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北疆阅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10章 北疆阅兵
“好主意。”蒋方震站起来补充道,“这是战役层面的欺骗和虚实结合,我们在战略层面也可以做文章。中央肯定还是要和俄国人交涉的,他们管他们的交涉,我们只管我们的进军,俄国人不是想搞成既成事实嘛,咱们借着两国交涉的时节,拿下库伦,也给他来个既成事实……”
“好!”大家齐声说好,此去蒙古,千里迢迢,没有半个多月,休想到库伦,有足够的时间让北京和俄国方面扯皮。
“大帅,黑龙江这一路,防御终究过于单薄,还是要增派兵马。”吉林都督,陆军第14师周羽中将发言,“我提议,请焦济世将军率部队由洮南北上,做黑龙江方面的预备队,吉林的部队做二线梯队,随时增援。”
“好好,那感情好。”夏海强去甘肃时,焦济世留守了,没捞到仗打,现在好歹也是一旅之长,很想做出点成绩来。
“这个意见很好,可行。我们重兵压境,敌人自然也不敢来袭扰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洮南还是要派部队。”秦时竹对陆尚荣说,“陆都督,要不将杜金德分离出来,重新编成一旅,番号定为第34旅进驻洮南,12师的缺额,从其它后备部队中抽调。”
“是!”
“宁夏马福祥的骑兵11旅,也要配合东南路的行动。”秦时竹对马鸿宾说,“有困难吗?”
“没有,只是……”
“军械方面,你不用担心,先从15师部领取骑枪1000杆,轻机枪10挺,子弹200万发。”
“是!”马鸿宾大喜过望。觉得叔叔当时的决策真英明,靠上了北疆国防军这棵大树,日子过得舒坦多了。
“骑11旅和15师的骑兵团组成混编单位,作为东南面的后备队,服从李春福将军的指挥。”
“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个消息,要求极端保密,不得走漏风声。”秦时竹对众人说道。“具体作战方案,由参谋部制定,并直接下发各部队,大家回去都按照预案行动。”
11月9日,北疆召开盛大的革命胜利纪念大会.
沈阳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这是典礼地主会场,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大家争相一睹庆典的热闹,现场有数架摄影机,以庆典为主题拍摄电影。
首先是革命英雄纪念碑揭幕仪式,为了纪念在辛亥革命中牺牲的英雄,经秦时竹提议。议会讨论通过,决定在沈阳市中心建立革命英雄纪念碑,并同时将场地平整,更名为人民广场。此事秦时竹有效法人民英雄纪念碑之意。但又没有那么高的比拟,毕竟辛亥革命并不等于全国人民的解放,而北疆政权也是一个地方政权罢了,从庄严和肃穆程度上来说级别还不够(等统一全国后在北京再建一座)。
革命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总共高约25米。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30.5米,南北长39.8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三面镶嵌着三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分别以为主题武装起义,山海关大战和人民踊跃支前为主题,还有一面,镌刻着在此次革命中牺牲的近3000名烈士的名字。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四个花环。
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地碑身。碑身是一块高12米、宽2.3米、厚0.8米、重达4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镌刻秦时竹题词“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秦时竹起草、议会讨论通过的祭文。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6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上午八时,庆典正式开始,随着红绸布的移开,整个纪念碑显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对此行注目礼,军人行军礼。在纪念碑前,秦时竹通过广播,朗读了祭文:“……夫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革命肇始,众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去除一人*,成我中华民国……为争取中华民主、自由、平等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读完祭文后,在秦时竹的率领下,全场群众对纪念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并默哀一分钟,追忆逝去之英烈。
九时,秦时竹宣读了表彰令,对革命以来涌现出的10位杰出人物,授予人民英雄称号……由于这一年主要是革命斗争为主,因此在名额上向军队倾斜。军队有六位代表获得此光荣称号,吴俊升作为高级军官代表、刘翼作为中级军官代表、佟麟阁作为初级军官代表、还有三位士兵,一位李宝式,属陆尚荣手下地突击队队员,乘坐飞艇突袭谘议局大楼,首先发难,打响了东北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代表秦时竹和陆尚荣两路人马;一位关之虞,新军士兵,蓝天蔚手下,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死守阵地,身负重伤,后侥幸生还,但已高度残废,代表革命开始后参加革命的其它各路军队;一位包国是,学生军出身,东北革命爆发后,千里迢迢从南方前来投奔,跟随陆尚荣入京平叛,一人手执手榴弹,抓获13个正在劫掠的北洋士兵,代表革命后新入伍之军人。
还有四人是各界代表,但也或多或少与战争有关。一位林国荣,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兼任人民党医院支部副书记,在战争中作为军医上前线,为给伤员动手术,连续三天三夜没休息。昏倒在阵地上,醒来后继续工作;
一位吴晴岚,商人出身,在革命中踊跃支持军政府,购买大量公债,公平买卖,维护了经济秩序,在得知革命军急需白布(山地战伏击毅军时用)而购遍商店还不够时。毅然将自己家里正在办丧事的白布全部捐献给革命军;
一位是孙富贵(老孙头),沈阳兵工厂工人,在革命军急需军火之际,带领大伙夜以继日地生产枪支弹药并且拒绝任何加班工资,手艺精湛,革命胜利后带出了24位熟练技工;
最后一位是程维泽,《人民日报》报社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地采访。及时发回第一手报告,鼓舞了民心、士气……
随着司仪点名,被点到者依次上台,秦时竹一个个给他们颁发了二等嘉禾章(此种嘉奖事先已呈报袁世凯同意),然后给他们依次配戴上“革命胜利”纪念章、“人民英雄”纪念章。并逐一握手表示祝贺。众人激动万分,穿着整齐地礼服,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合影,相机如实记录了这一刻的历史。台下掌声一片。群众给予了热烈的祝贺。
上午十时,阅兵式拉开帷幕。秦时竹等一干北疆要人端坐主席台,北疆国防军参谋总长兼阅兵式总指挥张绍曾中将骑着高头大马前来汇报。
先敬礼,然后张绍曾大声报告:“报告总司令,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开始!”秦时竹回礼后,大阅兵开始,此次是先分列式。再进行阅兵……
走在阅兵队列最前面地,是礼仪队,由礼仪兵抬着三面巨大地旗帜(每一面八人),最前面是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居中的是代表陆军的20星旗,殿后的是代表海军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红(在这样的场合,人民党地党旗是不适宜拿出来地)。
其次是军乐队,他们吹着嘹亮的北疆国防军军歌。踩着鼓点。通过主席台,为大典全程伴奏的音乐是国防军进行曲。由留声机通过广播播放,但上面录制的音乐其实还是军乐队吹奏出来的。
接下来通过主席台的就有点让大家瞠目结舌了,原来是一群半大的娃娃。他们是北疆各省童子军代表方阵,自秦时竹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后,北疆各省便从小学开始设立了军训制度,规定小学设立童子军,培养学生良好地纪律和军事意识。国防军地士兵复员后,有些到小学担任了体育老师,负责孩子们的活动课,同时也兼任童子军地教官。童子军并没有多少军事操练,无非是列队、走路等基本军人仪表教育一下。
执掌童子军军旗的学生走在最前面,在他身后是身着专门服装的各校童子军代表,全部是各地地优秀学生,里面还有为数寥寥,但令人眼前一亮的女童子军。据说秦时竹的孩子秦振华也在里面(可不是靠父亲的关系),秦时竹瞪大了眼睛搜索,希望能找到儿子,出席这种阅兵式,是对一个孩子地褒奖和肯定,对儿子的进步,秦时竹喜在心头。一张张面孔虽然稚气,但显得那么坚毅、刚强,这是北疆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看过童子军方阵后,学生军方阵就多少显示出了威武之气。凡是中等以上学校学生都将参加学生军队伍,特别是高等学堂学生,每年都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营实践,培养爱国精神和尚武风气,中华民族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孱弱不堪,血性在一次次地战败中消磨殆尽,重新提倡尚武风气,并非是穷兵黩武或军国主义,相反,是对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整个精神面貌的革新。
接下来两个方阵是属于警察系统的,前面一个代表普通地民警、刑警,他们身穿黑色的警服,手持锃亮的警棍,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他们是维持社会治安的基础力量;后面一个方阵,代表着是巡警和特警,特警是北疆方面的秘密,直辖于内务委员会,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但所有人都对巡警印象深刻,特别是沈阳的老百姓。在其它大城市,巡警要么步行。要么骑马,要么骑自行车,惟独在沈阳,巡警拥有轮式装甲车(全部是部队替换下来的,很多参加了山海关之战)。24辆装甲车形成一个四横纵六的方阵,整整齐齐地通过,装甲车地顶窗打开,车长向各界行军礼致意。经过实战证明。轮式装甲车其越野性能不适宜用于复杂地形,但在有良好道路条件地地方,比如城市,却是极大地威慑力量,1912地中国,轮式装甲车巷战无敌手!
宪兵同样穿着黑色的制服,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把他们和警察区别开来。警察是戴大盖帽,而宪兵戴着国防军钢盔(m56式)。在他们左手袖子的中部,用银线予以了镶边,包围着一个宪兵标识符,整个标识符呈黄色,特别明显瞩目。宪兵直属于国防军大本营。归总政治部主任管辖(总政治部还负责军内监察官和军事法庭的管理),负责纠察军人风纪和处理与军人有关的事务,在执勤时,宪兵一般都骑自行车。佩带毛瑟手枪,也被称为银轮部队。
接下来的方阵是军事院校集团,包括国防高专、航空高专和船舶高专,这是北疆国防军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不管你入校前是什么军衔,一旦成为学院生,就要佩带标志学员性质地军衔。他们打着教导总队的旗帜,由教导总队王云山准将亲自执掌。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主席台。
为加速培养合格的军官,经过研究讨论,国防高专分成速成班、短训班和标准班三种培训模式,加入速成班的学员一般是已在军队里服役,并担任军官职务,有比较丰富的战场经历和带兵经验,为了加强素质,特意抽调上来培训的军官。以半年为期;短训班的学员一般是那些前清时期在各地就读军事院校的学生(如陆军中学堂、小学堂、船舶学堂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革命爆发后各地前来投奔北疆国防军地学生军,他们有良好的基础水平。但没有真正参加过军队,故而需经历一年的培养;标准班培养时间最长,达到了3年(若是炮兵、无线电、维修、辎重、装甲、航空等专业兵种则要再延期一年),他们全部是通过了军校招生考试的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文化底子,但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更谈不上有实际经验,这些人构成了三大军事院校的主体部分,按照计划,他们在中期考核时(一般为一年半,专业兵种为两年)要下基层部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佩带准尉军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因此,他们实际上的学习时间是4年(或5年),毕业后,授予少尉军衔,特别优异地授予中尉(专业兵种一般都授予中尉)军衔。
十点三十分,北疆国防军的核心力量――步、骑兵方阵出动了,整整23个子方阵(7个步兵师,13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每个子方阵代表着一支部队。子方阵前面是军旗手,执掌代表各部队的军旗。按照规定,每个部队可以拥有三面实质意义上的军旗,一面是驻地军旗,在部队留守驻地使用,一般总是在旗杆上,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第二面是野外军旗,供部队演习、作战、行军时候使用;第三面是后备军旗,全部陈列在大本营,规定只要该部队还有一个人能到大本营举起象征本部队的军旗,该部队番号予以保留,可以得到重建机会。
在执旗手两边,是护旗手,他们腰胯指挥刀,行军礼,后面跟随着各部队接受检阅的士兵们。他们穿着北疆国防军标志性的原野灰军服(若是寒冬,则穿著名的北疆长大衣),头戴钢盔,腰部扎着牛皮武装带,足下蹬着高筒皮靴(这身装束再加军饷、个人消耗一年要花6500万),肩背沈阳式步枪(毛瑟98k),刺刀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亮……当通过主席台时,他们迅速拉开前后间距,由齐步走改为正步走,同时将肩扛的步枪迅速地转为行军队列,枪尖呈45度直刺前方,动作整齐划一,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骑兵队伍通过时,一律高举马刀,行撇刀礼。
看台上的德国教官团团长威廉上校坐在秦时竹后面,他悄声说:“请允许我祝贺巡阅使阁下,贵军有如此精锐之师,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套用中国人的话说,巡阅使必成霸业……”
第110章 北疆阅兵
“好主意。”蒋方震站起来补充道,“这是战役层面的欺骗和虚实结合,我们在战略层面也可以做文章。中央肯定还是要和俄国人交涉的,他们管他们的交涉,我们只管我们的进军,俄国人不是想搞成既成事实嘛,咱们借着两国交涉的时节,拿下库伦,也给他来个既成事实……”
“好!”大家齐声说好,此去蒙古,千里迢迢,没有半个多月,休想到库伦,有足够的时间让北京和俄国方面扯皮。
“大帅,黑龙江这一路,防御终究过于单薄,还是要增派兵马。”吉林都督,陆军第14师周羽中将发言,“我提议,请焦济世将军率部队由洮南北上,做黑龙江方面的预备队,吉林的部队做二线梯队,随时增援。”
“好好,那感情好。”夏海强去甘肃时,焦济世留守了,没捞到仗打,现在好歹也是一旅之长,很想做出点成绩来。
“这个意见很好,可行。我们重兵压境,敌人自然也不敢来袭扰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洮南还是要派部队。”秦时竹对陆尚荣说,“陆都督,要不将杜金德分离出来,重新编成一旅,番号定为第34旅进驻洮南,12师的缺额,从其它后备部队中抽调。”
“是!”
“宁夏马福祥的骑兵11旅,也要配合东南路的行动。”秦时竹对马鸿宾说,“有困难吗?”
“没有,只是……”
“军械方面,你不用担心,先从15师部领取骑枪1000杆,轻机枪10挺,子弹200万发。”
“是!”马鸿宾大喜过望。觉得叔叔当时的决策真英明,靠上了北疆国防军这棵大树,日子过得舒坦多了。
“骑11旅和15师的骑兵团组成混编单位,作为东南面的后备队,服从李春福将军的指挥。”
“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个消息,要求极端保密,不得走漏风声。”秦时竹对众人说道。“具体作战方案,由参谋部制定,并直接下发各部队,大家回去都按照预案行动。”
11月9日,北疆召开盛大的革命胜利纪念大会.
沈阳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这是典礼地主会场,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大家争相一睹庆典的热闹,现场有数架摄影机,以庆典为主题拍摄电影。
首先是革命英雄纪念碑揭幕仪式,为了纪念在辛亥革命中牺牲的英雄,经秦时竹提议。议会讨论通过,决定在沈阳市中心建立革命英雄纪念碑,并同时将场地平整,更名为人民广场。此事秦时竹有效法人民英雄纪念碑之意。但又没有那么高的比拟,毕竟辛亥革命并不等于全国人民的解放,而北疆政权也是一个地方政权罢了,从庄严和肃穆程度上来说级别还不够(等统一全国后在北京再建一座)。
革命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总共高约25米。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30.5米,南北长39.8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三面镶嵌着三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分别以为主题武装起义,山海关大战和人民踊跃支前为主题,还有一面,镌刻着在此次革命中牺牲的近3000名烈士的名字。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四个花环。
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地碑身。碑身是一块高12米、宽2.3米、厚0.8米、重达4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镌刻秦时竹题词“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秦时竹起草、议会讨论通过的祭文。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6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上午八时,庆典正式开始,随着红绸布的移开,整个纪念碑显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对此行注目礼,军人行军礼。在纪念碑前,秦时竹通过广播,朗读了祭文:“……夫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革命肇始,众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去除一人*,成我中华民国……为争取中华民主、自由、平等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读完祭文后,在秦时竹的率领下,全场群众对纪念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并默哀一分钟,追忆逝去之英烈。
九时,秦时竹宣读了表彰令,对革命以来涌现出的10位杰出人物,授予人民英雄称号……由于这一年主要是革命斗争为主,因此在名额上向军队倾斜。军队有六位代表获得此光荣称号,吴俊升作为高级军官代表、刘翼作为中级军官代表、佟麟阁作为初级军官代表、还有三位士兵,一位李宝式,属陆尚荣手下地突击队队员,乘坐飞艇突袭谘议局大楼,首先发难,打响了东北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代表秦时竹和陆尚荣两路人马;一位关之虞,新军士兵,蓝天蔚手下,为掩护大部队撤退,死守阵地,身负重伤,后侥幸生还,但已高度残废,代表革命开始后参加革命的其它各路军队;一位包国是,学生军出身,东北革命爆发后,千里迢迢从南方前来投奔,跟随陆尚荣入京平叛,一人手执手榴弹,抓获13个正在劫掠的北洋士兵,代表革命后新入伍之军人。
还有四人是各界代表,但也或多或少与战争有关。一位林国荣,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兼任人民党医院支部副书记,在战争中作为军医上前线,为给伤员动手术,连续三天三夜没休息。昏倒在阵地上,醒来后继续工作;
一位吴晴岚,商人出身,在革命中踊跃支持军政府,购买大量公债,公平买卖,维护了经济秩序,在得知革命军急需白布(山地战伏击毅军时用)而购遍商店还不够时。毅然将自己家里正在办丧事的白布全部捐献给革命军;
一位是孙富贵(老孙头),沈阳兵工厂工人,在革命军急需军火之际,带领大伙夜以继日地生产枪支弹药并且拒绝任何加班工资,手艺精湛,革命胜利后带出了24位熟练技工;
最后一位是程维泽,《人民日报》报社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地采访。及时发回第一手报告,鼓舞了民心、士气……
随着司仪点名,被点到者依次上台,秦时竹一个个给他们颁发了二等嘉禾章(此种嘉奖事先已呈报袁世凯同意),然后给他们依次配戴上“革命胜利”纪念章、“人民英雄”纪念章。并逐一握手表示祝贺。众人激动万分,穿着整齐地礼服,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合影,相机如实记录了这一刻的历史。台下掌声一片。群众给予了热烈的祝贺。
上午十时,阅兵式拉开帷幕。秦时竹等一干北疆要人端坐主席台,北疆国防军参谋总长兼阅兵式总指挥张绍曾中将骑着高头大马前来汇报。
先敬礼,然后张绍曾大声报告:“报告总司令,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开始!”秦时竹回礼后,大阅兵开始,此次是先分列式。再进行阅兵……
走在阅兵队列最前面地,是礼仪队,由礼仪兵抬着三面巨大地旗帜(每一面八人),最前面是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居中的是代表陆军的20星旗,殿后的是代表海军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红(在这样的场合,人民党地党旗是不适宜拿出来地)。
其次是军乐队,他们吹着嘹亮的北疆国防军军歌。踩着鼓点。通过主席台,为大典全程伴奏的音乐是国防军进行曲。由留声机通过广播播放,但上面录制的音乐其实还是军乐队吹奏出来的。
接下来通过主席台的就有点让大家瞠目结舌了,原来是一群半大的娃娃。他们是北疆各省童子军代表方阵,自秦时竹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后,北疆各省便从小学开始设立了军训制度,规定小学设立童子军,培养学生良好地纪律和军事意识。国防军地士兵复员后,有些到小学担任了体育老师,负责孩子们的活动课,同时也兼任童子军地教官。童子军并没有多少军事操练,无非是列队、走路等基本军人仪表教育一下。
执掌童子军军旗的学生走在最前面,在他身后是身着专门服装的各校童子军代表,全部是各地地优秀学生,里面还有为数寥寥,但令人眼前一亮的女童子军。据说秦时竹的孩子秦振华也在里面(可不是靠父亲的关系),秦时竹瞪大了眼睛搜索,希望能找到儿子,出席这种阅兵式,是对一个孩子地褒奖和肯定,对儿子的进步,秦时竹喜在心头。一张张面孔虽然稚气,但显得那么坚毅、刚强,这是北疆的未来,中国的未来……
看过童子军方阵后,学生军方阵就多少显示出了威武之气。凡是中等以上学校学生都将参加学生军队伍,特别是高等学堂学生,每年都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营实践,培养爱国精神和尚武风气,中华民族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孱弱不堪,血性在一次次地战败中消磨殆尽,重新提倡尚武风气,并非是穷兵黩武或军国主义,相反,是对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整个精神面貌的革新。
接下来两个方阵是属于警察系统的,前面一个代表普通地民警、刑警,他们身穿黑色的警服,手持锃亮的警棍,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他们是维持社会治安的基础力量;后面一个方阵,代表着是巡警和特警,特警是北疆方面的秘密,直辖于内务委员会,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但所有人都对巡警印象深刻,特别是沈阳的老百姓。在其它大城市,巡警要么步行。要么骑马,要么骑自行车,惟独在沈阳,巡警拥有轮式装甲车(全部是部队替换下来的,很多参加了山海关之战)。24辆装甲车形成一个四横纵六的方阵,整整齐齐地通过,装甲车地顶窗打开,车长向各界行军礼致意。经过实战证明。轮式装甲车其越野性能不适宜用于复杂地形,但在有良好道路条件地地方,比如城市,却是极大地威慑力量,1912地中国,轮式装甲车巷战无敌手!
宪兵同样穿着黑色的制服,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把他们和警察区别开来。警察是戴大盖帽,而宪兵戴着国防军钢盔(m56式)。在他们左手袖子的中部,用银线予以了镶边,包围着一个宪兵标识符,整个标识符呈黄色,特别明显瞩目。宪兵直属于国防军大本营。归总政治部主任管辖(总政治部还负责军内监察官和军事法庭的管理),负责纠察军人风纪和处理与军人有关的事务,在执勤时,宪兵一般都骑自行车。佩带毛瑟手枪,也被称为银轮部队。
接下来的方阵是军事院校集团,包括国防高专、航空高专和船舶高专,这是北疆国防军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不管你入校前是什么军衔,一旦成为学院生,就要佩带标志学员性质地军衔。他们打着教导总队的旗帜,由教导总队王云山准将亲自执掌。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主席台。
为加速培养合格的军官,经过研究讨论,国防高专分成速成班、短训班和标准班三种培训模式,加入速成班的学员一般是已在军队里服役,并担任军官职务,有比较丰富的战场经历和带兵经验,为了加强素质,特意抽调上来培训的军官。以半年为期;短训班的学员一般是那些前清时期在各地就读军事院校的学生(如陆军中学堂、小学堂、船舶学堂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革命爆发后各地前来投奔北疆国防军地学生军,他们有良好的基础水平。但没有真正参加过军队,故而需经历一年的培养;标准班培养时间最长,达到了3年(若是炮兵、无线电、维修、辎重、装甲、航空等专业兵种则要再延期一年),他们全部是通过了军校招生考试的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文化底子,但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更谈不上有实际经验,这些人构成了三大军事院校的主体部分,按照计划,他们在中期考核时(一般为一年半,专业兵种为两年)要下基层部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佩带准尉军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因此,他们实际上的学习时间是4年(或5年),毕业后,授予少尉军衔,特别优异地授予中尉(专业兵种一般都授予中尉)军衔。
十点三十分,北疆国防军的核心力量――步、骑兵方阵出动了,整整23个子方阵(7个步兵师,13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每个子方阵代表着一支部队。子方阵前面是军旗手,执掌代表各部队的军旗。按照规定,每个部队可以拥有三面实质意义上的军旗,一面是驻地军旗,在部队留守驻地使用,一般总是在旗杆上,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第二面是野外军旗,供部队演习、作战、行军时候使用;第三面是后备军旗,全部陈列在大本营,规定只要该部队还有一个人能到大本营举起象征本部队的军旗,该部队番号予以保留,可以得到重建机会。
在执旗手两边,是护旗手,他们腰胯指挥刀,行军礼,后面跟随着各部队接受检阅的士兵们。他们穿着北疆国防军标志性的原野灰军服(若是寒冬,则穿著名的北疆长大衣),头戴钢盔,腰部扎着牛皮武装带,足下蹬着高筒皮靴(这身装束再加军饷、个人消耗一年要花6500万),肩背沈阳式步枪(毛瑟98k),刺刀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亮……当通过主席台时,他们迅速拉开前后间距,由齐步走改为正步走,同时将肩扛的步枪迅速地转为行军队列,枪尖呈45度直刺前方,动作整齐划一,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骑兵队伍通过时,一律高举马刀,行撇刀礼。
看台上的德国教官团团长威廉上校坐在秦时竹后面,他悄声说:“请允许我祝贺巡阅使阁下,贵军有如此精锐之师,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套用中国人的话说,巡阅使必成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