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巨星 > 682.第682章 682 马太效应

682.第682章 682 马太效应

作者:七七家d猫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最早是出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所谓的马太效应,进一步解释,就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一个人取得了成功之后,后续的幸运都会随之而来,反之亦然。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富越富贫越贫。

    同样,将马太效应放在好莱坞里也是适用的。当一名导演或者演员连续取得了成功之后,所有成功都会纷杳而至,然后把握住一个个成功的机会跻身顶尖行列;而当一名导演或者演员经历了失败之后,往往事不过三,他的事业就会滑入一个低谷,然后陷入一个越来越糟糕的泥沼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广泛地分部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雨果目前显然就是马太效应中负面效果不断累积的那一方,即使是连续四部作品的成功,也依旧无法扭转媒体眼中的消极印象,不仅因为之前近三年时间的糟糕低迷,同时也是因为这四部作品的成功都是没有模式可寻的。

    “闻香识女人”、“义海雄风”、“西雅图夜未眠”、“辛德勒的名单”可以说是四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最终成功的因素也各不相同。“闻香识女人”成就的是阿尔-帕西诺,“义海雄风”借着罗德尼-金的东风,“西雅图夜未眠”是浪漫爱情喜剧,“辛德勒的名单”则是犹太人的大力支持,成功轨迹的差异,也就意味着这种成功是很难复制的。

    所以,媒体势必很难在第一时间就扭转对雨果的消极印象,再加上刚刚杀青的“低俗小说”和即将开拍的“生死时速”依旧和前面四部作品的轨迹截然不同,那么这一次媒体的消极应对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综艺”杂志对雨果的选择表示了百般不理解,“当兰开斯特选择了‘生死时速’时,这也就意味着,他愿意再次对动作电影进行尝试,这是一件好事。这位拥有和马龙-白兰度一般英俊面容、出色演技的年轻演员,同时还拥有哈里森-福特一般的矫健身手,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观看他在大屏幕上的火爆动作演出。

    但问题就在于,‘生死时速’真的是一个最佳选择吗?摄影师出身的简-德-邦特没有任何导演的经历,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凌厉的摄影风格,但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而编剧和制作人团队都是第一次担任电影制作,这实在是很难让人产生信任感。

    兰开斯特如果愿意拍摄动作电影,相信好莱坞至少可以提供他无数个剧本进行选择,现在就是动作电影的黄金年代,过去三年时间里一共诞生了三十五部同类型题材作品,而今年目前所知已经立项的动作电影至少有十九个。

    如此多的选择,有大制作也有豪华卡司,还有优秀剧本以及创新题材,但兰开斯特却选择了‘生死时速’,这个看不出任何优势、任何亮点、任何价值的作品,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这是兰开斯特在过去六个月时间之内第二次让人无法解读的选择了,上一次的‘低俗小说’还有昆汀-塔伦蒂诺值得期待,只是二十五万美元的片酬至今震惊好莱坞,让一众顶尖制作公司寻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这一次的‘生死时速’却没有任何理由了。

    凭借着连续四部作品的巨大成功,兰开斯特已经迎来了自己事业登顶的黄金机会,但面对这样的机会,他却连续两次做出了莫名其妙的选择,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让人捉摸不透。”

    从“综艺”的评论就可以看出,虽然表面是对于雨果的选择做出了各种推测各种质疑,但本质上来说,却是对“生死时速”这个剧本没有任何期待,甚至可以说是贬低了整个“生死时速”的水准,这在好莱坞里是十分常见的情况,并不稀奇。

    归根结底,“综艺”还是认为,雨果选择“生死时速”是一个很糟糕的决定。

    好莱坞业界另外一家权威媒体“好莱坞报道”也表达了和“综艺”类似的观点,不过他们的言辞更为激烈,用一种调侃嘲讽的方式发出了反问,“难道兰开斯特是在选择自杀?”

    在“好莱坞报道”看来,“兰开斯特先选择了八百万美元成本的‘低俗小说’,而后选择了两千八百万成本的‘生死时速’,似乎一夜之间,雨果就和低成本独立电影缠绵得难舍难分了。在当今电影制作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兰开斯特拒绝了六千万成本以上的所有作品邀约,一心一意地专注在低成本制作之中,这让人不禁怀疑:难道兰开斯特是放弃了事业发展吗?

    在经历了‘哈德森之鹰’等连续三部高投资作品的惨败之后,兰开斯特似乎陷入了一种恐慌的境地,他现在更加固执地坚持在低成本作品领域之中,其实就是在降低作品风险的一个举动,如果作品失败了,承受的损失也势必不会那么惨痛;但作品一旦取得了成功,这就是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毫无疑问,这可以算是一个明智的策略,但却显得束手束脚,保守而缺乏上进心,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好莱坞来说,绝对不是生存下来的最佳手段。面对挑剔的观众、麻烦的影评人和严苛的专业人士,如此保守而谨慎的选择,只会让兰开斯特身上的巨星光环逐渐黯淡。

    也许,低成本的‘生死时速’即使失败也没有大碍,但兰开斯特却忽略了另外一件事,持续参与小成本制作,只会让围绕在兰开斯特身边的星光渐渐消失,然后一点一点磨灭他成为顶尖巨星的可能。所以,也许,他正在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上。”

    “好莱坞报道”对“生死时速”没有太过苛责,但却用“自杀”这样的形容词来表示对雨果选择的不认同,其实他们聚焦的核心焦点也就是雨果没有接受一千五百万美元片酬出演大制作,放弃了一步登天成为顶尖存在的机会,这对于雨果未来事业发展都是一个致命打击。

    但换一句话说,“好莱坞报道”也和“综艺”一样,并不看好“生死时速”能够打破固定思维取得成功。

    不仅仅是“好莱坞报道”和“综艺”,“旧金山纪事报”以“兰开斯特又一次充满问号的选择,连续第二次失败?”为标题进行了撰文报道。

    “今日美国”则以“两千八百万美元投资迎来‘一千万先生’”这样具有反讽标题的新闻,对这一次“生死时速”进行了报道。

    “娱乐周刊”选择了“兰开斯特与新人导演、新人编剧、新人制片的碰撞,莽撞还是远见?”这样的标题进行了讨论,在新闻的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雨果太过急于证明自己,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只希望这一次的失败不要带来‘哈德森之鹰’式的后果。”

    之前几次交锋之中都和雨果碰撞出火花的“纽约邮报”标题十分直接,“自毁式选择,名利场迷失方向”,他们认为雨果现在对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过于有自信,选择了“生死时速”是有原因的,“低廉片酬所换来的势必是兰开斯特对剧组的话语权,布洛克和迪卡普里奥的加盟都可以看到兰开斯特的身影”,评论表示,雨果这是在逐渐朝着制片领域伸手,显示出自大狂傲的一面,连续四部作品的成功显然让雨果彻底迷失了方向,“这将会是一场灾难。”

    整体而言,专业媒体都普遍不看好“生死时速”的发展前景,甚至认为这是比“低俗小说”还要可怕的一场灾难,毕竟“生死时速”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如果票房失败了,那就是一切失败了,没有给雨果演技发挥功力的空间,也没有其他回旋的余地,票房定生死。

    当尼古拉斯-麦克伦翻阅着这些新闻报道时,不由觉得十分有趣,看着媒体同行们打着为雨果着想的旗号,然后不断向雨果狂轰乱炸,直接证实了他和雨果之间对于这些媒体的讨论和判断,这对于尼古拉斯来说,实在是别有风味的一副景象。

    这些新闻报道一个个分析得都十分给力,彷佛雨果真的面临一个十分可怕的糟糕局面一般,但尼古拉斯却是一眼就注意到了,所有媒体都没有提到“生死时速”的剧本问题。虽然目前剧组没有公布详细内容,但故事梗概就足以看出这个剧本的新意了,这也是雨果愿意选择这个剧本的最重要原因,但却偏偏被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忽略了。

    所以说,媒体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他们追逐事实,但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位置所折射出来的观点,却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具有强烈的欺骗性,即使尼古拉斯自己就是这个行业中的一员,也不由觉得兴趣盎然。

    不过,尼古拉斯注意到了一个很特别的景象,他很确定,其他媒体同行也很快就会注意到了,即使这一次注意不到,下一次也势必就会完全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