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南宋最后的挣扎当中,有两个人可以说是中流砥柱。
一个是为了实施抱负而向贾似道靠拢的南宋能臣李庭芝,另外一个则是南宋最后的名将张世杰。
而相对于这两个人而言的南宋朝廷,元朝在当其时可以说是将星云集,谋臣如雨。
张嘉师虽然敬佩文天祥跟陆秀夫的节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两人在军事上的建树……呵呵。
李庭芝虽然说是经历有点瑕疵,但是不能说是李庭芝主动投靠贾似道。而这一点以张嘉师作为一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恰好要比文天祥跟陆秀夫两个节操满满,忠肝义胆的南宋三杰,他能够做到的事情更加多。
……
李庭芝的出身有些神道的传说:在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有灵芝,同乡里人聚集观看,以为是生男孩的吉祥之兆,于是以它作为名字。他少年时特别聪颖,每天能诵读数千个字,而其智慧知识常常出于长者、老者之上。
王任随州知州,李庭芝当时十八岁,告诉他的各位叔、伯与父亲说:“王贪残而不抚恤下属,下属多有怨言,随州一定会出祸乱,请把家迁徙到德安避祸。”叔、伯与父亲勉强听他的话举家迁徙,迁后不到十天,王果然被他的部曲挟持着发动叛乱,随州民众死的很多。
而严格来说,李庭芝可以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嘉熙末年长江的防务很是紧急,李庭芝不能得到乡举,以策论上书荆州的将帅孟珙,请求为国效力。孟珙善于为人相面,而且晚上又梦见车骑称李尚书来拜谒自己,第二天李庭芝到了。
孟珙见他身材魁伟,回头对他的儿子们说:“我相过的人很多,没有像李庭芝这样的,他的名位将来一定超过我。”当时四川有军务警报,即以李庭芝暂时担任施州的建始县知县。李庭芝到后,训练农民,治理军务,选壮士参杂在官军中教其武艺。过了一年多,民众都知道如何战、如何守,善于骑马打仗,无事则带着武器耕作,兵寇到了则全部出动与其作战。夔州的将帅在他的辖区也推行这个办法。
淳初年,李庭芝才离开建始县,参加科举考试,录取为进士。担任孟珙的幕僚,主管机密、文字事宜。
孟珙死后,上遗表举荐贾似道自代其职,而又向贾似道推荐李庭芝。李庭芝感恩孟珙为知己,于是扶送他的棺柩葬于兴国县,随即弃官而归故里,为孟珙服丧三年。
贾似道镇守京湖,李庭芝起初担任制置司参议,后来移居镇守两淮,与贾似道议设栅清河五河口,增设淮南烽火台一百二十处。接着,担任濠州知州,又在荆山设城以备淮南。都切中要害。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贾似道担任京湖宣抚使,留李庭芝暂时任扬州知州。不久,因为大兵在巴蜀一带,奏请担任峡州知州,以防守巴蜀长江出口。朝廷任命赵与担任淮南制置使,李应庚担任参议官。李应庚指挥两路兵驻扎南城,大暑中渴死的有几万人。蒙将李观察他没有谋略,攻夺涟水三城,渡过淮河攻夺南城。
鄂州兵解围,李庭芝服母丧离职。朝廷议论选择驻守扬州的将帅,宋理宗说:“没有哪个比得上李庭芝。”于是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李庭芝又打败李的军队,杀死其将帅厉元帅,平定南城而回。
景定元年,李庭芝又在乔村打败李,攻下东海、石圃等城邑。景定三年,李投降,迁徙三城的民众到通州、泰州之间。又攻破蕲县,杀死守将。
在这个时候而言,李庭芝能够击败李,就足以说明他的军事能力。
因为李可以说是一个并非易与之辈:
李是元朝初创时期的一个最大的叛乱者。
在其举事之前,朝廷对他的用心即已有所察觉。
粘合南合和张宏等人,曾在事先向世祖进言,谓李必反。由于当日北边未靖,中原守备空虚,世祖只能对他专用安抚、姑息之策,表面上不动声色。
中统元、二两年之间,元廷加为江淮大都督,赐金、银符共六十余枚,褒赏奖谕竟至再三。种种殊遇,其实都是为了将他暂时稳住。三年初,李彦简逃归山东,世祖立即召谋臣姚枢入对,要他预测李动向。可见朝廷对益都事态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
根据姚枢的判断,李举事之后,有三种战略可供选择:“使乘吾北征之衅,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忽必烈追问“今贼将安出”,姚枢断然回答:“出下策。”
事态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姚枢的看法。
二月三日,李称乱时,他本人似乎难在涟、海一线。事先虽已遣人向南宋纳款,但晚至二月初一降书方递达临安。宋廷认为“情伪难凭”,要李实献出涟、海,以示诚信。
李于初十致书宋廷,保证“来意真确”,在此前后,宋朝方正式接收涟、海诸城,遂于二十四日诏封李为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齐郡王。这段交涉表明,李在公开叛乱之前,并没有与宋取得确实的联络;起事后即匆匆领兵北走益都、济南。自二月末至五月,宋两淮边军乘李之乱,在滕、徐、邳、宿一线频频出攻。李也没有向南移兵,以期与宋军腹背相倚。
可见他向宋纳款,仍是玩弄“挟敌国以要朝廷”的故伎,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与宋连和,负固持久”的策略。
另一方面,李返益都不久,即进据济南;此后顿兵济南达两月之久,直至被元军团团围住。又可见他也根本没有奔袭燕京,拒元北征之师于居庸之外,乘中原人心未定,以乱求变的胆魄。他采取的,恰恰是姚枢所说的“下策”,即出兵济南,坐待山东诸侯应援。
李起兵之后,便立即从涟海趋赴益都。初八日,入据益都,发府库犒其将校。十七日,元廷诏令山东各地修筑被拆毁的城垣以御李。这时,河北山东各路世侯从征北的军队虽已班师南还但似乎还来不及回到各自原来的驻地。因此元廷只好指令他们“尽发管内民为兵以备”。同时,命令济南万户张宏、归德万户邸浃、武卫军炮手元帅薛军胜等部主力会滨、棣,割断在平滦担任总管的李之子李南山与山东的联系。
而水军万户解成,张荣实,大名万户王文广,东平万户严忠范所部则集结东平。
二十日,元廷又诏令汇集于滨棣、东平的军队分别由北、南两路向济南靠拢,以期将李封锁在山东东路。但是,李比元军抢先一步抵达济南。张宏守城之卒数不满千,只好携祖父张荣弃城出奔。二十六日,李占领济南。
张宏在告变京师途中遇讨元军,遂充前锋回攻济南。在益都一线相峙。他虽然也屡次出击元军,但是总的战略意图都是用主力固守济南,坐待北方世侯的响应。以致在最关键的几十天里,他在军事上竟一无进展。
蒙古取代辽金以来,以宋为正朔的观念在北方淡漠已久,因此恢复宋室的号召很难有多少政治感召力;汉人世侯们亲眼看到了蒙古军队的作战能力,也认识到诸侯之间实力均衡、互相牵制的复杂形势,所以往往满足于大汗君临之下割据一方的实权和地位;在蒙古最高统治集团中,世祖的确更被他们视为最适合于推行汉法的君主人选。
因而尽管这些汉人军阀在平时的私下谈论里或有诽议朝政的不逊之辞,但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他们绝对不肯轻易地举兵,反抗元廷的。李称乱后即传檄各路,结果只有太原路总管李毅奴哥,达鲁花赤戴曲薛以及邳州万户张邦直响应。其他人非但不起而支持,而且多在元廷督责之下带兵参加对他的围剿。李把成功的赌注完全压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上,结果只能一步步地将自己引向坐而待毙的死路。
就在李顿兵观望的时候,元廷逐渐完成了围攻济南的军事部署。四月初,济南郊外已集结了“十七路人马”,高丽军队也奉调助攻。
元军开始树栅凿堑,围困济南。四月底,诏右丞相史天泽专征山东,诸将皆受节度。史天泽接受军前行中书省参议宋子贞的建议,与前线统帅宗王合必赤商定,急增深沟高垒,“以岁月毙之”。
五月初,元军又在原有围城工事基础上进一步构筑环城。是月中旬,济南被完全困死。从此李身陷孤城,不复得出。六月初,宋军曾由海路北上,进攻沧、滨等州,是举或有接应李的意图,但未克成功。除济南、益都等大城池外,山东东路大部很快被元军规复。
而不说李的结果如何,可以说一点的是,若非是史天泽麾下的军队占据了相对优势,在其与李处于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史天泽不见得真的能够摆平李。
……
1269年冬,南宋朝廷命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入援襄阳。范文虎听说李庭芝到襄阳,送信给贾似道:“我率兵几万人进攻襄阳,一战即可平敌取胜,只是不要让我听命于京湖制置使,事成则功劳归功于恩相。”贾似道为此高兴,即任命范文虎担任福州观察使,其军队也由他统帅。
范文虎每天带着漂亮的小妾,走马击球在军中为乐。李庭芝多次想进兵,范文虎回答说:“我派人取旨令还没回。”
第二年六月,汉水泛滥,范文虎不得已才令出兵,军队还没到鹿门,中途就逃走了。李庭芝多次亲自弹劾他请代替其职,没有批准,结果,丧失了襄阳。陈宜中请诛杀范文虎,贾似道袒护他,只降了一级担任安庆府知府,而贬谪李庭芝及部将苏刘义、范友信去广南。李庭芝罢官居于京口。
而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李庭芝虽然也算是贾似道一派的人,但是相对于不学无术的范文虎而言,李庭芝在贾似道心中完全算是可有可无之人。
德元年十月,元丞相伯颜进入临安,留元帅阿术驻扎镇江以遏阻淮南的军队。阿术进攻扬州久攻不下,于是筑工事长期围困扬州。冬天,城中食物吃尽,死的人满街都是。
第二年二月,饥荒更加厉害,赴濠水自杀的人每天几百,路上有死人,众人都争相割他的肉吃,一会儿就完了。
宋朝灭亡,谢太后与瀛国公为诏谕劝降,李庭芝登上城墙说:“我奉诏令守城,没有听说有诏谕投降的。”
此后,两宫入朝,到瓜洲,又诏令李庭芝说:“近来,诏令你纳钱款,长久没有听到你的回报,难道你不知道我的意思,还是想坚持自为牢圉呢?现在我与太子都已经臣服于元,你还为谁守扬州呢?”
李庭芝不回答他的话,令发箭弩射杀来使,杀毙一人,其余的人都退走了。姜才出兵想夺回两宫,未取胜,又关上城门驻守。三月,夏贵以淮南西路地降,阿术驱降兵到扬州城下让他们看,旌旗遍野,幕客中有用语言来试探李庭芝,李庭芝说:“我只有一死而已。”
阿术的使者拿着诏令来招降,李庭芝打开门让他进去后,就杀了他,把诏令放在城墙上烧了。而后,得知淮安州许文德、知盱眙军张思聪、知泗州刘兴祖都因为粮食耗尽而降。
李庭芝还搜括民间的粮粟以供应军队,粟吃完后,又令官人出粟,粟又被吃尽,又令将校出粟,杂以牛皮、麸蛐一起吃,士兵有煮自己的儿子的肉来吃的,还每天出来苦战。
德二年七月,阿术请求赦免李庭芝焚烧诏令的罪行,要求他投降,有诏令一起送来。李庭芝也不接受。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令朱焕驻守扬州,与姜才率兵七千人东进至海,到泰州,阿术率兵围剿他。朱焕以城降元,驱逐李庭芝的将士、妻子儿女到泰州城下,副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投降。
李庭芝听说有变乱,跳赴莲池,因水浅而没有淹死。
随后李庭芝被抓住送到扬州,朱焕请示说:“扬州自从用兵以来,尸骨满地成堆,这都是李庭芝与姜才所造成的,不杀他们还等什么呢?”于是杀了他。死的那天,扬州的民众都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在南宋最后的挣扎当中,有两个人可以说是中流砥柱。
一个是为了实施抱负而向贾似道靠拢的南宋能臣李庭芝,另外一个则是南宋最后的名将张世杰。
而相对于这两个人而言的南宋朝廷,元朝在当其时可以说是将星云集,谋臣如雨。
张嘉师虽然敬佩文天祥跟陆秀夫的节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两人在军事上的建树……呵呵。
李庭芝虽然说是经历有点瑕疵,但是不能说是李庭芝主动投靠贾似道。而这一点以张嘉师作为一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恰好要比文天祥跟陆秀夫两个节操满满,忠肝义胆的南宋三杰,他能够做到的事情更加多。
……
李庭芝的出身有些神道的传说:在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有灵芝,同乡里人聚集观看,以为是生男孩的吉祥之兆,于是以它作为名字。他少年时特别聪颖,每天能诵读数千个字,而其智慧知识常常出于长者、老者之上。
王任随州知州,李庭芝当时十八岁,告诉他的各位叔、伯与父亲说:“王贪残而不抚恤下属,下属多有怨言,随州一定会出祸乱,请把家迁徙到德安避祸。”叔、伯与父亲勉强听他的话举家迁徙,迁后不到十天,王果然被他的部曲挟持着发动叛乱,随州民众死的很多。
而严格来说,李庭芝可以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嘉熙末年长江的防务很是紧急,李庭芝不能得到乡举,以策论上书荆州的将帅孟珙,请求为国效力。孟珙善于为人相面,而且晚上又梦见车骑称李尚书来拜谒自己,第二天李庭芝到了。
孟珙见他身材魁伟,回头对他的儿子们说:“我相过的人很多,没有像李庭芝这样的,他的名位将来一定超过我。”当时四川有军务警报,即以李庭芝暂时担任施州的建始县知县。李庭芝到后,训练农民,治理军务,选壮士参杂在官军中教其武艺。过了一年多,民众都知道如何战、如何守,善于骑马打仗,无事则带着武器耕作,兵寇到了则全部出动与其作战。夔州的将帅在他的辖区也推行这个办法。
淳初年,李庭芝才离开建始县,参加科举考试,录取为进士。担任孟珙的幕僚,主管机密、文字事宜。
孟珙死后,上遗表举荐贾似道自代其职,而又向贾似道推荐李庭芝。李庭芝感恩孟珙为知己,于是扶送他的棺柩葬于兴国县,随即弃官而归故里,为孟珙服丧三年。
贾似道镇守京湖,李庭芝起初担任制置司参议,后来移居镇守两淮,与贾似道议设栅清河五河口,增设淮南烽火台一百二十处。接着,担任濠州知州,又在荆山设城以备淮南。都切中要害。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贾似道担任京湖宣抚使,留李庭芝暂时任扬州知州。不久,因为大兵在巴蜀一带,奏请担任峡州知州,以防守巴蜀长江出口。朝廷任命赵与担任淮南制置使,李应庚担任参议官。李应庚指挥两路兵驻扎南城,大暑中渴死的有几万人。蒙将李观察他没有谋略,攻夺涟水三城,渡过淮河攻夺南城。
鄂州兵解围,李庭芝服母丧离职。朝廷议论选择驻守扬州的将帅,宋理宗说:“没有哪个比得上李庭芝。”于是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李庭芝又打败李的军队,杀死其将帅厉元帅,平定南城而回。
景定元年,李庭芝又在乔村打败李,攻下东海、石圃等城邑。景定三年,李投降,迁徙三城的民众到通州、泰州之间。又攻破蕲县,杀死守将。
在这个时候而言,李庭芝能够击败李,就足以说明他的军事能力。
因为李可以说是一个并非易与之辈:
李是元朝初创时期的一个最大的叛乱者。
在其举事之前,朝廷对他的用心即已有所察觉。
粘合南合和张宏等人,曾在事先向世祖进言,谓李必反。由于当日北边未靖,中原守备空虚,世祖只能对他专用安抚、姑息之策,表面上不动声色。
中统元、二两年之间,元廷加为江淮大都督,赐金、银符共六十余枚,褒赏奖谕竟至再三。种种殊遇,其实都是为了将他暂时稳住。三年初,李彦简逃归山东,世祖立即召谋臣姚枢入对,要他预测李动向。可见朝廷对益都事态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
根据姚枢的判断,李举事之后,有三种战略可供选择:“使乘吾北征之衅,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忽必烈追问“今贼将安出”,姚枢断然回答:“出下策。”
事态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姚枢的看法。
二月三日,李称乱时,他本人似乎难在涟、海一线。事先虽已遣人向南宋纳款,但晚至二月初一降书方递达临安。宋廷认为“情伪难凭”,要李实献出涟、海,以示诚信。
李于初十致书宋廷,保证“来意真确”,在此前后,宋朝方正式接收涟、海诸城,遂于二十四日诏封李为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齐郡王。这段交涉表明,李在公开叛乱之前,并没有与宋取得确实的联络;起事后即匆匆领兵北走益都、济南。自二月末至五月,宋两淮边军乘李之乱,在滕、徐、邳、宿一线频频出攻。李也没有向南移兵,以期与宋军腹背相倚。
可见他向宋纳款,仍是玩弄“挟敌国以要朝廷”的故伎,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与宋连和,负固持久”的策略。
另一方面,李返益都不久,即进据济南;此后顿兵济南达两月之久,直至被元军团团围住。又可见他也根本没有奔袭燕京,拒元北征之师于居庸之外,乘中原人心未定,以乱求变的胆魄。他采取的,恰恰是姚枢所说的“下策”,即出兵济南,坐待山东诸侯应援。
李起兵之后,便立即从涟海趋赴益都。初八日,入据益都,发府库犒其将校。十七日,元廷诏令山东各地修筑被拆毁的城垣以御李。这时,河北山东各路世侯从征北的军队虽已班师南还但似乎还来不及回到各自原来的驻地。因此元廷只好指令他们“尽发管内民为兵以备”。同时,命令济南万户张宏、归德万户邸浃、武卫军炮手元帅薛军胜等部主力会滨、棣,割断在平滦担任总管的李之子李南山与山东的联系。
而水军万户解成,张荣实,大名万户王文广,东平万户严忠范所部则集结东平。
二十日,元廷又诏令汇集于滨棣、东平的军队分别由北、南两路向济南靠拢,以期将李封锁在山东东路。但是,李比元军抢先一步抵达济南。张宏守城之卒数不满千,只好携祖父张荣弃城出奔。二十六日,李占领济南。
张宏在告变京师途中遇讨元军,遂充前锋回攻济南。在益都一线相峙。他虽然也屡次出击元军,但是总的战略意图都是用主力固守济南,坐待北方世侯的响应。以致在最关键的几十天里,他在军事上竟一无进展。
蒙古取代辽金以来,以宋为正朔的观念在北方淡漠已久,因此恢复宋室的号召很难有多少政治感召力;汉人世侯们亲眼看到了蒙古军队的作战能力,也认识到诸侯之间实力均衡、互相牵制的复杂形势,所以往往满足于大汗君临之下割据一方的实权和地位;在蒙古最高统治集团中,世祖的确更被他们视为最适合于推行汉法的君主人选。
因而尽管这些汉人军阀在平时的私下谈论里或有诽议朝政的不逊之辞,但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他们绝对不肯轻易地举兵,反抗元廷的。李称乱后即传檄各路,结果只有太原路总管李毅奴哥,达鲁花赤戴曲薛以及邳州万户张邦直响应。其他人非但不起而支持,而且多在元廷督责之下带兵参加对他的围剿。李把成功的赌注完全压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上,结果只能一步步地将自己引向坐而待毙的死路。
就在李顿兵观望的时候,元廷逐渐完成了围攻济南的军事部署。四月初,济南郊外已集结了“十七路人马”,高丽军队也奉调助攻。
元军开始树栅凿堑,围困济南。四月底,诏右丞相史天泽专征山东,诸将皆受节度。史天泽接受军前行中书省参议宋子贞的建议,与前线统帅宗王合必赤商定,急增深沟高垒,“以岁月毙之”。
五月初,元军又在原有围城工事基础上进一步构筑环城。是月中旬,济南被完全困死。从此李身陷孤城,不复得出。六月初,宋军曾由海路北上,进攻沧、滨等州,是举或有接应李的意图,但未克成功。除济南、益都等大城池外,山东东路大部很快被元军规复。
而不说李的结果如何,可以说一点的是,若非是史天泽麾下的军队占据了相对优势,在其与李处于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史天泽不见得真的能够摆平李。
……
1269年冬,南宋朝廷命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师入援襄阳。范文虎听说李庭芝到襄阳,送信给贾似道:“我率兵几万人进攻襄阳,一战即可平敌取胜,只是不要让我听命于京湖制置使,事成则功劳归功于恩相。”贾似道为此高兴,即任命范文虎担任福州观察使,其军队也由他统帅。
范文虎每天带着漂亮的小妾,走马击球在军中为乐。李庭芝多次想进兵,范文虎回答说:“我派人取旨令还没回。”
第二年六月,汉水泛滥,范文虎不得已才令出兵,军队还没到鹿门,中途就逃走了。李庭芝多次亲自弹劾他请代替其职,没有批准,结果,丧失了襄阳。陈宜中请诛杀范文虎,贾似道袒护他,只降了一级担任安庆府知府,而贬谪李庭芝及部将苏刘义、范友信去广南。李庭芝罢官居于京口。
而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李庭芝虽然也算是贾似道一派的人,但是相对于不学无术的范文虎而言,李庭芝在贾似道心中完全算是可有可无之人。
德元年十月,元丞相伯颜进入临安,留元帅阿术驻扎镇江以遏阻淮南的军队。阿术进攻扬州久攻不下,于是筑工事长期围困扬州。冬天,城中食物吃尽,死的人满街都是。
第二年二月,饥荒更加厉害,赴濠水自杀的人每天几百,路上有死人,众人都争相割他的肉吃,一会儿就完了。
宋朝灭亡,谢太后与瀛国公为诏谕劝降,李庭芝登上城墙说:“我奉诏令守城,没有听说有诏谕投降的。”
此后,两宫入朝,到瓜洲,又诏令李庭芝说:“近来,诏令你纳钱款,长久没有听到你的回报,难道你不知道我的意思,还是想坚持自为牢圉呢?现在我与太子都已经臣服于元,你还为谁守扬州呢?”
李庭芝不回答他的话,令发箭弩射杀来使,杀毙一人,其余的人都退走了。姜才出兵想夺回两宫,未取胜,又关上城门驻守。三月,夏贵以淮南西路地降,阿术驱降兵到扬州城下让他们看,旌旗遍野,幕客中有用语言来试探李庭芝,李庭芝说:“我只有一死而已。”
阿术的使者拿着诏令来招降,李庭芝打开门让他进去后,就杀了他,把诏令放在城墙上烧了。而后,得知淮安州许文德、知盱眙军张思聪、知泗州刘兴祖都因为粮食耗尽而降。
李庭芝还搜括民间的粮粟以供应军队,粟吃完后,又令官人出粟,粟又被吃尽,又令将校出粟,杂以牛皮、麸蛐一起吃,士兵有煮自己的儿子的肉来吃的,还每天出来苦战。
德二年七月,阿术请求赦免李庭芝焚烧诏令的罪行,要求他投降,有诏令一起送来。李庭芝也不接受。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令朱焕驻守扬州,与姜才率兵七千人东进至海,到泰州,阿术率兵围剿他。朱焕以城降元,驱逐李庭芝的将士、妻子儿女到泰州城下,副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投降。
李庭芝听说有变乱,跳赴莲池,因水浅而没有淹死。
随后李庭芝被抓住送到扬州,朱焕请示说:“扬州自从用兵以来,尸骨满地成堆,这都是李庭芝与姜才所造成的,不杀他们还等什么呢?”于是杀了他。死的那天,扬州的民众都伤心地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