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聊斋志异》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第一次看聊斋志异,我是说未经翻译的原著,是在高一。过年的时候,作为礼物,由爸爸妈妈在新华书店购买送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992年第8次印刷,三本一套,定价26。10元。
那时的我读书不求甚解,仗着自己古文不错,且时间充足精力充沛,囫囵吞枣地用了三天看完。时间太短,容纳东西太多,震撼太大,我消化不了,整天恍恍惚惚,还连着做了三天梦,都是狐狸鬼怪花神山妖。在梦里,他们来去自如,轻飘飘衣袂带风;美人都是一张如花笑靥,娇媚可掬,伸着丹朱指甲的小手,我见犹怜,像一朵开合的花。我呆呆注目,惊奇震撼之下也不心慌也不说话。
其实更早是在小学。爸爸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本神怪故事集,一看之下大感兴趣,缠着他又借来好几本类似的书,名字是不记得了,当时也不知道,现在想想,其实都是聊斋志异里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日后我在读原著时,一一印证上,乐不可支。版本好的书还配有插图,我至今记得一本书中红玉的插图,是一个女子温婉站立,线条简洁优美,更似唐代仕女图。
小孩子的心性全是一样,越是恐惧的东西越是好奇,所以当时的的我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每当看完回想,又觉得森森然心惊胆寒,颇有点“惊惧的快感”之意,只是遗留病症不小,像我这样记忆力好想象力丰富又神经纤弱的人,就是从那时起怕黑怕走夜路,至今也没改掉,被人耻笑。我明知道是自己吓唬自己,仍是忍不住害怕,想象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蠕动着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不可见不可想的生物,调皮骇异,准备随时伸出毛茸茸的指爪和血红的长舌来吓唬人。
自从买了这套聊斋读本,我一直不离不弃。我是个极爱惜书的人,所以过了如此之久,封面和纸张依旧崭新,只是书页都逐渐自然泛黄,带上时光的印记。
聊斋志异实在是一部太丰富的书,为所有的人展开了一个想象奇诡绚丽的世界,那是人们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很平凡的生活如此触目惊心,又相合相谐,许多时候,恐怕作为读者的我们,更多是会心一笑,那是故事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知的真相与我们心理世界中幽暗诡谲的那一部分相连相通了,并因此而喜笑颜开。
我唯一较多接触的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作者倪匡曾经在他的作品里中大力推崇聊斋志异,说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读十遍以上。真是知己,让我喜不自禁。
把它作为枕边书,闲来翻上几页,喜欢它的短小简洁,又觉得文字可亲可近,因此连带觉得插页里蒲松龄的画像也更像一个亲近的老人,捻着胡子为孩子们讲着神奇的故事,声音委婉温和,一点都感觉不到所谓的“孤愤”
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因为选了聊斋志异其中一篇狼,那时就要求背诵作者的简单资料:蒲松龄,字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是成书于清朝初年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堆简单的文字堆砌,枯燥乏味,毫无任何实际意义;而真正认识他,却是在读了这套读本之后。
他的坚强不屈,他的天真活泼,他的至情至性,在他的作品里无处不见。
七十多岁,他在自己的绘像旁自题: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馀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
以孤愤狂痴之心,在穷困潦倒之时,写奇特诡异之书,这个老人本身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谜。
深深地喜欢上这位老人。
看书,有的作家令人尊敬崇拜,有的作家令人可怜可惜,有的让人感觉风趣幽默,有的令人徒生高山仰止的叹息。而这个老人,是让人觉得和蔼可敬,油然而生亲近之感。
只是很多时候,读聊斋志异是在读有趣的故事和奇诡的想象,很少念及其它。待懂得它是一本“孤愤”之书,也不禁为自己的肤浅汗颜。看原著时,每篇故事后的“异史氏曰”大都被我忽略,至于它所隐晦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状况,蒲松龄的慨叹郁愤则是我从未深究的,就一头栽进那个到处充满了神秘奇特人妖并存的世界,想来这样是辜负了老人的苦心孤诣,让我时常生出很多歉疚之情。
其实书中很多篇章我也不是很能接受。当初看的时候我就惊异于聊斋志异所涉猎生活的广泛与普遍,也和世俗生活一样,不免隐藏着许多污秽。我一直不太喜欢不洁净的东西,那是一种洗也洗不掉的渍迹,留在洁白的衣袖上,可以容忍,然而终究是觉得突兀而不舒服。
可是,每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既定的审美客体前,主体往往会忽视了作者的最初动机和所想表现的境界,而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我所难以容忍的或者是他人孜孜以求的,我所珍惜的或者是他人鄙夷的。所以,就像一千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聊斋也是不一样的。
可是,我相信,这个百年前的老人,一定是在用宽容的目光看着我们这些后世的人们,平静睿智然而不发一言。
我第一次看聊斋志异,我是说未经翻译的原著,是在高一。过年的时候,作为礼物,由爸爸妈妈在新华书店购买送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992年第8次印刷,三本一套,定价26。10元。
那时的我读书不求甚解,仗着自己古文不错,且时间充足精力充沛,囫囵吞枣地用了三天看完。时间太短,容纳东西太多,震撼太大,我消化不了,整天恍恍惚惚,还连着做了三天梦,都是狐狸鬼怪花神山妖。在梦里,他们来去自如,轻飘飘衣袂带风;美人都是一张如花笑靥,娇媚可掬,伸着丹朱指甲的小手,我见犹怜,像一朵开合的花。我呆呆注目,惊奇震撼之下也不心慌也不说话。
其实更早是在小学。爸爸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本神怪故事集,一看之下大感兴趣,缠着他又借来好几本类似的书,名字是不记得了,当时也不知道,现在想想,其实都是聊斋志异里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日后我在读原著时,一一印证上,乐不可支。版本好的书还配有插图,我至今记得一本书中红玉的插图,是一个女子温婉站立,线条简洁优美,更似唐代仕女图。
小孩子的心性全是一样,越是恐惧的东西越是好奇,所以当时的的我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每当看完回想,又觉得森森然心惊胆寒,颇有点“惊惧的快感”之意,只是遗留病症不小,像我这样记忆力好想象力丰富又神经纤弱的人,就是从那时起怕黑怕走夜路,至今也没改掉,被人耻笑。我明知道是自己吓唬自己,仍是忍不住害怕,想象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蠕动着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不可见不可想的生物,调皮骇异,准备随时伸出毛茸茸的指爪和血红的长舌来吓唬人。
自从买了这套聊斋读本,我一直不离不弃。我是个极爱惜书的人,所以过了如此之久,封面和纸张依旧崭新,只是书页都逐渐自然泛黄,带上时光的印记。
聊斋志异实在是一部太丰富的书,为所有的人展开了一个想象奇诡绚丽的世界,那是人们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很平凡的生活如此触目惊心,又相合相谐,许多时候,恐怕作为读者的我们,更多是会心一笑,那是故事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知的真相与我们心理世界中幽暗诡谲的那一部分相连相通了,并因此而喜笑颜开。
我唯一较多接触的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作者倪匡曾经在他的作品里中大力推崇聊斋志异,说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读十遍以上。真是知己,让我喜不自禁。
把它作为枕边书,闲来翻上几页,喜欢它的短小简洁,又觉得文字可亲可近,因此连带觉得插页里蒲松龄的画像也更像一个亲近的老人,捻着胡子为孩子们讲着神奇的故事,声音委婉温和,一点都感觉不到所谓的“孤愤”
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因为选了聊斋志异其中一篇狼,那时就要求背诵作者的简单资料:蒲松龄,字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是成书于清朝初年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堆简单的文字堆砌,枯燥乏味,毫无任何实际意义;而真正认识他,却是在读了这套读本之后。
他的坚强不屈,他的天真活泼,他的至情至性,在他的作品里无处不见。
七十多岁,他在自己的绘像旁自题: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馀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
以孤愤狂痴之心,在穷困潦倒之时,写奇特诡异之书,这个老人本身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谜。
深深地喜欢上这位老人。
看书,有的作家令人尊敬崇拜,有的作家令人可怜可惜,有的让人感觉风趣幽默,有的令人徒生高山仰止的叹息。而这个老人,是让人觉得和蔼可敬,油然而生亲近之感。
只是很多时候,读聊斋志异是在读有趣的故事和奇诡的想象,很少念及其它。待懂得它是一本“孤愤”之书,也不禁为自己的肤浅汗颜。看原著时,每篇故事后的“异史氏曰”大都被我忽略,至于它所隐晦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状况,蒲松龄的慨叹郁愤则是我从未深究的,就一头栽进那个到处充满了神秘奇特人妖并存的世界,想来这样是辜负了老人的苦心孤诣,让我时常生出很多歉疚之情。
其实书中很多篇章我也不是很能接受。当初看的时候我就惊异于聊斋志异所涉猎生活的广泛与普遍,也和世俗生活一样,不免隐藏着许多污秽。我一直不太喜欢不洁净的东西,那是一种洗也洗不掉的渍迹,留在洁白的衣袖上,可以容忍,然而终究是觉得突兀而不舒服。
可是,每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既定的审美客体前,主体往往会忽视了作者的最初动机和所想表现的境界,而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我所难以容忍的或者是他人孜孜以求的,我所珍惜的或者是他人鄙夷的。所以,就像一千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聊斋也是不一样的。
可是,我相信,这个百年前的老人,一定是在用宽容的目光看着我们这些后世的人们,平静睿智然而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