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站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秦云鹏是来向秦致远告别的。
欧洲打得不可开交,民国也不安生。
年初的时候,总理段合肥命令全国大裁军,各地督军们或多或少都裁了点,然后四川就闹出了乱子。
四月初,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联合被裁的第四师师长陈泽沛,藉口裁兵不公,攻击四川督军罗佩金。
罗佩金在护国战争时期担任蔡锷的参谋长,在担任四川督军时期,执行强滇弱川政策,早就引发了川军将领的不满,这次藉口裁兵不公,只是一次矛盾的大爆发。
这也是民国的第一场军阀混战,从此开启了民国的军阀混战副本。
作为段芝泉的心腹爱将,秦云鹏被段芝泉调回民国,担任四川督军,以平息这场叛乱。
这其实是段芝泉对秦云鹏的保护之举,现在第二旅的损失还没在国内传开,如果国内知道了实际战况,再有秦致远的第一旅作为对比,秦云鹏怕是短时间内不得翻身。
现在段芝泉把秦云鹏调走,然后把民国在欧洲的所有军事力量都委任给秦致远,这是希望秦致远会投桃报李,帮秦云鹏背下这个黑锅。
为了让秦致远背的心甘情愿,段芝泉把秦致远的少将军衔提升为中将,然后又承诺会加大往欧洲的人力输出力度,并且给了秦致远调动民国在欧洲所有人力的权利。
这个黑锅秦致远倒是不抗拒,只是想起那阵亡的五千子弟,秦致远还是心中发堵。
堵归堵,人还是要往前看的。
获得人事权之后,秦致远立即前往胡惟德那里,查看民国在欧洲所有的人力资源。
直到此时,秦致远才知道自己差点错过了什么。
秦云鹏的部队中虽然只有不到万人,但是有过在欧洲和美国留学经历的却有超过百人,并且很多都是此时的一流大学。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上看,比秦致远的第一旅要高得多。
世界大战开始之后,这些人有的是因为没有完成学业滞留欧洲,有的是因为想要报效国家从美国前来欧洲参战,也有因为回国没有发挥的空间而滞留在欧洲。
秦云鹏另立山头之后,和秦致远主意语言学习不同,秦云鹏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战士们军事技能的训练上。那么部队就需要大量的翻译,于是,这些高材生们就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第二旅。
好在秦云鹏还有几分理智,那么是战事最吃紧的时候,秦云鹏也没有把这些人派上战场,否则的话,秦致远估计会开着飞机追上秦云鹏的火车,然后给他来一枪。
在这些留学生中,学习文学的占了大多数,只有十几人是学习理工。这也是此时的一个普遍现象,重文轻理,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看,学文才是读书做官的通天大道,学理则是沦为小道的奇技淫巧。
到现在还在坚持这种思想是对是错且不说,不过在秦致远想来,学习文学大概是最偷懒的一种方式,因为理工类强调“绝知此事要躬身”,而文学类的,只要坐在那里扯扯淡就行。
当然了,别管是学习理工还是学习文学,只要到了高等教育这个层次,都是有用的。
科西嘉岛上的学校和研究所已经接近完工,需要大量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来得正是时候,可以缓一缓秦致远手中人手不足的问题。
但这还远远不够,秦致远和胡惟德商量后,给国内发了电报,要求选派更多的留学生赴欧或者是赴美,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如果这些留学生需要的费用北洋政府无力承担,秦致远会独自承担。
如果是秦致远独自承担的话,秦致远也有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理工类,并且要在学成后最少归国效力十年。
对于这个问题,段芝泉欣然同意,段芝泉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只是国内的事情千头万绪还没有理顺,一时间顾及不到这个方面。
能成为一国总理,或者说,不管是在任何时代,只要能成为人上之人,总是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并不是像某些史书上那样描述的蠢笨如猪,那种书多半都是有倾向性的。
只用了一个晚上时间,秦致远就完成了对第一旅和第二旅纸面上的调整。
调整之后的第一旅和第二旅,将会组成一个师,也就是外籍军团第一师。
这个师下属两个步兵旅和一个装甲团,以及一个师属炮兵团,另外还有辎重营、救护营、工程兵、通讯营等部队组成的后勤部。各部的军事主官都是现成的,陈康健是装甲团的团长,刘子正和葛立夫分别担任两个步兵旅的旅长,郑大力还是主管炮兵。
后勤部的主官却不是秦致胜,而是已经加入军籍的黄富贵,秦致胜留在科西嘉岛,担任科西嘉岛的军政主官。
而原本留在科西嘉岛上训练新兵的张添寿则被派往婆罗洲,他带着大概一百多人组成的训导团,将在婆罗洲以“保护伞”的名义开设训练营,同时派出人手保护婆罗洲上华人的产业。
整编之后的第一师拥有超过两万人的部队,老兵和新兵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一,以老带新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秦云鹏返回民国后,秦致远又恢复了大权独揽的状态,民国往欧洲输送的华工,再加上黄博涵送来的华工,每个月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人,这些人中四分之一会加入军队,四分之一留在科西嘉岛加强建设,剩下的一半全部会送入雷诺工厂,成为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产业工人。
秦致远再往雷诺工厂里送人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往外抽人。现在的科西嘉岛上,就在雷霆市东北部的山区里,一个秘密的工厂正在建设,这里将成为秦致远手中的第一座工厂。
一座完全属于秦致远的工厂。
工业的意义不用强调,毫无疑问会占据最重要地位,并且会一直维持不变。秦致远早在和老雷诺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在培养各种工人,不论是车工、钳工、焊工、甚至是装卸工,只要是和工业有关的,秦致远都不放过。
半年多以来,这种培养已经初见成效。在雷诺工厂里,有全部由华人组成的车间,可以独立的生产从火·药到坦克的几乎所有军事物资,只要秦致远愿意,随时可以成立一个全部都是华人组成的工厂。
只有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秦致远才算是站稳脚跟。
(未完待续。)
秦云鹏是来向秦致远告别的。
欧洲打得不可开交,民国也不安生。
年初的时候,总理段合肥命令全国大裁军,各地督军们或多或少都裁了点,然后四川就闹出了乱子。
四月初,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联合被裁的第四师师长陈泽沛,藉口裁兵不公,攻击四川督军罗佩金。
罗佩金在护国战争时期担任蔡锷的参谋长,在担任四川督军时期,执行强滇弱川政策,早就引发了川军将领的不满,这次藉口裁兵不公,只是一次矛盾的大爆发。
这也是民国的第一场军阀混战,从此开启了民国的军阀混战副本。
作为段芝泉的心腹爱将,秦云鹏被段芝泉调回民国,担任四川督军,以平息这场叛乱。
这其实是段芝泉对秦云鹏的保护之举,现在第二旅的损失还没在国内传开,如果国内知道了实际战况,再有秦致远的第一旅作为对比,秦云鹏怕是短时间内不得翻身。
现在段芝泉把秦云鹏调走,然后把民国在欧洲的所有军事力量都委任给秦致远,这是希望秦致远会投桃报李,帮秦云鹏背下这个黑锅。
为了让秦致远背的心甘情愿,段芝泉把秦致远的少将军衔提升为中将,然后又承诺会加大往欧洲的人力输出力度,并且给了秦致远调动民国在欧洲所有人力的权利。
这个黑锅秦致远倒是不抗拒,只是想起那阵亡的五千子弟,秦致远还是心中发堵。
堵归堵,人还是要往前看的。
获得人事权之后,秦致远立即前往胡惟德那里,查看民国在欧洲所有的人力资源。
直到此时,秦致远才知道自己差点错过了什么。
秦云鹏的部队中虽然只有不到万人,但是有过在欧洲和美国留学经历的却有超过百人,并且很多都是此时的一流大学。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上看,比秦致远的第一旅要高得多。
世界大战开始之后,这些人有的是因为没有完成学业滞留欧洲,有的是因为想要报效国家从美国前来欧洲参战,也有因为回国没有发挥的空间而滞留在欧洲。
秦云鹏另立山头之后,和秦致远主意语言学习不同,秦云鹏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战士们军事技能的训练上。那么部队就需要大量的翻译,于是,这些高材生们就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第二旅。
好在秦云鹏还有几分理智,那么是战事最吃紧的时候,秦云鹏也没有把这些人派上战场,否则的话,秦致远估计会开着飞机追上秦云鹏的火车,然后给他来一枪。
在这些留学生中,学习文学的占了大多数,只有十几人是学习理工。这也是此时的一个普遍现象,重文轻理,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看,学文才是读书做官的通天大道,学理则是沦为小道的奇技淫巧。
到现在还在坚持这种思想是对是错且不说,不过在秦致远想来,学习文学大概是最偷懒的一种方式,因为理工类强调“绝知此事要躬身”,而文学类的,只要坐在那里扯扯淡就行。
当然了,别管是学习理工还是学习文学,只要到了高等教育这个层次,都是有用的。
科西嘉岛上的学校和研究所已经接近完工,需要大量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来得正是时候,可以缓一缓秦致远手中人手不足的问题。
但这还远远不够,秦致远和胡惟德商量后,给国内发了电报,要求选派更多的留学生赴欧或者是赴美,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如果这些留学生需要的费用北洋政府无力承担,秦致远会独自承担。
如果是秦致远独自承担的话,秦致远也有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理工类,并且要在学成后最少归国效力十年。
对于这个问题,段芝泉欣然同意,段芝泉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只是国内的事情千头万绪还没有理顺,一时间顾及不到这个方面。
能成为一国总理,或者说,不管是在任何时代,只要能成为人上之人,总是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并不是像某些史书上那样描述的蠢笨如猪,那种书多半都是有倾向性的。
只用了一个晚上时间,秦致远就完成了对第一旅和第二旅纸面上的调整。
调整之后的第一旅和第二旅,将会组成一个师,也就是外籍军团第一师。
这个师下属两个步兵旅和一个装甲团,以及一个师属炮兵团,另外还有辎重营、救护营、工程兵、通讯营等部队组成的后勤部。各部的军事主官都是现成的,陈康健是装甲团的团长,刘子正和葛立夫分别担任两个步兵旅的旅长,郑大力还是主管炮兵。
后勤部的主官却不是秦致胜,而是已经加入军籍的黄富贵,秦致胜留在科西嘉岛,担任科西嘉岛的军政主官。
而原本留在科西嘉岛上训练新兵的张添寿则被派往婆罗洲,他带着大概一百多人组成的训导团,将在婆罗洲以“保护伞”的名义开设训练营,同时派出人手保护婆罗洲上华人的产业。
整编之后的第一师拥有超过两万人的部队,老兵和新兵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一,以老带新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秦云鹏返回民国后,秦致远又恢复了大权独揽的状态,民国往欧洲输送的华工,再加上黄博涵送来的华工,每个月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万人,这些人中四分之一会加入军队,四分之一留在科西嘉岛加强建设,剩下的一半全部会送入雷诺工厂,成为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产业工人。
秦致远再往雷诺工厂里送人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往外抽人。现在的科西嘉岛上,就在雷霆市东北部的山区里,一个秘密的工厂正在建设,这里将成为秦致远手中的第一座工厂。
一座完全属于秦致远的工厂。
工业的意义不用强调,毫无疑问会占据最重要地位,并且会一直维持不变。秦致远早在和老雷诺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在培养各种工人,不论是车工、钳工、焊工、甚至是装卸工,只要是和工业有关的,秦致远都不放过。
半年多以来,这种培养已经初见成效。在雷诺工厂里,有全部由华人组成的车间,可以独立的生产从火·药到坦克的几乎所有军事物资,只要秦致远愿意,随时可以成立一个全部都是华人组成的工厂。
只有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秦致远才算是站稳脚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