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在位的皇帝一般不会太过在乎“道教”当中的身份。
但是在崇道的北宋王朝当中,在关于道教最为著名的一个事情,就是出现了一个教主道君皇帝。
这个教主道君皇帝就是被历史学家批评为北宋最大的昏君外加亡国君主的宋徽宗赵佶。
……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可能还没有哪一代帝王能够像我们的宋徽宗皇帝这样崇信道教,以至于到了最后,他给自己的称号都要叫“教主道君皇帝”。
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皇帝是人间所能达到的最高称号,已经表示着最高的等级,不能再高了。而在身为皇帝的人看来,却未必真的满足,所以有时会追逐一些自己以为更有吸引力的称呼。就好像政府官员做官做腻昧了,要去大学兼任一个“客座教授”什么的,借以表明自己不是靠溜须拍马上来的,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俗语十道九医;黄老道家的著作《黄帝内经》既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而道家隐士与道家继承者道教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了地方医疗机构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宫观,他的一个想法就是把当时先进的医疗送到基层是他作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
宋徽宗迷恋“教主”这个称号,估计也是这样心理,表明自己是“君权神授”,当上这个皇帝不是靠着遗传来的,是上天指定的皇帝。这位教主道君皇帝的神神怪怪,与他的先祖比起来毫不逊色。或者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他还是端王时,就曾经有一个道士预言“吉人当继大统”。吉人合起来,正是赵佶的佶字。
赵佶当上皇帝之后,子嗣人丁不旺。道士刘混康告诉他,京城东北角风水极佳,倘若将地势增高,皇家子嗣立即便会兴旺。徽宗下令照办,不久,宫中竟然连连诞育皇子。这样一来,徽宗对于道教更加崇信。
宋徽宗宠信的道士不少,最有名的当属林灵素。
此人深得神灵鬼怪之精髓,相貌极为奇异,最大的特点就是满嘴跑火车,而且胆子极大,口气极大,极其坚定果断。
据说,林灵素因为好酒贪杯,又没有钱,于是向人家赊账,欠多了酒账,债主前来讨债,他把热酒直接泼在了自己的脸上。结果,他一半脸干枯如骸骸,一半脸则滋润如常人。平心而论,单凭这副尊容,一般人见到,先就会拿他当半个神仙了。
而我们的教主道君皇帝本不是一般人。因此,皇帝一见到林灵素,顿时就懵了,怀疑自己真的是以前做过神仙,说谎太多了把自己也骗进去了。他疑疑惑惑地发问:“先生过去当过官吗?曾经见过我吗?”
大师林灵素见过的世面也多了,立即答道:“我往年在天上玉皇大帝那儿当差时,曾经侍奉过圣上您的大驾。”道君皇帝问道:“那段事如今我还恍惚记得。我记得你好像是骑一头青牛,那青牛如今哪儿去了?”灵素回答:“我把它寄牧在外国了,不久就会来此。”皇帝又惊又喜,不但知道了自己的前世,还找到了天上的仙伴,心里高兴死了。况且只有老子的坐骑是青牛,林灵素大师也骑青牛,看来绝对不是俗人。
林灵素大师既然第一步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再也收不住了,他像现代的催眠大师似的,唤醒了皇帝所有沉睡的前世记忆。他神神秘秘地告诉皇帝:天有九霄,神霄为最高,其办公场地叫府,上帝的大儿子是神霄府的玉清王,负责主持南方的工作,号称长生大帝君,这位神灵就是陛下您自己。
然后,林灵素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皇帝,自己就是府中那个名叫褚慧的小跟班的,如今主子下凡为帝,自己当然也要降临凡世辅佐君王。林灵素指着蔡京问皇帝: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左元仙伯呀。他讲得兴起,把满屋子的人一一指给皇帝:宰相王黼乃文华吏,而貌美如仙倍受宠爱的刘贵妃正是九华玉真安妃。童贯等一干人等也名列仙班,人人在天上有职位,都在这里一锅烩了。如此一来,搞得大家欢天喜地:怪不得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如此开心快活,闹了半天,敢情上辈子在天上就是老朋友了。
徽宗皇帝弄清楚自己的前世今生后,相当感慨。他派人宣谕有关部门;自己是上帝的大儿子,只因为怜悯中华大地到处都是外来的佛教,因此恳求上帝父亲,愿意下凡为百姓之主,令天下归于正道。
……
林灵素的事迹多见于宋人赵与时整理的林灵素传:
林灵素,初名灵噩,字岁昌。家世寒微,慕远游,至蜀,从赵升道人游数载。赵卒,得其书,秘藏之,由是善妖术,辅以五雷法。往来宿、毫、淮、泗间,乞食诸寺,僧多厌之。
政和三年,至京师,寓东太乙宫。徽宗梦赴东华帝君召游神霄宫,觉而异之,敕道录徐知常访神霄事迹。知常素不晓,告假。或告曰:“道堂有温州林道士,累言神霄,亦作《神霄诗》题壁间。”知常得之,大惊以闻。召见,上问有何木,对曰:“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上视灵噩风貌如旧识,赐名灵素,号金门羽客、通真达灵玄妙先生。赐金牌,无时入内。五年,筑通真宫以居
时宫禁多怪,命灵素治之。埋铁简长九尺于地,是怪遂绝,因建宝篆宫、太乙西宫,建仁济亭,施符水,开神霄宝篆坛;诏天下宫观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无观者以寺充,仍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像;上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皆灵素所建也,灵素被旨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丹经》、《灵篇》,删修注解。每遇初七,升座讲,听讲皆宰执、百官、三衙、亲王、中贵,士庶观者如堵,讲说三洞道经,京师士民,始化奉道矣。灵素为不一,上每以“聪明神仙”呼之。御笔赐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班上。
上思明达后,欲见之。灵素复为叶静张致太香之木,上尤异之,谓灵素曰:“昔朕到青华帝君处,获言改除魔髡,何谓也?”灵素遂纵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伽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改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有旨依奏。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十二人,并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灵素斗法。僧不胜,情愿戴冠执简。太子乞赎僧罪。有旨:“胡僧放,道坚系中国人,送开封府刺面决配,于开宝寺前令众。”
明年,京师大旱,命灵素祈雨,未应。蔡京奏其妄。上密召灵素曰:“朕诸事一听卿,且与祈三日大雨,以塞大臣之谤。”灵素请急召建昌军南丰道士王文卿(乃神霄甲子之臣兼丽部),与之同告上帝。文卿既至,执简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大喜,赐文卿神霄凝神殿侍宸。灵素眷倚日隆。
忽京城传吕洞宾访灵素,遂捻土烧香,香气直至禁中,上遣人探问,香气自通真官来。上亟乘小车到宫,见壁间有诗云:“捻上焚香事有因,世间宜假不宜真。太平无事张天觉,四海闲游吕洞宾。”京城印行,绕街叫卖,太子亦买数本进上。上大震怒,捐赏钱千缗,开封府捕之。有太学斋仆王青告首,是福州士人黄待聘令青卖,送大理勘,招待聘兄弟及外族为僧行,不喜改道,故云。有旨:斩马行街。灵素知蔡京乡人所为,上表乞归本贯,诏不允。
通真有一室,灵素人静之所,常封锁,虽驾来亦不入。京遣人廉得有黄罗大帐、金龙朱红椅桌、金龙香炉。京具奏:“请上亲往,臣当从驾。”上幸通真宫,引京至,开锁同入,无一物,粉壁明窗而已。京皇恐待罪。
宣和元年三月,京师大水临城,上令中贵同灵素登城治水,敕之,水势不退。回奏:“臣非不能治水,一者是乃天道,二青水自太子而得,但令太子拜之,可信也。”遂遣太子登城,赐御香,设四拜,水退四丈,是夜水退尽,京城之民,皆仰太子圣德。灵素遂上表乞骸骨,不允。
秋九月,全台上言灵素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灵素即时携衣被行出宫。十一月,与官祠温州居住。二年,灵素一日携所上表见太守闾丘颚,乞与缴进,及与州官亲党诀别而卒。生前自卜坟于城南山,命其随行弟子皇城使张如晦:“可掘穴深五丈,见龟蛇便下棺。”既掘不见电蛇,而深不可视,乃葬焉。靖康初,遣使监温州伐墓,不知所迹,但见乱石纵横,强进多死,遂已。
此耿延禧所作《灵素传》也。灵素本末,世不知其全,故著之。
……
而在北宋时期,道教著作的问世相当多,其中紫玄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算是北宋中后期影响力相当大的一篇道教著作。
其部分内容如下:
嗟夫!人身难得,光景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
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得终,若临歧一念有差,堕于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释老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炼以逃生死。
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其习漏未尽,则尚循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
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致命之词,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孔子极臻于性命之奥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于详者,何也?
盖欲序正人伦,施仁义礼乐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至于庄子推穷物类逍遥之性,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皆切几之。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垢之体作《参同契》,以昭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序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来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奈何没世缁黄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且今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理出两端: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如炼五芽之气,服七耀之光,注想按摩,纳清吐浊,念经持咒,箴水叱符,叩齿集神,休妻绝粮,存神闭息,运眉间之思,补脑还精,习房中之术,以至炼金石草木之类,皆易遇而难成。
以上诸法,于修身之道率多灭裂,故施力虽多,而求效莫验。若勤心苦志,日夕修持,止可以避病,免其非横。一旦不行,则前功尽弃,此乃迁延岁月,事必难成。欲望一得永得,还婴返老,而变化飞升,不亦难乎?
其中唯有闭息一法,如能忘机绝虑,即与二乘坐禅颇同。若勤而行之,可以入定出神。奈何精神属阴,不免常用迁徙之法。既未得金汞返还之道,又岂能回阳换骨,白日而飞天哉?
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元珠有象、太乙归真,都来片晌工夫,永保无穷逸乐。
至于仿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气既交,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名成功遂之时也。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着,不悟妙法之真,却怨神仙谩语。
殊不知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圣人恐泄天机,遂托数事为名。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以神气为子母,执**为铅汞,不识浮沉,宁分主宾?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
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望结成还丹,不亦远乎?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色。
又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忘行笺注,乖讹万状,不惟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劳,虽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
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因念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仆既遇真诠,安敢隐默?
罄其所得,成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
内有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乙。
续填《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在其中矣。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尽,又作为歌颂乐府及杂言等,附之卷末。
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所期同志者览之,俾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尔。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在位的皇帝一般不会太过在乎“道教”当中的身份。
但是在崇道的北宋王朝当中,在关于道教最为著名的一个事情,就是出现了一个教主道君皇帝。
这个教主道君皇帝就是被历史学家批评为北宋最大的昏君外加亡国君主的宋徽宗赵佶。
……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可能还没有哪一代帝王能够像我们的宋徽宗皇帝这样崇信道教,以至于到了最后,他给自己的称号都要叫“教主道君皇帝”。
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皇帝是人间所能达到的最高称号,已经表示着最高的等级,不能再高了。而在身为皇帝的人看来,却未必真的满足,所以有时会追逐一些自己以为更有吸引力的称呼。就好像政府官员做官做腻昧了,要去大学兼任一个“客座教授”什么的,借以表明自己不是靠溜须拍马上来的,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俗语十道九医;黄老道家的著作《黄帝内经》既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而道家隐士与道家继承者道教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了地方医疗机构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宫观,他的一个想法就是把当时先进的医疗送到基层是他作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
宋徽宗迷恋“教主”这个称号,估计也是这样心理,表明自己是“君权神授”,当上这个皇帝不是靠着遗传来的,是上天指定的皇帝。这位教主道君皇帝的神神怪怪,与他的先祖比起来毫不逊色。或者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他还是端王时,就曾经有一个道士预言“吉人当继大统”。吉人合起来,正是赵佶的佶字。
赵佶当上皇帝之后,子嗣人丁不旺。道士刘混康告诉他,京城东北角风水极佳,倘若将地势增高,皇家子嗣立即便会兴旺。徽宗下令照办,不久,宫中竟然连连诞育皇子。这样一来,徽宗对于道教更加崇信。
宋徽宗宠信的道士不少,最有名的当属林灵素。
此人深得神灵鬼怪之精髓,相貌极为奇异,最大的特点就是满嘴跑火车,而且胆子极大,口气极大,极其坚定果断。
据说,林灵素因为好酒贪杯,又没有钱,于是向人家赊账,欠多了酒账,债主前来讨债,他把热酒直接泼在了自己的脸上。结果,他一半脸干枯如骸骸,一半脸则滋润如常人。平心而论,单凭这副尊容,一般人见到,先就会拿他当半个神仙了。
而我们的教主道君皇帝本不是一般人。因此,皇帝一见到林灵素,顿时就懵了,怀疑自己真的是以前做过神仙,说谎太多了把自己也骗进去了。他疑疑惑惑地发问:“先生过去当过官吗?曾经见过我吗?”
大师林灵素见过的世面也多了,立即答道:“我往年在天上玉皇大帝那儿当差时,曾经侍奉过圣上您的大驾。”道君皇帝问道:“那段事如今我还恍惚记得。我记得你好像是骑一头青牛,那青牛如今哪儿去了?”灵素回答:“我把它寄牧在外国了,不久就会来此。”皇帝又惊又喜,不但知道了自己的前世,还找到了天上的仙伴,心里高兴死了。况且只有老子的坐骑是青牛,林灵素大师也骑青牛,看来绝对不是俗人。
林灵素大师既然第一步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再也收不住了,他像现代的催眠大师似的,唤醒了皇帝所有沉睡的前世记忆。他神神秘秘地告诉皇帝:天有九霄,神霄为最高,其办公场地叫府,上帝的大儿子是神霄府的玉清王,负责主持南方的工作,号称长生大帝君,这位神灵就是陛下您自己。
然后,林灵素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皇帝,自己就是府中那个名叫褚慧的小跟班的,如今主子下凡为帝,自己当然也要降临凡世辅佐君王。林灵素指着蔡京问皇帝: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左元仙伯呀。他讲得兴起,把满屋子的人一一指给皇帝:宰相王黼乃文华吏,而貌美如仙倍受宠爱的刘贵妃正是九华玉真安妃。童贯等一干人等也名列仙班,人人在天上有职位,都在这里一锅烩了。如此一来,搞得大家欢天喜地:怪不得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如此开心快活,闹了半天,敢情上辈子在天上就是老朋友了。
徽宗皇帝弄清楚自己的前世今生后,相当感慨。他派人宣谕有关部门;自己是上帝的大儿子,只因为怜悯中华大地到处都是外来的佛教,因此恳求上帝父亲,愿意下凡为百姓之主,令天下归于正道。
……
林灵素的事迹多见于宋人赵与时整理的林灵素传:
林灵素,初名灵噩,字岁昌。家世寒微,慕远游,至蜀,从赵升道人游数载。赵卒,得其书,秘藏之,由是善妖术,辅以五雷法。往来宿、毫、淮、泗间,乞食诸寺,僧多厌之。
政和三年,至京师,寓东太乙宫。徽宗梦赴东华帝君召游神霄宫,觉而异之,敕道录徐知常访神霄事迹。知常素不晓,告假。或告曰:“道堂有温州林道士,累言神霄,亦作《神霄诗》题壁间。”知常得之,大惊以闻。召见,上问有何木,对曰:“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上视灵噩风貌如旧识,赐名灵素,号金门羽客、通真达灵玄妙先生。赐金牌,无时入内。五年,筑通真宫以居
时宫禁多怪,命灵素治之。埋铁简长九尺于地,是怪遂绝,因建宝篆宫、太乙西宫,建仁济亭,施符水,开神霄宝篆坛;诏天下宫观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无观者以寺充,仍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像;上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皆灵素所建也,灵素被旨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丹经》、《灵篇》,删修注解。每遇初七,升座讲,听讲皆宰执、百官、三衙、亲王、中贵,士庶观者如堵,讲说三洞道经,京师士民,始化奉道矣。灵素为不一,上每以“聪明神仙”呼之。御笔赐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班上。
上思明达后,欲见之。灵素复为叶静张致太香之木,上尤异之,谓灵素曰:“昔朕到青华帝君处,获言改除魔髡,何谓也?”灵素遂纵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伽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改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有旨依奏。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十二人,并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灵素斗法。僧不胜,情愿戴冠执简。太子乞赎僧罪。有旨:“胡僧放,道坚系中国人,送开封府刺面决配,于开宝寺前令众。”
明年,京师大旱,命灵素祈雨,未应。蔡京奏其妄。上密召灵素曰:“朕诸事一听卿,且与祈三日大雨,以塞大臣之谤。”灵素请急召建昌军南丰道士王文卿(乃神霄甲子之臣兼丽部),与之同告上帝。文卿既至,执简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大喜,赐文卿神霄凝神殿侍宸。灵素眷倚日隆。
忽京城传吕洞宾访灵素,遂捻土烧香,香气直至禁中,上遣人探问,香气自通真官来。上亟乘小车到宫,见壁间有诗云:“捻上焚香事有因,世间宜假不宜真。太平无事张天觉,四海闲游吕洞宾。”京城印行,绕街叫卖,太子亦买数本进上。上大震怒,捐赏钱千缗,开封府捕之。有太学斋仆王青告首,是福州士人黄待聘令青卖,送大理勘,招待聘兄弟及外族为僧行,不喜改道,故云。有旨:斩马行街。灵素知蔡京乡人所为,上表乞归本贯,诏不允。
通真有一室,灵素人静之所,常封锁,虽驾来亦不入。京遣人廉得有黄罗大帐、金龙朱红椅桌、金龙香炉。京具奏:“请上亲往,臣当从驾。”上幸通真宫,引京至,开锁同入,无一物,粉壁明窗而已。京皇恐待罪。
宣和元年三月,京师大水临城,上令中贵同灵素登城治水,敕之,水势不退。回奏:“臣非不能治水,一者是乃天道,二青水自太子而得,但令太子拜之,可信也。”遂遣太子登城,赐御香,设四拜,水退四丈,是夜水退尽,京城之民,皆仰太子圣德。灵素遂上表乞骸骨,不允。
秋九月,全台上言灵素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灵素即时携衣被行出宫。十一月,与官祠温州居住。二年,灵素一日携所上表见太守闾丘颚,乞与缴进,及与州官亲党诀别而卒。生前自卜坟于城南山,命其随行弟子皇城使张如晦:“可掘穴深五丈,见龟蛇便下棺。”既掘不见电蛇,而深不可视,乃葬焉。靖康初,遣使监温州伐墓,不知所迹,但见乱石纵横,强进多死,遂已。
此耿延禧所作《灵素传》也。灵素本末,世不知其全,故著之。
……
而在北宋时期,道教著作的问世相当多,其中紫玄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算是北宋中后期影响力相当大的一篇道教著作。
其部分内容如下:
嗟夫!人身难得,光景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
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得终,若临歧一念有差,堕于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释老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炼以逃生死。
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其习漏未尽,则尚循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
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致命之词,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孔子极臻于性命之奥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于详者,何也?
盖欲序正人伦,施仁义礼乐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至于庄子推穷物类逍遥之性,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皆切几之。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垢之体作《参同契》,以昭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序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来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奈何没世缁黄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且今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理出两端: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如炼五芽之气,服七耀之光,注想按摩,纳清吐浊,念经持咒,箴水叱符,叩齿集神,休妻绝粮,存神闭息,运眉间之思,补脑还精,习房中之术,以至炼金石草木之类,皆易遇而难成。
以上诸法,于修身之道率多灭裂,故施力虽多,而求效莫验。若勤心苦志,日夕修持,止可以避病,免其非横。一旦不行,则前功尽弃,此乃迁延岁月,事必难成。欲望一得永得,还婴返老,而变化飞升,不亦难乎?
其中唯有闭息一法,如能忘机绝虑,即与二乘坐禅颇同。若勤而行之,可以入定出神。奈何精神属阴,不免常用迁徙之法。既未得金汞返还之道,又岂能回阳换骨,白日而飞天哉?
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元珠有象、太乙归真,都来片晌工夫,永保无穷逸乐。
至于仿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气既交,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名成功遂之时也。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着,不悟妙法之真,却怨神仙谩语。
殊不知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圣人恐泄天机,遂托数事为名。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以神气为子母,执**为铅汞,不识浮沉,宁分主宾?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
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望结成还丹,不亦远乎?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色。
又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忘行笺注,乖讹万状,不惟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劳,虽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
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因念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仆既遇真诠,安敢隐默?
罄其所得,成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
内有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乙。
续填《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在其中矣。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尽,又作为歌颂乐府及杂言等,附之卷末。
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所期同志者览之,俾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