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 章结义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突然有人在身后开口:“后生,你没想过不能活着回去?”
李诚头也不回便随口回答:“买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习惯性的装完,发现不对了,回头一看,身后站了好些个大佬,都是笑眯眯的。李道宗是认识的,其他的人就一个都不认识了,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李诚起身,拱手致意:“后生晚辈李诚,见过各位长者。”
李道宗听了忍不住打趣一句:“自成,你有军职在身,不行军礼,不怕军法么?”
李诚听了摇摇头,微微一笑:“诚何来军职之说,不过适逢其会,不忍弃营中兄弟而去,故而随军而战。而今战事告一段落,鄯州斥候营人人带伤,不得不回。故而行晚辈之礼。”
李靖在一边歪楼:“后生,你这诗只有两句,全文何在?”
“随口而作,就这两句。”李诚已经习惯了这么干,别人怎么想才不管呢,自己装个够本再说。一介草民,在大唐这个皇帝和新旧贵族共治天下的时代,声望是唯一的选择。
“既无军职,军功算在何人头上?”李靖又转了回来,其他人都不说话了,看着李诚的反应。李诚挠挠头:“是啊,军功怎么办呢?要不给崔成吧,还有鄯州斥候营的兄弟们,大家分一分就是了。”
众人惊愕,这已经不是谦虚那么简单了。
“李诚,可知此番是何等功劳?”李道宗相对比较了解这货,特意问了一句。
李诚一摊手:“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无所谓。在下就想着回到祖籍蓝田,做一个农夫。”
“呵呵,有功不赏,小子是在取笑本总管不成?”李靖收起笑容,一脸厉色。
李诚歪歪嘴,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换成侯君集这么做,李诚还是会担心一下的。李靖?呵呵呵,现在看着风光,回头被人诬告,立刻闭门谢客。这人啊,能耐大,但是活的却很累,为啥啊?一直被猜忌呗。功高震主,又没有造反的心思。
侯君集这家伙就不一样了,小心眼,脑后有反骨。这种人千万别得罪他。
李靖一看威胁没效果,直接翻脸:“想走?呵呵,伤兵营被你搞的乱七八糟,就想这么一走了之?欺某年迈记性不好,忘记了军法么?”
李诚无语了,这都六十多了,还这么不讲理。不过仔细想想,这帮人生活的时代,都不是讲理的时代吧?从隋末开始,一路砍到现在,让他们改变风格讲道理,难度有点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诚还是决定最后顽抗一下,李靖听了这话微微一笑:“小子,现在你就是伤兵营行军司马了,那些受伤的士卒,能多救一个,就是一份功德。”
李诚听到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如此也罢,在下就勉为其难。只是库山之地,缺医少药,于伤员恢复不利。要把伤员送回去呢,千里行军难度不小。”
一句话,活我干,但是你得给点条件吧?我又不是神仙,能变出必要的物资。
“可,军中有的,你只管调用。”李靖很干脆的答应下来,李诚抬手一指前方的马厩:“此战缴获的驽马,如何处置?”李诚这就是睁着眼睛胡说八道了,崔成在一边脸都绿了,这是李靖啊,卫公啊,大唐的军神啊。你当着他的面,这么瞎说合适么?
李靖好像眼珠子瞎了似得:“嗯,都是一些驽马,自成看着处置吧。”
李诚笑的很真诚,朝李靖长揖及地,起身笑道:“多谢卫公成全。”
李靖笑眯眯的回答:“自成,不错,很不错。”
边上的观众有看明白的,也有没看明白的。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这三位,属于看明白的。其他人一时半会,真的理解不了这个哑谜。
“等一下,你这个字不错啊,写一副给某。”李道宗一看正经事完了,赶紧转移话题。他可是很清楚,李世民喜欢书法。李诚这一笔书法很特别,字体他可以肯定没见过。而且他是有鉴赏能力的,先下手为强,回头拿去讨好李世民或者自己欣赏也不错。
李靖一听这话,眼睛也亮了,拍手道:“善,差点忘记了正事,给老夫也写一副。”边上的人听了差点摔倒一片,好几个没站稳,身子一阵摇晃。哦,这是正事啊,打仗不是?
侯君集一听这话,好像有便宜可占啊:“给某也写一副。”
李诚叹息,摊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纸!”
李靖听了一乐:“自成倒是出口成章,这里交给李凉州,其他人都回库山吧,一场恶战,都改好好歇着了,顺带把伤给养好。”
李靖早有安排,李诚顺其自然。众人收拾行礼,赶着缴获的牛羊和马匹,一起回了库山。总之能带走的都打包带走了,所有大车都被李诚给用上了。崔成给憋坏了,找一个机会靠近李诚道:“自成,好大的胆子,当着卫公的面行贪腐之事,就不怕卫公请军法么?”
李诚给他个白眼珠子:“功达,鄯州这些年,你算是白呆了。为将者,只会打仗是不行的。你以为卫公跟你一样么?长个脑子你不用,怎么不蠢死你。”
别人说崔成蠢,他一定不干,拿把刀剁过去都是客气的。但是李诚这么说,崔成没脾气,好像自己除了出身,什么都不如他。干脆直接要答案:“那你说说呗。”
李诚看看四周,叹息一声道:“功达,千余骑兵,数百死战,剩下的个个带伤。就算都能活下来,有的还落个残疾吧?我就问你,这些人回到家乡,靠什么生活?你别说有地的屁话,一个人就算是二十亩永业田都是上好的水浇地,一年的产出是多少?能过什么水平的日子?还有那些回不去的兄弟呢?我们缴获这许多马,一人一匹,带回家就是个劳力。回去的路上,就是个脚力。你啊,自幼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
李诚一番说,崔成如梦初醒,这些缴获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呢?缴获的金银铜钱,可以上缴,最后统一奖赏。但是这些牲口,皮毛,等等呢。分一分,对每一个士兵来说,将来的生活都能得到不小的改善。
“呵呵,看来崔某经事太少啊,不如自成多亦。真个是愧杀!”崔成一番感慨,李诚一点都不讲朋友情义,趁机装逼:“那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真个道理。书读的再多,没有实际经验,给你个官做也是个糊涂官。”
崔成还真是个厚道人,被他这么损了,一点都不生气,点点头:“受教!”
这一下李诚总算是良心发现了,这么一个厚道人,真不忍心继续挖苦他。想想当初自己说什么隋炀帝艳史,这段黑历史,要不是崔成,传出去自己就得被人收拾。
“你我兄弟功过生气,客气个甚。”李诚总算是说了句人话,这小子草根出身,骨子里仇视这些二代。崔成听了很开心,笑道:“那是,还不快点叫一声大兄?”
李诚一愣,看看他开心的样子,随即正了正衣衫。崔成见状也是不禁面色一肃。但见李诚一本正经的拱手:“诚,见过大兄。”崔成听罢,身子微微颤抖,这就不是玩笑了,这是很认真的事情。受了这一礼,从今往后,就得拿李诚当亲兄弟一般。
李诚能认他这个大哥,对于崔成来说,也是感动的不行。抛开出身不说,崔成心目中的李诚天纵之才,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崔成眼角含泪,拱手还礼,郑而重之:“二郎!”
好好的李大郎变成了二郎,李诚却一点都没有不快。反而内心一阵感动,从此也是有兄弟的人了,不在是孤单的旅行者。尽管没有任何仪式,两人却握紧双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军路上,啪啪啪的鞭响,满载的大车缓缓而行。李诚在行军的队伍中,马背上轻轻摇摆身躯,看着很是惬意,实则两股老茧厚厚一层。为了练习马术,不知磨破多少层皮。
中军有传令兵来:“李司马,大总管让赋诗一首,以壮行色。”
李诚一愣,我抄袭这个事情,好像只有崔成和李玄运知道啊。心念一转,这是崔成的手笔,是要给自己扬名呢。
当即心中微微一暖,放声吟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抄给李靖的马屁诗,应景不应景就不管了。意思肯定是对的,眼下是草原春天这种细节,就不要在意了。重点是后面两句,还有诗名。李诚很无耻的取名为:奉卫公之命壮行诗。
嗯,这首诗李世民听了一定龙颜大悦,李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突然有人在身后开口:“后生,你没想过不能活着回去?”
李诚头也不回便随口回答:“买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习惯性的装完,发现不对了,回头一看,身后站了好些个大佬,都是笑眯眯的。李道宗是认识的,其他的人就一个都不认识了,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李诚起身,拱手致意:“后生晚辈李诚,见过各位长者。”
李道宗听了忍不住打趣一句:“自成,你有军职在身,不行军礼,不怕军法么?”
李诚听了摇摇头,微微一笑:“诚何来军职之说,不过适逢其会,不忍弃营中兄弟而去,故而随军而战。而今战事告一段落,鄯州斥候营人人带伤,不得不回。故而行晚辈之礼。”
李靖在一边歪楼:“后生,你这诗只有两句,全文何在?”
“随口而作,就这两句。”李诚已经习惯了这么干,别人怎么想才不管呢,自己装个够本再说。一介草民,在大唐这个皇帝和新旧贵族共治天下的时代,声望是唯一的选择。
“既无军职,军功算在何人头上?”李靖又转了回来,其他人都不说话了,看着李诚的反应。李诚挠挠头:“是啊,军功怎么办呢?要不给崔成吧,还有鄯州斥候营的兄弟们,大家分一分就是了。”
众人惊愕,这已经不是谦虚那么简单了。
“李诚,可知此番是何等功劳?”李道宗相对比较了解这货,特意问了一句。
李诚一摊手:“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无所谓。在下就想着回到祖籍蓝田,做一个农夫。”
“呵呵,有功不赏,小子是在取笑本总管不成?”李靖收起笑容,一脸厉色。
李诚歪歪嘴,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思。换成侯君集这么做,李诚还是会担心一下的。李靖?呵呵呵,现在看着风光,回头被人诬告,立刻闭门谢客。这人啊,能耐大,但是活的却很累,为啥啊?一直被猜忌呗。功高震主,又没有造反的心思。
侯君集这家伙就不一样了,小心眼,脑后有反骨。这种人千万别得罪他。
李靖一看威胁没效果,直接翻脸:“想走?呵呵,伤兵营被你搞的乱七八糟,就想这么一走了之?欺某年迈记性不好,忘记了军法么?”
李诚无语了,这都六十多了,还这么不讲理。不过仔细想想,这帮人生活的时代,都不是讲理的时代吧?从隋末开始,一路砍到现在,让他们改变风格讲道理,难度有点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诚还是决定最后顽抗一下,李靖听了这话微微一笑:“小子,现在你就是伤兵营行军司马了,那些受伤的士卒,能多救一个,就是一份功德。”
李诚听到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如此也罢,在下就勉为其难。只是库山之地,缺医少药,于伤员恢复不利。要把伤员送回去呢,千里行军难度不小。”
一句话,活我干,但是你得给点条件吧?我又不是神仙,能变出必要的物资。
“可,军中有的,你只管调用。”李靖很干脆的答应下来,李诚抬手一指前方的马厩:“此战缴获的驽马,如何处置?”李诚这就是睁着眼睛胡说八道了,崔成在一边脸都绿了,这是李靖啊,卫公啊,大唐的军神啊。你当着他的面,这么瞎说合适么?
李靖好像眼珠子瞎了似得:“嗯,都是一些驽马,自成看着处置吧。”
李诚笑的很真诚,朝李靖长揖及地,起身笑道:“多谢卫公成全。”
李靖笑眯眯的回答:“自成,不错,很不错。”
边上的观众有看明白的,也有没看明白的。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这三位,属于看明白的。其他人一时半会,真的理解不了这个哑谜。
“等一下,你这个字不错啊,写一副给某。”李道宗一看正经事完了,赶紧转移话题。他可是很清楚,李世民喜欢书法。李诚这一笔书法很特别,字体他可以肯定没见过。而且他是有鉴赏能力的,先下手为强,回头拿去讨好李世民或者自己欣赏也不错。
李靖一听这话,眼睛也亮了,拍手道:“善,差点忘记了正事,给老夫也写一副。”边上的人听了差点摔倒一片,好几个没站稳,身子一阵摇晃。哦,这是正事啊,打仗不是?
侯君集一听这话,好像有便宜可占啊:“给某也写一副。”
李诚叹息,摊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纸!”
李靖听了一乐:“自成倒是出口成章,这里交给李凉州,其他人都回库山吧,一场恶战,都改好好歇着了,顺带把伤给养好。”
李靖早有安排,李诚顺其自然。众人收拾行礼,赶着缴获的牛羊和马匹,一起回了库山。总之能带走的都打包带走了,所有大车都被李诚给用上了。崔成给憋坏了,找一个机会靠近李诚道:“自成,好大的胆子,当着卫公的面行贪腐之事,就不怕卫公请军法么?”
李诚给他个白眼珠子:“功达,鄯州这些年,你算是白呆了。为将者,只会打仗是不行的。你以为卫公跟你一样么?长个脑子你不用,怎么不蠢死你。”
别人说崔成蠢,他一定不干,拿把刀剁过去都是客气的。但是李诚这么说,崔成没脾气,好像自己除了出身,什么都不如他。干脆直接要答案:“那你说说呗。”
李诚看看四周,叹息一声道:“功达,千余骑兵,数百死战,剩下的个个带伤。就算都能活下来,有的还落个残疾吧?我就问你,这些人回到家乡,靠什么生活?你别说有地的屁话,一个人就算是二十亩永业田都是上好的水浇地,一年的产出是多少?能过什么水平的日子?还有那些回不去的兄弟呢?我们缴获这许多马,一人一匹,带回家就是个劳力。回去的路上,就是个脚力。你啊,自幼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
李诚一番说,崔成如梦初醒,这些缴获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呢?缴获的金银铜钱,可以上缴,最后统一奖赏。但是这些牲口,皮毛,等等呢。分一分,对每一个士兵来说,将来的生活都能得到不小的改善。
“呵呵,看来崔某经事太少啊,不如自成多亦。真个是愧杀!”崔成一番感慨,李诚一点都不讲朋友情义,趁机装逼:“那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真个道理。书读的再多,没有实际经验,给你个官做也是个糊涂官。”
崔成还真是个厚道人,被他这么损了,一点都不生气,点点头:“受教!”
这一下李诚总算是良心发现了,这么一个厚道人,真不忍心继续挖苦他。想想当初自己说什么隋炀帝艳史,这段黑历史,要不是崔成,传出去自己就得被人收拾。
“你我兄弟功过生气,客气个甚。”李诚总算是说了句人话,这小子草根出身,骨子里仇视这些二代。崔成听了很开心,笑道:“那是,还不快点叫一声大兄?”
李诚一愣,看看他开心的样子,随即正了正衣衫。崔成见状也是不禁面色一肃。但见李诚一本正经的拱手:“诚,见过大兄。”崔成听罢,身子微微颤抖,这就不是玩笑了,这是很认真的事情。受了这一礼,从今往后,就得拿李诚当亲兄弟一般。
李诚能认他这个大哥,对于崔成来说,也是感动的不行。抛开出身不说,崔成心目中的李诚天纵之才,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崔成眼角含泪,拱手还礼,郑而重之:“二郎!”
好好的李大郎变成了二郎,李诚却一点都没有不快。反而内心一阵感动,从此也是有兄弟的人了,不在是孤单的旅行者。尽管没有任何仪式,两人却握紧双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军路上,啪啪啪的鞭响,满载的大车缓缓而行。李诚在行军的队伍中,马背上轻轻摇摆身躯,看着很是惬意,实则两股老茧厚厚一层。为了练习马术,不知磨破多少层皮。
中军有传令兵来:“李司马,大总管让赋诗一首,以壮行色。”
李诚一愣,我抄袭这个事情,好像只有崔成和李玄运知道啊。心念一转,这是崔成的手笔,是要给自己扬名呢。
当即心中微微一暖,放声吟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抄给李靖的马屁诗,应景不应景就不管了。意思肯定是对的,眼下是草原春天这种细节,就不要在意了。重点是后面两句,还有诗名。李诚很无耻的取名为:奉卫公之命壮行诗。
嗯,这首诗李世民听了一定龙颜大悦,李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