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零九章上树

七百零九章上树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祯朝人才济济,星光璀璨,让后世叹为观止。但各人有各自的特色,例如贾昌朝,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性格阴柔,可也想使国家好。若是一棍子将他打死,肯定是不对的。

    郑朗看轻范仲淹发生的庆历新政,看重范仲淹的德cāo,略有些偏差,庆历新政是不能将它一味夸大,可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不改宋朝是死,改说不定还有生的机会。

    但有的人很古怪,例如欧阳修。

    说他是文坛大家不假,可在官场上说句不好听的,在郑朗心中就是一个地道的神经病。

    除了一个范仲淹,所有大臣他都看不起,好朋友蔡京是媚臣,韩琦是小人,更不要说贾昌朝吕夷简等人。然后用他的大嘴巴与笔杆子当棍,拼命地搅,搅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

    因此招来许多大臣的憎恨。

    比如杨日严。

    那件事使欧阳修好几年不能抬头。

    仅是杨日严还不能倒欧,隐隐在杨日严倒欧过程后面还站着一个人,陈执中!生性古板安静的陈执中,根本看不起欧阳修的轻浮狂躁。于暗中隐隐地做了推动。

    欧阳修不是穿越者,否则他一定会在心里说,俺们做了什么,这是在北宋,贞cāo观念不严重,并不是后世饿者死小,失节者大的年代,大不了就与晚辈嘿咻几下,值得这么整的么?因此闻听陈执中府上三婢惨死一案,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欧阳修出手。可是赵祯朝后期最强大的武器。

    他的文笔无几人能及,写了一篇奏折,这个奏折远胜于赵抃那篇。说“见宰臣陈执中,自执政以来,不协人望,累有过恶,招致人言;而执中迁延。尚玷宰府。”

    “执中不学无识,憎爱挟情,除改差缪。取笑中外,家私秽恶,流闻道路。阿意顺旨,专事逢君,此乃诌上傲下愎戾之臣也”

    等等。

    赵祯看到欧阳修奏折后哭笑不得。

    对陈执中赵祯也隐隐有些不满,可一直在用,有赵祯的考虑。这几年首相变动很大,先是文彦博贬出朝堂,郑朗因事务去了南方,接着庞籍判到延州,梁适也贬出朝堂。前后总计三年时间,仅是首相位置上。就出现四次调动,宋朝文臣升升降降很正常,可调动得密集,也就不正常了。会严重影响政策的延伸性。

    缺少掌控大局的人,郑朗还在潭州。庞籍在西北,谁能主持这个国家大局。难不成是欧阳修吗?扯蛋也不是这么扯的。陈执中虽有种种不足,包括德cāo才能吏治等等,可多次为相,经验可以稍稍弥补这些不足。

    最后一条赵祯自己无视。虽他喜自虐,因此大臣敢于进谏。可不能所有大臣天天不办正事,专门进谏弹劾,陈执中能处理政务,也比较听自己的话,虽对陈执中不满,心中也有些不舍。

    于是做了一个宣判,让欧阳修外知蔡州,贾黯知荆南。理由很简单,奏折是奏折,比如欧阳修弹劾郑朗的奏折严格说是奏折,非是弹劾文,这个没有什么制约。欧阳修与贾黯弹劾陈执中的已不能算是奏折,而是真正的弹劾文案。

    陈执中乃是首相,只有言臣才有真正弹劾首相的权限。欧阳修是翰林学士,贾黯是知制诰,皆不是言臣。

    闻听两人补外,赵抃停下与范镇的争吵了。

    赵抃倒陈,范镇不同意,认为朝廷设御史是以防谗慝,而非使其自为谗匿,如御史台诸言臣说得是对的,那么陈执中可以诛斩。如不是,当诛御史。认为御史台小题大作,一个劲的倒相,最终会妨碍政务。倒相倒得光彩,可最后宰相能让御史台倒来倒去,成为烫手的山芋,谁来担任宰相,谁来治理国家?

    进谏重要,处理政务才是国家最终目标,这个轻重要把握住。

    真相是不是这样,谁也猜不透范镇的内心世界。

    因此知谏院与御史台发生第三次严重的对掐。两大言臣机构掐来掐去,反而将陈执中这个当事人遗忘。

    听到朝廷处分欧阳修与贾黯,孙抃又想起正事,进谏道:“窃见近日以来,一些正人贤士,纷纷引去,吕溱知徐州,蔡襄知泉州,吴奎黜知寿州,韩绛知河阳。此皆众所共惜也,又闻欧阳修知蔡州,贾黯知荆南府,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今坚欲请郡者,非它,盖因不能奉权要,万一有缓急事,陛下何从询访,何从质正,还望陛下勿使修等去职,留为羽翼,以自辅助。”

    赵祯同意。

    这是赵祯性格决定的,虽然欧阳修倒来倒去,倒得所有人测目而视,同样也倒得一些牛鬼蛇神不敢胆大妄为。这是为政的唯妙唯肖之处。

    但欧阳修这件事再度提醒赵抃。

    还是正事要紧,陈执中一日不倒,国家一日不得太平,不与范镇争辨了,只论陈执中,上奏数道奏章,看到赵祯还是无动于衷,使出刹手锏,陛下,不同意罢黜陈执中,请将俺也补外,以避陈执中。

    听到这件事,郑朗忽然想到后世,明朝,东林党。

    皇上,你庭杖俺,打得越厉害越好,俺马上就能扬名天下。外放大州比挨庭杖可轻松得多

    中间是有许多清直大臣,可无形中在走向一条更戾气的道路。

    赵抃等大臣一起相逼,赵祯投降了,出陈执中判亳州。

    倒陈大戏落幕,以文彦博为吏部尚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宣微南院使,富弼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然而赵祯让言臣弄得心中戚戚,特别是文彦博。几年前是带着争议下去的,为了文彦博,包拯与王举正同样掐得死去活来。想了想,喊来小黄门,到外面看士大夫的反应。

    小黄门回来禀报:“陛下,士大夫皆相庆朝廷得人。”

    “那就好,那就好。”赵祯抚胸道。心中也纳闷,这些大臣难道这么容易忘事,这么快就忘记文彦博是如何贬出朝堂的?但他还是不放心。正好欧阳修奏事殿上,赵祯将此事语与欧阳修,说道:“古之求相者。或得于梦卜,今朕用二相,人情如此,岂不贤于梦卜哉?”

    别的大臣能放心,唯独就怕欧阳修反对,憎恨欧阳修的人有多,可因为他的文章风满天下,和者同样有之,一旦欧阳修带头闹事,反对文彦博。马上宋朝就会出现最尴尬的一幕,无人可为首相!

    还好,欧阳修顿首称贺。

    以张昇代赵抃为御史中丞。赵抃虽好,可让赵抃折腾得赵祯寒心了,国家不能当真一个又一个首相地倒下去。索性将御史丞换了人选。

    又以庞籍代富弼判并州。庞籍入京叙职时,入对,上下齐心皆夸二相之美,赵祯心中也有些自得,就问庞籍:“朕用二相何如?”

    庞籍说:“二臣皆朝廷高选,陛下拨之。甚副天下望。”

    赵祯又道:“诚如卿言,文彦博犹多私心重也,略有不足,倒是富弼,万口一词,皆曰贤相也。”

    庞籍摇头苦笑,答道:“文彦博与臣在两府相处时久,臣知其所为,实无所私,只是恶之者抵毁之语。况且前者被谤,今当更加小心谨慎。至于富弼曾为枢密副使,却未执大政,故朝中士大夫未与之有怨,所以交口称赞,翼其进用而己,是有所图也。如果富弼以陛下爵禄树私德,则非忠臣,何足称贤。若一以公议概之,则向之誉而倾化为毁者,陛下宜所察。且陛下既知二臣之贤而用之,则当信之坚,任之久,然后可以责其成功。若是一人言进之,示几又以一人言颖之,臣恐太平之功未易卒至。”

    这几句话包含着许多道理,只是庞籍多牵涉其中,不好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说得有些隐晦。

    富弼好是好,可他没有做首相,一旦做了首相,要做事,就必然得罪人。要么就鼓励陛下你用爵禄来收买大臣。

    不是大臣不好,朝中好大臣不少,可得坚持住。动不动就罢废了,看看这几年,首相副相换了多少人,天大的本领,也不能短短一年,或者几个月就将国家大治。

    即便郑朗治理两广,花了七千万缗,朝廷竭尽全力去支持,人才,物力,要什么有什么,接近三年时间了,至今还是一个半成品。为怕误事,与政策的延续,郑朗强谏朝廷留下周沆田瑜等干吏,还不知得那一年,才能真正看到成效。

    对于欧阳修等人的做法,庞籍更加反对,昔日自己也曾做过言臣,多对事不对人,然而现在呢,整换了性质,专门对人发起攻击。但与郑朗一样,面对这个群体,庞籍不想得罪。

    庞籍还有两条未想到。

    文彦博初为首相,不知轻重,才能有了,固能尽心尽责,然而倒台后再度为相,心态不一样了。至于富弼虽贤,可是此时的富弼,还没有能力总控朝局。这说得有些玄乎,也就是富弼有担任副相之能了,做副相不错,可做首相能力欠缺了一些。

    二人为首相,也不比陈执中好到哪里。

    半斤对八两,彼此彼此。

    真正能担任首相的,赵祯心中有些忌惮,能询问却不想用,正坐在赵祯对面。

    赵祯听了沉默大半天,说道:“卿之言,善也。”

    庞籍还没有想到另外一件事。

    张贵妃死后,赵祯心情低落,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掌控能力大不如昔,脑袋清醒时很不错,脑袋不清醒时,就容易受到一些大臣的蛊惑。有一个比喻,段誉的六脉神剑。

    总的来说,这一结果,皆大欢喜,包括陈执中本人,一度时间里,他闭门思过,关在家中待罪,都不敢自去中处理政务。早走早好,省得京城里继续被这些大臣反复地喷。

    庞籍也离开京城,心中同样庆幸,若不是郑朗指拨,自己同样必落得象陈执中这样的下场。

    还有一件很高兴地的事。

    李日尊到了京城。

    他今年三十多岁,自青年时代起,就多带着将士前去前线杀敌,开疆拓土。本来不需这么急赶路的,闻听自己的老头子在升龙城遭到此打击,身体不行了,重病在床,他担心李德政会出事,国内会有变,于是匆匆忙忙一路北上,骑马急行,六月初便来到京城。

    观者如山。

    李日尊感很很羞侮,他未想过是自取的羞侮,听着京城百姓的奚落声,心中反而更加仇恨。不过他头脑很清醒,交趾完了,没几十年光景,是休想恢复了。

    于是忍辱负重,不但脸上没有什么表露,反而在驿馆对接待的宋朝官员小心地奉诚着。

    然后他就发现一件事

    笨拙。

    许多宋朝官员根本不象那个南方的宰相,表现笨拙,反应迟钝,甚至不分内外,对交趾百姓的下场表示同情之心。但大臣们表态不作数的,关健的是宋朝的皇上。于是他出了驿馆,暗中打听了一下赵祯为人。各种消息迅速反馈回来,让他隐约产生一些莫明的幻想。

    赵祯接待。

    依然表现出一位仁君的风范,并没因为他是战俘而轻视,和颜悦色安慰。马上女儿也要出嫁了,索性破例,再度封李日尊为交趾郡王,这也是宋王朝对李德政的封赏。

    李日尊心中幻想更浓重了,他做了一件事,当着宋朝君臣的面,号淘大哭。

    赵祯有些傻眼,问:“李卿,为何要哭?”

    “陛下,臣等有罪,蒙陛下恩赐,饶恕臣等犯下的重罪,可是,可是”

    “说,可是什么?”

    “天朝大军南下,将三城物资洗掠一空,连庙宇殿堂寺院都拆了,城中也未留下一点粮食布帛。”

    赵祯心中想乐,此次郑朗掳得太狠了,硬是让越李三座最大的城池变成三座鬼城。无奈,两广花费太大,可这一战花费也不小,浪费的物资武器,以及抚恤赏赐,皆是一笔不菲的钱帛。于是郑朗纵兵大掠,得到大量物资粮帛,作价近七百万缗,还有部分香料等未出售,有可能收入会更多。维持这场战争还是不够的,但在这笔收入之下,朝廷纵然津贴也不用多少钱帛了。

    于是说道:“李卿,你返回交趾之时,朕会拨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给你带回大罗城,秋后再让两广调拨五十万石粮食,援助你们交趾百姓。”

    从节度使再度封为郡王,重新给了李日尊大义,又返退这么多物资钱帛,不可谓不仁义。

    然而李日尊心中幻想更厉害了,他说道:“谢过陛下,可是,可是”

    接着继续号淘大哭。

    “还有什么要求?”赵祯脸色终于阴冷下来。

    李日尊伏在地上,未抬头,并没有看到赵祯脸色的转变,一边哭一边说道:“可是陛下,天朝大军惩戒倒也罢了,然后卷走无数军民,如今交趾十万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陛下能否饶恕他们,将他们从两广释放回去?”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