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3 一战成名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石湾乡有煤矿企业,自然不必像其他乡镇在经济上受控制。全乡有五个村办煤矿,一个大型煤矿,每年和煤矿要点钱,也够乡政府日常运转。可听高大宽说乡里还有大窟窿,不由得头疼起来。
这年头,上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要想为职工搞点福利,那就全靠个人关系到处乱要了。比如说,你和某单位领导个人关系不错,在政策范围内可以适当倾斜照顾部分资金。你和某个煤老板关系好,大笔一挥甩给你几十万,支持你的工作。
目前来看,石湾乡账面上有丁昌华转过来的500万元,用于移民工程。可现在该工程搁置了,这笔资金的归属到底是该截留还是上缴,陆一伟心里没底。不过他想争取一下,把这笔钱真正为群众办点实事。
思绪又飘回了杨德荣上午的谈话,陆一伟实在搞不懂杨德荣讲话背后隐藏的阴谋。让自己分管安全,他怎么舍得把政府职能最重要的一块工作交出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他目前猜不透其用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时,有人笃笃敲门。陆一伟调整了下坐姿,用严肃而深沉且洪亮的语气道:“进来!”
陆一伟以前没当过领导,突然一下子成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连过渡期都没有,角色转换如此之快让他来不及适应就投入到工作当中,多少有些仓促。
陆一伟没学过行政管理,不知道作为领导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但伺候了两任领导,耳濡目染,耳闻目睹,多少了解点皮毛。所以他刻意模仿张志远的言行举止,虽有些东施效颦,但有模有样,像那么一回事。
副乡长范春芳穿着高跟鞋哒哒哒走了进来,走到办公桌前道:“陆常委,我有件事向您汇报。”
陆一伟交叉着手指,望着模样俊俏的范春芳微微点头道:“你坐下说。”
都说乡镇的妇女耐不住寂寞,但也有例外,范春芳就是一个例子。范春芳20多岁,是省委组织部派下来的选调生,在基层挂职锻炼。城里人的她,有些孤傲冷僻,甭管机关干部怎样挑逗她,始终摆着一副冷面孔,不予理会。有时候,还有男同事半夜敲她的门,都恪守道德底线,坚守妇女贞操。
陆一伟对两种女人比较感兴趣,一种豪跃浪漫的秀丽女子,一种是冷艳孤傲的精练女子。这两种女人看似两个极端,风牛马不相及,在陆一伟眼中却能找到共同点。
范春芳好似冬日里的腊梅,冷冰冰的脸上隐藏在心中夺目的姹红,她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半夜敲她门的如果换做一个赏识她的男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陆一伟对她有好感,但不代表喜欢她。他有做人的底线,也有为官之道,那就是决不能让别人在男女之事上抓住把柄。
范春芳坐下后道:“陆常委,石湾乡中学的事不能再拖了。校长不知找了我多少回了,要求重新修建学校,可历任领导都不重视,找各种理由搪塞。年前的暴风雪,虽没有压垮学校,但真不能住人了,这次无论如何都得解决。”
陆一伟来了石湾乡后,一门心思扑在移民工程上,其他事全部交由宋勇打理,基本上不过问。现在他有时间了,蹙眉问道:“这事你没和宋乡长汇报吗?”
“汇报了,宋乡长说今年的重点工程是移民工程,那顾得上管学校,随后再说。”范春芳无奈地道:“陆常委,我政治觉悟高,知道工作的主次,但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如果再不管,很有可能会闹出人命的。”
听到此,陆一伟脸色阴沉下来。宋勇怎么能这样,这么重大的事不和自己汇报,这是没闹出人命,万一真出了事情,后悔都来不及。回过头一想,这事也不能全怪宋勇,毕竟他刚当上乡长,没什么工作经验,有情可原。
南阳县的教育历来不受到重视,如论从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上,与临县马平县是天壤之别。马平县每年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而南阳县从建校以来一个都没有。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南阳县的历任领导都把目光放在了煤上,无暇顾及百年大计,就连身为名牌大学出身的张志远也对教育不感兴趣。
为什么?这里面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和功利性。在以发展为先,以经济衡量政绩的年代,领导们的目光纷纷停留在挖出来就可以变钱的煤炭资源上,效果立竿见影,GDP当年就可以翻番。而教育呢?投资占线长,且回报少。如果抓教育,必须得有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教师,可这两样南阳县一个都不具备。
要知道,优质的生源要从基础就要抓起,一步步输送上去,保持较高的水平才有可能挖掘潜质,如果基础不牢,就是老师教的再好也于事无补。而优秀的教师更是可遇不可求,谁愿意来这穷山恶水当教师,根本留不住人才,特别是基层,大部分是由民办教师代课,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就算两样都具备了,谁又能保证一战成名?
如此苛求的教育,历任领导干脆破罐子破摔,不求出大多成绩,只要不是全市倒数第一名就行。如此发展理念,教育能搞好才怪呢!
陆一伟深有体会。他当年考大学时,一个班就考了两个本科大学,其中一个就是他。而其他的,大部分都放弃学业选择外出打工的,只有少数同学选择复读或上专科院校。如此差的教学质量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移民工程项目上,陆一伟已经考虑到在小区内建一所中学,但项目泡汤了,此事也得从长计议。
陆一伟从范春芳的言语和眼神间听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看了下表起身道:“走,我现在去学校看看。”
听到陆一伟重视了,范春芳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立马起身跟在身后往门外走去。
陆一伟快到楼梯口时,又折返回来敲了敲宋勇的房门。不一会儿,宋勇迷迷糊糊开了门。见他此番模样,陆一伟没说什么,道:“你现在有事没?没事的话和我去一趟学校。”
下了楼,宋勇要开车去,陆一伟摆手道:“就几步远,我们走路去!”
石湾乡政府位于石湾村,沿着狭长的河谷集聚建设,村内仅有一条公路串联起来,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也就一公里左右,但该村居住着多达3000余人,这在南阳县算是人口大村。
乡政府位于石湾乡中心,而石湾乡中学坐落于村西头,陆一伟一行走了十多分钟抵达。一路上,群众们就像到动物园参观一般围着陆一伟,一些孩子甚至尾随其身后,都想看看这平日里连面都见不着的父母官长什么样。
群众对领导的敬畏的,甚至是害怕的。这种距离不是无形中形成的,而是领导们人为制造的。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应该与群众不一样,无论从言行举止还是形象气质,让人们从人群里一眼就能认出那个是领导。显然,这与我党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但官本位的思想一直是官员们无法根除的封建残余。
陆一伟受过高等教育,曾经的鸿鹄之志希望当一个好官,可从踏入这个大染缸后,无形中潜移默化身上有了官气,他尽量在改变自己,但大环境的气候不变,仅靠他一人努力微不足道。
石湾乡中学的大门是传统的门洞式大门,两侧脱落的墙皮还留有时代的记忆,曾经猩红的大字底色裸露在外,依然可以看到“打倒土豪劣绅”的字样。大门口悬挂着“石湾乡中学”的木牌被风吹雨打已经变得字迹模糊,而大门顶上用石头刻着的“始建于1958年”在岁月的磨砺后还清晰可见,记载着岁月与历史的碰撞,年轮和辉煌的蔚然,却在时代的大潮中逐渐消褪陨殁。
石湾乡中学曾经是南阳县最好的中学。当年刚恢复高考后,就那一年就考取了12名大学生,轰动了整个北州市,还登上了《西江日报》,就连时任省委书记都点名表扬,可见曾经创造的辉煌多么的荣耀。这一数字在现在看不值一提,可在当初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
时光荏苒,曾经创造辉煌的那一批老教师已经年迈退休,曾经优质的生源也随着煤矿的开发变得急功近利,老百姓认为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挣钱才是王道。于是,全家老小纷纷投入到煤矿当中,试图改变命运。逝去的辉煌不再有,只剩下一座座写满岁月沧桑的破败老房。
穿过门洞,前面两排窑洞,靠着山的一侧建有一栋二层楼房,楼里传来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似乎再一用力,这栋摇摇欲坠的楼房便轰然倒塌。陆一伟望着这一切,不禁眼眶湿润,心中的怜惜和愤懑在一瞬间迸发出来。
石湾乡有煤矿企业,自然不必像其他乡镇在经济上受控制。全乡有五个村办煤矿,一个大型煤矿,每年和煤矿要点钱,也够乡政府日常运转。可听高大宽说乡里还有大窟窿,不由得头疼起来。
这年头,上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要想为职工搞点福利,那就全靠个人关系到处乱要了。比如说,你和某单位领导个人关系不错,在政策范围内可以适当倾斜照顾部分资金。你和某个煤老板关系好,大笔一挥甩给你几十万,支持你的工作。
目前来看,石湾乡账面上有丁昌华转过来的500万元,用于移民工程。可现在该工程搁置了,这笔资金的归属到底是该截留还是上缴,陆一伟心里没底。不过他想争取一下,把这笔钱真正为群众办点实事。
思绪又飘回了杨德荣上午的谈话,陆一伟实在搞不懂杨德荣讲话背后隐藏的阴谋。让自己分管安全,他怎么舍得把政府职能最重要的一块工作交出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他目前猜不透其用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时,有人笃笃敲门。陆一伟调整了下坐姿,用严肃而深沉且洪亮的语气道:“进来!”
陆一伟以前没当过领导,突然一下子成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连过渡期都没有,角色转换如此之快让他来不及适应就投入到工作当中,多少有些仓促。
陆一伟没学过行政管理,不知道作为领导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但伺候了两任领导,耳濡目染,耳闻目睹,多少了解点皮毛。所以他刻意模仿张志远的言行举止,虽有些东施效颦,但有模有样,像那么一回事。
副乡长范春芳穿着高跟鞋哒哒哒走了进来,走到办公桌前道:“陆常委,我有件事向您汇报。”
陆一伟交叉着手指,望着模样俊俏的范春芳微微点头道:“你坐下说。”
都说乡镇的妇女耐不住寂寞,但也有例外,范春芳就是一个例子。范春芳20多岁,是省委组织部派下来的选调生,在基层挂职锻炼。城里人的她,有些孤傲冷僻,甭管机关干部怎样挑逗她,始终摆着一副冷面孔,不予理会。有时候,还有男同事半夜敲她的门,都恪守道德底线,坚守妇女贞操。
陆一伟对两种女人比较感兴趣,一种豪跃浪漫的秀丽女子,一种是冷艳孤傲的精练女子。这两种女人看似两个极端,风牛马不相及,在陆一伟眼中却能找到共同点。
范春芳好似冬日里的腊梅,冷冰冰的脸上隐藏在心中夺目的姹红,她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半夜敲她门的如果换做一个赏识她的男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陆一伟对她有好感,但不代表喜欢她。他有做人的底线,也有为官之道,那就是决不能让别人在男女之事上抓住把柄。
范春芳坐下后道:“陆常委,石湾乡中学的事不能再拖了。校长不知找了我多少回了,要求重新修建学校,可历任领导都不重视,找各种理由搪塞。年前的暴风雪,虽没有压垮学校,但真不能住人了,这次无论如何都得解决。”
陆一伟来了石湾乡后,一门心思扑在移民工程上,其他事全部交由宋勇打理,基本上不过问。现在他有时间了,蹙眉问道:“这事你没和宋乡长汇报吗?”
“汇报了,宋乡长说今年的重点工程是移民工程,那顾得上管学校,随后再说。”范春芳无奈地道:“陆常委,我政治觉悟高,知道工作的主次,但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如果再不管,很有可能会闹出人命的。”
听到此,陆一伟脸色阴沉下来。宋勇怎么能这样,这么重大的事不和自己汇报,这是没闹出人命,万一真出了事情,后悔都来不及。回过头一想,这事也不能全怪宋勇,毕竟他刚当上乡长,没什么工作经验,有情可原。
南阳县的教育历来不受到重视,如论从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上,与临县马平县是天壤之别。马平县每年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而南阳县从建校以来一个都没有。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南阳县的历任领导都把目光放在了煤上,无暇顾及百年大计,就连身为名牌大学出身的张志远也对教育不感兴趣。
为什么?这里面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和功利性。在以发展为先,以经济衡量政绩的年代,领导们的目光纷纷停留在挖出来就可以变钱的煤炭资源上,效果立竿见影,GDP当年就可以翻番。而教育呢?投资占线长,且回报少。如果抓教育,必须得有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教师,可这两样南阳县一个都不具备。
要知道,优质的生源要从基础就要抓起,一步步输送上去,保持较高的水平才有可能挖掘潜质,如果基础不牢,就是老师教的再好也于事无补。而优秀的教师更是可遇不可求,谁愿意来这穷山恶水当教师,根本留不住人才,特别是基层,大部分是由民办教师代课,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就算两样都具备了,谁又能保证一战成名?
如此苛求的教育,历任领导干脆破罐子破摔,不求出大多成绩,只要不是全市倒数第一名就行。如此发展理念,教育能搞好才怪呢!
陆一伟深有体会。他当年考大学时,一个班就考了两个本科大学,其中一个就是他。而其他的,大部分都放弃学业选择外出打工的,只有少数同学选择复读或上专科院校。如此差的教学质量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移民工程项目上,陆一伟已经考虑到在小区内建一所中学,但项目泡汤了,此事也得从长计议。
陆一伟从范春芳的言语和眼神间听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看了下表起身道:“走,我现在去学校看看。”
听到陆一伟重视了,范春芳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立马起身跟在身后往门外走去。
陆一伟快到楼梯口时,又折返回来敲了敲宋勇的房门。不一会儿,宋勇迷迷糊糊开了门。见他此番模样,陆一伟没说什么,道:“你现在有事没?没事的话和我去一趟学校。”
下了楼,宋勇要开车去,陆一伟摆手道:“就几步远,我们走路去!”
石湾乡政府位于石湾村,沿着狭长的河谷集聚建设,村内仅有一条公路串联起来,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也就一公里左右,但该村居住着多达3000余人,这在南阳县算是人口大村。
乡政府位于石湾乡中心,而石湾乡中学坐落于村西头,陆一伟一行走了十多分钟抵达。一路上,群众们就像到动物园参观一般围着陆一伟,一些孩子甚至尾随其身后,都想看看这平日里连面都见不着的父母官长什么样。
群众对领导的敬畏的,甚至是害怕的。这种距离不是无形中形成的,而是领导们人为制造的。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应该与群众不一样,无论从言行举止还是形象气质,让人们从人群里一眼就能认出那个是领导。显然,这与我党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但官本位的思想一直是官员们无法根除的封建残余。
陆一伟受过高等教育,曾经的鸿鹄之志希望当一个好官,可从踏入这个大染缸后,无形中潜移默化身上有了官气,他尽量在改变自己,但大环境的气候不变,仅靠他一人努力微不足道。
石湾乡中学的大门是传统的门洞式大门,两侧脱落的墙皮还留有时代的记忆,曾经猩红的大字底色裸露在外,依然可以看到“打倒土豪劣绅”的字样。大门口悬挂着“石湾乡中学”的木牌被风吹雨打已经变得字迹模糊,而大门顶上用石头刻着的“始建于1958年”在岁月的磨砺后还清晰可见,记载着岁月与历史的碰撞,年轮和辉煌的蔚然,却在时代的大潮中逐渐消褪陨殁。
石湾乡中学曾经是南阳县最好的中学。当年刚恢复高考后,就那一年就考取了12名大学生,轰动了整个北州市,还登上了《西江日报》,就连时任省委书记都点名表扬,可见曾经创造的辉煌多么的荣耀。这一数字在现在看不值一提,可在当初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
时光荏苒,曾经创造辉煌的那一批老教师已经年迈退休,曾经优质的生源也随着煤矿的开发变得急功近利,老百姓认为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挣钱才是王道。于是,全家老小纷纷投入到煤矿当中,试图改变命运。逝去的辉煌不再有,只剩下一座座写满岁月沧桑的破败老房。
穿过门洞,前面两排窑洞,靠着山的一侧建有一栋二层楼房,楼里传来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似乎再一用力,这栋摇摇欲坠的楼房便轰然倒塌。陆一伟望着这一切,不禁眼眶湿润,心中的怜惜和愤懑在一瞬间迸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