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历史最强的军舰建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敌舰队的再次重组,花费的不过是西班牙两年左右的时间。
而这很明显也算是西班牙当时国力强盛的表现。因为即使是当时的战船不如金属战舰那般需要更多地科技以及人力来建造。但是相对于整体环境的科技发展,木质的大型战船严格来说制作出来的需求无疑是比起后世的军舰要更多。
而在某一方面而言,无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亦或者是西班牙帝国在恢复大型舰队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光辉点,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个国家或者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雄踞世界第一海上军事力量的英国,都无法比后世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造船业那么疯狂。
而严格来说,二战时期的美国所建造出来的军舰,才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
后世有人做出一个相关统计,那就是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算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国共建成下水的航母具体数量如下:
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22艘,中途岛级舰队航母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塞班级轻型航母1艘,博格级护航航母45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8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50艘,以上共有重型的舰队航母24艘、轻型航母10艘、护航航母113艘,总计147艘。
如果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起算,应再加上约克城级大型航母大黄蜂号、护航航母长滩级两艘、桑加蒙号护航航母。则以上共151艘。这是许多权威资料都引用的数据。
如果把基本在二战时间建造而在日本投降后不久下水的航母也算上,应再加上大型航母埃塞克斯级两艘、轻型航母塞班级1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艘。
综上所述,广义上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
而其他种类的军舰建造数量如下: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49艘驱逐舰,498艘护卫舰。
在这个数量上事实上还不足以说明什么,但是从一方面的数据而言,则是可以看出美国工业实力的强大。
……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可以说是美国在二战中最为主力的航空母舰型号。
美国的战史学家大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在太平洋战争中海军航空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中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则起了显著作用。给美国海军航空兵注入了机动性、持久力和攻击力,使盟国海军从日本海军手中夺取了太平洋的制海权,确保了盟军部队直逼日本本土,最终击败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己有5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战列舰仍被视为海上力量的中坚,航空母舰只是一种海上浮动机场,从上面起降侦察机和尚未证明其威力的攻击机。舰载航空兵的战略、战术以及它的作用还依然处于理论性争论之中。
随着欧洲战事的爆发和日本扩张与美国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国深感有加强航空母舰建造的必要,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1940年6月通过“舰队扩大法案”,“两洋海军法案”,计划于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但到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却只有5艘开工。珍珠港事件导致了美国海军战略思想的彻底变化。残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了抗击兵力。
这时,美国人才感到航空母舰数量的不足。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胡蜂”号和“大黄蜂”号在1942年相继战沉,在一段时间内,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剩下的航空母舰屈指可数。
在此情况下,美国国会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母的决定:优先建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1942年财年再提供10艘、1943年财年提供3艘、1944年提供6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早在1937年约克城级开始服役时,当时正在设计中的新式舰载机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要求海军建造更大型、更有效和具有更好防护的航空母舰。1930年代未,在设计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时其标准排水量被确定为20000吨。
然而,美国海军对该级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有较大的飞行甲板,以便额外搭载1个舰载机中队;2,储备更多的航空汽油;3、增加装甲列板厚度:沿吃水线处增至101.6毫米,主要舱壁增至76.2毫米;4、推进系统的功率增至15万轴马力,以达到30节航速的设计要求;5、增加机库甲板面积,以便储备更多的飞机部件和引擎等;6、增加舰上的防御武器。显然,这些要求是无法在一艘标准排水量仅为20000吨的舰体内实现的。
埃塞克斯号的设计方案以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蓝本,至1940年已经历了6次改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为27500吨,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吸取了先前各级航母的优点,舰型为约克城级的扩大改进型。
舰体长宽比为8∶1。在飞行甲板前部和中后部设有升降机,另在甲板左侧舷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机,使其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拦阻系统在舰尾与舰首各设有一组拦阻索,能阻拦降落重量达5.4吨的舰载机。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较约克城级有了改进。
水下、水平防护和对空火力都有所加强。主要包括:舰体分隔更多的水密舱室,这种结构使该级舰中的某些舰只在战争中虽屡遭重创,但没有一艘被击沉。
舰上127毫米高炮12门,但只有2部mk37型指挥仪,这表明仅有部分武器可用雷达控制;此外还装有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其数量则因舰而异。考虑军舰要在太平洋水域活动,提高了续航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订购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设计上稍有改进,改进舰首形状,比原埃塞克斯级长3.63米。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规模充分反映了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太平洋战争之初,美国就决定集中力量按照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从而使造船厂能够采用流水线作业。
此外,在诸如钢型和钢板、舰上设备、机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高射武器的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制造127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由此,该级航母的建造周期极大地缩短了,有几艘只用了14-16个月便建成服役。
……
而除了航母之外,战列舰的建造也算是体现美国工业能力的表现。
而严格来说,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战列舰大致上是印第安纳号战列舰之后的bb编制。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1939年始建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美国海军目前为止倒数第二级战列舰。
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位、火力不变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可能的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装甲防护。南达科他级的设计方案被定为“1939式战列舰”。南达科他级保持与北卡罗来纳级相同的最大舰宽,减少舰体水线长度,以节省结构重量。精心设计了船型,采用球鼻型舰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机功率以保持27节的航速。增加甲板装甲厚度以及加大侧舷装甲带的倾斜角度,提高装甲区抗攻击能力。将副炮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拥有单个烟囱是在外形上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最明显的区别。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
该级舰建造计划于1938年5月批准,共建造四艘,于1942年间陆续服役。南达科他号(bb-57)42年3月服役;印第安那号(bb-58)42年4月服役;马萨诸塞号(bb-59)42年5月12服役;亚拉巴马号(bb-60)42年8月服役。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多用做为航空母舰编队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使用,南达科他级被编入航空母舰编队,利用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为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与支援两栖作战。1942年11月14日南达科他号与华盛顿号战列舰和日海军雾岛号战列舰编队遭遇,结果南达科他号虽损伤严重,但是舰体并没有大的损坏,仍以20节的航速脱离战场,大修62天,换掉一门主炮,防护能力经受住了考验。麻萨诸塞号1942年11月参加了北非的登陆行动,炮击停泊在卡萨布兰卡的法国战列舰jeanbart号,使其丧失了战斗力。
战后1947年该级舰开始陆续退役,编入预备役。1962年正式从海军除名。南达科他号、印第安那号买给船厂拆毁。麻萨诸塞号、亚拉巴马号分别被马萨诸塞州、亚拉巴马州买下,作为纪念馆保存起来。
而在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之后,则是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个生产出来的型号的战列舰,衣阿华级战列舰。
1938年5月,美国海军确定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后续的4.5万吨级新型高速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考虑到进行大西洋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调动,受巴拿马运河船闸限制,采用限制船体最大宽度,拉长舰体以搭载更大功率动力装置的设计措施,但影响了适航性能。安装新型50倍口径406毫米主炮。加强舰体水下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水平装甲。
为了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便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调动,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采用限制船体最大宽度,拉长舰体的措施,依阿华级重新设计了舰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而舰体长度和吃水则被加大,舰体的长宽比达到8.2。
而当时其它战列舰的长宽比大多不足7。其细长的舰艏曲线与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相似,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
依阿华级舰长达到270.4米,舰体长宽比8.18:1,水线长宽比7.96:1。首舰依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动现象。缺点是其舰体细长,炮火命中率会大打折扣。
依阿华级战列舰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航速,搭载更大功率的动力装置。舰上动力装置由8座重油水管锅炉和4组通用电气电力式齿轮传动型蒸气轮机组成[3],采用四轴推进方式,总功率15.6万千瓦。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一座m型锅炉可提供每平方英600磅的压力、过热器提供最高温度华氏875度,高压锅炉输出的动力效益与稳定度是二战战列舰中之首,在平常状态仅需4具锅炉便可达到27节航速,全功率下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续航距离为巡航速度16600海里,全速9600海里。
为了对抗70年代末期苏联海军的挑战,1981年至1989年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600艘舰艇海军”计划,大规模扩充海军。
在他的支持下,四艘依阿华级经过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后,再次重返现役。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
而为了进行这些改造,依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大排水量从55710吨提升到57256吨。
无敌舰队的再次重组,花费的不过是西班牙两年左右的时间。
而这很明显也算是西班牙当时国力强盛的表现。因为即使是当时的战船不如金属战舰那般需要更多地科技以及人力来建造。但是相对于整体环境的科技发展,木质的大型战船严格来说制作出来的需求无疑是比起后世的军舰要更多。
而在某一方面而言,无论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亦或者是西班牙帝国在恢复大型舰队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光辉点,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个国家或者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雄踞世界第一海上军事力量的英国,都无法比后世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造船业那么疯狂。
而严格来说,二战时期的美国所建造出来的军舰,才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
后世有人做出一个相关统计,那就是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算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国共建成下水的航母具体数量如下:
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22艘,中途岛级舰队航母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塞班级轻型航母1艘,博格级护航航母45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8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50艘,以上共有重型的舰队航母24艘、轻型航母10艘、护航航母113艘,总计147艘。
如果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起算,应再加上约克城级大型航母大黄蜂号、护航航母长滩级两艘、桑加蒙号护航航母。则以上共151艘。这是许多权威资料都引用的数据。
如果把基本在二战时间建造而在日本投降后不久下水的航母也算上,应再加上大型航母埃塞克斯级两艘、轻型航母塞班级1艘、康门斯门特滩级护航航母1艘。
综上所述,广义上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
而其他种类的军舰建造数量如下: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49艘驱逐舰,498艘护卫舰。
在这个数量上事实上还不足以说明什么,但是从一方面的数据而言,则是可以看出美国工业实力的强大。
……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可以说是美国在二战中最为主力的航空母舰型号。
美国的战史学家大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在太平洋战争中海军航空兵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其中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则起了显著作用。给美国海军航空兵注入了机动性、持久力和攻击力,使盟国海军从日本海军手中夺取了太平洋的制海权,确保了盟军部队直逼日本本土,最终击败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己有5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战列舰仍被视为海上力量的中坚,航空母舰只是一种海上浮动机场,从上面起降侦察机和尚未证明其威力的攻击机。舰载航空兵的战略、战术以及它的作用还依然处于理论性争论之中。
随着欧洲战事的爆发和日本扩张与美国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国深感有加强航空母舰建造的必要,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1940年6月通过“舰队扩大法案”,“两洋海军法案”,计划于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但到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却只有5艘开工。珍珠港事件导致了美国海军战略思想的彻底变化。残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了抗击兵力。
这时,美国人才感到航空母舰数量的不足。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胡蜂”号和“大黄蜂”号在1942年相继战沉,在一段时间内,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剩下的航空母舰屈指可数。
在此情况下,美国国会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母的决定:优先建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1942年财年再提供10艘、1943年财年提供3艘、1944年提供6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早在1937年约克城级开始服役时,当时正在设计中的新式舰载机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要求海军建造更大型、更有效和具有更好防护的航空母舰。1930年代未,在设计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时其标准排水量被确定为20000吨。
然而,美国海军对该级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有较大的飞行甲板,以便额外搭载1个舰载机中队;2,储备更多的航空汽油;3、增加装甲列板厚度:沿吃水线处增至101.6毫米,主要舱壁增至76.2毫米;4、推进系统的功率增至15万轴马力,以达到30节航速的设计要求;5、增加机库甲板面积,以便储备更多的飞机部件和引擎等;6、增加舰上的防御武器。显然,这些要求是无法在一艘标准排水量仅为20000吨的舰体内实现的。
埃塞克斯号的设计方案以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蓝本,至1940年已经历了6次改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为27500吨,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吸取了先前各级航母的优点,舰型为约克城级的扩大改进型。
舰体长宽比为8∶1。在飞行甲板前部和中后部设有升降机,另在甲板左侧舷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机,使其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拦阻系统在舰尾与舰首各设有一组拦阻索,能阻拦降落重量达5.4吨的舰载机。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较约克城级有了改进。
水下、水平防护和对空火力都有所加强。主要包括:舰体分隔更多的水密舱室,这种结构使该级舰中的某些舰只在战争中虽屡遭重创,但没有一艘被击沉。
舰上127毫米高炮12门,但只有2部mk37型指挥仪,这表明仅有部分武器可用雷达控制;此外还装有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其数量则因舰而异。考虑军舰要在太平洋水域活动,提高了续航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订购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设计上稍有改进,改进舰首形状,比原埃塞克斯级长3.63米。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规模充分反映了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太平洋战争之初,美国就决定集中力量按照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从而使造船厂能够采用流水线作业。
此外,在诸如钢型和钢板、舰上设备、机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高射武器的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制造127毫米炮、“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由此,该级航母的建造周期极大地缩短了,有几艘只用了14-16个月便建成服役。
……
而除了航母之外,战列舰的建造也算是体现美国工业能力的表现。
而严格来说,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战列舰大致上是印第安纳号战列舰之后的bb编制。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1939年始建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美国海军目前为止倒数第二级战列舰。
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位、火力不变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可能的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装甲防护。南达科他级的设计方案被定为“1939式战列舰”。南达科他级保持与北卡罗来纳级相同的最大舰宽,减少舰体水线长度,以节省结构重量。精心设计了船型,采用球鼻型舰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机功率以保持27节的航速。增加甲板装甲厚度以及加大侧舷装甲带的倾斜角度,提高装甲区抗攻击能力。将副炮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拥有单个烟囱是在外形上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最明显的区别。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
该级舰建造计划于1938年5月批准,共建造四艘,于1942年间陆续服役。南达科他号(bb-57)42年3月服役;印第安那号(bb-58)42年4月服役;马萨诸塞号(bb-59)42年5月12服役;亚拉巴马号(bb-60)42年8月服役。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多用做为航空母舰编队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使用,南达科他级被编入航空母舰编队,利用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为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与支援两栖作战。1942年11月14日南达科他号与华盛顿号战列舰和日海军雾岛号战列舰编队遭遇,结果南达科他号虽损伤严重,但是舰体并没有大的损坏,仍以20节的航速脱离战场,大修62天,换掉一门主炮,防护能力经受住了考验。麻萨诸塞号1942年11月参加了北非的登陆行动,炮击停泊在卡萨布兰卡的法国战列舰jeanbart号,使其丧失了战斗力。
战后1947年该级舰开始陆续退役,编入预备役。1962年正式从海军除名。南达科他号、印第安那号买给船厂拆毁。麻萨诸塞号、亚拉巴马号分别被马萨诸塞州、亚拉巴马州买下,作为纪念馆保存起来。
而在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之后,则是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后一个生产出来的型号的战列舰,衣阿华级战列舰。
1938年5月,美国海军确定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后续的4.5万吨级新型高速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考虑到进行大西洋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调动,受巴拿马运河船闸限制,采用限制船体最大宽度,拉长舰体以搭载更大功率动力装置的设计措施,但影响了适航性能。安装新型50倍口径406毫米主炮。加强舰体水下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水平装甲。
为了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便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调动,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采用限制船体最大宽度,拉长舰体的措施,依阿华级重新设计了舰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而舰体长度和吃水则被加大,舰体的长宽比达到8.2。
而当时其它战列舰的长宽比大多不足7。其细长的舰艏曲线与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相似,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
依阿华级舰长达到270.4米,舰体长宽比8.18:1,水线长宽比7.96:1。首舰依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动现象。缺点是其舰体细长,炮火命中率会大打折扣。
依阿华级战列舰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航速,搭载更大功率的动力装置。舰上动力装置由8座重油水管锅炉和4组通用电气电力式齿轮传动型蒸气轮机组成[3],采用四轴推进方式,总功率15.6万千瓦。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一座m型锅炉可提供每平方英600磅的压力、过热器提供最高温度华氏875度,高压锅炉输出的动力效益与稳定度是二战战列舰中之首,在平常状态仅需4具锅炉便可达到27节航速,全功率下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续航距离为巡航速度16600海里,全速9600海里。
为了对抗70年代末期苏联海军的挑战,1981年至1989年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600艘舰艇海军”计划,大规模扩充海军。
在他的支持下,四艘依阿华级经过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后,再次重返现役。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
而为了进行这些改造,依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大排水量从55710吨提升到5725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