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翁子处理民政的相应能力,自然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其参与到灭魏之战之后,随后则是被任命为远离隶属于魏国的某座城邑的县令。
而根据秦国任命县令县长的相应标准,杨翁子当其时应该是一个小县邑的民政负责人。
而至于杨翁子为什么会成为北疆军团的一员,很有可能与大秦帝国在公元前217年左右的军事扩张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当其时的杨翁子很有可能已经升迁为郡丞甚至是郡守一职,其在河套阴山之战当中成为蒙恬麾下的副将,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只不过用一个郡守来担任副官,似乎有点不合理而已,因为一个郡的郡守,就算是曾经担任过内史的蒙武,也就是在多次的作战当中,统领二十万以下的部队进行过相应的战斗。
而一般的郡守,在指挥军队的数量方面,应该是远逊于蒙武。因为无论是其曾经担任过内史,亦或者是其受到的始皇帝的信任,并不是一般的郡守能够比拟的。
但是毫无疑问,杨翁子在这个时候也展现出一个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的一面。
而据说,杨端和是杨翁子的兄长,而秦国在征伐六国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任用了包括杨端和在内的将领,并且取得了包括灭赵在内的战绩。
……
秦国当其时灭赵之战的步伐如下: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将军桓、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池。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两邑(今河北石家庄东南),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大败秦军。桓畏罪逃燕。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又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亦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今河北境内)。
此后秦军经过三年休整。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正当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派军乘赵国大饥之机从两个方向对赵国发动进攻。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王翦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使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谗言,遂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拒不受命,被赵王迁杀死。李牧治军有方,爱护部属,在边防与官兵共同生活、战斗多年,颇得士心,被杀后军心涣散,部队解体。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十月,王翦、羌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代地赵军与燕军联合驻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企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又为秦军击败。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
从这些记载当中可以看到几个很关键的地方,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在公元前233年之前,并没有参与到对抗秦国的战争当中,而这换句话来说,在公元前233年,当其时的赵国云中九原一带的领地应该还在赵国的控制当中。
这也就是说,秦国设立云中九原两郡的时间,事实上要晚于公元前234年,也许在公元前232年到公元前229年之间。
而从秦国几个进攻赵国的著名将领的表现而言,李牧虽然击败了桓在内的秦军名将,但是秦军与赵军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太大,赵国数次获胜更多也就算是惨胜,而国力则是进一步被秦国削弱。
《史记?秦始皇本纪》: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免。桓为将军。
十三年,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定平阳、武城。
《资治通鉴》:
十一年,将军王翦、桓、杨端和伐赵,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阳,桓取邺、安阳。
十三年,桓伐赵,败赵将扈于平阳,斩首十万,杀扈。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桓奔还。赵封李牧为武安君。
十四年,桓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战国策?赵策四》: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
而在灭赵之战的相应记录当中,桓在史籍当中所记载的结果各不相同:
史记当中隐约认为桓与叛将樊於期是一个人,但是在战国策当中,桓在李牧被杀之前的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在与李牧的作战当中兵败战死: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最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杀赵军,虏赵王迁及其将颜最,遂灭赵。
所以若是以战国策作为战国史书的标准,桓与樊於期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很低。
……
而与桓相对的是另外两个秦军名将,他们分别是杨端和与羌。
两人都算是在史书当中有着一席之地的名将:
杨端和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238年,这个时候的秦王政在昌文君兄弟以及秦国当其时的“保王党”的保护下,已经亲政: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一年,王翦、桓、杨端和攻邺,取九城。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这个出于史记的说法与战国策有很大区别,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秦军有可能是在桓兵败战死之后,采取的是一次复仇作战的决定。
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在杨端和围困邯郸的记录而言,李牧当其时很有可能已死,若非是李牧已死,杨端和在这个时候想要围困邯郸,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有一点更有意思,那就是既然是杨端和围困邯郸,那么……迫使赵王迁开门投降的人是王翦还是杨端和?
……
而在史书当中还记载着一个名将,那就是羌。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赵国大旱,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羌伐赵。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公元前228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
公元前228年十月(秦王政十九年),王翦、羌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嘛……到底是谁攻破邯郸的说法似乎越来越多。但是张嘉师在意的是……羌根据后世的一些说法,就是李信的妻子……
(ps:这个有些牵强附会,但是跟某日漫没有关系。)
然而事实上,张嘉师当然不会直接问自己的上将军,因为他还真的没打算被自己的上将军直接喷一脸……
这个不代表张嘉师就没有渠道知道这个情况,在询问了桓峰之后,桓峰明确的表示无论是杨端和还是羌,都是正儿八经的粗壮汉子。
……
战国时期的秦国没有女将,这一点是基于军功爵制度作为基础的。
没有女将就不代表秦国的女子地位不高。
其中,在刨除了跟秦国王室有关系的女子之外,始皇帝时期最著名的女子并不是许负这个小萝莉,而是寡妇清。
巴寡妇清,名清,巴为巴郡之意,姓不可考,遂以巴为姓,又叫巴清,今(长寿千佛)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大姐”,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接进宫,封为”贞妇“。《史记?货殖列传》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因为司马迁“秦皇帝以贞妇客之,为筑女怀清台“之语,有人便凭丰富的想象,说巴寡妇清用丹药讨秦始皇欢心而得宠,并以易学得出她是“巫女“的结论。这是对巴寡妇清妖魔化曲解。虽然司马迁对巴清得秦始皇最高礼遇的原因未作交待,但我们分析可以得出一种可能。巴寡妇清早年丧夫,为了继承家业没有再嫁,并非是为守节而从一而终。在中国历史上,秦汉在两性问题上是比较开放的,妇女丧夫再嫁本属常事,有的再嫁多次也无人非议。如<<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所娶之妻张氏,就是曾克五夫的女子,也就是说,陈平是她第六任丈夫。巴寡妇清一生没有再嫁,主要原因是为支撑庞大家业,不是守节做“贞妇“。她不是什么“巫女“,她得秦始皇最高礼遇,很可能是晚年将自己的全部财富捐给长城工程,同时为秦始皇的骊山陵墓提供大量的朱砂和水银。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动,将她迎去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并为她筑“怀清台”以示彪炳。
巴寡妇清,有《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曰:有个寡妇名叫“清”,数代垄断丹砂开采的生意,秦始皇曾为她修筑了一座豪华的纪念碑怀清台,以表彰她的“贞节”。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之中,对巴寡妇清的记载仅寥寥数语,因而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第一,秦汉时期,今重庆直辖市为巴地,而巴寡妇清显然为重庆人,但究竟属重庆什么地方的人呢?
晋人常琚的《华阳国志?巴志》之中,称巴寡妇清乃巴郡枳县(今涪陵)人,《长寿县志》因此认定她乃长寿人。而彭水曾发现巴寡妇清专门屯积武器的库房,武库四周布满炼丹遗址,因而亦找出不少论据证明她为彭水人。部分学者则认为她可能乃酉阳人,或黔江人。因史籍的记载非常模糊,巴寡妇清的身世之谜,后世亦似乎只可以根据种种蛛丝马迹进行推测和分析了。
第二,史料记载,巴清早年丧夫,终身守寡不再嫁。秦始皇誉巴清为“贞妇”,以表彰其贞节,并为她修建了“怀清台”,邀请她至都城咸阳安享晚年。而且,巴清还被特许“合法”拥有着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
据了解,秦汉时期,女性伦理之中的贞节观念,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加以倡导,女性再嫁乃寻常之事。秦汉时期,中国的两性关系一直非常“开放”,秦始皇的母亲即一个性乱的典型。
以****著称的秦朝,却有一位女商人豢养着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这也可以说明寡妇清在秦帝国时期,其地位相当高。
杨翁子处理民政的相应能力,自然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其参与到灭魏之战之后,随后则是被任命为远离隶属于魏国的某座城邑的县令。
而根据秦国任命县令县长的相应标准,杨翁子当其时应该是一个小县邑的民政负责人。
而至于杨翁子为什么会成为北疆军团的一员,很有可能与大秦帝国在公元前217年左右的军事扩张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当其时的杨翁子很有可能已经升迁为郡丞甚至是郡守一职,其在河套阴山之战当中成为蒙恬麾下的副将,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只不过用一个郡守来担任副官,似乎有点不合理而已,因为一个郡的郡守,就算是曾经担任过内史的蒙武,也就是在多次的作战当中,统领二十万以下的部队进行过相应的战斗。
而一般的郡守,在指挥军队的数量方面,应该是远逊于蒙武。因为无论是其曾经担任过内史,亦或者是其受到的始皇帝的信任,并不是一般的郡守能够比拟的。
但是毫无疑问,杨翁子在这个时候也展现出一个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的一面。
而据说,杨端和是杨翁子的兄长,而秦国在征伐六国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任用了包括杨端和在内的将领,并且取得了包括灭赵在内的战绩。
……
秦国当其时灭赵之战的步伐如下: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将军桓、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池。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两邑(今河北石家庄东南),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大败秦军。桓畏罪逃燕。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又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亦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今河北境内)。
此后秦军经过三年休整。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正当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派军乘赵国大饥之机从两个方向对赵国发动进攻。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王翦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使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谗言,遂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拒不受命,被赵王迁杀死。李牧治军有方,爱护部属,在边防与官兵共同生活、战斗多年,颇得士心,被杀后军心涣散,部队解体。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十月,王翦、羌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代地赵军与燕军联合驻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企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又为秦军击败。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
从这些记载当中可以看到几个很关键的地方,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在公元前233年之前,并没有参与到对抗秦国的战争当中,而这换句话来说,在公元前233年,当其时的赵国云中九原一带的领地应该还在赵国的控制当中。
这也就是说,秦国设立云中九原两郡的时间,事实上要晚于公元前234年,也许在公元前232年到公元前229年之间。
而从秦国几个进攻赵国的著名将领的表现而言,李牧虽然击败了桓在内的秦军名将,但是秦军与赵军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太大,赵国数次获胜更多也就算是惨胜,而国力则是进一步被秦国削弱。
《史记?秦始皇本纪》: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免。桓为将军。
十三年,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定平阳、武城。
《资治通鉴》:
十一年,将军王翦、桓、杨端和伐赵,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阳,桓取邺、安阳。
十三年,桓伐赵,败赵将扈于平阳,斩首十万,杀扈。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桓奔还。赵封李牧为武安君。
十四年,桓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战国策?赵策四》: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
而在灭赵之战的相应记录当中,桓在史籍当中所记载的结果各不相同:
史记当中隐约认为桓与叛将樊於期是一个人,但是在战国策当中,桓在李牧被杀之前的三个月到半年之间在与李牧的作战当中兵败战死: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最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杀赵军,虏赵王迁及其将颜最,遂灭赵。
所以若是以战国策作为战国史书的标准,桓与樊於期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很低。
……
而与桓相对的是另外两个秦军名将,他们分别是杨端和与羌。
两人都算是在史书当中有着一席之地的名将:
杨端和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238年,这个时候的秦王政在昌文君兄弟以及秦国当其时的“保王党”的保护下,已经亲政: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一年,王翦、桓、杨端和攻邺,取九城。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这个出于史记的说法与战国策有很大区别,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秦军有可能是在桓兵败战死之后,采取的是一次复仇作战的决定。
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在杨端和围困邯郸的记录而言,李牧当其时很有可能已死,若非是李牧已死,杨端和在这个时候想要围困邯郸,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有一点更有意思,那就是既然是杨端和围困邯郸,那么……迫使赵王迁开门投降的人是王翦还是杨端和?
……
而在史书当中还记载着一个名将,那就是羌。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赵国大旱,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羌伐赵。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公元前228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
公元前228年十月(秦王政十九年),王翦、羌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嘛……到底是谁攻破邯郸的说法似乎越来越多。但是张嘉师在意的是……羌根据后世的一些说法,就是李信的妻子……
(ps:这个有些牵强附会,但是跟某日漫没有关系。)
然而事实上,张嘉师当然不会直接问自己的上将军,因为他还真的没打算被自己的上将军直接喷一脸……
这个不代表张嘉师就没有渠道知道这个情况,在询问了桓峰之后,桓峰明确的表示无论是杨端和还是羌,都是正儿八经的粗壮汉子。
……
战国时期的秦国没有女将,这一点是基于军功爵制度作为基础的。
没有女将就不代表秦国的女子地位不高。
其中,在刨除了跟秦国王室有关系的女子之外,始皇帝时期最著名的女子并不是许负这个小萝莉,而是寡妇清。
巴寡妇清,名清,巴为巴郡之意,姓不可考,遂以巴为姓,又叫巴清,今(长寿千佛)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大姐”,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接进宫,封为”贞妇“。《史记?货殖列传》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因为司马迁“秦皇帝以贞妇客之,为筑女怀清台“之语,有人便凭丰富的想象,说巴寡妇清用丹药讨秦始皇欢心而得宠,并以易学得出她是“巫女“的结论。这是对巴寡妇清妖魔化曲解。虽然司马迁对巴清得秦始皇最高礼遇的原因未作交待,但我们分析可以得出一种可能。巴寡妇清早年丧夫,为了继承家业没有再嫁,并非是为守节而从一而终。在中国历史上,秦汉在两性问题上是比较开放的,妇女丧夫再嫁本属常事,有的再嫁多次也无人非议。如<<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所娶之妻张氏,就是曾克五夫的女子,也就是说,陈平是她第六任丈夫。巴寡妇清一生没有再嫁,主要原因是为支撑庞大家业,不是守节做“贞妇“。她不是什么“巫女“,她得秦始皇最高礼遇,很可能是晚年将自己的全部财富捐给长城工程,同时为秦始皇的骊山陵墓提供大量的朱砂和水银。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动,将她迎去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并为她筑“怀清台”以示彪炳。
巴寡妇清,有《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曰:有个寡妇名叫“清”,数代垄断丹砂开采的生意,秦始皇曾为她修筑了一座豪华的纪念碑怀清台,以表彰她的“贞节”。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之中,对巴寡妇清的记载仅寥寥数语,因而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第一,秦汉时期,今重庆直辖市为巴地,而巴寡妇清显然为重庆人,但究竟属重庆什么地方的人呢?
晋人常琚的《华阳国志?巴志》之中,称巴寡妇清乃巴郡枳县(今涪陵)人,《长寿县志》因此认定她乃长寿人。而彭水曾发现巴寡妇清专门屯积武器的库房,武库四周布满炼丹遗址,因而亦找出不少论据证明她为彭水人。部分学者则认为她可能乃酉阳人,或黔江人。因史籍的记载非常模糊,巴寡妇清的身世之谜,后世亦似乎只可以根据种种蛛丝马迹进行推测和分析了。
第二,史料记载,巴清早年丧夫,终身守寡不再嫁。秦始皇誉巴清为“贞妇”,以表彰其贞节,并为她修建了“怀清台”,邀请她至都城咸阳安享晚年。而且,巴清还被特许“合法”拥有着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
据了解,秦汉时期,女性伦理之中的贞节观念,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加以倡导,女性再嫁乃寻常之事。秦汉时期,中国的两性关系一直非常“开放”,秦始皇的母亲即一个性乱的典型。
以****著称的秦朝,却有一位女商人豢养着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这也可以说明寡妇清在秦帝国时期,其地位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