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帮助和自治,不可兼得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曾国藩提出的政策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历史一直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大的趋势都是民族融合,而汉民族则作为一个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一直承担着将各种各样的族群融合为一的责任——实际上汉族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在长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还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到了民国时期,汉民族的习俗和明朝、宋朝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和汉民族形成之初的汉朝相比,恐怕差距就更大了。
实际上,后世的大部分民族都是千百年融合的结果。如日本民族就融合了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来自西伯利亚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的虾夷人,还有琉球岛的琉球人。而朝鲜民族许多大姓的族谱上,都能追溯到中国——他们都是中国移民的后代。而东南亚的许多民族,也都是有华人血统的。
而在千百年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中,中原王朝也早就总结出了一系列融合的经验和办法。比如从分封土司到改土归流就是一个完整的融合流程。前者相当于民族自治,而后者就是民族融合的完成。可见,古代王朝的政策都是将民族自治当成民族融合的手段。由自治开始,以融合结束。不论土司管理也好,羁绊统治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融合。
当然,这个最终的融合不一定能实现,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古代中原汉人王朝,甚至包括满清,他们路数都是以自治促融合,从来没有在已经融合的地盘上搞土司制的。只是满清的民族融合并不包括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的融合……
身为前满清官僚,又是精通经世致用之学的曾国藩。当然精通这套传统的民族融合之法。他现在提出的办法其实就是“改土归流”的变种。将蒙古部落从游牧改为定居,再派遣流官统治,同时再由中央投入一定的财力发展教育和基础设施。帮助定居的蒙古人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然是帮助融合啦,而不是帮助蒙古民族发展壮大了。发展壮大的事情通常要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就像成吉思汗那代蒙古人一样,把别的民族的男子灭绝了然后融合了他们的女人就能发展壮大了。
不过,想要用“改土归流”的办法融合现在的四百多部蒙古部落也不大容易——由于大明帝国的北扩和西扩,原先在俄罗斯人统治下的蒙古部落现在也成了大明帝国的属民,更有不少生活在西北哈萨克和西西伯利亚的蒙古族群被沙俄驱逐到了大明的地盘上——同样的,大明地盘上的俄罗斯和哥萨克人一样被驱逐了。
另外,一部分蒙古和中亚人的混血族群(就是杀人家男人睡人家的女人融合成的族群)也都在迁居哈萨克的蒙古人的教育(用大刀教育)下放弃了真神教而改宗喇嘛教,重新成为了蒙古人的一员。
所以现在大明帝国(包括哈萨克汗国和东西伯利亚公司辖区)境内的蒙古人数量很多。分为四百多个部落,人口有四百余万!而且之前为了拉拢蒙古人一块儿对付俄国,朱皇帝自任蒙古大汗,还封了一大堆蒙古王公,最大的是喀尔喀蒙古和伊犁蒙古五郡王,之下还有公爵、郡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数以千计,而且这些蒙古封爵都是封臣,也就是拥有部族领地的大明天子之臣。类似于伪清和前明的土司,不过名声比土司好听,一点也不土。另外。朱济世还专门制定过一部《封臣法》来确定大明封臣的权利和义务。
而制定这部《封臣法》的目的,其实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大中华。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的上层得益颇多,对于入华并不太抗拒,但是其民族中下层却很难融入大中华。即使有些封臣主动交出领地换取丰厚的年金,大明官府也很难治理其领地,在有些地区还因此激起过民变。所以大明朝廷上下,对于接管封臣领地的积极性都不大高,宁愿维持现状。
“皇上,之前朝廷接管封臣领地多有不顺,究其原因还是一个钱字作祟。”曾国藩其实也参与过几次这样的接管。知道其中缘由何在。“封臣领地多地处偏远,民众穷苦。习俗又迥异于中原,贸然接管实行汉法肯定会弄出一些麻烦……”
朱济世一挥手。打断道:“朕不怕麻烦的!”他顿了下,又道,“朕不仅是大明皇帝,而且还是蒙古大汗!”
是啊,蒙古大汗还有成吉思汗民族融合法呢!在成吉思汗主义的指导下,还有什么麻烦不能解决?
曾国藩一笑,点点头道:“行成吉思汗之雷霆手段是最后之办法,在这之前,我大明还是应该以教化帮助为先的。或可以在财政、教育、建设等诸问题之上给予一定扶植,助其脱贫,促其入华。”
朱济世先是点头,再是摇头:“朕倒不是不舍得银子,只是银子花出去,他们就肯入华了?”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后世的银子没少花,民族融合的效果却没有见到多少!虽然大明帝国的财政比起大清朝要强多了,可终究没有办法后一百多年后相比。一年能拿出几百万扶植少民地区已经不易了,真的能有用?
他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花钱也未必有用啊……而且蒙古部落那么多,蒙古之外还有数百万蛮夷之民,须得多少开销?”
曾国藩心下一惊,连忙道:“皇上,教化蛮夷乃是长久之事,是不可急于求成的。臣建议分期分批帮蒙古部落入华……可以让各部之长自行选择是否入华。愿意入华者朝廷可选择水草丰美之地供其部定居,可以由朝廷拨款修建城池供其族居住,可以由朝廷出资办学教化其民。各部之长所得的年金也从优从厚。而不愿意入华者,朝廷可以将其部安置于较为贫瘠之地,也令其定居畜牧,不得随意迁移。朝廷也不助其一文,其部族之长还需依照《封臣法》上交年贡。
另外,鉴于朝廷财力有限,每年只能接受一定数量的蒙古部落入华。四百余部可分20年入华,平均每年也就20余部,每部的各种扶植资助一次拨给20万银元应该就足够了,这样一年不过400多万。这笔钱朝廷完全拿得出来,而且比用兵要节约多了。”
朱济世微微点头,吩咐道:“翁同龢,记下来,今后凡封臣自治之领,除非出兵助战,否则无论何种情况皆不可得到朝廷之资助。”
翁同龢忙拿出纸笔记录下朱济世的话,他知道这番话是下达给内阁的谕旨!
“自治之领就应该凡事靠自己,如果要得到朝廷之助力就只能入华!”朱济世又道,“入华之后,朝廷当酌情补助地方以发展教育,促进经济。不过必须依照大明义务教育之相关规范,推行和汉地一致之教育,需以汉字和南京官话为唯一合法语言文字。
入华之后,该地方户籍登记将不再注明民族,居民之姓氏也需要遵从汉地习俗,采用中华之姓氏……这些都要在库里台大会上和蒙古诸部之长言明!朕拿出汉地百姓的民脂民膏来帮助北地之蒙人,所求的就是促进其种族永远融于中华!”(未完待续)
曾国藩提出的政策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历史一直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大的趋势都是民族融合,而汉民族则作为一个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一直承担着将各种各样的族群融合为一的责任——实际上汉族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在长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还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到了民国时期,汉民族的习俗和明朝、宋朝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和汉民族形成之初的汉朝相比,恐怕差距就更大了。
实际上,后世的大部分民族都是千百年融合的结果。如日本民族就融合了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来自西伯利亚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的虾夷人,还有琉球岛的琉球人。而朝鲜民族许多大姓的族谱上,都能追溯到中国——他们都是中国移民的后代。而东南亚的许多民族,也都是有华人血统的。
而在千百年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中,中原王朝也早就总结出了一系列融合的经验和办法。比如从分封土司到改土归流就是一个完整的融合流程。前者相当于民族自治,而后者就是民族融合的完成。可见,古代王朝的政策都是将民族自治当成民族融合的手段。由自治开始,以融合结束。不论土司管理也好,羁绊统治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融合。
当然,这个最终的融合不一定能实现,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古代中原汉人王朝,甚至包括满清,他们路数都是以自治促融合,从来没有在已经融合的地盘上搞土司制的。只是满清的民族融合并不包括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的融合……
身为前满清官僚,又是精通经世致用之学的曾国藩。当然精通这套传统的民族融合之法。他现在提出的办法其实就是“改土归流”的变种。将蒙古部落从游牧改为定居,再派遣流官统治,同时再由中央投入一定的财力发展教育和基础设施。帮助定居的蒙古人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然是帮助融合啦,而不是帮助蒙古民族发展壮大了。发展壮大的事情通常要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就像成吉思汗那代蒙古人一样,把别的民族的男子灭绝了然后融合了他们的女人就能发展壮大了。
不过,想要用“改土归流”的办法融合现在的四百多部蒙古部落也不大容易——由于大明帝国的北扩和西扩,原先在俄罗斯人统治下的蒙古部落现在也成了大明帝国的属民,更有不少生活在西北哈萨克和西西伯利亚的蒙古族群被沙俄驱逐到了大明的地盘上——同样的,大明地盘上的俄罗斯和哥萨克人一样被驱逐了。
另外,一部分蒙古和中亚人的混血族群(就是杀人家男人睡人家的女人融合成的族群)也都在迁居哈萨克的蒙古人的教育(用大刀教育)下放弃了真神教而改宗喇嘛教,重新成为了蒙古人的一员。
所以现在大明帝国(包括哈萨克汗国和东西伯利亚公司辖区)境内的蒙古人数量很多。分为四百多个部落,人口有四百余万!而且之前为了拉拢蒙古人一块儿对付俄国,朱皇帝自任蒙古大汗,还封了一大堆蒙古王公,最大的是喀尔喀蒙古和伊犁蒙古五郡王,之下还有公爵、郡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数以千计,而且这些蒙古封爵都是封臣,也就是拥有部族领地的大明天子之臣。类似于伪清和前明的土司,不过名声比土司好听,一点也不土。另外。朱济世还专门制定过一部《封臣法》来确定大明封臣的权利和义务。
而制定这部《封臣法》的目的,其实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大中华。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的上层得益颇多,对于入华并不太抗拒,但是其民族中下层却很难融入大中华。即使有些封臣主动交出领地换取丰厚的年金,大明官府也很难治理其领地,在有些地区还因此激起过民变。所以大明朝廷上下,对于接管封臣领地的积极性都不大高,宁愿维持现状。
“皇上,之前朝廷接管封臣领地多有不顺,究其原因还是一个钱字作祟。”曾国藩其实也参与过几次这样的接管。知道其中缘由何在。“封臣领地多地处偏远,民众穷苦。习俗又迥异于中原,贸然接管实行汉法肯定会弄出一些麻烦……”
朱济世一挥手。打断道:“朕不怕麻烦的!”他顿了下,又道,“朕不仅是大明皇帝,而且还是蒙古大汗!”
是啊,蒙古大汗还有成吉思汗民族融合法呢!在成吉思汗主义的指导下,还有什么麻烦不能解决?
曾国藩一笑,点点头道:“行成吉思汗之雷霆手段是最后之办法,在这之前,我大明还是应该以教化帮助为先的。或可以在财政、教育、建设等诸问题之上给予一定扶植,助其脱贫,促其入华。”
朱济世先是点头,再是摇头:“朕倒不是不舍得银子,只是银子花出去,他们就肯入华了?”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后世的银子没少花,民族融合的效果却没有见到多少!虽然大明帝国的财政比起大清朝要强多了,可终究没有办法后一百多年后相比。一年能拿出几百万扶植少民地区已经不易了,真的能有用?
他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花钱也未必有用啊……而且蒙古部落那么多,蒙古之外还有数百万蛮夷之民,须得多少开销?”
曾国藩心下一惊,连忙道:“皇上,教化蛮夷乃是长久之事,是不可急于求成的。臣建议分期分批帮蒙古部落入华……可以让各部之长自行选择是否入华。愿意入华者朝廷可选择水草丰美之地供其部定居,可以由朝廷拨款修建城池供其族居住,可以由朝廷出资办学教化其民。各部之长所得的年金也从优从厚。而不愿意入华者,朝廷可以将其部安置于较为贫瘠之地,也令其定居畜牧,不得随意迁移。朝廷也不助其一文,其部族之长还需依照《封臣法》上交年贡。
另外,鉴于朝廷财力有限,每年只能接受一定数量的蒙古部落入华。四百余部可分20年入华,平均每年也就20余部,每部的各种扶植资助一次拨给20万银元应该就足够了,这样一年不过400多万。这笔钱朝廷完全拿得出来,而且比用兵要节约多了。”
朱济世微微点头,吩咐道:“翁同龢,记下来,今后凡封臣自治之领,除非出兵助战,否则无论何种情况皆不可得到朝廷之资助。”
翁同龢忙拿出纸笔记录下朱济世的话,他知道这番话是下达给内阁的谕旨!
“自治之领就应该凡事靠自己,如果要得到朝廷之助力就只能入华!”朱济世又道,“入华之后,朝廷当酌情补助地方以发展教育,促进经济。不过必须依照大明义务教育之相关规范,推行和汉地一致之教育,需以汉字和南京官话为唯一合法语言文字。
入华之后,该地方户籍登记将不再注明民族,居民之姓氏也需要遵从汉地习俗,采用中华之姓氏……这些都要在库里台大会上和蒙古诸部之长言明!朕拿出汉地百姓的民脂民膏来帮助北地之蒙人,所求的就是促进其种族永远融于中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