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节 勋素济当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九十一节 勋素济当官
“出口有没有市场我可不敢说,但是米粉自用的话需求肯定很大――我看你不妨投产。”黄大山对勋素济说,“执委会到秋季就会开始搞田独开发计划,几千人云集在在海滩上,有米粉做饭就容易了,直接加水加调料一煮就成。比面条还容易――面条还得去碱水。”
“好,我就投产米粉吧。做米粉很容易,用不了多少设备……”
“呵呵,你以为你还是自己在食堂里做米粉?最多也就做个几十斤的。要朝上千斤,上万斤的目标看齐,工业化制造和手工制造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叫机械厂的人给你搞几台食品加工机把。”
“这么一说的话。”莫笑安有些意气消沉,“味精恐怕也通不过――红薯虽然不值钱,也是粮食。”
“味精这样的红薯深加工的产品可能会同意出口。只要附加值够高。一吨红薯要是能换回一吨大米或者几百公斤的生铁来,马千瞩肯定答应。”
莫笑安实在没法保证说一吨红薯做出来的味精能有这么高的收益。
“这保证不了。不过20年代日本人把味精卖到中国来的时候也赚了很大的一票。大明再烂烂不过20年代,我们也不见得比日本人差。”
“再过几天张信就要回临高述职了。你和他谈谈吧。”黄大山对莫笑安说,“他在广州,对市场的了解程度总比我们这样乱猜要来得准确。”
黄大山说其实制造味精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菌种,控制好发酵条件,用淀粉或者更简单的红薯干粉就能发酵。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有淀粉或者含有淀粉的东西。
“发酵是种很神秘的东西,”黄大山说起自己的专业眉飞色舞,“细菌真得非常可爱……”
莫笑安和勋素济不由得离得他远一些,免得沾染上他身上“可爱的细菌”。
“这就是发酵车间,”黄大山指了一下院子另外一端的一排框架式结构的高架空的厂房,里面有用蒸汽或者煤气加热的密封式的锅灶。
说是发酵车间,其实是各自分开的。黄大山在里面发酵的东西有好几种。
每个车间门口有消毒水池,里面是石灰水,出入必须从里面走过去。算是一种基本的消毒措施。
“这是为了避免杂菌污染。”黄大山解释道,“有些产品发酵对环境要求不高,有的就比较麻烦。”
现在发酵车间里用淀粉或者直接利用红薯的产品有好几个:除了有莫笑安准备在大明赚钱的味精,还有现在食堂热销的格瓦斯;直接用红薯发酵的醋;最后是化工和食品上都需要的重要添加剂柠檬酸。后者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单独占用了很大的一处厂房。
“里面没什么好看的,主要是大大小小的锅子、发酵罐和管道。”黄大山说,“发酵的这个部份,以后我还会经常过来照看得。”
味精现在是以小批量的方式生产,每次产出不过二三十公斤,主要供应各食堂使用,黄大山说如果能够打开外销的渠道,大规模的生产不成问题。
“食品厂的设备很原始,规模也不大。”巡视完全厂之后莫笑安在食品厂厂长办公室里对勋素济说,“除了红薯车间就是发酵车间了。你要想法扩大些新品种的生产,除了外销,我们自己也需要。”
这道命令让勋素济觉得压力沉重,憋了半天,吐出句:“我会想办法的。”
“好吧,你多动动脑子。”莫笑安说,“你知道:食品厂是属于临高粮油食品总公司的,理论上属于农委会和轻工业部双重管理,我算是总经理,吴南海是副总经理。实际上不管是我还是吴南海,都管理的不到位――事情太多了。所以到现在这所谓的总公司还是个空头。我前几天和吴南海商量过,我准备辞掉总经理的职务,由吴南海当总经理,你当常务副总经理――以后就是以你为主了。你就以食品厂为核心,逐渐把整个总公司给支撑起来吧。”
勋素鸡这回是大吃一惊了。开始是食品厂厂长,屁股还没坐热就是粮油公司副总,连升三级的水平了。
“这个,”他有点语无伦次了,“责任太大了……”
“没事,谁得责任不大?过去当连长的,现在在当陆军总司令,过去的有个法学学士学位的人现在在当法院院长――看他的样子要当司法部长,你这个过去的厨师当粮油总公司经理属于专业对口。”
莫笑安把粮油公司的情况和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总得来说粮油公司名下的资产有四大部份。
首先是穿越集团最早的产业:文澜河上的水力磨坊。这个磨坊经过几次扩建之后已久变成了临高最大的粮食加工厂,除了水轮机之外还安装了一台蒸汽机,用来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工作。最近工能委又给这个作坊安装了一套螺旋式冷榨油脂设备。专门用来处理从榆林运来的椰子干。
“粮油加工厂现在是农委会直接管理的,你就不要去插手里面的具体管理生产细节了。”
“好,反正我也不懂怎么碾米榨油。”
其次就是农委会在博铺最早的食品加工厂――博铺海产品加工厂了。勋素济对这厂很是熟悉――食堂里绝大多数的食材都是这里供应的。它能加工咸鱼、烤鱼干、鱼板、鱼露、鱼油、海菜干和鱼粉。运转情况非常好。
然后就是南海农庄的屠宰场了。原计划把它升级为肉联厂,除了屠宰提供鲜肉之外,还准备制造咸肉、香肠、火腿之类的东西。但是现阶段肉食本身就匮乏,每逢杀猪宰羊的好日子差不多就是吃得连故骨头带皮什么也剩不下,所谓的肉食加工业迄今为止就做了若干公斤肉干供应给远程野外作业的人员。
最后则是刚刚新建不久的食品厂。
莫笑安说,根据他和吴南海之间的讨论结果:农委会分管粮油厂和海产品加工厂,轻工业部分管肉联厂和食品厂。粮油总公司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勋素济负责处理。
“情况就是这些。有问题吗?”
“暂时没有。”勋素济一时间没头绪,也不敢发表什么看法。
“没事!吴南海是个很好合作的人。”莫笑安见他一脸惘然,安慰他,“有问题和他多沟通,他肯定会帮忙的。毕竟他是总经理么!”
他又转头看了看办公室,屋子里散发着石灰水和生漆、新木器的气味。四壁刷得雪白。配上新做好的办公桌和文件柜,几把藤椅,看起来很象七八十年代的国营企业办公室。
“这里你还满意吧?”
“挺好的。”勋素济连连点头。
“有一个缺点,这里还没有配电。”莫笑安稍有遗憾的说。因为节约电线和配电器材的缘故,很多新建的非关键性设施里如今都没有供电,食品厂没有电动机,连电线都没拉过来。所以遇到晚上生产只能点汽灯照明。
“我的配电指标不是白费了!”勋素济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个。
“只好先坚持坚持了,面包会有的。”莫笑安满不在乎的说。
莫笑安移交了全部的手续和相关的文件之后就溜走了。他还有服装厂的事情要处理,另外就是他在文总面前说过的大话:“小商人们来了也带不走银子”――他得多想出几种能把小商人们的货物留下的新产品。
勋素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涂得雪白的墙壁,标准的办公桌和文件柜,还有一箱子食品厂和粮油公司的文件账册之类的东西,盘算着自己应该先干什么。
照理说新官上任,总得先想干出点业绩才对。勋素济的脑子却在自己的一大箱子私货上头。这些东西的共同特点就是没有电就不能用。食品厂既然没有电就寻思着自己还是回宿舍区睡觉好,起码那里有电。
原本他打算找萧子山商量商量,能不能给他安排一间单人宿舍,这样他用自己的配额也就不会打扰同舍的人了。这如今不难办:许多人都是夜宿在自己的工作部门,四个人的宿舍一个人睡得大有人在,萧子山肯定能够同意。
萧子山说单独安排一个人一间是可以的,但是在宿舍区的话他的额外用电配额就无效了。集体宿舍为了了避免打扰他人,就寝时间一到全宿舍区就拉电闸熄灯了。不管你有没有多余的用电配额都得睡觉,要看书玩电脑就得去公共娱乐室,但是那里也就是到午夜。
“对了,我不是有秘书了嘛。”勋素济眼睛一亮。有了免费的劳动力就好办了。
他赶紧给萧子山打电话,说自己不要单独的宿舍了,还是住食品厂办公室好了。不过得配发秘书一名。
“自然是女生了,能帮我洗衣服什么的。不过要有把子力气,不要弱不禁风的,对,要干得动重活的。”
“相貌什么的没要求吧?”
“没,我这是单纯为了工作,相貌不吓人就好,长相要干净点的。”
来得行政练习生是个女生,既黑且瘦。其貌不扬。她用不大熟练,但是基本能听明白的普通话自我介绍说叫金喜珊,今年十八岁或者十九岁。是福建那边来得,孤儿出身的逃奴。至于说为什么要逃亡,政审的时候大家以为她会说是因为被主人虐待,或者意图强暴之类,没想到真正的原因是主人不许家中的婢女婚配。
明清代浙、闽、粤等地的地方富豪们有所谓“锢婢”的习俗,家中的婢女成年之后从不配人,一直留在家中役使到老死。这种很不人道的做法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财产受损失。毕竟婢女大多是从小养到大的,嫁人不管能收多少身价,总抵不过一个成年女人的劳动力有用。
金喜珊稀里糊涂的跑到了广东,差点落在人贩子手里,又几乎被乡下没老婆的农民“抢婚”,在一番颠沛流离之后被起威的人救助,然后就到了临高。
金喜珊?勋素济怎么也没法把眼前这人和人工美女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太“本色”了点。不知道是哪个哈韩分子给取得。
好在勋素济本来就没指望她长得如何。不过这么一个女孩子能够算“有力气”吗?
没想到到宿舍一收拾东西,他立马就见识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吃苦耐劳,他带来得装备很多,一个装满技术资料微缩胶卷的和相关阅读设备的箱子,天文望远镜,手摇发电机、车载超级电容器,各种工具、电脑,还有一个装满各种数码产品的大箱子,外加一套奇重无比的铜版纸百科全书。这些东西d日之后几乎就没开过包,宿舍里没地方摊,也没电用。
勋素济把自己的折叠自行车打开,基本的维修工具和配件捆在自行车上。其他的东西,他叫金喜珊去找萧子山,派两个劳工来帮忙搬东西。
金喜珊却只借了一台“紫电”独轮车来,动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装备都捆绑在车上。然后猛得一用力,硬是把这负重将近二百公斤的独轮车推了起来。把勋素济看得目瞪口呆。
“哎,哎,太重了,还是请两个人吧。”
“萧首长说要等一小时才能有人,有这时间都到了。走吧,还有一车呢。”金喜珊毫不在意的推着车往农场那边去了。边推车边说话,面不改色气不喘。
整个路上,金喜珊不但没有休息,一路上还和勋素济说话聊天。边推车边说话,面不改色气不喘。
到了办公室卸下东西并不休息,马上又回了宿舍区,一鼓作气把余下的物件全部都运送过来。卸下来得东西堆成了一大堆――勋素济自己也没想过居然带了这多的东西,金喜珊从车子上取下从计委仓库刚领来的扫帚、木盆、抹布和皂角。又是搞卫生,又是搬家具,挂帘子……忙得个不亦乐乎。勋素济只是呆呆的在一边看,什么事也插手不上――除了向他请示哪件行李放在哪里的时候他才体现出一点价值来。
勋素济进到自己的卧室里一看,桌子里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窗户上挂上了细竹帘,白木茬的书桌上放着盏煤油灯,各种东西都归置的整整齐齐。
“首长您看还满意吗?”
“挺好。”勋素济满意的点点头,秘书真是好东西。难怪大伙一直巴望着执委会配发呢。
金喜珊又打开自己的行李卷收拾起来。她的卧室安排在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虽然勋素济开始没什么想法,但是看到秘书就住在隔壁,不由得想要是金喜珊再漂亮些就好了……
他自己动手把手摇发电机的包装拆开,这东西在d日之后就没开过箱子。把它和自己的ups、蓄电池组、车载超级电容一一连接起来,最后又拿出了一个接线板。似乎是为了补偿自己快一年没玩弄过它们的遗憾,勋素济一口气把psp、数码相机还有笔记本之类的东西全插了上去。
“好啦,小金,你的每天下午来摇动这个手柄,直到这个灯变成绿色,知道了吗?”勋素济严肃的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
“是,首长。”
有了这个人肉充电机,晚上就可以充分的享受宅男的美好的时光了。虽然眼前的3d人物不甚“萌”,2d的世界还是完美的。
充分的安排好他的小日子之后,勋素济就开始寻思着得干点什么以保证自己的这份待遇能长期保持下去。
莫笑安要他干出点业绩来。这个业绩从哪里来呢,出口商品之类,过于复杂了,还是让莫笑安去伤脑筋好了。自己还是先从扩大供应品种入手比较现实。
他把墙壁上的食品厂车间生产图看了好几遍,又查了供应记录和农场可供应原材料表。研究了好一会之后,他拿起电话来,在刚刚拿到手的一本“行政人员通讯录”上查到了邬徳的办公室电话,拨了出去。
当天下午,检疫营地的阳河接到通知,把通过检疫期等待分配中的移民里把酱园里的伙计、做豆腐的、开槽坊的、当过厨子的、干过酒楼跑堂的,还有屠夫都给清理出来了,一总给送到了食品厂。邬徳也从公社的社员里把有这方面专长还没去处的人挑了几个出来。
勋素济的第一步是分离掉食堂的作坊功能。在和吴南海、萧子山沟通之后,原本在食堂里专门负责做豆腐的土著职工和设备全部转交到了食品厂,成立了一个豆制品车间,专门生产豆腐、豆腐干和腐竹。发制黄豆芽和绿豆芽。勋素济原来还打算用豆腐发酵做豆腐乳,但是他很快就遇到了难题――黄豆不够。临高这里的黄豆和当时所有中国农村的大豆生产一样,是不上规模的杂粮种植,供应本县的几个豆腐作坊之外就没什么剩余了。
第一百九十一节 勋素济当官
“出口有没有市场我可不敢说,但是米粉自用的话需求肯定很大――我看你不妨投产。”黄大山对勋素济说,“执委会到秋季就会开始搞田独开发计划,几千人云集在在海滩上,有米粉做饭就容易了,直接加水加调料一煮就成。比面条还容易――面条还得去碱水。”
“好,我就投产米粉吧。做米粉很容易,用不了多少设备……”
“呵呵,你以为你还是自己在食堂里做米粉?最多也就做个几十斤的。要朝上千斤,上万斤的目标看齐,工业化制造和手工制造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叫机械厂的人给你搞几台食品加工机把。”
“这么一说的话。”莫笑安有些意气消沉,“味精恐怕也通不过――红薯虽然不值钱,也是粮食。”
“味精这样的红薯深加工的产品可能会同意出口。只要附加值够高。一吨红薯要是能换回一吨大米或者几百公斤的生铁来,马千瞩肯定答应。”
莫笑安实在没法保证说一吨红薯做出来的味精能有这么高的收益。
“这保证不了。不过20年代日本人把味精卖到中国来的时候也赚了很大的一票。大明再烂烂不过20年代,我们也不见得比日本人差。”
“再过几天张信就要回临高述职了。你和他谈谈吧。”黄大山对莫笑安说,“他在广州,对市场的了解程度总比我们这样乱猜要来得准确。”
黄大山说其实制造味精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菌种,控制好发酵条件,用淀粉或者更简单的红薯干粉就能发酵。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有淀粉或者含有淀粉的东西。
“发酵是种很神秘的东西,”黄大山说起自己的专业眉飞色舞,“细菌真得非常可爱……”
莫笑安和勋素济不由得离得他远一些,免得沾染上他身上“可爱的细菌”。
“这就是发酵车间,”黄大山指了一下院子另外一端的一排框架式结构的高架空的厂房,里面有用蒸汽或者煤气加热的密封式的锅灶。
说是发酵车间,其实是各自分开的。黄大山在里面发酵的东西有好几种。
每个车间门口有消毒水池,里面是石灰水,出入必须从里面走过去。算是一种基本的消毒措施。
“这是为了避免杂菌污染。”黄大山解释道,“有些产品发酵对环境要求不高,有的就比较麻烦。”
现在发酵车间里用淀粉或者直接利用红薯的产品有好几个:除了有莫笑安准备在大明赚钱的味精,还有现在食堂热销的格瓦斯;直接用红薯发酵的醋;最后是化工和食品上都需要的重要添加剂柠檬酸。后者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单独占用了很大的一处厂房。
“里面没什么好看的,主要是大大小小的锅子、发酵罐和管道。”黄大山说,“发酵的这个部份,以后我还会经常过来照看得。”
味精现在是以小批量的方式生产,每次产出不过二三十公斤,主要供应各食堂使用,黄大山说如果能够打开外销的渠道,大规模的生产不成问题。
“食品厂的设备很原始,规模也不大。”巡视完全厂之后莫笑安在食品厂厂长办公室里对勋素济说,“除了红薯车间就是发酵车间了。你要想法扩大些新品种的生产,除了外销,我们自己也需要。”
这道命令让勋素济觉得压力沉重,憋了半天,吐出句:“我会想办法的。”
“好吧,你多动动脑子。”莫笑安说,“你知道:食品厂是属于临高粮油食品总公司的,理论上属于农委会和轻工业部双重管理,我算是总经理,吴南海是副总经理。实际上不管是我还是吴南海,都管理的不到位――事情太多了。所以到现在这所谓的总公司还是个空头。我前几天和吴南海商量过,我准备辞掉总经理的职务,由吴南海当总经理,你当常务副总经理――以后就是以你为主了。你就以食品厂为核心,逐渐把整个总公司给支撑起来吧。”
勋素鸡这回是大吃一惊了。开始是食品厂厂长,屁股还没坐热就是粮油公司副总,连升三级的水平了。
“这个,”他有点语无伦次了,“责任太大了……”
“没事,谁得责任不大?过去当连长的,现在在当陆军总司令,过去的有个法学学士学位的人现在在当法院院长――看他的样子要当司法部长,你这个过去的厨师当粮油总公司经理属于专业对口。”
莫笑安把粮油公司的情况和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总得来说粮油公司名下的资产有四大部份。
首先是穿越集团最早的产业:文澜河上的水力磨坊。这个磨坊经过几次扩建之后已久变成了临高最大的粮食加工厂,除了水轮机之外还安装了一台蒸汽机,用来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工作。最近工能委又给这个作坊安装了一套螺旋式冷榨油脂设备。专门用来处理从榆林运来的椰子干。
“粮油加工厂现在是农委会直接管理的,你就不要去插手里面的具体管理生产细节了。”
“好,反正我也不懂怎么碾米榨油。”
其次就是农委会在博铺最早的食品加工厂――博铺海产品加工厂了。勋素济对这厂很是熟悉――食堂里绝大多数的食材都是这里供应的。它能加工咸鱼、烤鱼干、鱼板、鱼露、鱼油、海菜干和鱼粉。运转情况非常好。
然后就是南海农庄的屠宰场了。原计划把它升级为肉联厂,除了屠宰提供鲜肉之外,还准备制造咸肉、香肠、火腿之类的东西。但是现阶段肉食本身就匮乏,每逢杀猪宰羊的好日子差不多就是吃得连故骨头带皮什么也剩不下,所谓的肉食加工业迄今为止就做了若干公斤肉干供应给远程野外作业的人员。
最后则是刚刚新建不久的食品厂。
莫笑安说,根据他和吴南海之间的讨论结果:农委会分管粮油厂和海产品加工厂,轻工业部分管肉联厂和食品厂。粮油总公司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勋素济负责处理。
“情况就是这些。有问题吗?”
“暂时没有。”勋素济一时间没头绪,也不敢发表什么看法。
“没事!吴南海是个很好合作的人。”莫笑安见他一脸惘然,安慰他,“有问题和他多沟通,他肯定会帮忙的。毕竟他是总经理么!”
他又转头看了看办公室,屋子里散发着石灰水和生漆、新木器的气味。四壁刷得雪白。配上新做好的办公桌和文件柜,几把藤椅,看起来很象七八十年代的国营企业办公室。
“这里你还满意吧?”
“挺好的。”勋素济连连点头。
“有一个缺点,这里还没有配电。”莫笑安稍有遗憾的说。因为节约电线和配电器材的缘故,很多新建的非关键性设施里如今都没有供电,食品厂没有电动机,连电线都没拉过来。所以遇到晚上生产只能点汽灯照明。
“我的配电指标不是白费了!”勋素济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个。
“只好先坚持坚持了,面包会有的。”莫笑安满不在乎的说。
莫笑安移交了全部的手续和相关的文件之后就溜走了。他还有服装厂的事情要处理,另外就是他在文总面前说过的大话:“小商人们来了也带不走银子”――他得多想出几种能把小商人们的货物留下的新产品。
勋素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涂得雪白的墙壁,标准的办公桌和文件柜,还有一箱子食品厂和粮油公司的文件账册之类的东西,盘算着自己应该先干什么。
照理说新官上任,总得先想干出点业绩才对。勋素济的脑子却在自己的一大箱子私货上头。这些东西的共同特点就是没有电就不能用。食品厂既然没有电就寻思着自己还是回宿舍区睡觉好,起码那里有电。
原本他打算找萧子山商量商量,能不能给他安排一间单人宿舍,这样他用自己的配额也就不会打扰同舍的人了。这如今不难办:许多人都是夜宿在自己的工作部门,四个人的宿舍一个人睡得大有人在,萧子山肯定能够同意。
萧子山说单独安排一个人一间是可以的,但是在宿舍区的话他的额外用电配额就无效了。集体宿舍为了了避免打扰他人,就寝时间一到全宿舍区就拉电闸熄灯了。不管你有没有多余的用电配额都得睡觉,要看书玩电脑就得去公共娱乐室,但是那里也就是到午夜。
“对了,我不是有秘书了嘛。”勋素济眼睛一亮。有了免费的劳动力就好办了。
他赶紧给萧子山打电话,说自己不要单独的宿舍了,还是住食品厂办公室好了。不过得配发秘书一名。
“自然是女生了,能帮我洗衣服什么的。不过要有把子力气,不要弱不禁风的,对,要干得动重活的。”
“相貌什么的没要求吧?”
“没,我这是单纯为了工作,相貌不吓人就好,长相要干净点的。”
来得行政练习生是个女生,既黑且瘦。其貌不扬。她用不大熟练,但是基本能听明白的普通话自我介绍说叫金喜珊,今年十八岁或者十九岁。是福建那边来得,孤儿出身的逃奴。至于说为什么要逃亡,政审的时候大家以为她会说是因为被主人虐待,或者意图强暴之类,没想到真正的原因是主人不许家中的婢女婚配。
明清代浙、闽、粤等地的地方富豪们有所谓“锢婢”的习俗,家中的婢女成年之后从不配人,一直留在家中役使到老死。这种很不人道的做法是为了不让自己的财产受损失。毕竟婢女大多是从小养到大的,嫁人不管能收多少身价,总抵不过一个成年女人的劳动力有用。
金喜珊稀里糊涂的跑到了广东,差点落在人贩子手里,又几乎被乡下没老婆的农民“抢婚”,在一番颠沛流离之后被起威的人救助,然后就到了临高。
金喜珊?勋素济怎么也没法把眼前这人和人工美女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太“本色”了点。不知道是哪个哈韩分子给取得。
好在勋素济本来就没指望她长得如何。不过这么一个女孩子能够算“有力气”吗?
没想到到宿舍一收拾东西,他立马就见识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吃苦耐劳,他带来得装备很多,一个装满技术资料微缩胶卷的和相关阅读设备的箱子,天文望远镜,手摇发电机、车载超级电容器,各种工具、电脑,还有一个装满各种数码产品的大箱子,外加一套奇重无比的铜版纸百科全书。这些东西d日之后几乎就没开过包,宿舍里没地方摊,也没电用。
勋素济把自己的折叠自行车打开,基本的维修工具和配件捆在自行车上。其他的东西,他叫金喜珊去找萧子山,派两个劳工来帮忙搬东西。
金喜珊却只借了一台“紫电”独轮车来,动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装备都捆绑在车上。然后猛得一用力,硬是把这负重将近二百公斤的独轮车推了起来。把勋素济看得目瞪口呆。
“哎,哎,太重了,还是请两个人吧。”
“萧首长说要等一小时才能有人,有这时间都到了。走吧,还有一车呢。”金喜珊毫不在意的推着车往农场那边去了。边推车边说话,面不改色气不喘。
整个路上,金喜珊不但没有休息,一路上还和勋素济说话聊天。边推车边说话,面不改色气不喘。
到了办公室卸下东西并不休息,马上又回了宿舍区,一鼓作气把余下的物件全部都运送过来。卸下来得东西堆成了一大堆――勋素济自己也没想过居然带了这多的东西,金喜珊从车子上取下从计委仓库刚领来的扫帚、木盆、抹布和皂角。又是搞卫生,又是搬家具,挂帘子……忙得个不亦乐乎。勋素济只是呆呆的在一边看,什么事也插手不上――除了向他请示哪件行李放在哪里的时候他才体现出一点价值来。
勋素济进到自己的卧室里一看,桌子里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窗户上挂上了细竹帘,白木茬的书桌上放着盏煤油灯,各种东西都归置的整整齐齐。
“首长您看还满意吗?”
“挺好。”勋素济满意的点点头,秘书真是好东西。难怪大伙一直巴望着执委会配发呢。
金喜珊又打开自己的行李卷收拾起来。她的卧室安排在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虽然勋素济开始没什么想法,但是看到秘书就住在隔壁,不由得想要是金喜珊再漂亮些就好了……
他自己动手把手摇发电机的包装拆开,这东西在d日之后就没开过箱子。把它和自己的ups、蓄电池组、车载超级电容一一连接起来,最后又拿出了一个接线板。似乎是为了补偿自己快一年没玩弄过它们的遗憾,勋素济一口气把psp、数码相机还有笔记本之类的东西全插了上去。
“好啦,小金,你的每天下午来摇动这个手柄,直到这个灯变成绿色,知道了吗?”勋素济严肃的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
“是,首长。”
有了这个人肉充电机,晚上就可以充分的享受宅男的美好的时光了。虽然眼前的3d人物不甚“萌”,2d的世界还是完美的。
充分的安排好他的小日子之后,勋素济就开始寻思着得干点什么以保证自己的这份待遇能长期保持下去。
莫笑安要他干出点业绩来。这个业绩从哪里来呢,出口商品之类,过于复杂了,还是让莫笑安去伤脑筋好了。自己还是先从扩大供应品种入手比较现实。
他把墙壁上的食品厂车间生产图看了好几遍,又查了供应记录和农场可供应原材料表。研究了好一会之后,他拿起电话来,在刚刚拿到手的一本“行政人员通讯录”上查到了邬徳的办公室电话,拨了出去。
当天下午,检疫营地的阳河接到通知,把通过检疫期等待分配中的移民里把酱园里的伙计、做豆腐的、开槽坊的、当过厨子的、干过酒楼跑堂的,还有屠夫都给清理出来了,一总给送到了食品厂。邬徳也从公社的社员里把有这方面专长还没去处的人挑了几个出来。
勋素济的第一步是分离掉食堂的作坊功能。在和吴南海、萧子山沟通之后,原本在食堂里专门负责做豆腐的土著职工和设备全部转交到了食品厂,成立了一个豆制品车间,专门生产豆腐、豆腐干和腐竹。发制黄豆芽和绿豆芽。勋素济原来还打算用豆腐发酵做豆腐乳,但是他很快就遇到了难题――黄豆不够。临高这里的黄豆和当时所有中国农村的大豆生产一样,是不上规模的杂粮种植,供应本县的几个豆腐作坊之外就没什么剩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