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定秦曲 > 第一五四章 《武经总要》的经验(2)

第一五四章 《武经总要》的经验(2)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武经总要》当中,有“凡”这个在某个意义上是学习《武经总要》必须要记住的内容:

    凡军行,遇敌,既缩为方阵待战(大阵具军行次门)。敌人或击我前,或击我后,进止未得者,其阵中间充,忌断绝,须速令总管部落逐方面兵相承勿断也。

    凡兵出战,每营跳荡、马军队、战锋、战驻队等分为五等,各有将领。出时先用某等兵出战,若续者益兵,则更令一等进。如此至尽五等。辎重队不得辄用。

    凡兵,每队有队头,兵须队头前引则战。次立执旗;次立左亻兼旗,在左;右亻兼旗,在右;次则队兵,分作五行,在亻兼旗后左右均立。第一行战锋七人,第二行八人,第三行九人,第四行十人,第五行十一人。五行皆解镫布列为队也。

    队皆以副队头一人执刀押后,观兵士不入阵者,斩。

    凡前无虏掠,粮不支月,不宜深入。

    凡暴寒、暴暑,虽见大利,不宜进攻。

    凡贼无故退军,不可进逐。

    凡贼守隘险,我不得前进,则易路退军以诱之。

    凡兵趋贼帐,或中道遇大城、要寨,须下之,或备之,而后过。

    凡遇敌相迎,我从直路,置贼迂路,使之力疲,可胜。

    凡前路有险阻,贼又固守,则示利诱之,潜令人取背夺之。

    凡未测彼情,虽遇羸弱,不进攻之。

    凡贼半隐半见、似警似乱,必有谋,不进攻之。

    凡贼来掠我,激怒士众,或偏师挑战者,不须应之,恐设伏陷军。

    凡贼入隘口,待十过其三,则从后促胁之。如贼惊乱,即奋兵横断之,然后战。

    凡贼出隘口来斗,候其半出,击之,左右来攻,断其进退之路,可全虏。

    凡贼队暴来掠吾苗稼牛羊者,当勿击其锐,按兵自固。候其暮去,必重掠力疲,其心亦恐,退还务速,行队不属,我则进击之。

    凡贼来震威,部伍又整,我须且择险地自固,卑词禁掠,无激其怒。贼既众又且日久,伺其懈怠,或方食时,可急击也。

    凡兵士当战,不得离队献功,恐为贼所乘。

    以上的内容可以说是避免一些“兵家大忌”的提示。

    只不过实际上这一点在宋朝时期所起到的作用都不大,更不用说是在之后的各个朝代当中的反面例子非常多。

    但是张嘉师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武经总要》当中,擒贼先擒王的观念是被提倡的:

    以寡击众夫以寡击众者,利在于出奇也。兵法所说有三焉:一曰要之于险,二曰以整击乱,三曰以日之暮。将能明此者,则可以一击十,以千击万,虽敌人甚众,则其势易覆。今列兵家旧说于后。

    凡敌众我寡,必避于易,要之于险。一人守之,千人莫向。如险厄相值,我军鼓噪卒起,彼虽众多,前徒固已惊骇,乘此击之,势却则破也。一说得丘阜林木之地,可广设旗帜,多置鼓铎,散为疑兵。敌人必分军以备我,则选精锐出奇以击之。若未得便利,且依蔽林木,疏我行队,以弓弩居前当之,伺夜晏则疾击也。

    凡小阵逢大阵,不利持久,敌意轻我,必不惮战,我宜乘利速进。敌人兵众阵大,多连延不整,金鼓之音不相闻,旌旗之色不相见,左不闻右,右不闻左,前不闻后,后不闻前。如此,我以少众并力击之,必胜矣。或敌人下营未定,布阵未集,备垒未成,法令未施,皆可疾击也。兵法又谓:敌众我寡,则作利道受围以坚众心,四向而受敌,我兵则在死地而决战也。

    凡战,敌人之众,或分为三四,或西或东,更息更战,或鼓呼而行,或静若而伏,使轻骑驰我左右,则我当候日暮而击之,使一人操炬,二人同鼓,或明或暗,或鼓或呼,或衔枚止声而疾击其两傍,冲其左右,或勇士直冲其阵,敌人虽众,其将可虏也。

    捉生凡军中立威怖敌,莫重捉生。获贼千兵,不如生擒一将。其法:择士之身手强敌者,专教以弓矢枪刀、撩钩搭索,悉使精习;马之壮健疾走,鞍勒牢密者,部为三百人,每百人为一队。若贼出小阵偏师,其将必勇,当为利以诱之,使贪功轻斗。乃以一队即近为伏,一队为直冲,一队为驻队。直冲队既入,缓则挠击,急则引去。驻队候直冲队过,直前,粗若支敌,示引走。敌见两队全走,又无傍救,必速追奔。待引贼过伏队处,即发掩伏背杀之,两队回旗应接,自成擒矣。

    如列大阵,即以三队合为一队,望阵疏或嚣处突过之,皆捉贼将。假令未获,挠之令乱,亦当奔北也。

    只不过在某个方面而言,一个军队的高层指挥的能力或者是其保护是相当高的,想要实施斩首战术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张嘉师曾经面对过项羽这个可以说是千古唯二的真猛男,一次算是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另外一次则是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旧是损失了数百人员才得到项羽的尸体……

    在面对这种在某个意义上能够一个人改变战场走势的变态,斩首战术无疑是不可行的。

    ……

    而在《武经总要》当中,有着一个比较详细的车战以及使用骑兵作战的模式:

    车战,三代用之,秦汉而下,寝以骑兵为便,故车制湮灭,世莫得详。至汉卫青击胡,以武刚车自环为营,纵骑兵出击,单于于是遁走。李陵深入胡地,猝与虏遇,众寡不敌,陵以大军为营,引士于外,千弩俱发,虏乃解去。晋马隆讨树机能,贼乘险设伏,遏绝隆前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以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遂平羌众。唐马燧亦造战车,蒙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则载兵甲,止则为营阵,或塞险以遏奔冲。

    宋咸平中,吴淑上议,复谓平原广野,胡骑焱至,苟非连车以制之,则何以御其奔突?故用车战为便,其制,取常用车,接其斯扼,驾以一牛,布为方阵,四面皆然。东西鳞次,前后栉比,车上置枪,以刃残向上,蔽革以防火攻。列士卒于外,前行持枪盾,后行持弓弩。贼至,令兵士上车,每车载四人,皆持弩。

    军阵之内数十步间,连六车或四牛,上为重屋,施强弩。贼至,击鼓为节以射之,虏不能犯,乃出骑兵以击之)。此数者,皆谓以车为卫,则非三代驰车击战之法,然自足以御敌制胜也。惟唐房击安禄山,用春秋车战之法,以车二千乘,夹以马步,贼顺风扬尘鼓噪,牛皆震骇,因缚刍纵火焚之,人畜挠败,遂遁走。此亦古今殊时,而用有利害也。则知车战之法,所以躏烁强阵,止御奔冲,行则负载粮械,止则环作营卫,其用一也,其制则不必尽同。取地之所利,与敌人之所害,或因或改,便于施用而已。其用车之要,古兵法皆具之,今列于左。

    兵法曰:用车之法,五车有一长,十车有一吏,五十车有一卒,百车有一将。

    易战之法,五车为列,前后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险战之法,车必循道,十车为一聚,二十车为一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队间三十六步,五车一长,纵横相去一里。易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八十人,八十人当一车;一车当十骑,十骑当一车。车骑者,军之武兵也,故十乘败千人,百乘乱万人。

    用车之道,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要害,逐其粮草;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遂其迹。其士须选少壮乔健,走追奔马,及驰而乘之,则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缚车旗,力可引其八石,能射前后左右便习者,名武车之士,眷之不可以不厚也。然用车之道,死地有十,胜势有八,不可不审察也。

    可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前易后险者,车之用地;陷之险阻,出而无以返者,车之绝地;圯下渐泽,黑土粘埴者,车之劳地;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地;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深堑者,车之坏地;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溃地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车之陷地。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见避。凡以车陷敌者,敌之前后,行阵未定,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坐或起,即陷之;阵坚不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三军卒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势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莫之御也。至若胡骑剽轻,以安车制之,适当其理;河朔坦平,以车骑行之,正得其便。前贤著说,皆可推用。故谓以车御侮,以骑逐利,行有所恃,止有所息,居则不可犯,动则不可失机,此用车之利。

    用骑兵法曰: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击便寇、绝粮道也。置骑之法,凡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为阵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百,队间五十步。险战之法,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

    三十骑为屯,六十骑为辈,十骑一更,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易战之法,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一车当六骑,六骑当一车。车骑者,军之兵武也,故十骑乱百人,百骑败千人。选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八尺,材必健疾,力迈伦等,能驰骑而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超越沟堑,驰上陵,逾险阻,绝大泽,涉名水,敢犯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养之不可不厚也。故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异用。若乃逆敌始至,乘乱击虚,追败离结,邀前蹑后,断敌粮道,掠其辎重,攻其关津,绝其桥梁,掩其不备,击其未整,攻其懈怠,出其不意,烧其积聚,掠其市里,空其田野,俘其子弟,此十六者,骑之所长也。加以能合能离,能寇能追;百里之期不终日,千里之赴不隔旬;倏而集,忽而散;利则击,否则回;三军既合,阵已成列,击首则应尾,备前则冲后。古之善骑者无阵不摧,此又骑之捷利也。故用骑之道,有八胜、九败。敌人始至,行阵未定,前后不属,车陷其所,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阵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疾驱而风,疾击而电,白昼而昏,数更旗鼓,变易衣服,敌人可克。敌人行阵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敌之,敌人必惧。敌人日暮,抽军翼其两傍,疾击其后,或扼其垒门,无令得交,敌人必败。敌人涉险而来,以骑绝其粮道,敌人必饥。地若平易,四面受敌,军骑合而犯之,敌人必乱。三军皆走,或翼其两傍,或犄角其前后,敌人可败,其将可擒。吾军暮归,敌来薄我,其行阵勿乱,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明举旗鼓,诱之大来,抗以强弩,或陷其两傍,或击其前后,敌将必虏。此之谓八胜也。所谓九败者,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阵,敌人伪退,以车骑反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伏我两傍,断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能往而不能反,或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泥泞,所从去者遥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深谷,丛林隐蔽,此骑之竭地也。

    左右有水,前有高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两水之傍,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

    敌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返,此骑之困地也。污潴渐泽,进退不便,此骑之患地也。

    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望之广易,进退相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败之地也,明将之所预见,拙将所以陷败,可不戒之哉?孙膑亦曰:骑战之道,以虚实为主,变化为辅也。形为佐,又有十利八害焉。一乘其未定,二掩其不固,三攻其不属,四邀其粮道,五绝其关梁,六袭其不虑,七乱其战器,八陵其恐情,九撩其未装,十追其奔散,此十利也。八害者:一,敌乘背虚,寇蹑其后;二,越阻追背,为敌所覆;三,往而无以反,入而无以出;四,所从入者隘,所回去者远;五,涧谷所在,地多林木;六,左右水火,前后山阜,土地多污泽,难以进退;八,地多沟坑,众草接茂。此八害者,皆骑士成败之机,将必习,乃可从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