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咱们一起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又一个年关将近,在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江南各地,旧的秩序已经被打破,而新的秩序还在匆忙地建立当中,处处都涌动着不安和迷茫。
临海江边,一群农人翻耕完冬闲田,聚在一起聊天。自然都是些牢骚话和抱怨话。
“这圣人的心里仿佛没有装着咱们这些升斗小民啊,还是以前好,有义门方、义门杜庇护着,大家总有一条活路。”
“是啊,现在那些军户、士爵,都是些粗人,就晓得打打杀杀,根本不管咱们这些小民。”
“现在的官也不好,都闹出人命了他们也不理,只晓得捞钱,最近还派人下乡查户口查田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还能为什么?自是要多收税呗!这税无论按田收按人收,最后总是咱们这样的客户来承担……现在谁还能指望那些士爵、军户帮着咱们担待?”
“指望他们?哼,你当他们是义门方啊!”
义门方当然也不会替老百姓承担税赋,但是他们会帮着客户隐匿人口。
南宋的人口,历史在理宗朝末年,账面上只有一千多万,而到了元朝平定江南后大约十年时进行的人口统计,全国人口却多达七八千万其中绝大部分在南宋故土之上。考虑到蒙古灭宋过程中的屠杀,南宋在理宗朝末年的人口起码有七八千万之多!
由此可见,南宋末年户口隐匿问题是极其严重的。这也是陈明朝廷现在开始调查全国户口的原因南宋户部的账册实在没法看啊,全国才一千多万人,说出去谁会相信?光一个临安府就有一百多万人口了!
同时,这次清查户口也是在为“摊丁入亩”做准备。现在陈明在农村的税收种类大致上沿习宋制。大体上分为田税和役税,其中田税就是和土地挂钩的各种税收。役税则是和人口挂钩的税收,这种税收最开始时是“差役”,就是让老百姓当免费劳动力替国家做工。理论上,宋朝的大部分胥吏也是“差役”,应该是不支饷的。不过在实行过程中。这种“差役”开始逐渐演变为了“免役钱”、“免夫钱”之类的税收。
但是这一类税收的征收非常麻烦,要先给民户划等级,按照不同等级来征税,而这划分民户等级又是个良心活儿。怎么划分全看地方官和胥吏的良心。
而那些地方官和胥吏在对上江南义门的时候,都是特别有良心的。因此托庇于义门的佃户,基本上都是被隐匿起来的人口这些佃户不用缴纳“免役钱”、“免夫钱”,自然就能负担更重的田租和偿还更多的高利贷了。
可是现在,江南义门已经被砸碎砸烂。再也庇护不了下面的佃户了。
一想到很快就要缴纳“免役钱”、“免夫钱”,一张张面有菜色的朴实面孔上浮满了怨色。
“光是一个租子咱们已经交不起了,如果再多一份免役钱,只怕咱们都要去跳临海江了!”
“跳临海江也没有用,刘老三不就白死了吗?人死了,租子还得交,田也不能再种了。泼皮李前日还带着十几个军户兵上刘家去了,拉走了十八石谷子,就给刘家留下了十六石谷子……”
“十六石谷子……发送完刘老三也不知道还剩多少?刘家娘仨的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不能过的又不止是刘家,老于头。王老拐,丁一口,张大,周阿根他们五家也都被退佃了!”
说到退佃,众人都唉声叹气,租子高、役钱重、高利贷没处借,这些难关还能熬过去。但是退佃……可就真的绝了庄稼汉的活路了。
“实在不行,还是挪地方吧。”有人建议道,“去北边碰碰运气,听说北边地多人少。租子很轻,就算用田主的农具、耕马,地租也不过占收成的三成。”
“可是去北边需要路费啊!一家老小,远行千里。怎么都要几十贯吧?”
“是啊,万一到了北面租不到田怎么办?那不是挺着饿死吗?”
“那就当军户吧,去临海县里报个名,自有官府给路费,到了北面还有免费的田可以拿,而且还免税五年。”
“就怕有田没命种……”
“可是不去只有饿死!”
佃户也是要随行就市的。江南人多地少,就是佃户多土地少,租子当然重了。去到北面就是人少地多,佃户不好招,租子自然轻了。要是去了辽西、辽东,交两成地租足够了。要是再往北,也不用当什么佃户了,直接报个军户就能分150亩地,还有几百贯的路费、装备费可以拿。
可是陈圣人的土地和钱财都不好拿,那是要用性命去搏的。现在江南农村里面,敢拿性命搏富贵的人,都已经是军户了。每个县都有好几千家。剩下的农人,自然都是比较保守,比较胆小的那一类。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们是不肯离开家乡的。
众人正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方四秀才刚走过来,正听到这话,大声道:“当军户可是要上阵杀敌的?还要和鞑子去战,你们能有这本事?”
方四秀才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肩膀上还背着个包袱,手上还拄着根木棍,显然是刚刚外出回来。
“四秀才,庆元府那边怎么样?状子可递上去了?”
原来方四秀才是配刘升去浙东省省会庆元府告状的。庆元府那边有浙西省判官厅,比台州判官厅大一级,台州判官管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浙西判官。
“唉!”方四秀才只是摇摇头,也不讲什么。
“还是不受理?省里怎么都不管,难道真没有我们穷人一条活路了?”
“这个官府根本就不讲理!”
“是啊,田主退佃,逼死人命,官府问都不问,这等官府要来做甚?”
佃户们怨气更重,群起抱怨,话也说得出了格,不过这出格的话才出口,众人却已经被自己吓着了,好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四下张望起来,没有发现有军户家的人在附近,才大松口气。
如今临海一县就有三千多家军户,一百几十家士爵贵族,还有拿着士绅牌的商户好几百。
真要闹起来,一旅精锐随时可以集中起来。就算能临海这边有几万个佃户,人家也能轻轻松松推平的。况且,大明在江南的驻军很多,又不是只有临海才有军队,到时还会有大军源源不断从外地赶来的。
方四秀才也是一叹,说起了他在庆元府的见闻,“如今的江南也不止是咱们这里在闹退佃,别处也都一个样。宁海、天台、仙居、黄岩、象山、奉化、新昌、定海……各处都在闹,各处都有人死,各处的官府都不管,苦主们都到庆元府告状。省判官厅门口热闹的好像个菜市场一样,还有不少人把尸体都抬过去了!”
退佃这事儿在如今的江南,其实是挺普遍的现象!起因就是义门的瓦解和军户地主的出现和醉心科举,取得政治特权后再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的义门不同。新兴的军户地主阶级没有那样的雄心,也没有一考试上升的道路可以给他们去走。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本就是农民。在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又能用抵押土地的办法得到低息贷款的的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经营土地。
另外,陈明奉行的国策是非常有利于商业经营的。
首先,陈明的朝廷有新大陆黄金,又控制了海贸航路,因此具有强大的财力,不需要像宋朝那样大搞国有经济,到处插手商业活动,以扰乱正常的商业秩序为代价去聚敛钱财。
其次,有了新大陆黄金做后盾,天道庄作为一家拥有中央银行职能的超级银行,也在迅速壮大。使得大明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心脏,这又进一步促使了商业的繁荣。
再次,天道庄发行了大量有新大陆黄金、白银做保证的纸币。虽然保证充足,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货膨胀。
最后,陈明政权的基础是军功地主家商业士绅。因此商人的政治地位较高,他们的私人财产也比较有保障。
这几个原因叠加在一起,让陈明国内的商业活动在战争结束后陡然活跃起来,各种生意都相对好做。把农业当成一门生意来做的部分军户富农,在过去一年,大多获利丰厚。不少人想要扩大经营,因而也造成了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大量的小农成了受害者。
“那咱们怎么办?”大家听到闹事的人很多,顿时就觉得有些机会。人多力量大嘛!说不定浙东省的大官,就会出来为民做主了。
方四秀才一笑,“自然要闹!闹得越大越好!闹大了……咱们才有活路啊!”
“对,一定要闹大!”旁边立即有人附和,“闹大了,浙东的官也怕丢了乌纱帽,一准就会拿泼皮李的脑袋平民愤了!”
“泼皮李的脑袋砍不砍无所谓,”又有人道,“要紧的是不能随便退佃!”(未完待续。)
又一个年关将近,在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江南各地,旧的秩序已经被打破,而新的秩序还在匆忙地建立当中,处处都涌动着不安和迷茫。
临海江边,一群农人翻耕完冬闲田,聚在一起聊天。自然都是些牢骚话和抱怨话。
“这圣人的心里仿佛没有装着咱们这些升斗小民啊,还是以前好,有义门方、义门杜庇护着,大家总有一条活路。”
“是啊,现在那些军户、士爵,都是些粗人,就晓得打打杀杀,根本不管咱们这些小民。”
“现在的官也不好,都闹出人命了他们也不理,只晓得捞钱,最近还派人下乡查户口查田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还能为什么?自是要多收税呗!这税无论按田收按人收,最后总是咱们这样的客户来承担……现在谁还能指望那些士爵、军户帮着咱们担待?”
“指望他们?哼,你当他们是义门方啊!”
义门方当然也不会替老百姓承担税赋,但是他们会帮着客户隐匿人口。
南宋的人口,历史在理宗朝末年,账面上只有一千多万,而到了元朝平定江南后大约十年时进行的人口统计,全国人口却多达七八千万其中绝大部分在南宋故土之上。考虑到蒙古灭宋过程中的屠杀,南宋在理宗朝末年的人口起码有七八千万之多!
由此可见,南宋末年户口隐匿问题是极其严重的。这也是陈明朝廷现在开始调查全国户口的原因南宋户部的账册实在没法看啊,全国才一千多万人,说出去谁会相信?光一个临安府就有一百多万人口了!
同时,这次清查户口也是在为“摊丁入亩”做准备。现在陈明在农村的税收种类大致上沿习宋制。大体上分为田税和役税,其中田税就是和土地挂钩的各种税收。役税则是和人口挂钩的税收,这种税收最开始时是“差役”,就是让老百姓当免费劳动力替国家做工。理论上,宋朝的大部分胥吏也是“差役”,应该是不支饷的。不过在实行过程中。这种“差役”开始逐渐演变为了“免役钱”、“免夫钱”之类的税收。
但是这一类税收的征收非常麻烦,要先给民户划等级,按照不同等级来征税,而这划分民户等级又是个良心活儿。怎么划分全看地方官和胥吏的良心。
而那些地方官和胥吏在对上江南义门的时候,都是特别有良心的。因此托庇于义门的佃户,基本上都是被隐匿起来的人口这些佃户不用缴纳“免役钱”、“免夫钱”,自然就能负担更重的田租和偿还更多的高利贷了。
可是现在,江南义门已经被砸碎砸烂。再也庇护不了下面的佃户了。
一想到很快就要缴纳“免役钱”、“免夫钱”,一张张面有菜色的朴实面孔上浮满了怨色。
“光是一个租子咱们已经交不起了,如果再多一份免役钱,只怕咱们都要去跳临海江了!”
“跳临海江也没有用,刘老三不就白死了吗?人死了,租子还得交,田也不能再种了。泼皮李前日还带着十几个军户兵上刘家去了,拉走了十八石谷子,就给刘家留下了十六石谷子……”
“十六石谷子……发送完刘老三也不知道还剩多少?刘家娘仨的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不能过的又不止是刘家,老于头。王老拐,丁一口,张大,周阿根他们五家也都被退佃了!”
说到退佃,众人都唉声叹气,租子高、役钱重、高利贷没处借,这些难关还能熬过去。但是退佃……可就真的绝了庄稼汉的活路了。
“实在不行,还是挪地方吧。”有人建议道,“去北边碰碰运气,听说北边地多人少。租子很轻,就算用田主的农具、耕马,地租也不过占收成的三成。”
“可是去北边需要路费啊!一家老小,远行千里。怎么都要几十贯吧?”
“是啊,万一到了北面租不到田怎么办?那不是挺着饿死吗?”
“那就当军户吧,去临海县里报个名,自有官府给路费,到了北面还有免费的田可以拿,而且还免税五年。”
“就怕有田没命种……”
“可是不去只有饿死!”
佃户也是要随行就市的。江南人多地少,就是佃户多土地少,租子当然重了。去到北面就是人少地多,佃户不好招,租子自然轻了。要是去了辽西、辽东,交两成地租足够了。要是再往北,也不用当什么佃户了,直接报个军户就能分150亩地,还有几百贯的路费、装备费可以拿。
可是陈圣人的土地和钱财都不好拿,那是要用性命去搏的。现在江南农村里面,敢拿性命搏富贵的人,都已经是军户了。每个县都有好几千家。剩下的农人,自然都是比较保守,比较胆小的那一类。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们是不肯离开家乡的。
众人正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方四秀才刚走过来,正听到这话,大声道:“当军户可是要上阵杀敌的?还要和鞑子去战,你们能有这本事?”
方四秀才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肩膀上还背着个包袱,手上还拄着根木棍,显然是刚刚外出回来。
“四秀才,庆元府那边怎么样?状子可递上去了?”
原来方四秀才是配刘升去浙东省省会庆元府告状的。庆元府那边有浙西省判官厅,比台州判官厅大一级,台州判官管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浙西判官。
“唉!”方四秀才只是摇摇头,也不讲什么。
“还是不受理?省里怎么都不管,难道真没有我们穷人一条活路了?”
“这个官府根本就不讲理!”
“是啊,田主退佃,逼死人命,官府问都不问,这等官府要来做甚?”
佃户们怨气更重,群起抱怨,话也说得出了格,不过这出格的话才出口,众人却已经被自己吓着了,好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四下张望起来,没有发现有军户家的人在附近,才大松口气。
如今临海一县就有三千多家军户,一百几十家士爵贵族,还有拿着士绅牌的商户好几百。
真要闹起来,一旅精锐随时可以集中起来。就算能临海这边有几万个佃户,人家也能轻轻松松推平的。况且,大明在江南的驻军很多,又不是只有临海才有军队,到时还会有大军源源不断从外地赶来的。
方四秀才也是一叹,说起了他在庆元府的见闻,“如今的江南也不止是咱们这里在闹退佃,别处也都一个样。宁海、天台、仙居、黄岩、象山、奉化、新昌、定海……各处都在闹,各处都有人死,各处的官府都不管,苦主们都到庆元府告状。省判官厅门口热闹的好像个菜市场一样,还有不少人把尸体都抬过去了!”
退佃这事儿在如今的江南,其实是挺普遍的现象!起因就是义门的瓦解和军户地主的出现和醉心科举,取得政治特权后再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的义门不同。新兴的军户地主阶级没有那样的雄心,也没有一考试上升的道路可以给他们去走。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本就是农民。在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又能用抵押土地的办法得到低息贷款的的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经营土地。
另外,陈明奉行的国策是非常有利于商业经营的。
首先,陈明的朝廷有新大陆黄金,又控制了海贸航路,因此具有强大的财力,不需要像宋朝那样大搞国有经济,到处插手商业活动,以扰乱正常的商业秩序为代价去聚敛钱财。
其次,有了新大陆黄金做后盾,天道庄作为一家拥有中央银行职能的超级银行,也在迅速壮大。使得大明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心脏,这又进一步促使了商业的繁荣。
再次,天道庄发行了大量有新大陆黄金、白银做保证的纸币。虽然保证充足,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货膨胀。
最后,陈明政权的基础是军功地主家商业士绅。因此商人的政治地位较高,他们的私人财产也比较有保障。
这几个原因叠加在一起,让陈明国内的商业活动在战争结束后陡然活跃起来,各种生意都相对好做。把农业当成一门生意来做的部分军户富农,在过去一年,大多获利丰厚。不少人想要扩大经营,因而也造成了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大量的小农成了受害者。
“那咱们怎么办?”大家听到闹事的人很多,顿时就觉得有些机会。人多力量大嘛!说不定浙东省的大官,就会出来为民做主了。
方四秀才一笑,“自然要闹!闹得越大越好!闹大了……咱们才有活路啊!”
“对,一定要闹大!”旁边立即有人附和,“闹大了,浙东的官也怕丢了乌纱帽,一准就会拿泼皮李的脑袋平民愤了!”
“泼皮李的脑袋砍不砍无所谓,”又有人道,“要紧的是不能随便退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