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小说网 > 周鼎记 > 第二十九章 初会县令

第二十九章 初会县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59小说网 www.59to.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安和与林一山在大街上碰到黄大海,黄大海说县令柳文直要见他,安和很是纳闷:

    自己一个平头百姓,除了和黄大海打过交道外,与县衙里其它人再无交往。

    再说,自己来这永城县还不到一个月,这柳县令如何认得自己?

    原来,老县衙哪的瓦砾一清理完毕,黄大海就向县令柳文直禀报了。

    一是他把安和与林一山推荐给柳文直应下这差使的,两人不负重望,很快就完成了这差使,说明他荐人有功,重要的是安和当时就许了,县府赏哪十吊钱给他四吊当酒钱呢。

    柳文直没想到会清理这么快,原来县府出十吊钱,以一个月时间为期限,也没一个人来应这差使,说明完成这差使的难度肯定不小。

    何以这两人应了下来,这么快就完成了?

    柳文直问:

    “我记得原来告示贴出一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应下,何人应得这差事,如此快就完成搬运瓦砾之事?”

    黄大海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安和与林一山如何利用投圈,自已几乎没有花一分钱就将哪老县衙处的瓦砾全部运走,又顺便把林一山家哪个大坑填平一举两得之事给柳文直说了一遍。

    当黄大海说安和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时,柳文直大为惊奇,原为我县竟有如此人物,不行,一定要见见这孩童,看他有何过人之处?

    “你且将哪安和传来,本县令要将这十串钱亲手交付于他”

    黄大海不敢怠慢,就想着让丘七去找安和,没想到正好在大街上碰到安和。

    “小子,柳县令让本捕头前来找你,快快跟我去见他吧!”

    安和还为自己的听错了,难道是县令兑现诺言要给自己哪十串钱吗?

    对一个老百姓来说,十串钱不算是小数目了。

    但对一个县府来说,还不至于县令亲自交给自己吧。让黄大海直接转交不就行了?

    难道是怕黄大海中间提不成?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是这样,这柳县令也未免太小气了。

    不过,看柳县令要亲自见自己,安和也没敢怠慢,遂和黄大海一道去县衙。

    本来是让林一山一块去,可林一山胆小,怕见官,安和就不再强逼他。

    二人转过县衙大堂,来到后面的一个偏院,进得院内,看到院中央一株桃花开得如喷火蒸霞一般。

    哪桃树老枝虬枝,杂花生树,看这县衙兴建时间不久,定是从别处移载而来。

    四月的桃花正是快要败落的时候,下面已有少许飘落的花瓣,哪花朵红中透白,像极了美人的脸,唐诗人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古名句正是对它的真实写照。

    窗棂下各种两株芭蕉,高一人许,肥厚宽长的芭蕉叶将窗棂都染上了一片绿的颜色。芭蕉“绿天”的称号可不是随便得的。

    芭蕉叶子大而厚,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怀素曾用它来练字,古代的文人喜欢在芭蕉叶上题诗。真是应了哪句“诗成蕉叶文犹绿,吟到梅花句亦香”。

    紧靠院墙处栽有数百杆翠竹,清风许来,枝摇翠浓,平添了许多的雅致。

    难怪郑板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了。

    最让安和好奇之处是柳县令竟然在院内一片空地处用桑、榆、竹各色树枝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三溜青篱,里面种着几蛙青菜。

    雅致之中又多了几许生活的情趣,永城县闹市之中竟有如此致情趣之处,安和不禁看得呆了。

    身穿浅绿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介帻,四十多岁的县令柳文直正坐在院内一个石凳上看书,石桌上放着一壶煮好的茶,和几个青瓷盖杯。

    看黄大海领来一个少年,柳文直就知道是安和了。

    不禁上下打量了一下安和,只见这少年剑眉朗目,睛若点漆,鼻悬若胆,虽然衣服有些破旧,但丝毫掩饰不住英武之气。

    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但目光沉静如水,在自己的逼视下竟没有一丝的慌乱,洒中透着一股大气,显得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

    安和看到柳文直,赶忙打上一躬,朗声说道:

    “草民安和见过柳大人。”

    柳文直放下手中的书,从椅子上站起说:

    “少年郎不必多礼,听黄捕头说搬运老县衙瓦砾的差使,是你想出妙策才如此快完成差事,少年郎真是才智无双啊!”

    安和忙说:“雕虫小计,不值一提。小人初来到,生计所逼,才出此下策,主要是想替我弟弟林一山填平哪大坑,至于县衙赏赐的哪十吊钱,在下实不敢受。”

    安和话说得相当客气,其实是怕柳文直不往哪十吊钱上提,故意提醒他。柳文直哈哈一笑说:“你兄弟二人既然按要求完成了哪差使,哪十串钱自是你兄弟应得。作为一县之长,岂有食言之理?休要担心,走时自会让阮主簿给你取来。”

    安和一听,自然高兴,哪十串钱看样子是十拿九稳了,于是又起恭维起柳文直来,在院内走了一圈赞道:

    “我看大人这院内景物如此雅致,以物知人,想必您定是一位饱读诗书,志趣高雅之人,且大人院中有菜园,您亲历稼穑之辛苦,大人也一定是一个爱民如此的好官”。

    拍马屁,戴高帽,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很管有。哪柳文直一听,心情很是舒畅:

    “我看少年郎谈吐不凡,不知是何方人士?”安和想:这唐代人怎么老爱问别人的家世,难道他们都有窥探别人的毛病吗?

    于是又把原来编的哪谎言重复了一遍,说得次数多了,安和感觉自己的身世真的就是这样了,别人还能不信?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柳文直是信了,对安和的身世深表同情地说:

    “看少年郎言谈举止也是一读书之人,所谓“学得文武艺,报于帝王家”。本官有爱才之心,永城县城毕竟是一小县,有意举荐你到长安谋一差使,不知你意下如何?”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秦在统一之前,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魏晋时期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后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

    唐代科举进一步完善分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百十余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

    虽然唐初实行科举制度,但一部分优秀的人才,仍可由地方官员向当朝举荐,朝庭要根据所荐之人的实际才能,与之相应的差使。

    不过举荐之人多为刺史以上的官吏才有资格,柳文直作为一名县令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权利。

    但柳文直可非等闲之辈,他是当朝宰相中书令柳奭的堂弟,而柳奭是王皇后的亲舅舅。

    若是通过柳奭,让王皇后在高宗李治哪吹个枕边风,相信帮安和在长安谋个差使,因该不是难事。

    追看的朋友,请收藏一下,投个推荐票吧,谢谢大家了。

    </br>