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赐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本地酿白酒的作坊还没有开起来,酒仍然是水酒,但对这些质子来说,依然是兴奋不已。蕃人本就好酒,又在纳质院里关了多年,轻易得不到酒水,现在酒入口,便就如同喝到了仙液琼浆一般,不由大喊大叫。
徐平让种世衡派了人出去,四处巡视,凡是饮酒失态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站立听从教诲,第三次杖五下。示之以恩的同时,处处要让这些人守规矩,不能顺着他们。要不然养成了习惯,骄纵惯了,那个时候再讲规矩反而徒惹怨恨。
曹玮守秦州,曾经上书朝廷说过治理蕃羌的策略:“蕃戎之情,不可专行恩惠。宜先加掩杀,使之畏惧,然后招抚,则悠久之利也。尔者秦州蕃部,本因张佶力取之地,使无粒食,以致侵扰。今或量给旷地,俾之耕作,实绥怀之策也。”
张佶大中祥符年间代李浚知秦州,当时正值党项赵德明作乱,张佶到秦州之后到处设立堡寨,凡不服朝廷所管的一律征讨,杀戳极重。又在古渭寨附近设立采木场,周围蕃落主动避让,张佶也没有进行任何补偿安抚。秦州蕃羌对这个煞星极是憎恨,纠结起来抢掠作乱,又被张佶主动出击,打得大败亏输。就连朝中提出的厚结宗哥部族首领李立遵,以牵制党项的政策,也被张佶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秦州的蕃部,多是张佶用武力征讨来的,周围蕃民对他恨是恨得要死,但也怕到了骨子里。景祐年间,他的儿子张宗象以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靠着父亲的余威,依然能让周围蕃部服服帖帖。秦凤路设立,正是从张宗象管勾五州一府的驻泊兵马开始的。
曹玮知秦州的时候,实际上杀戳也不少,但与张佶比起来,到底是恩威并重,真立了功劳,他不吝赏赐。而且对于蕃族首领,能够结以恩义,让他们为朝廷出死力。有张佶这个杀星在前面比着,曹玮就成了大善人,蕃羌之民到现在依然对他念念不忘。
之所以要恩威并重,目的不是要周围的蕃羌害怕,双方实力相差太远,他们怕与不怕朝廷并不在乎。施以恩惠同时临之以威的目的,是让蕃落明白朝廷的恩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他们天然应该得到的,得到了好处要知道感恩,要知道为朝廷效力。单纯靠施恩养不来自己人,人心不知足,越是只给好处越是容易养出仇家。
曹玮的政策被朝廷接受,不过真宗皇帝心软,还是让曹玮不要过多杀戳,以招抚为主。
从把这些人从纳质院放出来,徐平给他们好处的同时,时时不忘立规矩,不守规矩的严加处罚,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与西南川峡不同,朝廷对这些蕃落的要求,不仅仅是不闹事,不给朝廷添麻烦,还要替朝廷出力,与正规军一起,与党项作战。
一场饮宴结束,已经日薄西山。由于有人弹压,倒也没有出现烂醉之后争斗打闹之类的丑事,大家都还清醒。欢庆就是欢庆,不是放纵,守住度不越界是对他们的要求。
让种世衡把人集中起来,徐平到人前朗声道:“从今日起,你们领了新衣,便就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不能再跟从前一样。只要在这里做得好,心念朝廷,就是朝廷的人,这一片蕃落之地,终究是要交到你们的手里。循教化,知礼仪,你们就跟从前不同了,用蕃名多有不便。酒宴结束,重新编伍,各自按定好的编伍到安排好的房子去住。为了方便,给你们新起汉名,以后凡在军中,一律不得再用蕃名。各自来自哪个族账,来自哪里,也不需要再提起。安心在这里做事,学习,以后会有无穷好处。”
话音未落,就有人惊呼出声,被周围弹压的吏人严厉喝斥住了。
无功不受禄,赐汉名按说是朝廷的赏赐之一,怎么得来得这么容易,让这些人觉得不真实。质子对秦州和蕃落来说都是无用之人,以前被轻视惯了,甚至还因为消耗粮食被秦州看押的官吏苛待。徐平一来,待遇突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徐平知道这些人因为什么而吃惊,高声道:“你们不用喧哗,这次赐的只是名,并不是姓,只是为了军中叫着方便,也让你们熟悉中原风俗。要想真正赐姓,还是要在这里好好做事,立了功劳,禀过朝廷才可以。——本次赐名,以天干甲次和《千字文》编排,《千字文》自‘寒来暑往’起,‘捕获叛亡’止。‘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让你们知道务农嫁穑是天下之本。‘诛斩贼盗,捕获叛亡’,让你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好了,新起的名字在我身边的大箱里,你们依次上前,每人抽取一张字条,上面写的就是你们的新名字!”
说完,徐平示意种世衡,开始整理队伍。
现在的编队,是按照自愿的原则,互相结合到一起的。这些人在纳质院里,当然也有朋友有敌人,关系好的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军中管理当然不允许这样做,以后会闹出无穷事端,而且也不利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前面几天为了安定人心,让他们自愿结合是权宜之策,现在情况熟悉了,需要打乱重新编组。不这样做,管理会很困难。
秦州和帅府的官吏大多都不通蕃语,使用蕃名对他们多有不便,赐汉名方便他们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让这些人暂时跟原来的部族割裂开来,专心学习新的礼仪和风俗习惯。河西和河湟的蕃落跟一般的蕃胡不同,这里是汉唐故地,一千年来就是汉人的地方,只是最近一百多年陷入吐蕃,才说蕃语,习蕃俗。对于这些蕃羌来说,对于汉族文化不但不排斥,还心中向往,乐于接受。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允许他们用汉姓汉名才是一种赏赐,等闲得不到。给他们改名,是一种笼络。
其实不只是这些普通部族,就是蕃族的大首领,如李立遵、温逋奇和唃厮啰等人,也以得到朝廷封赏为荣。三都谷一战,直接诱因就是李立遵要求朝廷封他为赞普,没有得到同意,愤而兴兵。朝廷有意抬高唃厮啰的地位,压低李立遵,更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作为赞普之后,唃厮啰按照唐朝的习惯,一向称中原皇帝为“天子阿舅”。
质子们已经慢慢开始适应徐平的要求,当下按照主管官吏的吩咐,排起队伍,依次走上前来,从徐平身边的大箱子里抽取纸条。
作为一种仪式,徐平身为本地的最高军政长官,让拿了纸条的人到自己面前展开,亲自给他们念取到的名,以示郑重。如此做,意味着这名是徐平代表朝廷所赐,将伴随他们一生。不过对徐平来说,念一两千人的名,可能会持续一两个时辰,是项重体力活。
编伍、赐名,从此之后这些人就将成为秦州属下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的使命不是打仗搏杀,而是学习朝廷法度,汉家礼仪,中原风俗,作为种子,撒播到周围蕃落里去。
本地酿白酒的作坊还没有开起来,酒仍然是水酒,但对这些质子来说,依然是兴奋不已。蕃人本就好酒,又在纳质院里关了多年,轻易得不到酒水,现在酒入口,便就如同喝到了仙液琼浆一般,不由大喊大叫。
徐平让种世衡派了人出去,四处巡视,凡是饮酒失态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站立听从教诲,第三次杖五下。示之以恩的同时,处处要让这些人守规矩,不能顺着他们。要不然养成了习惯,骄纵惯了,那个时候再讲规矩反而徒惹怨恨。
曹玮守秦州,曾经上书朝廷说过治理蕃羌的策略:“蕃戎之情,不可专行恩惠。宜先加掩杀,使之畏惧,然后招抚,则悠久之利也。尔者秦州蕃部,本因张佶力取之地,使无粒食,以致侵扰。今或量给旷地,俾之耕作,实绥怀之策也。”
张佶大中祥符年间代李浚知秦州,当时正值党项赵德明作乱,张佶到秦州之后到处设立堡寨,凡不服朝廷所管的一律征讨,杀戳极重。又在古渭寨附近设立采木场,周围蕃落主动避让,张佶也没有进行任何补偿安抚。秦州蕃羌对这个煞星极是憎恨,纠结起来抢掠作乱,又被张佶主动出击,打得大败亏输。就连朝中提出的厚结宗哥部族首领李立遵,以牵制党项的政策,也被张佶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秦州的蕃部,多是张佶用武力征讨来的,周围蕃民对他恨是恨得要死,但也怕到了骨子里。景祐年间,他的儿子张宗象以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靠着父亲的余威,依然能让周围蕃部服服帖帖。秦凤路设立,正是从张宗象管勾五州一府的驻泊兵马开始的。
曹玮知秦州的时候,实际上杀戳也不少,但与张佶比起来,到底是恩威并重,真立了功劳,他不吝赏赐。而且对于蕃族首领,能够结以恩义,让他们为朝廷出死力。有张佶这个杀星在前面比着,曹玮就成了大善人,蕃羌之民到现在依然对他念念不忘。
之所以要恩威并重,目的不是要周围的蕃羌害怕,双方实力相差太远,他们怕与不怕朝廷并不在乎。施以恩惠同时临之以威的目的,是让蕃落明白朝廷的恩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他们天然应该得到的,得到了好处要知道感恩,要知道为朝廷效力。单纯靠施恩养不来自己人,人心不知足,越是只给好处越是容易养出仇家。
曹玮的政策被朝廷接受,不过真宗皇帝心软,还是让曹玮不要过多杀戳,以招抚为主。
从把这些人从纳质院放出来,徐平给他们好处的同时,时时不忘立规矩,不守规矩的严加处罚,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与西南川峡不同,朝廷对这些蕃落的要求,不仅仅是不闹事,不给朝廷添麻烦,还要替朝廷出力,与正规军一起,与党项作战。
一场饮宴结束,已经日薄西山。由于有人弹压,倒也没有出现烂醉之后争斗打闹之类的丑事,大家都还清醒。欢庆就是欢庆,不是放纵,守住度不越界是对他们的要求。
让种世衡把人集中起来,徐平到人前朗声道:“从今日起,你们领了新衣,便就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不能再跟从前一样。只要在这里做得好,心念朝廷,就是朝廷的人,这一片蕃落之地,终究是要交到你们的手里。循教化,知礼仪,你们就跟从前不同了,用蕃名多有不便。酒宴结束,重新编伍,各自按定好的编伍到安排好的房子去住。为了方便,给你们新起汉名,以后凡在军中,一律不得再用蕃名。各自来自哪个族账,来自哪里,也不需要再提起。安心在这里做事,学习,以后会有无穷好处。”
话音未落,就有人惊呼出声,被周围弹压的吏人严厉喝斥住了。
无功不受禄,赐汉名按说是朝廷的赏赐之一,怎么得来得这么容易,让这些人觉得不真实。质子对秦州和蕃落来说都是无用之人,以前被轻视惯了,甚至还因为消耗粮食被秦州看押的官吏苛待。徐平一来,待遇突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徐平知道这些人因为什么而吃惊,高声道:“你们不用喧哗,这次赐的只是名,并不是姓,只是为了军中叫着方便,也让你们熟悉中原风俗。要想真正赐姓,还是要在这里好好做事,立了功劳,禀过朝廷才可以。——本次赐名,以天干甲次和《千字文》编排,《千字文》自‘寒来暑往’起,‘捕获叛亡’止。‘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让你们知道务农嫁穑是天下之本。‘诛斩贼盗,捕获叛亡’,让你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好了,新起的名字在我身边的大箱里,你们依次上前,每人抽取一张字条,上面写的就是你们的新名字!”
说完,徐平示意种世衡,开始整理队伍。
现在的编队,是按照自愿的原则,互相结合到一起的。这些人在纳质院里,当然也有朋友有敌人,关系好的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军中管理当然不允许这样做,以后会闹出无穷事端,而且也不利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前面几天为了安定人心,让他们自愿结合是权宜之策,现在情况熟悉了,需要打乱重新编组。不这样做,管理会很困难。
秦州和帅府的官吏大多都不通蕃语,使用蕃名对他们多有不便,赐汉名方便他们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让这些人暂时跟原来的部族割裂开来,专心学习新的礼仪和风俗习惯。河西和河湟的蕃落跟一般的蕃胡不同,这里是汉唐故地,一千年来就是汉人的地方,只是最近一百多年陷入吐蕃,才说蕃语,习蕃俗。对于这些蕃羌来说,对于汉族文化不但不排斥,还心中向往,乐于接受。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允许他们用汉姓汉名才是一种赏赐,等闲得不到。给他们改名,是一种笼络。
其实不只是这些普通部族,就是蕃族的大首领,如李立遵、温逋奇和唃厮啰等人,也以得到朝廷封赏为荣。三都谷一战,直接诱因就是李立遵要求朝廷封他为赞普,没有得到同意,愤而兴兵。朝廷有意抬高唃厮啰的地位,压低李立遵,更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作为赞普之后,唃厮啰按照唐朝的习惯,一向称中原皇帝为“天子阿舅”。
质子们已经慢慢开始适应徐平的要求,当下按照主管官吏的吩咐,排起队伍,依次走上前来,从徐平身边的大箱子里抽取纸条。
作为一种仪式,徐平身为本地的最高军政长官,让拿了纸条的人到自己面前展开,亲自给他们念取到的名,以示郑重。如此做,意味着这名是徐平代表朝廷所赐,将伴随他们一生。不过对徐平来说,念一两千人的名,可能会持续一两个时辰,是项重体力活。
编伍、赐名,从此之后这些人就将成为秦州属下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的使命不是打仗搏杀,而是学习朝廷法度,汉家礼仪,中原风俗,作为种子,撒播到周围蕃落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