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不知道多少字了,待会去看一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请输入正文道(哲学名词)编辑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这个(假设的)东西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强名曰:道。
中文名道外文名?straight,transformation定????义哲学名词范????围天道、人道、地道提????出《道德经》分????歧生宇宙的根源之道和万物的“道”
目录
1解道存亡
2道之本(先天道)
3道之中(后天道)
4道之末(左右之道)
5简介
6体道
7概念
?道
?道与德的关系
8先秦思想
9解字
10简史
?老子论道
?道论演变
11特征
12老子思想
13外邦之道
解道存亡编辑
道,非道,亦非非道。道只是古人为了方便而使用的一个名称,简而言之,道只是一个名称,只是一个字,而不是道的本质。它本无名,可以叫它TT,也可以叫它YY,也可以叫它道。名为TT,即不是TT,名为YY,即不是YY,名为道,即不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要有道必然要有另一个产生任何一个道的根源此即为一切道的根源简称宇宙根源、而万物之道即为常道之“道”,产生宇宙一切道的根源即为“非常道”,此为表达而用的字之名,有常名即为“道”这字、无名即为“非常道”之无表达之字而无正常名。
道:分道之本,道之末(左右之道),后天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先天道亦有后天道,而道之末即为“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先天之道表现为:无中生有,有中改而变、变可异亦可无,道之本和后天道同时含左右之道合而为一,道之末的变数无穷无尽。道:无所不包、无形无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有变则正之、过而变之亦可过而不变,意思就是道在世界里是无尽的,另一个意思是道可因选取对象的不同和背景的不同而改变道的性质和所属范围。无“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之道即为该范围内的道,道的基本组成,分道之本和后天道、抽象的分为后天道、道之末和道之本。原来的道之本和后天道组成的道有所变后则为新环境的新道,新道亦分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而原道则变为道之本、新道变为后天道,如是渐进循环。道若不变即“道”没有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则为一个道、道若有任何变则此“道”变为道之本而此“变”则为道之末,道之末根据先天之道决定后天道,所以此“道”有变则先出道之末而现道之本再定后天道,后天道是道之本的表现,先天之道是后天之道的必需和根源。若能把先天道与后天道运化以至身与环境运化同一、名为得道,若能把先天之道与后天之道运化出来则为得道之一、因道之末变数在不同道中的特异性所以为“之一”。
一切道的根源和道的基本组成来看,根源产生第一个道之末、而后现先天道、第三个定后天道,另一方面拓展到道的变化情况来说、“道”产生第一个左右之道,而第二个定”新道“即新的道之本和后天道,而新道继续遇到”变化“变成又一个道,如此模式轮回,这便是全部道的变化的总体概括。这两方面的综合变化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当然老子此话是建立在以“1”为基本单位,道为根本、一为变化的基础、二为基础变化、三为全部的总体变化。
若人真要明道,先离道名,既离道名,唯有体会,既有体会,体道同一,体会已过,道之背景若有变,则体会不存,体道已同,已无同与不同,无彼无此,无我亦无道,身体自己已如此,名为得道。实得所体会而可思所变。
道之本(先天道)编辑
道之本者,自然也。自然者,它自己如此,即无一切它自己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
以此,故道经佛经,皆千说万说,无为、无住、无相、无体、无有、无无等等。只是让学者,不要以自己的心意神去改变道的运化。见如不见,闻如不闻,知如不知,觉如不觉,有而当其无,尽量减少参与,以至于我无为而道无所不为。自然而然运化以至身与自然运化同一,名为得道。
道之中(后天道)编辑
道之中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们(他们、她们)自己如此,即无我自已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
后天之道,源自先天之道,后天之道是先天之道的表现。先天之道表现为:
无中生有,有中反无。
柔弱胜刚强,以德而化,天下归。
势未成,需静守,势已成,自向前。
阴阳反复。
阴阳相合。
瓜熟蒂落。
功成身退。
等等。。。。
道之末(左右之道)编辑
道之末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他、她)自己如此,即有我与它(他、她)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使它(他、她)形成现在、过去、未来的运化。
此道者,道路之道,道理之道,人道之道,商道之道,诡道之道,孝道之道,君臣之道,知道之道,等等不可尽言。此皆人与事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
简介编辑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义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义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有名有象事物,因为那不是永恒的道。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於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是实际的存在。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管子·君臣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管子·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周易大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又是指基本规律。此外春秋时期也还有“天道”的说法,《春秋左传》即记载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天道”即天之道,特指与天象有关的自然规律。老子之道的含义在保留道的多种多样的同时。他更把道作为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时又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用,即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道家黄老之学是“推天道以明人事”;道家老庄之学为代表的道家之“道”,偏重于谈宇宙本体及万物起源的问题。所以,虽同属道家,但是侧重点不同,在哲学与美学中也具有不同的重要含意和特色美观。
以上这些有关“道”的说法,可能分别代表道的不同的含义。广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个,故老子说“独立而不改。”俗语云:“条条大路通北京。”即是说“道无不在”,无所不通。
经商有“生财之道”,企业有“经营之道”。健康有“卫生之道”,生活有“养生之道”,做人有“处世之道”,《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俗话说:“各有各的道。”可见这个“大道”与人生关系之密切。
中华道家说,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鱼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样。所以许多人生活之中,到处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自古以来,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凡是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人物,也许他不知“道”为何物,或者也许不了解中华道家,他的所作所为,一定符合于大道。
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万物、人类,何处非道之所在。“大道”之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是无所不在。身为地球人,应当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长存”。
体道编辑
“道”是宇宙的万物的始基。它是永恒、绝对的形而上存在;既超越主客观的差别,又超越时间、空间、运动和因果等经验范畴;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实在。道本身是不可描述的、没有任何属性的抽象实体,但是,人们在说她时给它附上了各种属性,如全智、全能等等。由此,便产生两种道:一个是无属性、无差别、无制限的道,称为不可说“道”这种道只可直观体显与体悟;一个是有属性、有差别、有制限的道,称为可说的“道”。恒道是绝对的实在,是万物的本原和规律;而非恒道则是经过人主观化了的恒道,是一种现象或经验的东西。“道”即是道体,是一形而上意义的实体,道体并不是孤悬独存,与世间截然分离的,”道“是超越时空等一切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道体本身所涵蕴的性质,正是世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依据。道家诸子特别强调“体道”,指的却是一种实践修养的功夫,要求践履者对道体有一切身的体悟,并就此体悟加以贯彻力行,务求通过践履的功夫令践履者把握道体的特质,且将这特质透显出来。
概念编辑
道
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老子所说的“道”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老子的论述虽然相当简洁,却已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了,这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摆脱了宗教或神化的束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起源问题和存在根据问题的大思想家。他迈开了走出宗教或神化之网的第一步,闯入了理论思维的新天地,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一个飞跃,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简言之,“道”: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二.自然规律;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道”作为世界之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一切万事万物的统一。
道与德的关系
道是“一”之上,形而上的形而无上,不可言说者,为体。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
先秦思想编辑
太极图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
《管子·君臣上》:“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曰:道,理之者也”。可见,先秦思想家已经普遍在使用“理”解释“道”。
解字编辑
从郭店简文的“道”(从“行”从“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应的“道”字。石鼓文、金文中的“道”字,“行”的中间是“首寸”(头与手)或“首止”(头与足),实属“人”形的繁化。字形而言,“道”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于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则作“导”解。
简史编辑
老子论道
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人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它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人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老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而无法言传和图示。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近似地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测和描述。老子的道论,对于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也有人说“道生一,一生二”,意思是指,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产生了本源之气,这个本源又分化为阴与阳这两种气。在这种情况下,道即是无,也就是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够定性,也就是未知的神秘的。因为道的未知特性,故越是给道下一个结论,那么就越是错误的。在“道”代指未知事物的情况下,“道生一,一生二”这句话,常被人认为“一”即指本源,这个“本源”,被许多人当作了已知的、可解释的、可定性的“道”。这个“一”所代指的道,就成为阴阳家关于道的学说,它是许许多多的道学说中的一种。
道论演变
略后于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认为,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他说的天道主要指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盈缩转化,周旋无尽的矛盾运动法则。天时于己不利时要主动退避,天时对已有利时要积极进取。范蠡受老子道论的影响,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越语下》)。他主张适时积极进取,对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道家用“精气”来说明道,把虚而无形的道看作是流布于天地之间、遍存于万物内部的“精气”。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老子曾把道表述为“冲气”,并说“其中有精”。稷下道家从唯物的方面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把道表述为无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机活力的精气。精气说对后来中国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它赋予精气以灵性,有神秘化的倾向,有唯心主义色彩。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他还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道不当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对于庄子的道,当前学术界有人认为是独立自存、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并以《庄子》书中“物物者非物”之语为根据,证明道是非物质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认为道是指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的、产生了天地万物并存在于其中的物质本体,并以《庄子》书中“通天下一气”之语为根据,说明道就是物质性的气。大多数学者认为庄子夸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并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了,否定事物之间的差别,表现为相对主义,他的道论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韩非汲取并发展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提出了关于道、德、理三者互相关系的学说,辩证地处理了它们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始,……万物之源”,是“万物之所以然”、“万物之所以成”。把道视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天地万物存在与发展的总依据。他还认为,“道”是终极范畴,是万物的普遍规律。而万物的特殊本质就是“德”,“德者,道之功”,万物的特殊规律就是“理”,道是“万物之所稽”,“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把道、德、理的关系视为物质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所著《易传》也提出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就是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一阴一阳相互转化视为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道视为无形的抽象规律,与有形的具体事物区别开来。
到宋代,张载以道为气化的过程,说“由气化,有道之名”;程颐、朱熹则以道为理,表现了气本论与理本论的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是道家提出的,后被各家学说所接受,虽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为宇宙本原、普遍规律性的代名词。它对于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规律性,起到促进作用。
特征编辑
道的客观性。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基础,道与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序的有序。“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创生了万物,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道循环往复。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它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从时间可以认识空间,从空间可以认识时间。
道对立统一。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这类似于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在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道无为。无为是道之子,它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无为的思想贯穿《道德经》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无为,转化到人身上,要求人们象道那样自然无为。他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人们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
道虚。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它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出万物,也是万物的宗主;它装载着万物,永远也装不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老子思想编辑
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从老子的家世来看,他的先辈做过太史、太卜一类的官,在身份上接近于卿大夫,属于贵族中上层。老子的原籍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但由于周王室太史一类的官职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年长后,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吏)。在这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见闻广博,熟悉旧的典章制度,通晓历史,对人世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进而形成深奥、玄妙的思想体系。
按照司马迁的记述,老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精通古代礼制而又对礼持严肃批评态度、脾气有些古怪的老者。他生活在周景王、周敬王时代,社会动荡,民心思变。他也许像许多正直的大臣一样,向周王上过治国的策论,此时的周王已没有重振王权的伟大抱负,考虑的只是如何除掉有不臣之心的王室异己,如何在各诸侯强国间巧妙周旋,以图苟且偷生。老子是个智者,当他的理想无法付诸实施时,不像有些大臣那样卷入王室的是非之争,从而招来杀身之祸。他埋头读书,接待一些像孔子一样的求学者,清谈远离现实政治的哲学命题。
老子综观历史祸福成败,融汇各种学问,创造出自己的学说。在他的思想学说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按他的话讲是一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人们把以老子为宗的学派称为道家学派。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可以转化。老子还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并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他说,一个杯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一间房子,也是因为它的“无”,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给人便利,全依赖“无”发挥它的作用。仅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惟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
《道德经》,又名《老子》,传为老子所作。虽只有五千言,其中哲理却博大精深,能参透玄机者,可称得上是得道高士。老子见周(东周)室将乱,终于骑着青牛,从洛阳往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终。
外邦之道编辑
道就是永恒的上帝。“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
词条图册
请输入正文道(哲学名词)编辑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这个(假设的)东西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强名曰:道。
中文名道外文名?straight,transformation定????义哲学名词范????围天道、人道、地道提????出《道德经》分????歧生宇宙的根源之道和万物的“道”
目录
1解道存亡
2道之本(先天道)
3道之中(后天道)
4道之末(左右之道)
5简介
6体道
7概念
?道
?道与德的关系
8先秦思想
9解字
10简史
?老子论道
?道论演变
11特征
12老子思想
13外邦之道
解道存亡编辑
道,非道,亦非非道。道只是古人为了方便而使用的一个名称,简而言之,道只是一个名称,只是一个字,而不是道的本质。它本无名,可以叫它TT,也可以叫它YY,也可以叫它道。名为TT,即不是TT,名为YY,即不是YY,名为道,即不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要有道必然要有另一个产生任何一个道的根源此即为一切道的根源简称宇宙根源、而万物之道即为常道之“道”,产生宇宙一切道的根源即为“非常道”,此为表达而用的字之名,有常名即为“道”这字、无名即为“非常道”之无表达之字而无正常名。
道:分道之本,道之末(左右之道),后天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有先天道亦有后天道,而道之末即为“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先天之道表现为:无中生有,有中改而变、变可异亦可无,道之本和后天道同时含左右之道合而为一,道之末的变数无穷无尽。道:无所不包、无形无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有变则正之、过而变之亦可过而不变,意思就是道在世界里是无尽的,另一个意思是道可因选取对象的不同和背景的不同而改变道的性质和所属范围。无“道”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之道即为该范围内的道,道的基本组成,分道之本和后天道、抽象的分为后天道、道之末和道之本。原来的道之本和后天道组成的道有所变后则为新环境的新道,新道亦分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而原道则变为道之本、新道变为后天道,如是渐进循环。道若不变即“道”没有自已的变化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则为一个道、道若有任何变则此“道”变为道之本而此“变”则为道之末,道之末根据先天之道决定后天道,所以此“道”有变则先出道之末而现道之本再定后天道,后天道是道之本的表现,先天之道是后天之道的必需和根源。若能把先天道与后天道运化以至身与环境运化同一、名为得道,若能把先天之道与后天之道运化出来则为得道之一、因道之末变数在不同道中的特异性所以为“之一”。
一切道的根源和道的基本组成来看,根源产生第一个道之末、而后现先天道、第三个定后天道,另一方面拓展到道的变化情况来说、“道”产生第一个左右之道,而第二个定”新道“即新的道之本和后天道,而新道继续遇到”变化“变成又一个道,如此模式轮回,这便是全部道的变化的总体概括。这两方面的综合变化即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当然老子此话是建立在以“1”为基本单位,道为根本、一为变化的基础、二为基础变化、三为全部的总体变化。
若人真要明道,先离道名,既离道名,唯有体会,既有体会,体道同一,体会已过,道之背景若有变,则体会不存,体道已同,已无同与不同,无彼无此,无我亦无道,身体自己已如此,名为得道。实得所体会而可思所变。
道之本(先天道)编辑
道之本者,自然也。自然者,它自己如此,即无一切它自己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
以此,故道经佛经,皆千说万说,无为、无住、无相、无体、无有、无无等等。只是让学者,不要以自己的心意神去改变道的运化。见如不见,闻如不闻,知如不知,觉如不觉,有而当其无,尽量减少参与,以至于我无为而道无所不为。自然而然运化以至身与自然运化同一,名为得道。
道之中(后天道)编辑
道之中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们(他们、她们)自己如此,即无我自已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
后天之道,源自先天之道,后天之道是先天之道的表现。先天之道表现为:
无中生有,有中反无。
柔弱胜刚强,以德而化,天下归。
势未成,需静守,势已成,自向前。
阴阳反复。
阴阳相合。
瓜熟蒂落。
功成身退。
等等。。。。
道之末(左右之道)编辑
道之末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他、她)自己如此,即有我与它(他、她)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使它(他、她)形成现在、过去、未来的运化。
此道者,道路之道,道理之道,人道之道,商道之道,诡道之道,孝道之道,君臣之道,知道之道,等等不可尽言。此皆人与事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
简介编辑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义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义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有名有象事物,因为那不是永恒的道。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於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是实际的存在。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管子·君臣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管子·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周易大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又是指基本规律。此外春秋时期也还有“天道”的说法,《春秋左传》即记载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天道”即天之道,特指与天象有关的自然规律。老子之道的含义在保留道的多种多样的同时。他更把道作为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时又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用,即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道家黄老之学是“推天道以明人事”;道家老庄之学为代表的道家之“道”,偏重于谈宇宙本体及万物起源的问题。所以,虽同属道家,但是侧重点不同,在哲学与美学中也具有不同的重要含意和特色美观。
以上这些有关“道”的说法,可能分别代表道的不同的含义。广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个,故老子说“独立而不改。”俗语云:“条条大路通北京。”即是说“道无不在”,无所不通。
经商有“生财之道”,企业有“经营之道”。健康有“卫生之道”,生活有“养生之道”,做人有“处世之道”,《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俗话说:“各有各的道。”可见这个“大道”与人生关系之密切。
中华道家说,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鱼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样。所以许多人生活之中,到处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自古以来,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凡是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人物,也许他不知“道”为何物,或者也许不了解中华道家,他的所作所为,一定符合于大道。
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万物、人类,何处非道之所在。“大道”之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是无所不在。身为地球人,应当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长存”。
体道编辑
“道”是宇宙的万物的始基。它是永恒、绝对的形而上存在;既超越主客观的差别,又超越时间、空间、运动和因果等经验范畴;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实在。道本身是不可描述的、没有任何属性的抽象实体,但是,人们在说她时给它附上了各种属性,如全智、全能等等。由此,便产生两种道:一个是无属性、无差别、无制限的道,称为不可说“道”这种道只可直观体显与体悟;一个是有属性、有差别、有制限的道,称为可说的“道”。恒道是绝对的实在,是万物的本原和规律;而非恒道则是经过人主观化了的恒道,是一种现象或经验的东西。“道”即是道体,是一形而上意义的实体,道体并不是孤悬独存,与世间截然分离的,”道“是超越时空等一切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道体本身所涵蕴的性质,正是世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依据。道家诸子特别强调“体道”,指的却是一种实践修养的功夫,要求践履者对道体有一切身的体悟,并就此体悟加以贯彻力行,务求通过践履的功夫令践履者把握道体的特质,且将这特质透显出来。
概念编辑
道
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老子所说的“道”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老子的论述虽然相当简洁,却已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了,这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摆脱了宗教或神化的束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起源问题和存在根据问题的大思想家。他迈开了走出宗教或神化之网的第一步,闯入了理论思维的新天地,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一个飞跃,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简言之,“道”: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二.自然规律;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道”作为世界之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一切万事万物的统一。
道与德的关系
道是“一”之上,形而上的形而无上,不可言说者,为体。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
先秦思想编辑
太极图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
《管子·君臣上》:“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曰:道,理之者也”。可见,先秦思想家已经普遍在使用“理”解释“道”。
解字编辑
从郭店简文的“道”(从“行”从“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应的“道”字。石鼓文、金文中的“道”字,“行”的中间是“首寸”(头与手)或“首止”(头与足),实属“人”形的繁化。字形而言,“道”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于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则作“导”解。
简史编辑
老子论道
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对于老子所说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人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它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人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老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而无法言传和图示。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近似地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对于世界的统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测和描述。老子的道论,对于后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也有人说“道生一,一生二”,意思是指,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产生了本源之气,这个本源又分化为阴与阳这两种气。在这种情况下,道即是无,也就是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够定性,也就是未知的神秘的。因为道的未知特性,故越是给道下一个结论,那么就越是错误的。在“道”代指未知事物的情况下,“道生一,一生二”这句话,常被人认为“一”即指本源,这个“本源”,被许多人当作了已知的、可解释的、可定性的“道”。这个“一”所代指的道,就成为阴阳家关于道的学说,它是许许多多的道学说中的一种。
道论演变
略后于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认为,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他说的天道主要指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盈缩转化,周旋无尽的矛盾运动法则。天时于己不利时要主动退避,天时对已有利时要积极进取。范蠡受老子道论的影响,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越语下》)。他主张适时积极进取,对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道家用“精气”来说明道,把虚而无形的道看作是流布于天地之间、遍存于万物内部的“精气”。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老子曾把道表述为“冲气”,并说“其中有精”。稷下道家从唯物的方面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把道表述为无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机活力的精气。精气说对后来中国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它赋予精气以灵性,有神秘化的倾向,有唯心主义色彩。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他还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道不当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对于庄子的道,当前学术界有人认为是独立自存、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并以《庄子》书中“物物者非物”之语为根据,证明道是非物质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认为道是指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的、产生了天地万物并存在于其中的物质本体,并以《庄子》书中“通天下一气”之语为根据,说明道就是物质性的气。大多数学者认为庄子夸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并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了,否定事物之间的差别,表现为相对主义,他的道论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韩非汲取并发展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提出了关于道、德、理三者互相关系的学说,辩证地处理了它们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始,……万物之源”,是“万物之所以然”、“万物之所以成”。把道视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天地万物存在与发展的总依据。他还认为,“道”是终极范畴,是万物的普遍规律。而万物的特殊本质就是“德”,“德者,道之功”,万物的特殊规律就是“理”,道是“万物之所稽”,“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把道、德、理的关系视为物质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所著《易传》也提出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就是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普遍规律。《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一阴一阳相互转化视为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道视为无形的抽象规律,与有形的具体事物区别开来。
到宋代,张载以道为气化的过程,说“由气化,有道之名”;程颐、朱熹则以道为理,表现了气本论与理本论的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是道家提出的,后被各家学说所接受,虽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为宇宙本原、普遍规律性的代名词。它对于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规律性,起到促进作用。
特征编辑
道的客观性。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基础,道与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序的有序。“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创生了万物,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道循环往复。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它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从时间可以认识空间,从空间可以认识时间。
道对立统一。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这类似于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在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道无为。无为是道之子,它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无为的思想贯穿《道德经》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无为,转化到人身上,要求人们象道那样自然无为。他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人们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
道虚。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它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出万物,也是万物的宗主;它装载着万物,永远也装不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老子思想编辑
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从老子的家世来看,他的先辈做过太史、太卜一类的官,在身份上接近于卿大夫,属于贵族中上层。老子的原籍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但由于周王室太史一类的官职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年长后,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吏)。在这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见闻广博,熟悉旧的典章制度,通晓历史,对人世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进而形成深奥、玄妙的思想体系。
按照司马迁的记述,老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精通古代礼制而又对礼持严肃批评态度、脾气有些古怪的老者。他生活在周景王、周敬王时代,社会动荡,民心思变。他也许像许多正直的大臣一样,向周王上过治国的策论,此时的周王已没有重振王权的伟大抱负,考虑的只是如何除掉有不臣之心的王室异己,如何在各诸侯强国间巧妙周旋,以图苟且偷生。老子是个智者,当他的理想无法付诸实施时,不像有些大臣那样卷入王室的是非之争,从而招来杀身之祸。他埋头读书,接待一些像孔子一样的求学者,清谈远离现实政治的哲学命题。
老子综观历史祸福成败,融汇各种学问,创造出自己的学说。在他的思想学说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按他的话讲是一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人们把以老子为宗的学派称为道家学派。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可以转化。老子还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并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他说,一个杯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一间房子,也是因为它的“无”,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给人便利,全依赖“无”发挥它的作用。仅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惟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
《道德经》,又名《老子》,传为老子所作。虽只有五千言,其中哲理却博大精深,能参透玄机者,可称得上是得道高士。老子见周(东周)室将乱,终于骑着青牛,从洛阳往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终。
外邦之道编辑
道就是永恒的上帝。“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
词条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