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筹建武备学堂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武备学堂中,赵朴坐在椅子上,看着稀稀落落的几个人,神色有些不自然。
在《破虏报》上,连续的宣传了几期,进行洗脑式轰炸,加大宣传力度,为的就是提升武备学堂的知名力度,办好武备学堂。
只是宣传的很好,可是实际报名的,却是阿猫阿狗,就那几个。
赵朴不由哀叹: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在后世十万青年十万兵;可是在这个时代,书生当兵,跟皇帝要饭一般,不可思议。武备学堂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可是招生情况,极度不良好,有种崩溃的感觉。
“武备学堂,大宋的第一所军校,就这样营养不良?”
赵朴心中苦涩至极,这个时代可没有军校一说。这个时代,军人都是世袭的,兵法也是老子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口口相传。像组建学堂,将一群将领,或是书生汇聚在一起,不断的讲述如何打战,怎么思考,都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
可是如今,赵朴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世人都小看赵括,说赵括,如何如何废物;其实赵朴看来,赵括还是有本事的,只是赵国势力不如秦国,白起又太强,最后才失败。若是遇到弱些的对手,还是会胜利的。
而在历史上的兵家中,白起也是属于前十的,败在这样的对手手下,输了也不可惜。
他的要求不高,不要求宋朝将领达到白起、韩信那种水准,只要他们达到及格分数就足够了。
只是看情况有些难度。
不说,武备学堂学员的整体素质,就是招生也是一个大问题。
没有数量,质量也是问题。
这个时代,没有人愿意当兵,书生当兵的更少。那些落第的书生,宁可呆在家中蹉跎岁月,过着吃软饭。啃老本的日子,也是不愿意当兵。在这个时代,当兵的受到歧视;在这个时代,书生待遇又太好;谁愿意从最高阶层进入最低阶层。
看着花名册,人数仅仅是一百个出头。
罢了,就这样凑合吧!
赵朴深吸了一口气,使心情平静了下来。
“这是试卷,发下去吧!”赵朴一挥手,身边的人将试卷分发了下来。试卷的内容,主要是答题与策论集合。二十个简单题。一个策论题。
二十个策论题。主要是问一些简单的军事问题。如,战车到骑兵的转变说明了什么?白起之死说明了什么?项羽为何会战败…………回答字数不超过二十字。
策论题是,如何抗金?
回答文字不超过一百字。
试卷有些应付,只要字写得还可以。就是及格,百分之九十九将会被录取。
这个考试本没有太大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从考生的答案中,揣摩出考生的性格。
毕竟这些考生,在未来是要掌控军队的,成为一方统帅,一旦使用不当,后患无群。当然了。在考试前,要做好政治审核,使学员根正苗红,免得金军奸细进入。
若是在某一天,发觉武备学堂中。有金军奸细存在,那就乐大发了。
翻看着试卷,看着这些回答,赵朴直发笑,有些回答太逗了。一边翻看着,赵朴一片在试卷上作着评语,在众多的试卷中,忽然发现了两个眼熟的名字,“李若虚”“虞允文”。
“是他们!”赵朴深吸了一口气。
在历史上,李若虚在岳家军中扮演着军师的角色,出谋划策,后勤补给等等,都是一等一,使岳飞在前方作战,能够安稳无忧;
而在名将凋零的时代,在完颜亮派兵南侵,势如破竹,几乎要跨过长江的时刻,虞允文出现了,在危难中力挽狂澜,挫败了金军。
虽然是文人,但都是一等一的能臣。
看着这两个人的名字,赵朴心情剧烈的起伏起来,人才终于来了。
…………
笔试之后,自然是面试了。
参加面试的考官有两个,一个是赵朴,还有一位是兵部的官员。面试的内容很简单,问一些问题,考生回答,然后给出了印象分。这位兵部的官员是负责问问题,而赵朴只是静静的听着双方回答,然后提笔作着记录。
每人面试的时间很短,大概是三五分钟就结束了。
等待了许久之后,李若虚走了进来。
赵朴看着李若虚,有些失望,这个传说中的军师,样貌太平常了,几乎可以淹没在人潮中;他的回答也是平常至极,没有特殊之处,从始至终,都是没有出奇之处。而此时的李若虚已经三十七岁了,年纪不小了,可是还没有中了进士,还在举人的位置徘徊着。
此时的他还没有出仕,虽然乡间多有才名,但是整体而言太不出色了。而他的弟弟李若水早已出仕为官,身居高位,在朝野声名显赫,相比之下身为兄长的李若虚太逊色了。
世人往往先知道李若水,然后才知李若虚。
赵朴抬笔评价道:“大器晚成!”
接着是,又是面试虞允文。
此时的虞允文还没有成器,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只是一个热血青年,谈不上足智多谋,一切尚未雕琢。
赵朴评价道:“年少可为!”
此时,不论是李若虚,还是虞允文都是尚未开发,潜力无限,还要在底层多多磨练。
…………
武备学堂,就这样开业了。
一切办理有些仓促,可是赵朴顾忌不了那么多了。时间不等人,金军不会留给他太多时间,可能三五个月后,金军就会再度杀来,那时武备学堂就得暂时歇业。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短促突击,短期的培训。
兵者,国之重器,自然不能授予他人,只能是赵朴亲自上阵,当祭酒(相当于校长)。
只有亲自养孩子,才能有感情。培养嫡系,从校长开始!
这些武备学堂的学员,此刻也是挂上了天子门生的牌子。
而宗泽当然名誉祭酒,借着这位老大人撑场面。而范仲尹乃是司业(相当于副校长),负责日常事务;而陈东,欧阳珣负责军宣工作(相当于教导主任);而王守义、李破军等人则是负责军事训练。
武备学堂,课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日常的军事训练,二是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分析,三是日常的思想教育。
再好的战术。再高深的战略。也需要底层士兵来执行。若是士兵的素质太差,战斗力太烂,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悲剧的。只有培养出战斗素质过硬的军官,才能像火种一样传播。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的底层士兵。
于是,在武备学堂的日常课程中,极为重视日常的基础训练,对于士兵的训练有些苛刻,甚至是变态。
而日常的训练,又是侧重于纪律,忍耐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课程中,日常的军事训练,占据六层时间。
而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分析。占据了一层时间。而在一层时间中,又是研究战术的时间,多于战略。在赵朴看来,大宋不缺乏高明的战略家,不缺乏深谋远虑的智者。缺少的是底层的实践者。
而剩下的思想教育,则是不断的对学员进行洗脑,不断的灌输着对金军仇恨,报仇雪恨;还有不断的灌输着忠君思想,忠于大宋,忠于皇帝陛下。毕竟这是宋朝,虽然有一丝民主思想,可是宣传民主,宣传人人平等,除了引动思想混乱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这又占据了一层的时间。
而武备学堂的教员,主要分为武教员和文教员,武教员主要是来自军中底层军官,曾经战斗在第一线,有着与金军搏杀的第一手资料;而文教员,主要是来自儒生,来自那些忠君思想浓厚的清流们。
而教学的课程,是赵朴亲自主导编制的。军事课程,主要涉及站姿、各个兵种配合、金军战术研究等等,没有太多的兵书传授,而是侧重于战列的分析,战场的权变;而文化课程,侧重于讲述五胡乱华的悲惨,汉代击退匈奴的豪壮,以及唐朝时代卧薪尝胆,击败突厥。
一切以实用为主,主要是应付眼前的危局。
至于是否会诞生少壮派,是否会诞生宋朝版的军国主义,赵朴都懒得理会,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还是顾忌眼前吧!三五个月后,宋金之战就会再度爆发,那时厮杀会更加激烈,不要再梦想一场大雪让金军退去,那是不可能的,有一但没有二。
不久之后,就是大劫,一个不慎就死翘翘了。
还是服务于眼前,解决眼前的苦难为主。
………………
武备学堂筹建的消息传播开,立时间整个朝野上下轰动了。
筹建武备学堂,朝堂众臣本来是知晓的,也没有太放在心上。筹备武备学堂,权当是临阵磨枪三分快,不快也光。学员不过数百人,教员不过一百多人,距离国子监、太学等差的很多。
只是随着武备学堂声势浩大的召开,朝堂内的文臣坐不住了。
随着汴梁被破,国子监、太学也是残破,残余的学生,不是死难于汴梁,便是逃亡。国子监、太学,此时已经不存在了。朝廷众臣多次商议重开国子监,重开太学,只是朝廷内争吵不休,重臣又忙于他事,才不了之。
而如今,武备学堂已经开了,是不是太学,国子监也该重开。
一时之间,群臣纷纷觐见,要求重开国子监,重开太学。
ps:第三更到了,太疲劳了。
在武备学堂中,赵朴坐在椅子上,看着稀稀落落的几个人,神色有些不自然。
在《破虏报》上,连续的宣传了几期,进行洗脑式轰炸,加大宣传力度,为的就是提升武备学堂的知名力度,办好武备学堂。
只是宣传的很好,可是实际报名的,却是阿猫阿狗,就那几个。
赵朴不由哀叹: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在后世十万青年十万兵;可是在这个时代,书生当兵,跟皇帝要饭一般,不可思议。武备学堂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可是招生情况,极度不良好,有种崩溃的感觉。
“武备学堂,大宋的第一所军校,就这样营养不良?”
赵朴心中苦涩至极,这个时代可没有军校一说。这个时代,军人都是世袭的,兵法也是老子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口口相传。像组建学堂,将一群将领,或是书生汇聚在一起,不断的讲述如何打战,怎么思考,都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
可是如今,赵朴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世人都小看赵括,说赵括,如何如何废物;其实赵朴看来,赵括还是有本事的,只是赵国势力不如秦国,白起又太强,最后才失败。若是遇到弱些的对手,还是会胜利的。
而在历史上的兵家中,白起也是属于前十的,败在这样的对手手下,输了也不可惜。
他的要求不高,不要求宋朝将领达到白起、韩信那种水准,只要他们达到及格分数就足够了。
只是看情况有些难度。
不说,武备学堂学员的整体素质,就是招生也是一个大问题。
没有数量,质量也是问题。
这个时代,没有人愿意当兵,书生当兵的更少。那些落第的书生,宁可呆在家中蹉跎岁月,过着吃软饭。啃老本的日子,也是不愿意当兵。在这个时代,当兵的受到歧视;在这个时代,书生待遇又太好;谁愿意从最高阶层进入最低阶层。
看着花名册,人数仅仅是一百个出头。
罢了,就这样凑合吧!
赵朴深吸了一口气,使心情平静了下来。
“这是试卷,发下去吧!”赵朴一挥手,身边的人将试卷分发了下来。试卷的内容,主要是答题与策论集合。二十个简单题。一个策论题。
二十个策论题。主要是问一些简单的军事问题。如,战车到骑兵的转变说明了什么?白起之死说明了什么?项羽为何会战败…………回答字数不超过二十字。
策论题是,如何抗金?
回答文字不超过一百字。
试卷有些应付,只要字写得还可以。就是及格,百分之九十九将会被录取。
这个考试本没有太大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从考生的答案中,揣摩出考生的性格。
毕竟这些考生,在未来是要掌控军队的,成为一方统帅,一旦使用不当,后患无群。当然了。在考试前,要做好政治审核,使学员根正苗红,免得金军奸细进入。
若是在某一天,发觉武备学堂中。有金军奸细存在,那就乐大发了。
翻看着试卷,看着这些回答,赵朴直发笑,有些回答太逗了。一边翻看着,赵朴一片在试卷上作着评语,在众多的试卷中,忽然发现了两个眼熟的名字,“李若虚”“虞允文”。
“是他们!”赵朴深吸了一口气。
在历史上,李若虚在岳家军中扮演着军师的角色,出谋划策,后勤补给等等,都是一等一,使岳飞在前方作战,能够安稳无忧;
而在名将凋零的时代,在完颜亮派兵南侵,势如破竹,几乎要跨过长江的时刻,虞允文出现了,在危难中力挽狂澜,挫败了金军。
虽然是文人,但都是一等一的能臣。
看着这两个人的名字,赵朴心情剧烈的起伏起来,人才终于来了。
…………
笔试之后,自然是面试了。
参加面试的考官有两个,一个是赵朴,还有一位是兵部的官员。面试的内容很简单,问一些问题,考生回答,然后给出了印象分。这位兵部的官员是负责问问题,而赵朴只是静静的听着双方回答,然后提笔作着记录。
每人面试的时间很短,大概是三五分钟就结束了。
等待了许久之后,李若虚走了进来。
赵朴看着李若虚,有些失望,这个传说中的军师,样貌太平常了,几乎可以淹没在人潮中;他的回答也是平常至极,没有特殊之处,从始至终,都是没有出奇之处。而此时的李若虚已经三十七岁了,年纪不小了,可是还没有中了进士,还在举人的位置徘徊着。
此时的他还没有出仕,虽然乡间多有才名,但是整体而言太不出色了。而他的弟弟李若水早已出仕为官,身居高位,在朝野声名显赫,相比之下身为兄长的李若虚太逊色了。
世人往往先知道李若水,然后才知李若虚。
赵朴抬笔评价道:“大器晚成!”
接着是,又是面试虞允文。
此时的虞允文还没有成器,还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只是一个热血青年,谈不上足智多谋,一切尚未雕琢。
赵朴评价道:“年少可为!”
此时,不论是李若虚,还是虞允文都是尚未开发,潜力无限,还要在底层多多磨练。
…………
武备学堂,就这样开业了。
一切办理有些仓促,可是赵朴顾忌不了那么多了。时间不等人,金军不会留给他太多时间,可能三五个月后,金军就会再度杀来,那时武备学堂就得暂时歇业。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短促突击,短期的培训。
兵者,国之重器,自然不能授予他人,只能是赵朴亲自上阵,当祭酒(相当于校长)。
只有亲自养孩子,才能有感情。培养嫡系,从校长开始!
这些武备学堂的学员,此刻也是挂上了天子门生的牌子。
而宗泽当然名誉祭酒,借着这位老大人撑场面。而范仲尹乃是司业(相当于副校长),负责日常事务;而陈东,欧阳珣负责军宣工作(相当于教导主任);而王守义、李破军等人则是负责军事训练。
武备学堂,课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日常的军事训练,二是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分析,三是日常的思想教育。
再好的战术。再高深的战略。也需要底层士兵来执行。若是士兵的素质太差,战斗力太烂,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悲剧的。只有培养出战斗素质过硬的军官,才能像火种一样传播。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的底层士兵。
于是,在武备学堂的日常课程中,极为重视日常的基础训练,对于士兵的训练有些苛刻,甚至是变态。
而日常的训练,又是侧重于纪律,忍耐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课程中,日常的军事训练,占据六层时间。
而军事战略与战术的分析。占据了一层时间。而在一层时间中,又是研究战术的时间,多于战略。在赵朴看来,大宋不缺乏高明的战略家,不缺乏深谋远虑的智者。缺少的是底层的实践者。
而剩下的思想教育,则是不断的对学员进行洗脑,不断的灌输着对金军仇恨,报仇雪恨;还有不断的灌输着忠君思想,忠于大宋,忠于皇帝陛下。毕竟这是宋朝,虽然有一丝民主思想,可是宣传民主,宣传人人平等,除了引动思想混乱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这又占据了一层的时间。
而武备学堂的教员,主要分为武教员和文教员,武教员主要是来自军中底层军官,曾经战斗在第一线,有着与金军搏杀的第一手资料;而文教员,主要是来自儒生,来自那些忠君思想浓厚的清流们。
而教学的课程,是赵朴亲自主导编制的。军事课程,主要涉及站姿、各个兵种配合、金军战术研究等等,没有太多的兵书传授,而是侧重于战列的分析,战场的权变;而文化课程,侧重于讲述五胡乱华的悲惨,汉代击退匈奴的豪壮,以及唐朝时代卧薪尝胆,击败突厥。
一切以实用为主,主要是应付眼前的危局。
至于是否会诞生少壮派,是否会诞生宋朝版的军国主义,赵朴都懒得理会,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还是顾忌眼前吧!三五个月后,宋金之战就会再度爆发,那时厮杀会更加激烈,不要再梦想一场大雪让金军退去,那是不可能的,有一但没有二。
不久之后,就是大劫,一个不慎就死翘翘了。
还是服务于眼前,解决眼前的苦难为主。
………………
武备学堂筹建的消息传播开,立时间整个朝野上下轰动了。
筹建武备学堂,朝堂众臣本来是知晓的,也没有太放在心上。筹备武备学堂,权当是临阵磨枪三分快,不快也光。学员不过数百人,教员不过一百多人,距离国子监、太学等差的很多。
只是随着武备学堂声势浩大的召开,朝堂内的文臣坐不住了。
随着汴梁被破,国子监、太学也是残破,残余的学生,不是死难于汴梁,便是逃亡。国子监、太学,此时已经不存在了。朝廷众臣多次商议重开国子监,重开太学,只是朝廷内争吵不休,重臣又忙于他事,才不了之。
而如今,武备学堂已经开了,是不是太学,国子监也该重开。
一时之间,群臣纷纷觐见,要求重开国子监,重开太学。
ps:第三更到了,太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