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1018【落难公子】

1018【落难公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食堂。

    周维烈低头看着碗里发黄带黑的米饭,以及掺杂在饭里的石子和老鼠屎,顿时感觉一阵阵反胃。虽然梅贻琦和华罗庚家的米饭也很糙,但至少淘干净了,不会额外的加一些特殊“营养品”。

    新生学着老生不停敲碗,传说这是在联大吃饭的必备技能。周维烈也请教了一下其中诀窍,但初次使用很难掌握,最后只用筷子慢慢地把杂物捡出来。

    今天的菜又是水煮芸豆,50张大桌子的菜只用了半斤油,吃不出来有半点油水。

    周维烈艰难地刨了几口饭菜,感觉喉咙噎得慌,连忙端起米汤润喉送饭。

    “呸!”

    一口米汤喷出来,周维烈惊道:“这是米汤还是醋?酸死人了!”

    已经欠了六次洗衣服差事的彭旭,颇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陈米煮的米汤就是这样酸,开胃健脾,越喝越饿。”

    周维烈完全没了胃口,但从小的家教让他不愿浪费粮食,闭着眼睛把碗里剩下的饭吞完。米汤是不想再喝了,那玩意儿的味道跟喝醋没啥区别,他放下碗筷问道:“学校里有商店吗?”

    “没有,”彭旭笑道,“你想买吃的?校门口有卖东西的老乡,炒些花生米、胡豆之类的来兜售。”

    “我去看看。”周维烈说。

    等他离开之后,同桌的学生才开始议论起来:

    “这位周学弟看来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啊,周先生家的伙食肯定丰盛。”

    “别说周先生家了,我家的饭菜也没这么难吃。”

    “你说他能坚持多久?”

    “什么坚持多久?”

    “哭鼻子喊着回家找妈妈啊。毕竟才12岁,又是没遭过罪的,哪会受得了?”

    “可能过几天就习惯了吧。”

    “难说。”

    “……”

    十二三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碗米饭是肯定吃不饱的。

    周维烈快步走到校门口,果然看到几个正在卖零食的老乡。他也不问价格,走到一个卖炒花生米的面前说:“给我来两斤。”

    “两斤28元。”老乡说。

    周维烈捧着用废旧报纸装好的炒花生米,边吃边走,优哉游哉地返回宿舍,他第一次发现花生是如此美味。

    同宿舍的学生陆陆续续回来了,闻到炒花生米的香味,一个个都看着周维烈咽口水。

    周维烈越吃越不得劲,人太多不够分,吃独食又感觉不好。思来想去,干脆再次前往校门外,对那些卖零食的老乡说:“你们的东西我都买了,麻烦帮我搬到宿舍去。”

    “小同学,你有那么多钱吗?”一个老乡笑问。

    周维烈掏出一叠钞票:“我点钱不够,但我宿舍里还有些现大洋。对了,我再买几个框,连同框里那些防潮的碎布也一起卖给我。”

    由于学校师生都很穷,一筐花生胡豆好几天都卖不完。现在有人直接包圆,老乡们大喜过望,背筐挑箩的簇拥着周维烈往学生宿舍而去。

    这一票人浩浩荡荡穿行在校园中,引来阵阵侧目。

    回到宿舍,彭旭指着外面等候的那些老乡,问道:“小学弟,你这是干嘛呢?”

    “请大家吃东西。”周维烈笑道。

    从箱子里翻出现大洋付款,周维烈的零花钱已经用了三分之二。他又拆了个肥皂包装盒,在纸板上写道:“零食免费,凭君自取。因数量有限,每人限供一把。”

    周维烈把花生胡豆混在一起,每排宿舍楼的屋檐下放置一筐,连女生宿舍也没有落下。

    把纸板放在筐前,周维烈便自个儿回宿舍去了,留下数百个看稀奇的学生。

    刚开始没人好意思动手,彭旭比较会来事,笑着抓了一把说:“大家别客气,这是周公子请客。记得把布片盖好啊,免得花生胡豆都回潮了。”

    “不客气,不客气,地主老爷赏饭吃了,哈哈。”另一个学生也开着玩笑抓取一把。

    又有学生说:“都省着点抓,别一下子吃完了,图书馆里的同学还不知道呢。”

    学生们还是很有自觉的,都只抓了小半把。因为这些零食数量明显不够分,抓得太狠的话,后面的同学就没有机会了。

    对于周维烈的做法,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好意,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他是在邀名出风头。仇富心理在哪个时代都存在,不可避免。

    彭旭吃着花生回宿舍,坐在周维烈旁边说:“小学弟,以后别这样了,影响不是太好。”

    周维烈对此无所谓,他说:“我的零用钱也快用完了,以后想买都买不起。”

    “没钱你还买这么多?”彭旭惊讶道。

    “钱本来就是拿来用的啊。”周维烈完全没有理财的概念。

    彭旭服气了:“不愧是周公子,大方,豪气!”

    ……

    下午去领了课本,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

    星期一早晨终于吃到煮鸡蛋,周维烈边吃蛋边怀念家里的伙食,同时看着狼吞虎咽的同学们若有所思。

    被孤立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周维烈在学校的人员出奇好,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对他照顾有加。一方面是看在周赫煊面子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年龄太小,洗衣服之类的杂活经常有同学主动帮忙。

    大概过了半个月,周维烈的零花钱就用完了。只有每周一三五的早晨可以吃鸡蛋,周末再去梅贻琦家打牙祭,其他时候都被迫接受了学校那猪食一般的饭菜。

    拉了两回肚子就习惯了,周维烈已经学会了敲碗筛石子的技能,酸得像醋一样的米汤也甘之如饴。只可惜油水太少,见什么吃的都馋得流口水,每天都处于半饿半饱的状态。

    这时候,贵人出现了。

    又是一天放学,吴宓站在教室门口喊道:“维烈,快过来!”

    “吴叔叔。”周维烈恭敬问候。

    吴宓勾着周维烈的肩膀,笑道:“走,叔叔带你吃好吃的。”

    周维烈下意识的咽口水,说道:“等到了重庆,我再回请吴叔叔。”

    “到时候让你爸请我,反正我不会吃亏。”吴宓开玩笑道。

    整个抗战期间,吴宓是西南联大的头号大款。此君来昆明时刚刚离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且兼职多多,每月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他天天下馆子,甚至同时请三个关系暧昧的女士一起吃联谊餐,日子过得不要太潇洒。

    吴宓非常讨厌教授们的种菜行为,陈岱孙开垦的两块菜地就在吴宓屋外,天天把他吵得不行——“自晨至夕,皆在宓窗外伏地种菜,宓殊厌恨之”。

    沈从文的收入也很高,但他的钱都用来买陶器和书籍了,请学生汪曾祺下馆子也只吃一碗米线。

    吴宓跟周赫煊的私交颇深,经常被梁启超拉着在清华园一起打麻将,他还被周赫煊请来做了《大公报》副刊半年多的主编。有段时间吴宓从国外归来,住在天津三乐堂整整半个月,维烈这小子跟他也是很熟的。

    一大一小,两人下馆子,足足点了三菜一汤,丰盛到近乎奢侈。

    周维烈就像是几天没吃饭的叫花子,狼吞虎咽的吃了三碗米饭,把桌上的几盘菜风卷残云般干掉,最后干脆把饭倒进菜盘里滚油水。

    吴宓摇头苦笑:“你爸也是狠心,好好的日子不过,非把你扔到昆明这鬼地方受穷。以后嘴馋了,就来找你吴叔叔,肯定让你吃饱吃好。”

    “谢谢吴叔叔,”周维烈把盘子里的最后几粒米饭夹到嘴里,擦嘴道,“我明白我爸的意思,他是让我见识一下中国的真面貌。”

    吴宓笑着说:“哟,你还挺懂大道理的。”

    周维烈道:“以前在天津和重庆的时候,爸爸也经常给我说这些,但当时都半懂不懂,现在终于切身体会到了。”

    “能体会就好,你很有前途。”吴宓点头赞许。

    周维烈说:“我正在考虑,是不是该转专业,去学物理、化学或者是机械。”

    吴宓问道:“你数学那么好,转专业做什么?”

    “数学对国家没什么用处啊,”周维烈道,“自开学以来,我们班已经有两个同学转系了,另外几个同学也有这样的打算。”

    吴宓斥责道:“谁说数学没用?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它能带动其他理工科的发展。”

    周维烈嘀咕道:“华教授也这样说,上周还给我爸写了封信告状。”

    “你现在的任务是安心学习,不要胡思乱想,知道吗?”吴宓严肃道。

    “知道了。”周维烈有些郁闷。

    吴宓不是唯一给周维烈改善伙食的,但凡条件允许,许多教授都会站出来帮忙。比如沈从文,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请周维烈下两三次馆子,或者让老婆张兆和给维烈做酒酿鸡蛋。

    酒酿鸡蛋是张兆和的拿手好菜,用朱自清的话来说,那简直是世上最鲜美的食物。

    开学第二个月,费正清作为美国特使访问西南联大。这位老兄跟周赫煊就更熟,以前但凡是来天津,费正清两口子都住在周家,还在上海周公馆住过几个星期。

    费正清得知了周维烈的情况,立即请这小子去吃大餐,还留下了200美元的红包。

    费正清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人有两种极端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一种是溺爱,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后代享受;另一种是让孩子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周赫煊先生的选择我不敢苟同,因为他的儿子正在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每天处于半饥饿状态。但不可否认,这种培养方式非常成功。我和当时只有12岁的周维烈有过一次深谈,他的思想比许多成年人更为成熟。他表示自己以前只关注数学,而进入西南联大以后,开始关注社会政治问题。或许正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转变,才会促成他后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