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会试同考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按理来说,同考官一共有九位,除去担任副主考官的首辅次辅之外,就只剩下内阁阁臣和方从哲,也就是说还有五个名额。
就算是加上刚刚从徽州府赶回来的叶向高,也还剩下四个名额,朱阁老想要塞一个人进去,当是绰绰有余的很。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如果真的有人这么想的话,只能说他太天真了!
官场之上,只有成和不成这两个结果,如果事情能成的话,别说是五六个名额,就算是只有两个名额,也会有郭惟贤一个,但是如果不成的话,那么就算是九个同考官都统统空缺,也不会有郭惟贤的机会。
听起来有些不讲道理,但是官场之上,就是这么个道理。
尤其是这种临时性质的差遣,并非是正式的官职转迁铨选,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条条框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意思。
说白了,天子更加器重谁,就让谁来担当这个同考官。
不然的话,也不必争了,直接按照官员的地位来派,内阁以下,六部七卿排排坐岂不更好?
所以其实朱阁老的心中很忐忑,这次恩科的重要性,朝臣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对于错过了一次后备高层的浙党来说,尤其重要!
前头说了,这次是天子主考,所以座师乃是天子,所以各房的房师也就变得尤为重要,能够多掌握一个同考官的名额,就代表着能够拥有一房的学生。
所以朱阁老这次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这次的同考官,这次的恩科当中,浙党至少要有两个同考官的名额。
与此同时,朱赓也将目光投向了头前的首辅老大人,和今上打交道有段日子了,朱赓也渐渐的摸出来一些今上的性格,那就是,虽然今上的性格强硬,但是手段却是迂回多变,而且还是蛮重视朝堂的稳定的。
所以每一次定下决议,天子必先问朝臣的意见,若诸大臣反对,天子鲜少会一意孤行,而是会想办法说服朝臣,取得一致,然后才会下诏定议。
而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天子首要争取的人,都是老首辅。
还是那句话,朱赓相信,只要老首辅支持他,天子也要顾及三分的。
不过可惜的是,这一次朱阁老又猜错了吗,当然,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的话,朱阁老宁愿他次次都猜的不准!
因为天子沉吟了片刻,没有开口询问底下的意见,而是直接开口道。
“二位先生所举荐者,皆合乎朕心,叶先生此番延请民间大家,有功于朝堂,着加授礼部尚书,入值文渊阁参赞机务,选入同考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郭惟贤素有清名,刚直狷介,擢为左副都御使,协同左都御史万世德同掌都察院,选入同考官,另,户部侍郎吴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礼部郎中刘一璟,一同选入同考官。”
快刀斩乱麻,天子一句话就直接敲定了剩下的五个同考官名额,不得不说,干净利落到让朝中大臣都有些措手不及。
待得仔细的将这番话消化掉,众臣更是震惊不已。
盖因这短短的几句话当中,蕴含的意思可不简单……
先说同考官的名额,叶向高能够入选并不奇怪,虽然此人在朝中十分低调,并不像李廷机和方从哲这般出风头,但是却从没有人质疑过他的地位。
甚至于在帝党的三巨头当中,叶向高是站的最稳的一位,众位大臣可都没忘了,当初叶向高出京乃是所为何事,看似是为了延请算学大家。
但是朝中大员谁不心知肚明,那是天子爱护叶向高,特意将他支出去避祸去了……
如今朝廷整风结束,一切风平浪静,叶向高自然当回归京师,担任同考官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已。
让众大臣震惊的是,天子往后头的任命,加授礼部尚书,入值文渊阁!
这个旨意的重点,在入值文渊阁!
或许这个说法有些难懂,但是换个说法就好懂的多了,入值文渊阁,乃是阁臣的差事,也是阁臣最核心,最明显的特征。
譬如李廷机李大人,他的全套职衔是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李廷机。
前头的礼部尚书是加衔,提品级用的,中间的东阁大学士是职务,代表了他真正该上班的衙门是内阁,当然,有时候也被用来当做内阁的排名,但是最后一个,入直文渊阁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差遣,有了这个差遣,才代表着他真正拥有了作为阁臣的实权,参赞机务。
具体来说,就是预闻军国大事,票拟奏疏!
也就是说,叶向高的这项任命,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是……他入阁了!
就这么轻描淡写,大明朝的核心权力机构,就多了一个人,虽然说还没有正式的职务,但是都有了差遣,名头还会远吗?
当然,面对着这样的任命,一干老大人纵然心中震惊,也无话可说,因为天子做的没毛病……
首先,内阁大臣的任命和朝廷普通的官员不同,这是唯一一个不需要经过吏部铨选,而全看皇帝中旨而定的官职。
所以说首先在名份上来说,天子的确有权力这么做。
其次就是现实情况,内阁的现实情况是,如今五位内阁大臣,有四位都已经年逾七旬,要不了多久就要致仕了。
而且更严重的是,他们四个人的年纪都相差不多,不过两三年而已,也就是说,他们致仕的时间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最多再过三年,内阁就会一次性离去四位阁臣,其中还包括首辅和次辅两个核心人物,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难不成偌大一个内阁,只留李廷机一个人不成?
所以说,此事须得早作打算,怎么打算?自然早早预备好增补内阁的人手,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调人进入内阁,也恰当其时。
至于人选方面,叶向高唯一的弱项就是资历,但是要知道,在内阁当中已经杵着一位李阁老,他和叶向高的升迁之路几乎完全一样。
天子王师,詹事府少詹事,帝党的大佬,二人的成长轨迹几乎一模一样,而李阁老已经入阁数年,任谁想要拿叶向高的资历说事儿,也要考虑考虑李廷机,毕竟你总不能说这内阁大学士李廷机当得,叶向高就当不得,更不能说李阁老入阁是违反了朝廷惯例,毕竟当初调李廷机入阁,乃是先皇一力坚持,如今先皇已逝,谁敢跳出来质疑李阁老入阁的合法性,一顶蔑视先皇的大帽子压死你!
所以对于叶向高的任命,老大人们尽管震惊,但是消化了片刻也很快就接受了,说句实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其他的天子登基,内阁这个时候早就换了一遍了,当今到现在才首次想要调自己的亲信入阁,已经是很仁至义尽了。
如果诸位大佬们没猜错的话,这一次恩科结束,凭借着同考官的资历,叶向高名副其实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随着新人的入阁,内阁的格局必将产生新的变动,一时之间,众大佬顿时有些感叹,平静许久(?!)的朝堂,又掀起一番新一轮的争斗了……
当然,如果说叶向高的任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话,那么郭惟贤的任命就真的是惊着,应当说,以皇帝对于浙党一贯的态度,能够同意朱阁老的举荐,将郭惟贤选入同考官,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但是升任为左副都御使,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左佥都御史是从三品,左副都御使是正三品,佥都御史一般来说是外出巡抚的挂衔,从这一点来说,其实也能看出浙党的衰败,偌大一个浙党,作为后继力量着力培养的人物,竟然被正三品这个坎儿卡了这么多年。
虽然和佥都御史只有一字之差,官品也只差了一小阶,但是副都御使,可是正正经经的都察院佐贰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都察院只有万世德这么一个掌印官的时候。
郭惟贤这个左副都御使,完全能够成为都察院的实权人物,也就是说,天子的这个任命,其背后的意义,仅仅比刚刚隐喻叶向高入阁的意义弱那么一点点。
左副都御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能够够得上朝廷大佬的级别,能够和一些弱势点的六部尚书比肩。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
郭惟贤在浙党当中的身份,人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是他风头正劲之时遭遇父丧,不得不归乡守孝三年,有浙党在背后撑腰,他如今至少应该是六部掌印官之一。
而当今对于浙党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甚至隐约有打压的迹象,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帝党和浙党的斗争当中,但凡帝党落了下风,天子就会出来拉偏架,但是浙党吃了亏,天子却是置若罔闻。
如果说把郭惟贤选入同考官,是给朱赓和沈鲤面子的话,那么升任他为左副都御使,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除此之外,剩下的三个同考官,户部侍郎吴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礼部郎中刘一璟,这三人当中,刘一璟是詹事府出身,只不过他的资历实在太浅,不过一个礼部郎中,严格来说,是不能列入同考官的人选的。
但是事有特殊,刘一璟和韩爌是同科进士,自从韩爌赶赴地方之后,他就是顶替成了帝党当中新兴势力的领头羊,不过他能力和才气都不如韩爌,只能唯李叶方几位大佬是从,天子这一次提他进来,想来也是要扶持一下,虽然有些违规据,但是可以理解。
而重点在剩下的两位,吴道南和史继偕,这两人和郭惟贤是同科进士,而且是那一科的佼佼者。
彼时正是浙党如日中天之时,自然也是精英尽入其中,也就是说,郭惟贤,吴道南,史继偕,加上朱赓和沈鲤,这次的恩科当中,浙党竟然有近半的同考官人选?而反过来,作为天子的亲信的帝党,却仅仅占据了四个名额……
天子莫不成是疯了吧?
虽然这么想有大不敬的嫌疑,但是一时之间,众臣的心底还是忍不住冒出了这个念头……
“陛下英明,有几位大人通力合作,此次恩科,定能为国抡才,不负社稷期许!”
反应的最快的是朱阁老。
此刻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放着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在面前,再不扑上去,他就是傻子!
要知道,同考官可不仅仅代表着同考官,有了这层资历,代表着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吴道南和史继偕虽然只是浙党的第二梯队,但是他们只要能够上位,同样对浙党有大大的好处。
可以说,只要有了这次的资历,朱赓有把握,一定能够从他们三个当中,运作出一个六部掌印官,大不了他提前致仕给叶向高腾位置便是,他就不信天子能绝情到这般地步。
而有一个六部掌印官撑着,即便他离开了内阁,也能够保证浙党在朝中的地位。
好吧!
虽然天子的这份口谕当中,对叶向高的任命有些突然,对郭惟贤的擢升有些突然,对刘一璟的提拔有些勉强,虽然……
但是面对着如此狂热的朱阁老,一干老大人生怕自己说出一个不字,就会被老大人指着鼻子痛骂,只得跟着拱手开口道。
“陛下英明!”
朱常洛笑了,他的甜头,可没那么好尝,不过且让朱赓先高兴一番再说,这些日子恐怕朱阁老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陛下,诏旨已经用印下发六科!”
此事议定,乾清宫中的气氛有些轻松起来,可巧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也笑吟吟的进来禀报道。
不过还没等一干老大人松了口气,外头王安急匆匆进来禀道。
“陛下,兵部尚书石大人又紧急军务求见!”
“宣!”
朱常洛脸色顿时一沉,道。
不多时,石星老大人走进殿中,匆匆行了个礼,拿出手中的信封道。
“陛下,前线军报,土默特再袭大同!”
按理来说,同考官一共有九位,除去担任副主考官的首辅次辅之外,就只剩下内阁阁臣和方从哲,也就是说还有五个名额。
就算是加上刚刚从徽州府赶回来的叶向高,也还剩下四个名额,朱阁老想要塞一个人进去,当是绰绰有余的很。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如果真的有人这么想的话,只能说他太天真了!
官场之上,只有成和不成这两个结果,如果事情能成的话,别说是五六个名额,就算是只有两个名额,也会有郭惟贤一个,但是如果不成的话,那么就算是九个同考官都统统空缺,也不会有郭惟贤的机会。
听起来有些不讲道理,但是官场之上,就是这么个道理。
尤其是这种临时性质的差遣,并非是正式的官职转迁铨选,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条条框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意思。
说白了,天子更加器重谁,就让谁来担当这个同考官。
不然的话,也不必争了,直接按照官员的地位来派,内阁以下,六部七卿排排坐岂不更好?
所以其实朱阁老的心中很忐忑,这次恩科的重要性,朝臣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对于错过了一次后备高层的浙党来说,尤其重要!
前头说了,这次是天子主考,所以座师乃是天子,所以各房的房师也就变得尤为重要,能够多掌握一个同考官的名额,就代表着能够拥有一房的学生。
所以朱阁老这次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这次的同考官,这次的恩科当中,浙党至少要有两个同考官的名额。
与此同时,朱赓也将目光投向了头前的首辅老大人,和今上打交道有段日子了,朱赓也渐渐的摸出来一些今上的性格,那就是,虽然今上的性格强硬,但是手段却是迂回多变,而且还是蛮重视朝堂的稳定的。
所以每一次定下决议,天子必先问朝臣的意见,若诸大臣反对,天子鲜少会一意孤行,而是会想办法说服朝臣,取得一致,然后才会下诏定议。
而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天子首要争取的人,都是老首辅。
还是那句话,朱赓相信,只要老首辅支持他,天子也要顾及三分的。
不过可惜的是,这一次朱阁老又猜错了吗,当然,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的话,朱阁老宁愿他次次都猜的不准!
因为天子沉吟了片刻,没有开口询问底下的意见,而是直接开口道。
“二位先生所举荐者,皆合乎朕心,叶先生此番延请民间大家,有功于朝堂,着加授礼部尚书,入值文渊阁参赞机务,选入同考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郭惟贤素有清名,刚直狷介,擢为左副都御使,协同左都御史万世德同掌都察院,选入同考官,另,户部侍郎吴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礼部郎中刘一璟,一同选入同考官。”
快刀斩乱麻,天子一句话就直接敲定了剩下的五个同考官名额,不得不说,干净利落到让朝中大臣都有些措手不及。
待得仔细的将这番话消化掉,众臣更是震惊不已。
盖因这短短的几句话当中,蕴含的意思可不简单……
先说同考官的名额,叶向高能够入选并不奇怪,虽然此人在朝中十分低调,并不像李廷机和方从哲这般出风头,但是却从没有人质疑过他的地位。
甚至于在帝党的三巨头当中,叶向高是站的最稳的一位,众位大臣可都没忘了,当初叶向高出京乃是所为何事,看似是为了延请算学大家。
但是朝中大员谁不心知肚明,那是天子爱护叶向高,特意将他支出去避祸去了……
如今朝廷整风结束,一切风平浪静,叶向高自然当回归京师,担任同考官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已。
让众大臣震惊的是,天子往后头的任命,加授礼部尚书,入值文渊阁!
这个旨意的重点,在入值文渊阁!
或许这个说法有些难懂,但是换个说法就好懂的多了,入值文渊阁,乃是阁臣的差事,也是阁臣最核心,最明显的特征。
譬如李廷机李大人,他的全套职衔是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李廷机。
前头的礼部尚书是加衔,提品级用的,中间的东阁大学士是职务,代表了他真正该上班的衙门是内阁,当然,有时候也被用来当做内阁的排名,但是最后一个,入直文渊阁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差遣,有了这个差遣,才代表着他真正拥有了作为阁臣的实权,参赞机务。
具体来说,就是预闻军国大事,票拟奏疏!
也就是说,叶向高的这项任命,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是……他入阁了!
就这么轻描淡写,大明朝的核心权力机构,就多了一个人,虽然说还没有正式的职务,但是都有了差遣,名头还会远吗?
当然,面对着这样的任命,一干老大人纵然心中震惊,也无话可说,因为天子做的没毛病……
首先,内阁大臣的任命和朝廷普通的官员不同,这是唯一一个不需要经过吏部铨选,而全看皇帝中旨而定的官职。
所以说首先在名份上来说,天子的确有权力这么做。
其次就是现实情况,内阁的现实情况是,如今五位内阁大臣,有四位都已经年逾七旬,要不了多久就要致仕了。
而且更严重的是,他们四个人的年纪都相差不多,不过两三年而已,也就是说,他们致仕的时间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最多再过三年,内阁就会一次性离去四位阁臣,其中还包括首辅和次辅两个核心人物,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难不成偌大一个内阁,只留李廷机一个人不成?
所以说,此事须得早作打算,怎么打算?自然早早预备好增补内阁的人手,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调人进入内阁,也恰当其时。
至于人选方面,叶向高唯一的弱项就是资历,但是要知道,在内阁当中已经杵着一位李阁老,他和叶向高的升迁之路几乎完全一样。
天子王师,詹事府少詹事,帝党的大佬,二人的成长轨迹几乎一模一样,而李阁老已经入阁数年,任谁想要拿叶向高的资历说事儿,也要考虑考虑李廷机,毕竟你总不能说这内阁大学士李廷机当得,叶向高就当不得,更不能说李阁老入阁是违反了朝廷惯例,毕竟当初调李廷机入阁,乃是先皇一力坚持,如今先皇已逝,谁敢跳出来质疑李阁老入阁的合法性,一顶蔑视先皇的大帽子压死你!
所以对于叶向高的任命,老大人们尽管震惊,但是消化了片刻也很快就接受了,说句实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其他的天子登基,内阁这个时候早就换了一遍了,当今到现在才首次想要调自己的亲信入阁,已经是很仁至义尽了。
如果诸位大佬们没猜错的话,这一次恩科结束,凭借着同考官的资历,叶向高名副其实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随着新人的入阁,内阁的格局必将产生新的变动,一时之间,众大佬顿时有些感叹,平静许久(?!)的朝堂,又掀起一番新一轮的争斗了……
当然,如果说叶向高的任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话,那么郭惟贤的任命就真的是惊着,应当说,以皇帝对于浙党一贯的态度,能够同意朱阁老的举荐,将郭惟贤选入同考官,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但是升任为左副都御使,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左佥都御史是从三品,左副都御使是正三品,佥都御史一般来说是外出巡抚的挂衔,从这一点来说,其实也能看出浙党的衰败,偌大一个浙党,作为后继力量着力培养的人物,竟然被正三品这个坎儿卡了这么多年。
虽然和佥都御史只有一字之差,官品也只差了一小阶,但是副都御使,可是正正经经的都察院佐贰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都察院只有万世德这么一个掌印官的时候。
郭惟贤这个左副都御使,完全能够成为都察院的实权人物,也就是说,天子的这个任命,其背后的意义,仅仅比刚刚隐喻叶向高入阁的意义弱那么一点点。
左副都御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能够够得上朝廷大佬的级别,能够和一些弱势点的六部尚书比肩。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
郭惟贤在浙党当中的身份,人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是他风头正劲之时遭遇父丧,不得不归乡守孝三年,有浙党在背后撑腰,他如今至少应该是六部掌印官之一。
而当今对于浙党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甚至隐约有打压的迹象,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帝党和浙党的斗争当中,但凡帝党落了下风,天子就会出来拉偏架,但是浙党吃了亏,天子却是置若罔闻。
如果说把郭惟贤选入同考官,是给朱赓和沈鲤面子的话,那么升任他为左副都御使,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除此之外,剩下的三个同考官,户部侍郎吴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礼部郎中刘一璟,这三人当中,刘一璟是詹事府出身,只不过他的资历实在太浅,不过一个礼部郎中,严格来说,是不能列入同考官的人选的。
但是事有特殊,刘一璟和韩爌是同科进士,自从韩爌赶赴地方之后,他就是顶替成了帝党当中新兴势力的领头羊,不过他能力和才气都不如韩爌,只能唯李叶方几位大佬是从,天子这一次提他进来,想来也是要扶持一下,虽然有些违规据,但是可以理解。
而重点在剩下的两位,吴道南和史继偕,这两人和郭惟贤是同科进士,而且是那一科的佼佼者。
彼时正是浙党如日中天之时,自然也是精英尽入其中,也就是说,郭惟贤,吴道南,史继偕,加上朱赓和沈鲤,这次的恩科当中,浙党竟然有近半的同考官人选?而反过来,作为天子的亲信的帝党,却仅仅占据了四个名额……
天子莫不成是疯了吧?
虽然这么想有大不敬的嫌疑,但是一时之间,众臣的心底还是忍不住冒出了这个念头……
“陛下英明,有几位大人通力合作,此次恩科,定能为国抡才,不负社稷期许!”
反应的最快的是朱阁老。
此刻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放着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在面前,再不扑上去,他就是傻子!
要知道,同考官可不仅仅代表着同考官,有了这层资历,代表着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吴道南和史继偕虽然只是浙党的第二梯队,但是他们只要能够上位,同样对浙党有大大的好处。
可以说,只要有了这次的资历,朱赓有把握,一定能够从他们三个当中,运作出一个六部掌印官,大不了他提前致仕给叶向高腾位置便是,他就不信天子能绝情到这般地步。
而有一个六部掌印官撑着,即便他离开了内阁,也能够保证浙党在朝中的地位。
好吧!
虽然天子的这份口谕当中,对叶向高的任命有些突然,对郭惟贤的擢升有些突然,对刘一璟的提拔有些勉强,虽然……
但是面对着如此狂热的朱阁老,一干老大人生怕自己说出一个不字,就会被老大人指着鼻子痛骂,只得跟着拱手开口道。
“陛下英明!”
朱常洛笑了,他的甜头,可没那么好尝,不过且让朱赓先高兴一番再说,这些日子恐怕朱阁老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陛下,诏旨已经用印下发六科!”
此事议定,乾清宫中的气氛有些轻松起来,可巧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也笑吟吟的进来禀报道。
不过还没等一干老大人松了口气,外头王安急匆匆进来禀道。
“陛下,兵部尚书石大人又紧急军务求见!”
“宣!”
朱常洛脸色顿时一沉,道。
不多时,石星老大人走进殿中,匆匆行了个礼,拿出手中的信封道。
“陛下,前线军报,土默特再袭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