜菜,豇豆,胡葱,茄子这些都要培植,还有这个南瓜。

    上官仪打算在关中种葡萄和胡瓜,张阳挑了部分的种子带去骊山。

    有些盆栽枯萎得不成样子,光是这么一看也看不出是什么作物。

    让李治捧着一个疑似苹果的盆栽,自己带着一些作物的种子拿到山上去培植。

    太府寺就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老师教导的。

    给阎立本的太液池开凿监理了账目之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闻朝中的琐事了。

    这种感觉很不错,张阳觉得自己的养老生活提前到来。

    李治好奇地看了看手中的盆栽,“姐夫苹果是什么?”

    “从前有个姓牛的家伙,他在树下看书,然后被一颗苹果砸了。”

    “是吗?”李治眨眼问道。

    “然后他就想到了重力。”

    “这个苹果好厉害,要是我被砸一下呢?”

    童言无忌……张阳不想和他解释太多,好似在李治的认知里,这个苹果是一种开悟的神果,被砸一下就能开悟。

    童年的幻想是美好的,还是不要打破。

    回到山上之后,张阳就开始培植这些作物,先做培养土,用农家肥与疏松的土壤就可以。

    李玥瞧着夫君专心处理作物,她的心情很好,回到屋中继续给将来出生的孩子做新衣裳。

    王婶低声道:“做婴孩时候的衣服就可以了,还不知男孩女孩,小清清当初的旧衣服都还在呢。”

    李玥点着头,“婶婶,夫君很久没有过问朝中的事情了。”

    仔细想来,自从陛下任命县侯为太府寺卿,确实没有再过问朝中的事了。

    其实县侯的才能出众,陛下反而将他调任到了太府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王婶虽说不懂,李玥微笑着不想去纠结其中原因,“一家人好好的才像话,眼前夫君任职礼部尚书,常常与父皇吵架,还时常上火。”

    早就听说过县侯常常与陛下争吵,这种事情都快习以为常了,过年时陛下来见太上皇,就与县侯有过争执。

    这头疼的问题若是不去想倒好,一想起李玥就觉得很为难。

    平静的日子过了半月,张阳看着自己的苗床,培养土上的种子依旧没有要发芽的意思。

    长叹一口气,或许真的失败了。

    还以为大唐终于要有南瓜了,还高兴了许多天。

    李治低声道:“姐夫要把这些种子丢了吗?”

    “就放着吧,我再看看。”

    半月不发芽,其实就可以断定培育失败,倒是胡葱和甜菜都不错,就连那棵苹果树都有要新生的迹象。

    除了这些作物,骊山也是生机盎然,春季的万物复苏,周边的野草也开始疯长。

    只有南瓜的种子至今没有动静。

    三河马喜欢吃嫩草,便在家边也不愿意离开。

    小武壮着胆子坐在马背上,不论她怎么催,这匹马就站在原地不动。

    片刻之后,让小武很扫兴。

    车间中,张阳用车床打磨着铁钉,骊山的铁匠坊可以做铁钉,江师傅他们更熟悉了螺帽的用法。

    说来原理也不复杂,这些经验老到的铁匠一看就能明白。

    想要用在枪上的零件,必须要精细再精细。

    张阳用飞轮打磨着铁钉的边沿,每每用飞轮在打磨完之后,再用游标卡尺量。

    这种精细活,只能慢慢一步步来。

    只听一声脆响,正在打磨的铁钉断了。

    车间内安静了许久,直到飞轮停止转动。

    李治还在门口玩着滑板,却听见车间内一声怒吼。

    “天杀的!半天时间打磨出这么一根铁钉还给我磨断了!你知道我这半天有多累吗?脚都要踩废了,你就这么给我断了。”

    怒吼声吓得李治一个激灵,再向车间内看去,却见姐夫指着车床依旧在骂。

    “但凡中原铸造技术可以再进一步,老子用得着忙碌这半日,还白费工夫?你们这群只知道在道德标准上内卷的混账圣人,害得我又要重来,还要浪费半日!”

    张阳骂完重重踹了一脚车床,脱下了围裙快步走出车间,洗手洗脸,脱下外衣在华清池中洗了洗又换上干净的衣裳。

    之后面无表情地躺在家门口,抬头看着天双目无神。

    时而哀叹,时而悲痛,又会痛心疾首。

    这模样看得弟弟妹妹们很是担心,她们担心姐夫心情不好又不给修玩具,不做好吃的,那该如何是好。

    李治快步走来,“姐夫,那个南瓜发芽了。”

    张阳躺在躺椅上,翻了一个身,背对着低声道:“不用安慰我,现在没有心思去给你们做玩具。”

    “姐夫,南瓜真的发芽了。”

    “稚奴啊,你不用这么说,我今天也不想做好吃的。”

    “真在发芽。”

    这小子还扯着自己的衣角,张阳无奈起身,走向苗床。

    定睛一看,就见到了培养土中有三两点绿色,再用力眨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说不定是野草,张阳蹲下身,侧头看着土壤中那一点点的绿色,要是有个放大镜就好了。

    摸着自己的下巴思量半晌,张阳稍稍挖开一些培养土,这一看果然是种子有了一些根须。

    “哈哈哈!”

    突然地放声大笑,还是吓了李治一个激灵,他神态担忧,“姐夫!姐夫你不会疯了吧。”

    张阳镇定下来,“凡事有得必有失,看来今天发生的也不全是坏事。”

    李治低声道:“种子在土壤中必定就会发芽,这不是得失,这是必然。”

    “我说有得有失就是得失。”张阳心情大好,“今天给你们做鸭血羹汤。”

    “好!”

    姐夫心情好了,李治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饭后,孩子们还在华清池边玩耍,张阳喝着茶水平静下来之后,思绪也清晰了不少,或许是自己想错了,南瓜的发芽周期比自己所预料的要长很多。

    而且种子失水严重,如今能有三颗存活已是难得。

    有时候觉得老天都在为难自己,尤其是在制造技术上。

    可现在一想,真是老天都在帮着大唐,让大唐强大。

    温暖适宜的气候让中原的粮食几度丰收,中原的粮价都已经降到五文钱一斗。

    这都是贼老天的功劳。

    宫里又让人送来了一石细盐,杨婶道:“今年的清明刚过去不久,陛下与皇后就给宗室与权贵们分了不少细盐,各家各户给的都不多,说是我们骊山给的最多。”

    李玥瞧着这些细盐笑道:“现在父皇手中一定有很多细盐。”

    李世民得到了吐蕃的盐湖,这位皇帝手中肯定有吃不完的盐,现在关中细盐的价格是六十钱一斗,若是粗盐四十钱一斗。

    这都是太府寺最近的记录中得到的物价。

    许多寻常乡民多数时候不会用银钱来买盐,这样太贵,普通人家都是物换盐,因为太贵了。

    张阳翻看太府寺记录的时候还看到武德四年的盐价是一百钱一斗,战争时期,局势动荡盐价则会更贵。

    随着天下平定之后,盐价自然而言就降下来了。

    盐的价格便宜与否,与粮食相关,也与社稷形势有关,更与生产力有关。

    要让大唐更强大,让大唐的孩子更强壮,盐自然是越便宜越好,同时生产力提升就很有必要了。

    陛下令卫府改成折冲府,并且令青壮年只能年满二十岁才能入行伍,进入折冲府的人也会随之减少,如此也说明了李世民想要治世的决心。

    接下来几天,张阳每天都会去看看苗床的作物长势如何,惹得李玥有些不满,她抬着下巴不悦道:“夫君关心作物,都不关心孩子了。”

    “媳妇,你看这幼苗又长高了一些。”

    只是瞅了一眼,李玥扭头道:“有吗?”

    “嗯。”

    “哼,还是这么小一点。”

    “我们家就要有南瓜吃了。”

    闻言,李玥的神色好了许多,“嗯,南瓜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