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匈奴人的计划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戈特尔是一个匈奴人的小部落首领,作为这样的小部落首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可靠的大部落,接受对方的庇护。
戈特尔很清楚这样做的话,他以及他的部落很有可能会失去不少东西,但是对于他而言,只要他的部落能够延续下去的话,这样的代价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匈奴虽然是一个部落联盟,但是像是他这种小型部落若是没有一个强力的部落庇护,说不定会在哪一天,就会被其他的一些实力更强的部落吞并掉。
可以说,这是草原上的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格局所导致的。
不仅仅是戈特尔,整个匈奴当中数以千百计的小部落,无一不是依靠这样的规则延续传承下去。
眼下的他在这个时候,身穿一身大秦帝国军队的制式皮甲装备,伪装成一个百将,指挥着自己部落当中的骑手们以及被他们裹挟而来的秦人奴隶伪装成的运粮队民夫,正等待着云中城东面城门的开启。
戈特尔在这一次的行动当中,主要是接受了白羊部部落的首领指派,让他带人控制住云中县的东门,而白羊部的部落首领,则是会在城门被他们控制之后,迅速冲向云中城,然后趁着城门未关闭的时候,杀入云中城当中。
而戈特尔不知道的事情是,白羊部这个庇护他的大部落,其首领许诺给他这个小部落首领,攻下云中城之后的好处,事实上不及冒顿单于答应白羊部部落在攻下云中县之后的好处十分之一。
若非是白羊部首领很清楚云中城的进攻难度,而抢占城门很有可能会付出惨重代价的话,白羊部首领连这样的好处分摊也不会让戈特尔以及他的小部落得到。
白羊部首领在远处的一处密林当中,通过一队斥候的来回汇报,来掌握戈特尔的行动是否成功。
他心中虽然不看好戈特尔在这方面会成功,但是他心中也隐约希望一点,那就是戈特尔的行动能够成功。
这样的想法虽然说相当矛盾,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那就是戈特尔在这个时候的存在,成为了白羊部是否能够再次发展壮大,甚至是成为匈奴部落体系当中,一个有数的大型部落。
冒顿给白羊部首领的许诺,那就是若是白羊部能够攻下云中城,那么以云中城为中心的两百里土地,将会成为白羊部的固有牧场。
云中城周边并不是太过适合作为牧场发展,但是若是白羊部迁移到这个地方,必然会对其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
匈奴人固然是早已经习惯了逐水草而居,但是不代表匈奴人没有打算在一个更合适的地方进行定居的想法。
这一点可以说是以有没有相应条件作为前提的。
就以张嘉师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而言,别的不说,光是焉支山以及祁连山,就是很有可能已经成为匈奴人固有势力居住控制的地区。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焉支山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场,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妇女搽抹胭脂原料红蓝花的重要产地。据传,那时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一带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各藩王之妻叫“阏氏”,“焉支”或“胭脂”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而得名。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和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击河西地区,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河西之战。是役,汉军以自身损失近十分之三的代价,取得斩杀匈奴32000余人,生俘6500人的辉煌战绩。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这次作战当中,匈奴人损失惨重,激怒了当时的匈奴单于伊稚邪。而且引起匈奴内部贵族的极大不满。盛怒之下,伊稚邪迁怒与驻守在当地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企图杀二王泄愤并转嫁内部矛盾。一面是西汉强大的武力震慑,另一面是自己的老大企图杀人嫁祸。内外交困中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在反复权衡后,选择投降汉朝。
公元前120年,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正式上表,归降西汉帝国。这种匈奴两名亲王率领数万部众集体投降中原王朝的重大事件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将信将疑的汉武帝为求稳妥,派霍去病率精锐骑兵前往受降。结果情况果如汉武帝所料,二王中的休屠王在部属的鼓动下忽然临阵反悔,率属下哗变。面对危局,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以后人难以想像的气概,在部署妥当后,其只带几名亲兵,只身前往匈奴大营,直面浑邪王力陈厉害关系。
霍去病沉着冷静的无畏气势,以及他身后数万汉军铁骑的声威极大的震慑了匈奴部众。同时也稳定了以浑邪王为首的主和派势力。在汉军的巨大压力下,浑邪王斩杀休屠王及其哗变部众。随后率所辖四万余众正式归降西汉帝国。
自此,匈奴人失去了焉支山以及祁连山两处相当重要的势力范围。
而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而硬是要算一些地方的话,河套平原也是。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
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和五原郡。
前125年置西河郡。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而事实上,匈奴人对于一些固有的放牧地区采取定居控制的方式,也算是逐水草而居的一种表现。
“逐水草而居”指代的不是总在同一地区生活而是周期性地或定期地迁移的生活方式。游牧生活不是不受限制和无方向的漫游,而是以一个环境适合地区作暂时的中心。这个中心的稳定程度以食物供给和获取食物技术的有效程度而定。游牧包括3种类型狩猎采集者,畜牧者,工匠或小贩。
游牧民族的畜牧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他们主要是畜马、牛、羊、骆驼、驴,还有多种野马等。平时以射猎禽兽为生,远程用弓矢,近程用刀铤(类似矛)。小孩子也能够“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他们每居一处,众多的马牛羊等要吃大量的水、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必须“逐水草迁移”,甚至去掠夺他人,“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交战时,“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狩猎和采集通常给一个民族带来一定程度的游牧生活,但住地的转移可按日(如喀拉哈里桑人)、按月、按季或半年而变化。在资源丰富和贮藏方便的地方,人口比较稳定。
游牧的狩猎者和采集者通常组织成独立的小群体,在画定的地区内活动,他们熟悉该地区水源、植物方位和猎物栖息处。依靠驯养家畜生活的游牧民族,迁徙到固定的地域为牲畜寻找牧场。大多数群体都占有使用季节相当长的中心基地。放牧者可完全依靠他们的牧群,也可进行狩猎或采集,从事某些农业,与农业民族交换谷物和其他物品。
所以对于匈奴人而言,有一个固定的牧场区域,那么就是一个部落能否成功崛起并且在传承中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
很明显,对于白羊部而言,云中城附近一带很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在这次偷袭云中城的计划安排当中,白羊部的首领很干脆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
另外,作为最早的一个可知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生活方式也与匈奴人类似:
有一种说法认为公元前9世纪以前,斯基泰人可能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公元前8世纪中叶,周宣王征伐猃狁、西戎,后者压迫斯基泰人西走南俄。自然灾害(如干旱)也可能是其西迁的一个原因。斯基泰人到达高加索和黑海北岸后,驱赶那里的西米里安人西逃,大部分定居下来。另一部分继续西迁至多瑙河流域定居。还有一部分跟踪西米里安人南下,到达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西北部。
斯基泰人的国家由四大部族组成、每部族又分为若干区,各区的首领负责断案、征税、向异族属国索贡等。国王和各级首领的继承都是世袭制。氏族部落是斯基泰人的社会基础,战时则是作战单位,各部族每年春天大会于王廷。战时全民皆兵,分成三部分:主力由贵族首领的卫队组成,其次是参过战的部落民组成的部队,其他老弱者组成辅助部队。斯基泰人以多杀敌为荣,有以敌人头骨为饮器的习惯。武器装备有战斧、矛、弓箭等。骑马射箭是他们的特长,故有“马上弓手”之称。
斯基泰人多以游牧为主,饲养马、牛、羊、狗。少部分从事渔猎。进入南俄后,还有一部分定居民。斯基泰人精于制造手工艺术品。整个欧亚草原的斯基泰艺术风格较为一致,即通过锻、铸、镶压、刻等多种手法,用金、银、铜等材料创造出生动的浅浮雕动物造型,其中最常见的有狮、虎、驯鹿、马、麋、食肉鸟以及其他想象的动物,统称为“动物纹”或“野兽纹”。斯基泰艺术的另一特点是往往以带钩、柄、饰牌等装饰在马具、武器、衣着和器皿上,成为财富的标志。
而斯基泰人在其灭亡之前,已经从游牧民族过渡成农耕民族体系:
公元前512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攻打斯泰基人,他征服了色雷斯,用浮桥渡过了多瑙河,根据希罗多德描述,波斯军沿着伏尔加河北上。斯基泰人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抵抗,他们一路缓慢撤退,毁坏农田,填塞水井,留给敌人的只有白地千里。在补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大流士终于退回亚细亚,在撤退中产生了数倍的伤亡。斯基泰王国在公元前5~前4世纪(一说在公元前2世纪)形成。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斯基泰人的势力大增,垄断了黑海至希腊的奴隶买卖并获取财富。公元前4世纪中叶,斯基泰人开始衰落。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贫富分化明显。公元前339年,斯基泰王阿提亚斯在对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战争中战死。于是斯基泰因战争中失败而内部分裂。虽然斯基泰人后来建立了新的王国,但在公元3世纪被哥特人摧毁。萨尔马特人逐渐取代了斯泰基人。公元前2世纪,斯基泰人被萨尔马他人排挤到克里木,建都城于涅亚波里。
而从这一方面而言,很有可能只要拥有合适的定居地点,游牧民族会更加倾向于向农耕或者是渔猎文化转移,这一个情况在五胡十六国或者是后世创建了元帝国的蒙古人,也能够看出这方面的转变缘由。
………………………………………………分割线…………………………………………
戈特尔不知道,他面前的云中城,事实上即将会成为他以及这次突袭云中城东城门的大部分人的葬身之地。
戈特尔更加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伪装突袭计划,事实上早已被一个人以后世的经验“看破”。
而戈特尔最后不知道的是,在他静静的看着城门的时候,杨翁子来到了城楼的前方,用一种似乎是相当戏谑的表情,看着包括他在内的运粮队成员。
戈特尔是一个匈奴人的小部落首领,作为这样的小部落首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可靠的大部落,接受对方的庇护。
戈特尔很清楚这样做的话,他以及他的部落很有可能会失去不少东西,但是对于他而言,只要他的部落能够延续下去的话,这样的代价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匈奴虽然是一个部落联盟,但是像是他这种小型部落若是没有一个强力的部落庇护,说不定会在哪一天,就会被其他的一些实力更强的部落吞并掉。
可以说,这是草原上的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格局所导致的。
不仅仅是戈特尔,整个匈奴当中数以千百计的小部落,无一不是依靠这样的规则延续传承下去。
眼下的他在这个时候,身穿一身大秦帝国军队的制式皮甲装备,伪装成一个百将,指挥着自己部落当中的骑手们以及被他们裹挟而来的秦人奴隶伪装成的运粮队民夫,正等待着云中城东面城门的开启。
戈特尔在这一次的行动当中,主要是接受了白羊部部落的首领指派,让他带人控制住云中县的东门,而白羊部的部落首领,则是会在城门被他们控制之后,迅速冲向云中城,然后趁着城门未关闭的时候,杀入云中城当中。
而戈特尔不知道的事情是,白羊部这个庇护他的大部落,其首领许诺给他这个小部落首领,攻下云中城之后的好处,事实上不及冒顿单于答应白羊部部落在攻下云中县之后的好处十分之一。
若非是白羊部首领很清楚云中城的进攻难度,而抢占城门很有可能会付出惨重代价的话,白羊部首领连这样的好处分摊也不会让戈特尔以及他的小部落得到。
白羊部首领在远处的一处密林当中,通过一队斥候的来回汇报,来掌握戈特尔的行动是否成功。
他心中虽然不看好戈特尔在这方面会成功,但是他心中也隐约希望一点,那就是戈特尔的行动能够成功。
这样的想法虽然说相当矛盾,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那就是戈特尔在这个时候的存在,成为了白羊部是否能够再次发展壮大,甚至是成为匈奴部落体系当中,一个有数的大型部落。
冒顿给白羊部首领的许诺,那就是若是白羊部能够攻下云中城,那么以云中城为中心的两百里土地,将会成为白羊部的固有牧场。
云中城周边并不是太过适合作为牧场发展,但是若是白羊部迁移到这个地方,必然会对其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
匈奴人固然是早已经习惯了逐水草而居,但是不代表匈奴人没有打算在一个更合适的地方进行定居的想法。
这一点可以说是以有没有相应条件作为前提的。
就以张嘉师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而言,别的不说,光是焉支山以及祁连山,就是很有可能已经成为匈奴人固有势力居住控制的地区。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焉支山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场,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妇女搽抹胭脂原料红蓝花的重要产地。据传,那时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一带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各藩王之妻叫“阏氏”,“焉支”或“胭脂”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而得名。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和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击河西地区,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河西之战。是役,汉军以自身损失近十分之三的代价,取得斩杀匈奴32000余人,生俘6500人的辉煌战绩。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这次作战当中,匈奴人损失惨重,激怒了当时的匈奴单于伊稚邪。而且引起匈奴内部贵族的极大不满。盛怒之下,伊稚邪迁怒与驻守在当地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企图杀二王泄愤并转嫁内部矛盾。一面是西汉强大的武力震慑,另一面是自己的老大企图杀人嫁祸。内外交困中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在反复权衡后,选择投降汉朝。
公元前120年,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正式上表,归降西汉帝国。这种匈奴两名亲王率领数万部众集体投降中原王朝的重大事件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将信将疑的汉武帝为求稳妥,派霍去病率精锐骑兵前往受降。结果情况果如汉武帝所料,二王中的休屠王在部属的鼓动下忽然临阵反悔,率属下哗变。面对危局,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以后人难以想像的气概,在部署妥当后,其只带几名亲兵,只身前往匈奴大营,直面浑邪王力陈厉害关系。
霍去病沉着冷静的无畏气势,以及他身后数万汉军铁骑的声威极大的震慑了匈奴部众。同时也稳定了以浑邪王为首的主和派势力。在汉军的巨大压力下,浑邪王斩杀休屠王及其哗变部众。随后率所辖四万余众正式归降西汉帝国。
自此,匈奴人失去了焉支山以及祁连山两处相当重要的势力范围。
而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而硬是要算一些地方的话,河套平原也是。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
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和五原郡。
前125年置西河郡。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而事实上,匈奴人对于一些固有的放牧地区采取定居控制的方式,也算是逐水草而居的一种表现。
“逐水草而居”指代的不是总在同一地区生活而是周期性地或定期地迁移的生活方式。游牧生活不是不受限制和无方向的漫游,而是以一个环境适合地区作暂时的中心。这个中心的稳定程度以食物供给和获取食物技术的有效程度而定。游牧包括3种类型狩猎采集者,畜牧者,工匠或小贩。
游牧民族的畜牧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他们主要是畜马、牛、羊、骆驼、驴,还有多种野马等。平时以射猎禽兽为生,远程用弓矢,近程用刀铤(类似矛)。小孩子也能够“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他们每居一处,众多的马牛羊等要吃大量的水、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必须“逐水草迁移”,甚至去掠夺他人,“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交战时,“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狩猎和采集通常给一个民族带来一定程度的游牧生活,但住地的转移可按日(如喀拉哈里桑人)、按月、按季或半年而变化。在资源丰富和贮藏方便的地方,人口比较稳定。
游牧的狩猎者和采集者通常组织成独立的小群体,在画定的地区内活动,他们熟悉该地区水源、植物方位和猎物栖息处。依靠驯养家畜生活的游牧民族,迁徙到固定的地域为牲畜寻找牧场。大多数群体都占有使用季节相当长的中心基地。放牧者可完全依靠他们的牧群,也可进行狩猎或采集,从事某些农业,与农业民族交换谷物和其他物品。
所以对于匈奴人而言,有一个固定的牧场区域,那么就是一个部落能否成功崛起并且在传承中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
很明显,对于白羊部而言,云中城附近一带很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在这次偷袭云中城的计划安排当中,白羊部的首领很干脆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
另外,作为最早的一个可知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生活方式也与匈奴人类似:
有一种说法认为公元前9世纪以前,斯基泰人可能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公元前8世纪中叶,周宣王征伐猃狁、西戎,后者压迫斯基泰人西走南俄。自然灾害(如干旱)也可能是其西迁的一个原因。斯基泰人到达高加索和黑海北岸后,驱赶那里的西米里安人西逃,大部分定居下来。另一部分继续西迁至多瑙河流域定居。还有一部分跟踪西米里安人南下,到达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西北部。
斯基泰人的国家由四大部族组成、每部族又分为若干区,各区的首领负责断案、征税、向异族属国索贡等。国王和各级首领的继承都是世袭制。氏族部落是斯基泰人的社会基础,战时则是作战单位,各部族每年春天大会于王廷。战时全民皆兵,分成三部分:主力由贵族首领的卫队组成,其次是参过战的部落民组成的部队,其他老弱者组成辅助部队。斯基泰人以多杀敌为荣,有以敌人头骨为饮器的习惯。武器装备有战斧、矛、弓箭等。骑马射箭是他们的特长,故有“马上弓手”之称。
斯基泰人多以游牧为主,饲养马、牛、羊、狗。少部分从事渔猎。进入南俄后,还有一部分定居民。斯基泰人精于制造手工艺术品。整个欧亚草原的斯基泰艺术风格较为一致,即通过锻、铸、镶压、刻等多种手法,用金、银、铜等材料创造出生动的浅浮雕动物造型,其中最常见的有狮、虎、驯鹿、马、麋、食肉鸟以及其他想象的动物,统称为“动物纹”或“野兽纹”。斯基泰艺术的另一特点是往往以带钩、柄、饰牌等装饰在马具、武器、衣着和器皿上,成为财富的标志。
而斯基泰人在其灭亡之前,已经从游牧民族过渡成农耕民族体系:
公元前512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攻打斯泰基人,他征服了色雷斯,用浮桥渡过了多瑙河,根据希罗多德描述,波斯军沿着伏尔加河北上。斯基泰人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抵抗,他们一路缓慢撤退,毁坏农田,填塞水井,留给敌人的只有白地千里。在补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大流士终于退回亚细亚,在撤退中产生了数倍的伤亡。斯基泰王国在公元前5~前4世纪(一说在公元前2世纪)形成。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斯基泰人的势力大增,垄断了黑海至希腊的奴隶买卖并获取财富。公元前4世纪中叶,斯基泰人开始衰落。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贫富分化明显。公元前339年,斯基泰王阿提亚斯在对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战争中战死。于是斯基泰因战争中失败而内部分裂。虽然斯基泰人后来建立了新的王国,但在公元3世纪被哥特人摧毁。萨尔马特人逐渐取代了斯泰基人。公元前2世纪,斯基泰人被萨尔马他人排挤到克里木,建都城于涅亚波里。
而从这一方面而言,很有可能只要拥有合适的定居地点,游牧民族会更加倾向于向农耕或者是渔猎文化转移,这一个情况在五胡十六国或者是后世创建了元帝国的蒙古人,也能够看出这方面的转变缘由。
………………………………………………分割线…………………………………………
戈特尔不知道,他面前的云中城,事实上即将会成为他以及这次突袭云中城东城门的大部分人的葬身之地。
戈特尔更加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伪装突袭计划,事实上早已被一个人以后世的经验“看破”。
而戈特尔最后不知道的是,在他静静的看着城门的时候,杨翁子来到了城楼的前方,用一种似乎是相当戏谑的表情,看着包括他在内的运粮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