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嘉师在建立起几支新装备的骑兵部队的同时,也不是没有想过使用唐军骑兵部队的制式铠甲来作为标准装备。
但是在计算一下成本以及制作难度等等前提之后,张嘉师自己是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唐军骑兵大量列装的铠甲,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鱼鳞甲样式的明光铠,另外一种则是复合甲片样式的山文铠。
……
后世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明光铠最早出现在汉末时期。
根据据推测,因为发现新至东汉时期的铜镜上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语句,而若胸前和背后的板状护胸若打磨光滑当可反光,故将最早实物形象出现于南北朝的胸前带有圆护的铠甲与曹植所说“明光铠”联系起来。
但是这样的明光铠与有实物以及更详细记载的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相对,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所以将这种名义上的明光铠作为中国明光铠最早出现的记载,有牵强之处。
孝昌元年(525年)元熙墓陪葬的手按大盾的陶俑,它所披铠甲的胸、背
部分都是由左右两片近似椭圆形的大型甲板组成的,腰间束带。建义元年(528年)元邵墓中陪葬的陶俑也有穿着明光铠的。这类陶俑高30.8厘米,而同墓中普通士兵俑高不过19.1厘米左右。可见明光铠在当时是军官阶层的豪华装备品。
明光铠较早的参战纪录是《周书?蔡传》中如下的话:“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由此可知明光铠是铁质铠甲。
南北朝时期装备明光铠的证据如下:
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李希宗墓中陪葬持盾陶俑、北齐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中陪葬陶俑、陕西咸阳出土的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墓陶俑,等等。
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表现出明光铠逐渐排挤两当铠的趋势。
上面所说穿着明光铠的陶俑所戴的头盔,中脊起棱,额前伸出突角,两侧有护耳,护耳上又有一层突起(术语叫护)。这种头盔流行于北魏末年到隋朝。
隋朝盔甲技术和装备情况跟北朝晚期相差不大,只是明光铠基本上已经排挤了两当铠。
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通典》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军械篇》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又有批注:“甲,似物之浮甲以自卫也。
《史记》曰:楚人鲛革以为甲。
《汉书》曰: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谓上身一,髀禅一,兜鍪一,凡三属也。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锁子皆铁甲也,皮甲以犀兕为之,其余皆因所用物名焉。”
根据以上记录可知:1、明光铠是铁甲。2.即使是盛唐时期,很多盔甲也不是铁质的。这有战术需要的原因,也有生产能力制约的原因。
唐朝大量列装明光铠的记载以及相应的实物不少,而根据后世的划分,主要有五种样式:
隋代胄甲、初唐胄甲、盛唐胄甲、中唐胄甲、晚唐胄甲。
1:以龙门石窟的潜溪寺的天王雕像为代表。该雕像完成于650年以前,穿着铠甲的形制是甲带十字形在胸前打结,左右各有一个大型圆甲板,有披膊。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用以保护大腿,小腿上也有保护层,术语称为“吊腿”。
2: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为代表。
该陶俑头戴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唐朝二型明光铠跟第三型并存了一段时间。
3:以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
其中一件99.5厘米高的贴金彩绘俑,所戴头盔左右护耳外沿向上翻卷,身甲向上伸出护颈。披膊呈龙首状。胸甲从中分成左右两部分,上面有凸起的圆形花饰,在上缘用带向后与背甲扣联。自颌下纵束甲带到胸甲处经一圆环与横带相交,腰带上半露出圆形的护腹,腹甲绘成山纹状,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标本,腹甲绘成鱼鳞状。腰带下左右各垂一片膝裙,小腿缚扎吊腿。
神龙三年(707年)任氏墓出土的陶俑,也属于第三型。不过在同期咸阳苏君墓中也出土了两件着第二型盔甲的陶俑,说明两种铠甲的并存。
4:以长安三年(703年)独孤君妻元氏墓出土的彩釉陶俑为代表。
头盔护耳上翻,顶竖长缨。护颈以下纵束甲带,到胸前横束至背后,胸甲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块圆形甲板。腰带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披膊作龙首状。这种盔甲形态在唐朝出现得很多。莫高窟唐窟中也常见这一型盔甲。
5:以敦煌第194窟的神王雕像为典型标本,敦煌文物研究所将它定为中唐(763-820年)的作品。
头盔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个整体,背甲和胸甲相联的带子,经双肩前扣,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腰带上方露出圆形腹甲。披膊作虎头状,腿缚吊腿。同样的标本有榆林窟第25窟内壁画的南方天王像。
五型盔甲是明光铠的最后一种形制。请注意它的护耳向上翻卷的头盔,已经类似于五代的头盔形制。
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从前面的唐朝盔甲种类介绍中,可以发现很多用丝绸或者布料制作的盔甲。专家认为这种盔甲是礼仪性质的,而不是实战装备。
……
而山文甲是一种至少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的典型中国式盔甲,后作为武将盔甲流行于唐、辽宋夏金、明。由于其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组合而成,所以称之为山文甲。
早期山文甲只作为新式铠甲甲叶呈现,多附着于明光铠。后逐渐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铠甲样式。除胸口仍保留明光铠的护心镜外,余者完全独立。
山文甲的甲片扎法十分独特,是一种“错扎法”,通过甲片与甲片之间互相枝杈咬错,配搭成甲。
据说,如果甲片制造精巧划一的话,制成全甲甚至不需要一个甲钉、一缕丝线。可算作中式甲的典范,被西文人称为“中国之星”,日本人称为“唐甲纹”。
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文甲就是明武备志当中描述的唐猊铠。
唐猊铠,先用透骨草五斤,萝葡子三斤为咀,入清水一百斤,煮二百沸,去查(渣)入川(穿)山甲五张,大同盐三斤,皮硝三斤,硝石五两,砂半斤,封锅严密,煮一昼夜。取开,用杓(同“勺”)铸如牛皮厚,其样不一,如匙头、柳叶、鱼鳞、方叶、方长之类,穿做甲。轻利,南方多用。
但是很明显的是,这种所谓的唐猊铠与山文甲是两回事,因为从制作材料而言,山文甲多记载为铁甲,而唐猊铠则是一种皮甲,两者很难有共同之处。
但是在青玉灵书的相关记载而言,张嘉师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军官甚至会配备锁子甲这种玩意。
……
锁子甲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金属铠甲。
在公元前5世纪或更早,可能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了锁子甲,早期的锁子甲无论材质还是性能均不如后世。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不同文明地方制作材料不同。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经过当时中国制甲大师的改良,就有《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中的最高品“铠如环锁,射不可入。”普通的弓箭不能射入,显然这是无论材质还是手法都是当时最好的中国锁子甲。
锁子甲在唐代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西藏地区使用最为广泛,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明中后期军队大批量装备锁子甲和棉甲。
锁子甲是由许多铁锁片拴紧而成的一种铠甲,一般为上身铠甲,上能护肩臂,下至护膝。铁索片的大小和硬币差不多,把诸多铁锁片密集拴紧在一起的锁子甲,对冷兵器有强的防护能力。
锁子甲的最大优点是,相对于皮甲,其防护性更强,且透气性好,而且比板金甲要轻便灵活,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还可按需要于其他铠甲并用,以增加防护范围和强度。
其缺点是制作昂贵,保养困难,因为铁环容易生锈,所以忌水,潮湿的环境也容易使其生锈,甚至断裂。用打击武器猛劈力砸,穿着锁子甲一样难以幸免。
做铠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此一个铠甲师傅一天内能完成10到20厘米见方的一块“铁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西方的锁子甲使用是比较流行的:
公元前6世纪时,凯尔特人就已会用小铁圈来编织铁链衣,作为战争或比武时护身之用(一说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了锁子甲)。
虽然5世纪时已经出现了由粗大的铁圆环互相连接而成的铠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实用性并不高。
在那些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中,士兵身上穿着的是防护性更好的整片铠甲。青铜的胸甲和青铜的大盾,是希腊重装步兵的象征和自豪;在马其顿征服之后的希腊化时代,各国的步兵基本上都以胸甲和鳞甲为主要装备。
对罗马人而言也是一样:早期的罗马军队,样式仿照希腊军队建成,贴在布上的鳞甲之类的铠甲是罗马士兵的主要防具。就防护力而言,锁子甲的防御效果并不比鳞甲强;但锁子甲比鳞甲更为轻便,因此不仅蛮族使用,罗马的军官们也接受了它。
另外,由于长时间被太阳照射,铠甲发热易灼伤皮肤。为此,骑士们都在外面罩上缝有红十字纹样的白色长袍,头上的圆筒状铁盔上开着横条视孔和用来呼吸的小圆孔。
14世纪以后,为了提高锁子甲的防御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击的部分,增加了钢铁板金护甲。这些护甲成为日后盛行欧洲的板金铠甲的前身。头盔也由圆筒状换成尖锥形。
但是张嘉师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生产锁子甲,因为锁子甲的制作难度很大:
锁子甲的制作相当复杂繁琐,以12世纪的铠甲作坊为例,首先,需要量体裁衣,毕竟铠甲其实就是金属制的服装,特别是软甲类;一个熟练的铠甲师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裁缝。由于对铠甲的大量需要,基本上一件铠甲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工,因此铠甲作坊必须由好几个师傅分工制造:锁链甲是由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铁丝,加热后煅打扭曲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环,并且敲打成宽3毫米左右的扁环,在环的两端冲出直径1毫米左右的小眼(一般为一眼,也有两眼,三眼的很少见),互相套住之后,用一毫米直径的铆钉连接起来。铁环环环相扣,有时配合更小铁圈以转折所需之造型,适合人体穿著及活动。
在锻造出按制衣的方法画出的裁剪图上规定形状尺寸的铁布后,再由大师傅精心地用铁环连接每一个部分;为了活动方便,铠甲一般比设计的略大一点点。然后在领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挂伤衣服和皮肤,一件铠甲就完工了;锁子甲造价11、12世纪时一名骑士的全套装备价值相当于一个小型农场;铠甲师傅在中世纪的农奴制度中,也是能够和牧师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普遍的尊敬。
张嘉师在建立起几支新装备的骑兵部队的同时,也不是没有想过使用唐军骑兵部队的制式铠甲来作为标准装备。
但是在计算一下成本以及制作难度等等前提之后,张嘉师自己是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唐军骑兵大量列装的铠甲,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鱼鳞甲样式的明光铠,另外一种则是复合甲片样式的山文铠。
……
后世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明光铠最早出现在汉末时期。
根据据推测,因为发现新至东汉时期的铜镜上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语句,而若胸前和背后的板状护胸若打磨光滑当可反光,故将最早实物形象出现于南北朝的胸前带有圆护的铠甲与曹植所说“明光铠”联系起来。
但是这样的明光铠与有实物以及更详细记载的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相对,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所以将这种名义上的明光铠作为中国明光铠最早出现的记载,有牵强之处。
孝昌元年(525年)元熙墓陪葬的手按大盾的陶俑,它所披铠甲的胸、背
部分都是由左右两片近似椭圆形的大型甲板组成的,腰间束带。建义元年(528年)元邵墓中陪葬的陶俑也有穿着明光铠的。这类陶俑高30.8厘米,而同墓中普通士兵俑高不过19.1厘米左右。可见明光铠在当时是军官阶层的豪华装备品。
明光铠较早的参战纪录是《周书?蔡传》中如下的话:“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由此可知明光铠是铁质铠甲。
南北朝时期装备明光铠的证据如下:
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李希宗墓中陪葬持盾陶俑、北齐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中陪葬陶俑、陕西咸阳出土的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墓陶俑,等等。
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表现出明光铠逐渐排挤两当铠的趋势。
上面所说穿着明光铠的陶俑所戴的头盔,中脊起棱,额前伸出突角,两侧有护耳,护耳上又有一层突起(术语叫护)。这种头盔流行于北魏末年到隋朝。
隋朝盔甲技术和装备情况跟北朝晚期相差不大,只是明光铠基本上已经排挤了两当铠。
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通典》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军械篇》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又有批注:“甲,似物之浮甲以自卫也。
《史记》曰:楚人鲛革以为甲。
《汉书》曰: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谓上身一,髀禅一,兜鍪一,凡三属也。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锁子皆铁甲也,皮甲以犀兕为之,其余皆因所用物名焉。”
根据以上记录可知:1、明光铠是铁甲。2.即使是盛唐时期,很多盔甲也不是铁质的。这有战术需要的原因,也有生产能力制约的原因。
唐朝大量列装明光铠的记载以及相应的实物不少,而根据后世的划分,主要有五种样式:
隋代胄甲、初唐胄甲、盛唐胄甲、中唐胄甲、晚唐胄甲。
1:以龙门石窟的潜溪寺的天王雕像为代表。该雕像完成于650年以前,穿着铠甲的形制是甲带十字形在胸前打结,左右各有一个大型圆甲板,有披膊。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用以保护大腿,小腿上也有保护层,术语称为“吊腿”。
2: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为代表。
该陶俑头戴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唐朝二型明光铠跟第三型并存了一段时间。
3:以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
其中一件99.5厘米高的贴金彩绘俑,所戴头盔左右护耳外沿向上翻卷,身甲向上伸出护颈。披膊呈龙首状。胸甲从中分成左右两部分,上面有凸起的圆形花饰,在上缘用带向后与背甲扣联。自颌下纵束甲带到胸甲处经一圆环与横带相交,腰带上半露出圆形的护腹,腹甲绘成山纹状,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标本,腹甲绘成鱼鳞状。腰带下左右各垂一片膝裙,小腿缚扎吊腿。
神龙三年(707年)任氏墓出土的陶俑,也属于第三型。不过在同期咸阳苏君墓中也出土了两件着第二型盔甲的陶俑,说明两种铠甲的并存。
4:以长安三年(703年)独孤君妻元氏墓出土的彩釉陶俑为代表。
头盔护耳上翻,顶竖长缨。护颈以下纵束甲带,到胸前横束至背后,胸甲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块圆形甲板。腰带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披膊作龙首状。这种盔甲形态在唐朝出现得很多。莫高窟唐窟中也常见这一型盔甲。
5:以敦煌第194窟的神王雕像为典型标本,敦煌文物研究所将它定为中唐(763-820年)的作品。
头盔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个整体,背甲和胸甲相联的带子,经双肩前扣,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腰带上方露出圆形腹甲。披膊作虎头状,腿缚吊腿。同样的标本有榆林窟第25窟内壁画的南方天王像。
五型盔甲是明光铠的最后一种形制。请注意它的护耳向上翻卷的头盔,已经类似于五代的头盔形制。
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从前面的唐朝盔甲种类介绍中,可以发现很多用丝绸或者布料制作的盔甲。专家认为这种盔甲是礼仪性质的,而不是实战装备。
……
而山文甲是一种至少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的典型中国式盔甲,后作为武将盔甲流行于唐、辽宋夏金、明。由于其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组合而成,所以称之为山文甲。
早期山文甲只作为新式铠甲甲叶呈现,多附着于明光铠。后逐渐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铠甲样式。除胸口仍保留明光铠的护心镜外,余者完全独立。
山文甲的甲片扎法十分独特,是一种“错扎法”,通过甲片与甲片之间互相枝杈咬错,配搭成甲。
据说,如果甲片制造精巧划一的话,制成全甲甚至不需要一个甲钉、一缕丝线。可算作中式甲的典范,被西文人称为“中国之星”,日本人称为“唐甲纹”。
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文甲就是明武备志当中描述的唐猊铠。
唐猊铠,先用透骨草五斤,萝葡子三斤为咀,入清水一百斤,煮二百沸,去查(渣)入川(穿)山甲五张,大同盐三斤,皮硝三斤,硝石五两,砂半斤,封锅严密,煮一昼夜。取开,用杓(同“勺”)铸如牛皮厚,其样不一,如匙头、柳叶、鱼鳞、方叶、方长之类,穿做甲。轻利,南方多用。
但是很明显的是,这种所谓的唐猊铠与山文甲是两回事,因为从制作材料而言,山文甲多记载为铁甲,而唐猊铠则是一种皮甲,两者很难有共同之处。
但是在青玉灵书的相关记载而言,张嘉师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军官甚至会配备锁子甲这种玩意。
……
锁子甲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金属铠甲。
在公元前5世纪或更早,可能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了锁子甲,早期的锁子甲无论材质还是性能均不如后世。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不同文明地方制作材料不同。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经过当时中国制甲大师的改良,就有《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中的最高品“铠如环锁,射不可入。”普通的弓箭不能射入,显然这是无论材质还是手法都是当时最好的中国锁子甲。
锁子甲在唐代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西藏地区使用最为广泛,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明中后期军队大批量装备锁子甲和棉甲。
锁子甲是由许多铁锁片拴紧而成的一种铠甲,一般为上身铠甲,上能护肩臂,下至护膝。铁索片的大小和硬币差不多,把诸多铁锁片密集拴紧在一起的锁子甲,对冷兵器有强的防护能力。
锁子甲的最大优点是,相对于皮甲,其防护性更强,且透气性好,而且比板金甲要轻便灵活,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还可按需要于其他铠甲并用,以增加防护范围和强度。
其缺点是制作昂贵,保养困难,因为铁环容易生锈,所以忌水,潮湿的环境也容易使其生锈,甚至断裂。用打击武器猛劈力砸,穿着锁子甲一样难以幸免。
做铠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此一个铠甲师傅一天内能完成10到20厘米见方的一块“铁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西方的锁子甲使用是比较流行的:
公元前6世纪时,凯尔特人就已会用小铁圈来编织铁链衣,作为战争或比武时护身之用(一说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了锁子甲)。
虽然5世纪时已经出现了由粗大的铁圆环互相连接而成的铠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实用性并不高。
在那些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中,士兵身上穿着的是防护性更好的整片铠甲。青铜的胸甲和青铜的大盾,是希腊重装步兵的象征和自豪;在马其顿征服之后的希腊化时代,各国的步兵基本上都以胸甲和鳞甲为主要装备。
对罗马人而言也是一样:早期的罗马军队,样式仿照希腊军队建成,贴在布上的鳞甲之类的铠甲是罗马士兵的主要防具。就防护力而言,锁子甲的防御效果并不比鳞甲强;但锁子甲比鳞甲更为轻便,因此不仅蛮族使用,罗马的军官们也接受了它。
另外,由于长时间被太阳照射,铠甲发热易灼伤皮肤。为此,骑士们都在外面罩上缝有红十字纹样的白色长袍,头上的圆筒状铁盔上开着横条视孔和用来呼吸的小圆孔。
14世纪以后,为了提高锁子甲的防御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击的部分,增加了钢铁板金护甲。这些护甲成为日后盛行欧洲的板金铠甲的前身。头盔也由圆筒状换成尖锥形。
但是张嘉师并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生产锁子甲,因为锁子甲的制作难度很大:
锁子甲的制作相当复杂繁琐,以12世纪的铠甲作坊为例,首先,需要量体裁衣,毕竟铠甲其实就是金属制的服装,特别是软甲类;一个熟练的铠甲师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裁缝。由于对铠甲的大量需要,基本上一件铠甲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工,因此铠甲作坊必须由好几个师傅分工制造:锁链甲是由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铁丝,加热后煅打扭曲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环,并且敲打成宽3毫米左右的扁环,在环的两端冲出直径1毫米左右的小眼(一般为一眼,也有两眼,三眼的很少见),互相套住之后,用一毫米直径的铆钉连接起来。铁环环环相扣,有时配合更小铁圈以转折所需之造型,适合人体穿著及活动。
在锻造出按制衣的方法画出的裁剪图上规定形状尺寸的铁布后,再由大师傅精心地用铁环连接每一个部分;为了活动方便,铠甲一般比设计的略大一点点。然后在领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挂伤衣服和皮肤,一件铠甲就完工了;锁子甲造价11、12世纪时一名骑士的全套装备价值相当于一个小型农场;铠甲师傅在中世纪的农奴制度中,也是能够和牧师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普遍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